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日沒夜撲在扶貧工作中」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網】;

圖為謝睿(左一)正在入戶走訪路上。資料照片

核心閱讀

「沙礫」是湖北省鹹豐縣清坪鎮紀委書記謝睿的微信暱稱。作為多個重點貧困村的扶貧聯繫人,在今年9月的一次走村入戶中,謝睿意外殉職。扶貧5年,他的16本工作筆記裡記滿了老鄉的需求,也見證著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全心全意地投入扶貧工作,謝睿就如同一顆沙礫,鋪在扶貧路上。

「今年白柚大豐收,一畝能賣6000多元,可惜謝書記再也看不到了。」11月10日,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清坪鎮龍潭司村唐崖河畔掛滿碩果的白柚林裡,說起謝睿,村民顏克松又流淚了。這片白柚林,就是謝睿帶領大伙兒辛苦培育起來的扶貧產業。

謝睿是清坪鎮紀委書記,也是多個重點貧困村的扶貧聯繫人。9月15日,謝睿在龍潭司村走訪農戶,察看民居改造工程時意外墜樓,搶救無效殉職,年僅39歲。

在謝睿的辦公室,兩雙沾滿泥土的球鞋仍擺放在角落,名為「沙礫」的微信頭像卻再也不能在電腦裡亮起。「他沒日沒夜撲在扶貧工作中,他是扶貧路上永遠的沙礫啊!」清坪鎮黨委書記楊俊含著淚說。

主動請纓

到最偏遠最貧困的村子去扶貧

謝睿的書櫃中,16本工作筆記整齊排列,記載著一名扶貧幹部5年的忙碌與成長,理想與擔當。

第一本筆記開始於清坪鎮脫貧攻堅任務最為吃緊的2016年,剛剛任職紀委書記的謝睿主動請纓,申請聯繫小河村、魚塘灣村等5個全鎮最偏遠、最貧困的村子。這些村莊都在武陵山深處,分布在不同山頭。其中,從清坪鎮到小河村就有22公裡,山路崎嶇,第一次入村走訪,謝睿在山路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才到達村口,然後下車步行20分鐘進村。

「那個時候,村裡既沒有像樣的路,也沒有像樣的屋,打個電話要滿山找信號。」當時尚未回村的小河村村支書李華軍回憶,大伙兒對這個鎮裡來的年輕人既充滿期待又不太信任。

走訪村民、召開屋場會,3年多的時間裡,謝睿帶領扶貧工作隊為小河村修了路、通了網、搬了房、建起了茶葉加工廠,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

「產業立起來,才能實現脫貧不返貧!」謝睿在筆記裡重重寫下這句話。為了小河村10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能夠如期脫貧,他和扶貧隊員們一起上門入戶勸說村民調整產業結構,規模化種植白茶,走上產業脫貧之路。「從購買茶苗到技術培訓再到茶葉銷售、引進茶廠,每個環節都是他帶著大伙兒走。」李華軍說。

如今,小河村的村民們嘗到了甜頭,全村已經建成1700畝白茶茶園,豐產期每畝創收過萬元,人均年收入4年翻了兩番,達到6000元,全村已脫貧出列。

全心全意

將村民的事當作自家事來辦

得知謝睿殉職的消息,54歲的二臺坪村村民饒邦念嚎啕大哭,他不敢相信:「謝書記這麼好的人,怎麼會出事兒!」

「饒邦念,男,右手殘疾;妻子何興梅,浙江打工……」4年前,謝睿和饒邦念結成幫扶對子,第一次入戶走訪後,謝睿記錄下饒家的詳細情況,在旁邊標上重點記號。此後,饒邦念就成了謝睿工作筆記中的常客。

考慮到饒邦念的身體情況,謝睿建議他跟著村裡的扶貧產業政策種植龍井茶,同時養殖土雞作為副業。「今年我養的百來只土雞已經賣出去了大半,我都還沒來得及跟謝書記報喜,都沒有當面說聲謝謝。」饒邦念說著又流下淚來。

