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峯電影《神探》深度解析—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去身心壞

2021-01-08 騰訊網

作者:大隱者

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隱者寫影評,總是喜歡從社會、人性的角度去欣賞,希望能對現實中的人有所幫助,電影不能白看,邊娛樂邊學習。

如果想看鏡頭的走位、光線的運用、人物的站位等影評,還請移步,大隱者要寫的是社會、人性。

今天寫的影評是多位粉絲的約稿,大隱者今天就來解析一下《神探》這部經典電影。

一、如果你認為它是懸疑燒腦,為什麼杜sir沒有讓故事穿插

我們知道,如果想讓電影變成燒腦類,混剪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神探》就是按故事進展平鋪直敘。《神探》有太多的基礎可以變成讓影迷不喝上十罐六個核桃都看不懂的影片。但杜sir沒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杜sir的目的不在於此。

故事脈絡非常清晰,何督查(安志傑)破不了一個案子了,來找神探陳桂彬(劉青雲)幫忙,追查案件過程中,何督查(安志傑)因為膽小怕影響升遷,最後黑化,神探陳桂彬(劉青雲)殺了真兇高志偉(林家棟),何督查卻殺了神探陳桂彬(劉青雲)。

二、每個人心中的鬼到底在說什麼?

看這部電影,關注點要放在心性上。怎麼理解心性呢?儒、釋、道每家的闡述都不一樣,法門不同,粉絲可以按自己的價值取向去理解,大隱者就是個凡夫俗子,按照自己的粗淺認識來談談我自己的理解。

1、從佛家經典來理解的話,六祖慧能大師有這樣一段話:「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這段話,六祖講的就是「心」和「性」的關係

我們做了虧心事,其實不是神明看到了,而是你的性看到了,你的內心深處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是因為嫉妒,還是貪婪,還是正義。

我們來看壞人高志偉,他的本性在哪裡?是的,留在了那片樹林裡。

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去身心壞。高志偉只能任七個鬼驅使,在不歸路上狂奔,因為身心已經壞了。

2、從道家經典來理解的話,「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

電影中的林雪,就呼應著五味令人口爽。

看著都流口水,杜sir對美食是真愛

心之兩體,是道家心性論的基點。兩體為心和無心,大隱者試著解釋一下(當然幼稚至極)。心是偏理智的,就是你邏輯上的延伸,什麼是對的,為什麼對,這是你的心;無心則歸屬於靈感、潛意識

接下來大隱者就按照這個心和無心解釋來對男主角——神探劉青雲進行解析。

三、為什麼神探告訴何警官要用右腦查案?

大家還記得神探的宣傳海報上寫的內容嗎?

查案用右腦,不要用左腦。為什麼是右腦呢?神探的思維與前面的內容呼應,只有用右腦,去領會犯罪嫌疑人犯罪時的「無心」,才能找出是誰犯的罪;這個是不會被「邏輯心」所迷惑的。

但作為普通人的何警官,到最後也沒有領會到這層意思(估計平時不看經典書籍),陷入邏輯的陷阱裡面,不去通過「心」探究高志偉的「無心」,只憑藉一個手槍編碼就認定了高志偉是被冤枉的,認為是神探神經病。

而神探就是通過「心」來找高志偉的「無心」,比如模擬吃飯,五味是其中的一個誘因,通過五味的路徑來探尋「無心」。也就是犯罪的潛意識路徑。

四、神探和他的老婆是「一心兩面」

這個是整部電影的精華,神探之所以是精神分裂,就是外在心和內觀心分離的太純粹導致的。外在心就是咱們之前講的邏輯心,就是每次我們做錯事給自己找藉口的意識;內觀心就是抬頭三尺的神明,任我們怎麼解釋,我們的內觀心是知道最真實的一面的。

每次神探和老婆的對話都是「外在心」和「內觀心」的對話,你們注意到了嗎?

