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將軍曾是印度的戰神,然而他在中印戰爭中因為過於自大,私自帶兵挑戰解放軍,最後全軍覆沒。兵敗後被印軍勒令辭職,昔日的戰爭英雄晚年落得退休金都沒有,後來還特地寫了一本《不為人知的故事》介紹他悲慘的一生。
他的名字叫布裡吉·莫漢·考爾 ,原印度陸軍中將。中印戰爭之前考爾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他有個遠方親戚是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利用裙帶關係為自己升職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當時考爾因為跟總理關係獲得了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為印度人保留的一個名額,並於一九三三年畢業。畢業後的考爾在英軍中服役了一年,一年後他本該進入步槍聯隊,但是他被調到勤務部隊。因為勤務部隊工作相對輕鬆,而且還可以帶家屬。
但是作為一個從皇家軍事學院畢業的學生,他當然知道在勤務部隊雖然比較安逸,但是也失去了加官進爵的機會。所以他要求調回步槍聯隊,但是組織上認為他不符合步槍聯隊的標準,所以拒絕了他的要求。
但是考爾有總理這個後門,雖然在勤務部隊,最後也升任了中校。
1941年6月,考爾隨部隊海運到中東,參加進攻維希法國殖民地敘利亞的戰鬥。當時英國準備進攻敘利亞當,考爾自告奮勇,率突擊隊奇襲交通樞紐阿勒頗,沒想到當地法軍望風而逃,考爾一行32人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這座城市。英印第8師師長查爾斯·哈維火線提升考爾為上尉,給予他一個連的指揮權。
後來卡西諾戰役中,考爾所部突入奧郎西山,在德軍「希特勒防線」上撕開一個致命的缺口。直接切斷了德軍主力第10集團軍的後路,讓德軍不得不退出羅馬,戰役後考爾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英國媒體還吹捧他是「印度戰神」。
戰後的考爾憑藉當年印度戰神的稱號在部隊中一直身居高位。1962年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考爾一上任就提出「昂卡爾計劃」。計劃沿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從兼則馬尼到克節朗建立35座軍事哨所,這無疑是公開向中國宣戰。
考爾的做法最終還是激怒了解放軍,1962年10月,中印邊境戰爭全面爆發。考爾主動要求到前線擔任第4軍軍長,他不顧基層將領反對,強行越級下令第7旅前往克節朗河作戰,結果導致該旅後來在數小時內被解放軍52師(現成都軍區戰備機動師-第149師)摧毀。
後來考爾帶著一幫參謀來到瓦弄,在這裡他又指揮一個旅發起進攻,結果被丁盛的54軍打的全滅。在堅守西山口的問題上,他又狂妄自大,不聽蒂邁雅的忠告,導致擺成長蛇陣的3個旅被各個擊破,阿薩姆平原一片恐慌。
戰後,考爾被勒令永久退役並接受情報部門的調查,甚至被停發了退休金。著有為自己辯解的回憶錄《不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