讓饒邦念頗為感念的是,逢年過節謝睿總會塞給他幾百元錢,有時謝睿沒時間去村裡,也會託村幹部轉交。「他心裡一直把我當親人惦記著,讓我十分感動。」

如今,靠著種茶、養雞的收入,加之妻子和大兒子在外務工,饒邦念一家已經成功脫貧,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在龍潭司村,顏克松家種植的白柚也沒少讓謝睿操心。「他每次到村裡來,都會到白柚林裡看看,幫著我們找技術員開培訓班,幫著聯繫客商打通銷路。」顏克松說。

「今年3月,謝書記還在村委大院組織分發果樹苗,為了把白柚和臍橙產業發展起來,他泡在村裡好多天。」龍潭司村黨支部書記黃豔敏說,村裡的果樹種好之後,謝睿又開始動員村民建民宿、開農家樂,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希望村民們吃上「旅遊飯」。

龍潭司村是革命老區,風景秀美。今年以來村裡已組織村民美化庭院70餘處,推動民居改造近100棟。而謝睿,就在察看一戶民居改造工程時不慎墜樓身亡。

盡職擔當

嚴把扶貧工作的紀律關

「謝睿在工作中一絲不苟,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他的離去讓所有人惋惜。」這是高峰村黨支部書記田帛國對謝睿的評價,但在今年3月,田帛國還受過鎮紀委開出的處分。

當時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了讓扶貧產業少受損,村裡為一些養殖戶開具了通行證,允許他們前往縣城一小區定點售賣。但由於跟蹤監管不到位,有一個農戶私自聯繫其他鄉鎮販賣,造成了人員聚集,違反了防疫紀律。為此,村支書田帛國受到警告處分。

幹了十幾年村幹部,卻因工作不力落了處分,田帛國心裡憋屈,遞了辭職書。謝睿聽說後,立即追到高峰村,給田帛國做思想工作。「他是領導,但沒有拿出領導派頭,而是從黨員紀律的角度給我掏心窩子,很讓我感動。」田帛國說,在謝睿的多次勸導下,他開始認真反思,「我身為老黨員,卻經受不住這點考驗,太不應該了。」重回村委會的田帛國,對謝睿充滿了敬佩。

在小河村,謝睿工作的嚴謹與認真也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同。2017年,小河村村民對時任村支書吳某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違紀行為意見很大,謝睿接到村民們的實名舉報後,立刻開展調查工作,最後,吳某被免職並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堅持將紀律挺在前,不允許破壞發展局面的情況發生!」在謝睿的筆記中,對於扶貧工作他有這樣的思考。正在脫貧路上奔跑的小河村,要想繼續保持發展勢頭,必須有一個稱職的村支書帶頭。

謝睿盯上了在縣裡幹工程的黨員李華軍,先後4次跑到工地上相邀,終於將這個「能人」請回了村。「村支書的工資相比我原先幹工程少很多,一開始我很不情願回村,但謝書記打動了我,我覺得是時候給村裡做點貢獻了。」李華軍說。