影片一開始,何警官來找神探,此時坐在何警官面前的就是「外在心」,而「內觀心」則是老婆在廚房緊張的剁菜;「外在心」認為應該去調查,「內觀心」則清楚的知道未知的兇險,所以「兩個心」爭吵起來;

第二次出現在這裡,神探給自己的老婆打電話(假的),為什麼?因為「外在心」取得進展,試圖說服「內觀心」;

二人同時出現只有在摩託車上是沒有爭吵的,因為對於摩託的喜愛,「外在心」和「內觀心」是一致的,「內觀心」唯一的顧慮是沒有駕照,下面這個截圖看看兩顆心和解的樣子:

何警官試著和見不到的嫂子對話時,本來是空椅子,當神探的「外在心」在後面看到後,嫂子(「內觀心」)就出現在了椅子上,並且說:

這個場景是神探的「內觀心」想對何警官說的話,因為此時「內觀心」感受到了神探的快樂;

在發現了何警官的小孩懦弱內心後,老婆再次出現,神探的「內觀心」強烈意識到再進行下去的風險,這是潛意識裡看到的真相,所以近乎瘋狂,最後跳車;

再次出現是在真正的前妻出現的時候,「內觀心」知道前妻又來利用自己了,所以氣憤,但「外在心」想妥協,不想撕破臉,畢竟一場夫妻;

這是老婆(「內觀心」)最後一次出現,神探開始逐漸迷失,被「外在心」主導,迷失心性,去救何警官,最後喪命。

大隱者這樣解讀,您是不是就想通了許多疑惑,不再覺得這是編劇漫天的想像了?

五、以惡小而為之,最終迷失的何警官

人的迷失都是一步一步走丟的,就像沉迷賭博的人,大多是從五塊十塊開始迷失的,欲望越滾越大,勞動價值被潛意識否定,再也走不出來了

何警官是從懦弱恐懼開始的,有了第一步就開始有第二步,破罐子了才開始破摔,當自己信念的正義、勇敢被自己否定後,無恥的心就開始慢慢侵蝕了,最終演變出了第二個鬼。

以惡小而為之的,電影裡面可不僅僅是何警官,還有隻有幾個鏡頭,但卻是在上班時間賭馬的警察,杜sir的鏡頭,每一幀都沒有浪費的,下面這個人就是走在迷失路上的路人甲。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高警官的七個心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吃,再到為吃想辦法,去賭,賭輸了,再到為賭想辦法,偷錢,被發現,殺同事,慢慢衍生出來的。

六、本部電影真的不是講懸疑破案嗎?

下面這個鏡頭非常有意思,是杜sir想告訴我們的真相:

有句成語叫「心如明鏡」,影片結尾,碎了一地的鏡子象徵著主人公們的心性都徹底迷失了。

七、結語

寫的有點燒腦。本篇只是給粉絲、影迷一個參考,這部電影太多東西值得深挖了。理解這部電影,和每個人的文化底蘊、價值取向深深相關,大隱者就是獻個醜,還請各位評論的大儒、禪師、高僧:

高抬貴嘴。

最後,大隱者想對粉絲說,我們內心也有各種潛在的鬼,所以更要時時修行,防微杜漸。高志偉(林家棟)不是絕響,何督查(安志傑)已經走來,那麼我們自己呢?

