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聖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七仙女」的「經紀人」,並且讓「七仙女」通過快手,成了新一代「網紅」。
1,只會「玩手機」的扶貧書記
吳玉聖對蓋寶村的第一印象是:浪漫。
2018年2月14日,臘月二十九,還在黎平縣紀檢委工作的吳玉聖,接到了一紙調令。
他被任命為「黎平縣蓋寶村扶貧第一書記」,報到時間是過完年的正月初八。
但是為了能更好了解村子的情況,當天下午,他就趕到了蓋寶村。
和他想像中破敗不堪的貧困村落不同的是,蓋寶村的風景十分美麗。
因為是過年前夕,街道上人人都穿著侗族的傳統盛裝。到了晚上,村子裡的年輕人又搞起晚會,燃起篝火,圍在一起唱歌跳舞。
吳玉聖后來用「被震撼到了」形容這番景象。
初八一大早,吳玉聖正式到蓋寶村報到。圍繞蓋寶村實地考察一個月,他發現蓋寶村其實是個「文化孤島」。
這裡雖也是侗族村寨,但文化習俗和其他地方的侗族是不同的。
蓋寶村的「封閉」本是它經濟落後的主因,但在吳玉聖眼裡,因為「封閉」而保留完好的獨特侗族文化,是打開扶貧之門的一把鑰匙。
他想到了網際網路,想用快手來宣傳蓋寶村,把這裡打造成一個旅遊區,賣點就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
在向村子裡集資20萬元失敗後,吳玉聖以風險擔保的形式從村委會「借」出了5萬元,並向大家保證,損失由他一人承擔。
之後吳玉聖買了兩部手機、一個三腳架,開始每天拿著手機拍村落。村裡的美景、美食,還有獨特的鬥牛文化,都被拍了個遍。
但粉絲數卻從不見漲,拍視頻一個月後,吳玉聖的帳號只收穫了1000多個粉絲,網紅之路走的十分慘澹。
村裡老人看著這個扶貧書記每天什麼都不做,只知道玩兒手機,也在背後忍不住犯嘀咕:這個「不務正業」的扶貧書記,能行嗎?
2,浪漫侗族「七仙女」
看著快手上的粉絲量,吳玉聖動搖過很多次,他不斷懷疑自己這條路是不是走錯了。
直到他從村裡老人那兒聽到了一個關於七仙女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七仙女下凡到侗鄉洗澡,看到侗族人勤勞樸實卻不會唱歌,便回天庭稟報玉帝,把仙歌撒到侗鄉。從此,歌聲充滿了侗族,琵琶歌也由此流傳至今。
吳玉聖有了靈感:組建「侗族七仙女」,作為形象大使在快手上介紹蓋寶村的風土人情。
吳玉聖心中的「七仙女」,不僅要外表美麗大方,也要不懼怕鏡頭。他先找到了大姐楊豔嬌,這也是「七仙女」中唯一一位結了婚的。
七妹吳美瓊,是個留守兒童,只有12歲,平日裡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二妹吳文麗和三妹石廷菲是村裡的高中生,四妹楊妮丹是吳玉聖作為「星探」發現的。
而五妹吳夢霞是吳玉聖一早就看中的人選,但無奈她性格內向,不愛與外人接觸,吳玉聖在團隊成立最初始終沒能說服她加入。
直到去吳玉聖的拍攝團隊玩兒了一天後,吳夢霞對這樣拍攝視頻介紹自己家鄉的日子產生了興趣,也對吳玉聖的團隊有了信任,決意加入「七仙女」團隊。
現在的五妹是「七仙女」裡的小網紅,因外貌有點像迪麗熱巴,吳夢霞也被快手老鐵們稱為「侗族迪麗熱巴」。
在已發布的100多條視頻裡,「七仙女」們穿著侗族的傳統服飾,一起做黑糯米飯,背著背簍上山採烏稔樹葉,推著牛下地耕田......
美麗的姑娘配上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服飾,吳玉聖建立的快手帳號終於有了起色,粉絲在三個月內飆升至11萬餘人。
「七仙女」火了,吳玉聖又想到用直播出售侗衣、侗布,以及侗家的土特產。一年來,他們銷售侗族服飾、刺繡等4萬多元,旅遊單月收入3千元,幫助村合作社出售小黃姜6萬斤,銷售額30多萬元。
曾經備受質疑的扶貧之路,在此時終於看到了一點曙光。
3, 舍與得的抉擇
現在,再也沒有人質疑吳玉聖了。
「浪漫侗家七仙女」的快手帳號上有17.3萬粉絲,每天直播收入就有一千多元,七姐妹的收入從之前每月1500元,漲到了四五千。
吳玉聖最初提到的「快手產業」在村裡得到了認可,此前想向村民們籌集的20萬元經費也已到位。
吳玉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條精準扶貧路,村民們開始信任他,村裡經濟來源也增加了。
一切看起來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除了他的孩子。
在蓋寶村的兩年,吳玉聖很少回家,一心撲在工作上。原本在出生時很健康的孩子,因為長時間缺鈣得了佝僂病。
想到自己這兩年對他的疏忽,以及接下來他要面對的手術的痛苦,吳玉聖落了淚。
他第一次懷疑起自己堅持脫貧的決定。如果知道得到扶貧成效的同時,會失去孩子的健康,他說:「寧可不要這個得」。
但這個想法,總會在回到蓋寶村的那一刻突然消失,在看到自己孩子的時候又回來。
他捨不得蓋寶村,在這裡生活了兩年,他看著村民從點煤油燈到接了電線,從用牛耕田到機器耕田,再到能買得起衣服。
雖然組織上給了他三年扶貧時間,明年他就可以回去了,但吳玉聖還是有些捨不得。
夜已深,吳玉聖想好了明天要帶著「七仙女」拍什麼,卻沒想好要在蓋寶村待多久。
是離開還是留下,想著自己的孩子,吳玉聖始終在猶豫。
文案/ 奕 茗
運營/ 李廣博 盧月麗 張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