謝睿的辦公電腦裡,《清坪鎮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工作細則》《違規整酒通告》等他在去世一周前起草的文件還沒有來得及發出。嚴把扶貧工作的紀律關,讓他收穫了全鎮扶貧幹部的尊重。他去世後,全鎮30多位村支書自發前來弔唁,無一缺席。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報導 | 「他沒日沒夜撲在扶貧工作中」
    「他沒日沒夜撲在扶貧工作中,他是扶貧路上永遠的沙礫啊!」清坪鎮黨委書記楊俊含著淚說。    謝睿的書櫃中,16本工作筆記整齊排列,記載著一名扶貧幹部5年的忙碌與成長,理想與擔當。  考慮到饒邦念的身體情況,謝睿建議他跟著村裡的扶貧產業政策種植龍井茶,同時養殖土雞作為副業。「今年我養的百來只土雞已經賣出去了大半,我都還沒來得及跟謝書記報喜,都沒有當面說聲謝謝。」饒邦念說著又流下淚來。  讓饒邦念頗為感念的是,逢年過節謝睿總會塞給他幾百元錢,有時謝睿沒時間去村裡,也會託村幹部轉交。
  • ...普順鎮紅巖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紀實:撲下身子真扶貧 危房改造暖人心
    脫貧攻堅的號令聲吹響以來,重慶市墊江縣普順鎮紅巖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要想取得全面勝利,只有撲下身子真幹、實幹,才能摘掉貧困村帽子,實現穩定脫貧。在扶貧過程中,扶貧工作隊首先把貧困戶危房改造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確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 在紅色土地上凝聚扶貧合力——呂梁市第一書記扶貧工作紀實
    「撲下身子到村裡幹」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呂梁期間特別強調,「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夜聽:從扶貧對象到「我的孩子」
    原來自己扶貧的過程中,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在接下來的扶貧中,我開始把物質上的給予變得「偷偷摸摸」起來。每次,我都是把東西偷偷放在院子或者房間的一個角落,也不讓孩子拿著扶貧物資來跟工作人員合影留念了。毛毛的數學比較差,所以每次扶貧,我會提前在網上熟悉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進度和解題方法,用儘可能多的時間輔導孩子的數學功課。
  • 黃石兩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被問責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志剛 通訊員 柯小奇 馮萍「我在落實幫扶措施過程中,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我向組織保證,以後一定端正工作態度,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嚴守工作紀律……」今年2月,黃石市國資委朱某在全體幹部職工大會上作檢討。回想當時的情形,他羞愧不已。
  • 花木蘭票房撲了,但劉亦菲沒撲
    電影在韓國撲了,有部分網友認為是韓國人認為花木蘭應該由韓國人來演繹,因此抵制。孰真孰假已不得而知,但是票房慘澹卻是不爭的事實。劉亦菲的裝扮然而,雖然電影撲了圖中就有花木蘭
  • ...他工作最大的肯定——記青海省2019年度脫貧攻堅扶貧工作者楊浩德
    楊浩德回想起來,一則是生氣,二則是對扶貧工作的極度感慨。楊浩德,州扶貧開發局副局長,2012年他作為扶貧幹部,和同事帶著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和500元現金,來到德令哈市尕海鎮泉水村慰問困難戶。那時候,泉水村沒有村集體經濟,村民們收入也普遍低下。在了解了困難戶家裡的情況後,楊浩德與同事把慰問品和現金轉交到困難戶手中,沒想到剛走一會兒便發生了上述一幕。
  • 「我的扶貧故事」一路奔跑的「女漢子」|仁懷市蒼龍街道扶貧站負責...
    2017年的我,24歲,那時大學剛畢業沒多久,就被分到蒼龍街道扶貧站工作。剛進去時,老前輩們就告訴我,扶貧工作要當家事來做,當事業來做,而不是完成任務,你還小,如果承受不住壓力,可以馬上寫申請調其他部門。我毫不猶豫地說:「我可以。」
  • 麒麟區健康扶貧辦到沿江街道督戰健康扶貧工作
    5月27日,麒麟區健康扶貧辦組織扶貧專幹28人組成14支督戰組,對沿江街道健康扶貧「百日攻堅」開展情況進行「普查式」督戰。督戰組以問題為導向,深入貧困戶、基層醫療機構,不漏村、不漏戶,開展全方位「診斷」,制定科學「診療方案」,為沿江街道健康扶貧工作「把脈診斷」。
  • 80後扶貧幹部帶「七仙女」拍視頻,被村民質疑,一年後做出大成績
    吳玉聖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七仙女」的「經紀人」,並且讓「七仙女」通過快手,成了新一代「網紅」。1,只會「玩手機」的扶貧書記 吳玉聖對蓋寶村的第一印象是:浪漫。2018年2月14日,臘月二十九,還在黎平縣紀檢委工作的吳玉聖,接到了一紙調令。他被任命為「黎平縣蓋寶村扶貧第一書記」,報到時間是過完年的正月初八。
  • 劇火沒他事兒,劇撲被罵得狗血淋頭,張開宙:我太難了