杜sir的電影不要白看。

謝點讚!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杜琪峯電影《神探》—懸疑燒腦只是外在,探究心性才是根本
    今天寫的影評是多位粉絲的約稿,大隱者今天就來解析一下《神探》這部經典電影。一、如果你認為它是懸疑燒腦,為什麼杜sir沒有讓故事穿插  我們知道,如果想讓電影變成燒腦類,混剪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神探》就是按故事進展平鋪直敘。《神探》有太多的基礎可以變成讓影迷不喝上十罐六個核桃都看不懂的影片。但杜sir沒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杜sir的目的不在於此。
  • 杜琪峯電影《神探》——右腦、人心,指的是什麼
    今天寫的影評是多位粉絲的約稿,大隱者今天就來解析一下《神探》這部經典電影。一、如果你認為它是懸疑燒腦,為什麼杜sir沒有讓故事穿插我們知道,如果想讓電影變成燒腦類,混剪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神探》就是按故事進展平鋪直敘。
  • 王重陽丹法煉性
    王重陽內丹論述,主要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五篇靈文》、《分梨十化集》、授馬丹陽《金關玉鎖訣)、(二十四訣>等。通過這些著述,可大致看出王重陽北宗丹法內容及特點。    王重陽論內丹,有大中小三乘。這是承襲鍾召而來。其三乘分別為大乘神仙抱一之道,中乘富國安民之法,小乘強兵戰勝之術。由此三乘法,形成由祛病、健身、修仙三層次構成的煉養體系。
  • 杜琪峯港劇《神探》:迷局式結尾探究
    《神探》結局探究香港電影,這十多年來陷入低谷,精彩電影乏善可陳。
  • 業風與法性——為什麼生生世世要跑到"電影"裡去刷存在感?
    因為前一段我們向大家推薦了電影《2001太空漫遊》結尾部分,那是典型的類似法性中陰境界。但由於慣性,電影給人的錯覺是「我」在看著「它」,在法性中陰,經歷者就是中心、就是一切境界,它「看到」的就是自己的感知,也就是說,它在看著它自己。
  • 化性
  • 譚崔的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性感的廣告,性感的穿著,各種勾起性想像和性衝動的事物,包括色情圖片,色情電影,甚至現代人交流之中的各種性挑逗。現代人是活在各種性喚起元素層出不窮的生活裡,並且事實上一方面是圍繞著禁慾的道德說教,另一方面,是世俗生活中各種對性享樂的宣揚,無不讓人在頭腦中充塞了大量關於性的信息。我們的頭腦無時無刻不活在『性』中。這也無可避免地讓性這件事,對我們而言,首先是『頭腦的性』。
  • 人·性·人性
    這是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好人不長命,壞人樂逍遙,偏偏還是真人真事。荷奸裡普哈根在二戰中,依靠騙取猶太人的信任並將其出賣,來換取政治地位和金錢財寶。就是這樣的「猶太獵人」,在戰爭結束後,卻躲開種種懲罰,得以安度餘生。在戰爭的考驗面前,我們常需要或被要求站隊,但裡普哈根遵從的主義不是哪杆大旗,而是經由去政治化、去道德化,把自利推到了極致。
  • 電影《消失的子彈》:關於人性,不能從性善或性惡中簡單區分清楚
    雖然在電影的宣傳文宣上,導演的話裡寫著:不要問誰是兇手,這不是一部尋兇電影。但是站在觀眾的立場上來看,絕對不免好奇包括女工自殺之案在內一連串命案的前因後果,以及何謂消失的子彈?子彈如何消失?真是冤靈來報復嗎?若非如此,那真兇又是何人?接二連三的問號聚集成一個巨大的謎團,令人難以忽略。有了兇殺案和謎題,再來就是偵探,如此才算是完備了推理的主要元素。
  • 性的諜對諜:《色∣戒》中的肉體與國體
    成功「鑽」到王佳芝心裡的「鑽石」,乃是由炫目耀眼的奢華物質消費符號,變成了讓人情生意動的愛情隱喻,一心一意只戒備了性的女大學生間諜,對愛卻無設防
  • 《性之劇毒》在性中救贖
