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horn,HDN)指由於母親和嬰兒的血型不兼容而導致的胎兒或新生兒的同種免疫溶血。ABO血型不相容是最常見的,Rh血型不相容是罕見的。兒童的主要表現是黃疸,貧血和肝脾腫大。多數疾病預後良好,但患有嚴重膽紅素腦病的兒童通常預後較差,這可能導致兒童死亡或後遺症,如腦癱,智力低下,流涎。
01這種病症的病因是什麼?父母要多注意,儘量避免這些病因
(一)概述
該疾病是由母子血型不一致引起的。如果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一致,則胎兒血液中的紅細胞抗原會刺激懷孕的母親在進入懷孕的母親的血液循環時產生相應的抗體。此後,抗體可以進入胎兒的血液循環並與胎兒的紅細胞抗原結合,從而引起溶血。
如果分娩時母血和嬰兒血型不相容的胎兒的紅細胞進入母血,則母親產生的抗體不會在這個孩子中引起疾病,但可能在下一個孩子中引起疾病(血型與前一種相同)。
(二)基本原因
1、ABO溶血
如果O型母親在第一次懷孕前受到自然血液中A或B型物質(某些植物,寄生蟲,傷寒疫苗,破傷風和白喉類毒素等)的刺激,則其A型或B型抗母親抗體(IgG)。因此,它可能導致第一次懷孕生病。
2、Rh溶血
(1)Rh血型系統具有D,E,C,c,d,e等6種抗原(未檢測到d抗原,僅是推測),其抗原性順序為D> E > C> c> e因此,RhD溶血性疾病是Rh溶血性疾病中最常見的,其次是RhE。由於e抗原性最弱,因此溶血性疾病很少見。
(2)傳統上,缺乏D抗原的紅細胞被稱為Rh陰性,而具有D抗原的紅細胞被稱為Rh陽性。大多數中國人都是Rh陽性。
(3)即使最具抗原性的RhD血型不合,也只有該疾病的1/20。
(4)如果母親被輸注了不兼容的Rh血型的血液,在分娩或流產期間已暴露於Rh血型抗原(此機會可能高達50%),或胎兒Rh +血細胞進入母親通過懷孕期間的胎盤,相應的Rh血液抗體將在母親體內產生。
(5)Rh溶血性疾病通常不會在初次懷孕時發生,但是初次胎兒可能會觸發母親的初次免疫反應。如果母親再次懷孕(與第一個孩子相同的Rh血型),則在懷孕期間少量(低至0.2ml)胎兒血液可能進入母體循環,而大量IgG抗體(二次免疫應答) )可以在幾天內生產出來。通過胎盤引起胎兒溶血。
(6)過去曾經接受過Rh陽性輸血的Rh陰性母親可能會在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中患病。儘管極少數Rh陰性母親尚未暴露於Rh陽性血液,但他們的第一次懷孕也發展為Rh溶血性疾病。這可能是因為Rh陰性孕婦的母親是Rh陽性,並且母親在懷孕期間已經使孕婦過敏。
02出現了相關的症狀之後,一定要做及時的檢查,以確定病情
(一)預期檢查
當患者皮膚出現異常黃變時,應及時就醫。醫生將首先為孩子進行相關的體格檢查,然後將要求進行血型檢查,血液檢查,呼出氣一氧化碳(ETCO)含量的測定以及敏化紅細胞和血型抗體的測定,以確認診斷和了解條件。除了對胎兒進行產後檢查外,還在分娩前檢查孕婦的血型和相關抗體,以確定是否存在溶血的危險。
(二)實驗室檢查
1、產前檢查
(1)所有死因不明,流產,嚴重新生兒黃疸的孕婦及其丈夫均應進行ABO和Rh血型檢查,不匹配的孕婦應進行孕婦血清中抗體的檢測。
(2)Rh陰性孕婦應在妊娠16周後,然後每2至4周檢查一次Rh血型抗體。當抗體滴度升高時,表明可能發生Rh溶血性疾病。
2、產後嬰兒相關檢查
(1)血型檢查:檢查母嬰的ABO和Rh血型,並確認血型不兼容。
(2)呼出的一氧化碳含量測定
測量呼出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可以反映膽紅素的產生速度,因此可用於預測溶血患兒發生嚴重高膽紅素血症的可能性。如果沒有測量ETCO的條件,則血液中羧基血紅蛋白(COHb)水平的檢測也可以用作膽紅素生產的參考。
(3)敏化紅細胞和血型抗體的測定
① 改進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如果紅細胞聚集陽性,則表明該紅細胞已被致敏。 Rh溶血病的陽性率很高,而ABO溶血病的陽性率只有少數。
② 抗體釋放試驗:通過加熱將孩子血液中致敏紅細胞的血型抗體釋放到釋放液中,並通過加熱將成人紅細胞(ABO系統)或O型標準紅細胞(Rh系統)釋放出來。將與孩子相同的血型添加到釋放液中。
03患病之後,做出相關的治療才是關鍵,下面的幾種方法要了解
(一)治療原則
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進行產前治療和新生兒治療。產前治療可通過母體血漿交換,宮內輸血和苯巴比妥的使用來進行;對於那些有溶血和胎兒肺成熟風險的人,可以考慮提早分娩。
對於新生兒,可以使用光療,交換輸血療法和一些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治療應預防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鈣和體溫過低的發生,並及時糾正低氧性貧血,水腫,電解質紊亂和心力衰竭等。
(二)對因治療
大多數Rh溶血性疾病和某些嚴重的ABO溶血性疾病需要輸血治療。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應予交換:
(1)胎齡在35周以上的早產兒和足月兒。在準備輸血時,應給孩子4-6小時的強光療法。如果TSB水平沒有降低甚至沒有繼續升高,或者對於有免疫性溶血的兒童,光療後TCB的降低沒有達到2至3 mg / dl(34-50μmo/ L)。
(2)急性膽紅素腦病的臨床表現患者,無論膽紅素水平是否已達到交換標準,或TSB在交換準備過程中已明顯下降,都應進行交換。
結語:新生兒溶血症的出現,危害新生兒的健康成長,若有症狀,早就醫。新生兒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長,就要及時地關注孩子的健康,一旦出現了什麼症狀,及時地做檢查,以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