    這些確實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否認,但為張開宙導演抱不平的一點是,只要劇撲了,那一定是他被罵,而劇火了,卻沒他什麼事兒《親愛的自己》首播便躍上榜首,可從9月7日播出至今,收視率就一直大幅下降,許多人也開始噴起了導演和編劇來,逼的丁導親自發文解釋,也有點找臺階下的意思,可網友好像並不領情。
  • 法律是他扶貧路上的好幫手
    法律是他扶貧路上的好幫手□ 本報記者 阮佔江 本報通訊員 唐海軍「粟叔,在這裡住著怎麼樣?搬下來還習慣吧?」6月10日,扶貧幹部、湖南省洪江區司法局桂花園司法所所長黃靜波再次來到易地搬遷脫貧戶粟根生家中進行回訪。看到黃靜波,粟根生高興地拉著他的手不肯放。
  • 【困難群眾貼心人】衡南李華華:扶貧路上的「女漢子」
    10月17日是中國扶貧日,衡陽市扶貧辦聯合紅網推出系列報導聚焦衡陽市扶貧先進典型,看他們如何譜寫精準扶貧戰鬥進行曲! 2017年5月,李華華到任該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後,以「繡花功夫」一針一線理清鎮裡扶貧思路,為貧困戶量體裁衣、因戶施策,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同事眼中的「漢子」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2017年,慄江鎮獲評全縣扶貧先進鎮,李華華被評為扶貧先進個人,慄江鎮「三化」經驗在全縣作為典型推介。
  • 【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帶著娃駐村撲下身扶貧
  • 《陝西日報》頭版頭條報導我省全力推進健康扶貧工作
    >健康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6月28日全省因病致貧戶較此項工作開展前減少17.97萬戶為陝西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陝西日報》頭版頭條以《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為題,對我省全力推進健康扶貧工作進行報導。
  • 新疆扶貧工作的獨特性在哪裡?
    ,原來是有人深陷泥沙地帶,只露出一個頭,面對拉他的人,他無奈地說:別慌,我下面還有毛驢呢!一句話:老鄉們負責種植好產品,駐村工作隊和當地政府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推動產品的銷售。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消費扶貧構成立體化的扶貧攻堅體系,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脫貧攻堅絕不僅僅只是讓麥蓋提縣各族人民吃穿住行都好,更重要的是讓各族人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提升起來,具備內在造血功能,由「輸血」演進為自我「造血」,永不返貧!
  • 新野縣新甸鋪鎮陶政俠:把扶貧工作幹好,才對得起組織信任
    一大早,像往常一樣,陶政俠吃過早飯,就在村委會召集白龍村「兩委」工作人員,商量幫助脫貧戶增收、提升村容村貌等工作。對38歲的陶政俠來說,這種一大早就忙碌起來的場景,是他當上駐村第一書記5年來再平常不過的場景了。
  • 蔣善生深入東安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據永州日報報導 5月8日,湖南省永州市政協主席蔣善生帶領精準扶貧後盾單位市畜牧水產局、市人壽保險公司部門負責人深入東安縣川巖鄉榴星村調研指導精準扶貧工作。市政協秘書長王小波陪同調研。   蔣善生一行詳細了解了榴星村扶貧臺帳、沒有脫貧的貧困戶數、貧困人口以及致貧原因和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等情況。
  • 扶貧路上的楷模
    她敢於擔當、務實勤勉,專業本領強、業務水平高,成為當地扶貧事業「離不開的人」,為舟曲全縣脫貧摘帽作出重要貢獻。她舍小家顧大家,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奔走,無暇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卻成為百姓心中牽掛的「乖女兒」。她就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原副主任張小娟。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追授張小娟「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扶貧幹部劉楊:新時期的「桐柏英雄」
    他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挑大梁的「拼命三郎」,自分管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以來,3年間共協調召開全縣易地扶貧搬遷推進會25場,幾乎每周至少一次前往現場督導工作進度,讓1126戶4280名貧困人員得到搬遷安置,推動拆舊生態修復、鄉鎮「五新」等工作穩步推進,使桐柏縣集中安置區在建設品質方面不斷提升,得到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