    《性之劇毒》在未上映前就因為尺度過大和比較激烈的場面而受到熱烈討論和關注,看過原作,尺度確實比較大,性場面基本上佔了百分之80以上,看到漫畫和電影最後應該就會明白這其實是一個互相救贖的故事,在性中救贖,找到活下去的意義。
  • 哪些播散性去極化對腦組織有害?
    2018年9月,在佛羅裡達州博卡拉頓舉行的國際播散性去極化會議(iCSD),其中一個討論會,主題為「哪些SD對大腦組織有害?」研究人員研究了各種動物SDs,包括無脊椎動物,體內和體外製劑,急性腦損傷和偏頭痛疾病,計算模型和臨床腦損傷等等。不僅在許多關鍵問題上達成了共識,而且還揭示了針對SD的臨床幹預措施設計相關的某些主題上的分歧。
  • 一貫之性理心法
    ●因孔子得心法真傳,知此妙諦,不敢指明道破,借外在事物,引喻(如是)心性妙處,因而感嘆!凡愚不如緡蠻黃鳥,心性不知止息(丘隅)至善之地。◆(無)極理天(性)。◆(太)極氣天(心)。◆(皇)極象天(身)。◆(彌)之於六合。
  • 賈平凹小說《廢都》中「性」的多維度解析
    喪失寫作能力的他不僅在社會上被人欺騙、利用、任意擺弄,甚至「性」的喪失,使其精神上備受打擊,壓抑致抑鬱。對於成年男人,性功能代表著他的創造欲望和創造能力,「性」的壓抑喪失投影寫作能力的壓抑喪失,讓莊之蝶渴望從「性」這最原始的衝動中找到他的創造欲望和創造能力,去突破人生困境,實現人生價值。眾所周知,「性」是為《廢都》中刻畫人物形象而服務的,性敘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並揭露社會現實。
  • 《擴散性百萬亞瑟王》與無限斯特拉託斯聯動
    SQUARE ENIX正在運營中的PSV基本免費遊戲《擴散性百萬亞瑟王》公布,為紀念《無限斯特拉託斯2》OVA發售,將於11月16日起舉辦兩作聯動活動。
  • 偉大的「性工作者」
    這就是魚叔今天要介紹的紀錄片——偉大的性工作者a sex workers journey英文片名《a sex workers journey》中,並沒有「偉大」一詞。這個詞大概是譯者看完電影之後,來形容片中女主角的。
  • 《上流社會》性、謊言、欲望無止境
    會長老虎面具運動服這個,導演是致敬了星爺的《破壞之王》吧? 會長的屁股好噁心。 「對著你不能(勃起),對著其他女人可行。」多少油膩中年都是如此,所以出軌屢見不鮮。為什麼不少人疑問「為什麼張雨綺、奶茶那麼漂亮王全安、劉強東們還在外面偷腥」,說到底還是那句名言:每個漂亮女人的背後都有一位草她草到想吐(甚至硬不起來)的男人。貪新厭舊,人性弱點之一,誰也不能倖免。
  • 道教對性的解析及看法
    所以,作為大自然組成部分之一的人類,不要去想什麼超越自然的怪想,所有的信息和答案都在大自然中,人們只要去讀解去領冶就行。是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正因為如此,道家對儒學那種強制禮教,把社會等級秩序強力,於大自然的做法極為反感。
  • 當性解放成為性消費,我們是否依舊談性色變?
    ▲左上為《花花公子》1961年7月刊「設計生活」內頁,從左到右分別為著名建築設計師喬治·尼爾森、愛德華·沃姆裡、小沙裡寧、哈裡·貝爾託亞、查爾斯·伊姆斯、延斯·裡索姆;右上為1975年1月刊的內頁,花花公子大廈;下行為著名爵士樂手邁爾斯·戴維斯與埃拉·菲茨傑拉德在1959年的花花公子爵士音樂節事實上,對政治、文化等公共話題的深度介入,正是《花花公子》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文化標誌的原因之一
  • 芒果是熱性還是涼性?功效與作用你了解嗎?
    芒果一直享有「熱帶水果之王」的美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許多人都想知道芒果是熱性還是涼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芒果是熱性還是涼性。芒果是熱性還是涼性涼性。芒果是一種著名的熱帶水果,但中醫上來講性質為寒性,屬於一種寒性食材。其含大量的維生素A是水果中叫罕見的,營養價值和口感都是水果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