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看越來越無聊的節目:奇葩說,在昏昏欲睡中突然眼前一亮,不是被辯手感染了,而是被嘉賓感染了,那個嘉賓就是:彭磊,新褲子樂隊的主唱,暱稱:彭褲子。這個人又慫又賤,但是跟馬東等一眾老狐狸導師PK說話,完全沒有敗的,自己想說啥就說啥,特別自由,思路很清晰,然後對這個人特別感興趣,想起來有人安利過《樂隊的夏天》,趕快翻出來看。
可以讓中年朋克少女一直看的節目,有什麼特殊魅力?自從看到第一集,一直到最後一集,每天都在不停的看,恨不得一個通宵看完,but年齡不允許了,跟決賽的時候的樸樹老師一樣,晚上12點了,對不起,熬不住了,我要回家睡覺了,中年人睡養生覺是很重要的,哪怕有好看的《樂隊的夏天》。(以下簡稱:樂夏)有一天看到大學同學在朋友圈轉發講新褲子的文章,下面有另外一個同學點讚,突然想起來這個點讚的同學,在大學時期特別痴迷於各種搖滾音樂,對樂隊如數家珍,那我上大學的時候幹嘛去了?為啥不聽樂隊的歌呢?不知道,是不是那個時候比較年輕,自帶熱血屬性,根本不需要鍛鍊自己的熱血嗎?所以聽了很多所謂的「流行音樂」,直到今年看了樂夏,才被一眾樂隊各種點燃,在看很多表演的時候,數度熱淚盈眶,褪去了自己中年老母的標籤,赫然發現自己居然是一個中年朋克少女。
中年朋克少女每天都在思考,人活著什麼最重要?顏值、才華、發量、健康、伴侶、寵物,非要選的話,我選精神世界的富足最重要,這是樂夏所有的樂隊帶給我的感受,我們是不是始終用一顆火熱的心在生活,讓自己的靈魂比肉體更長久?作家們也在思考這個課題:
每個人都有一款喜歡的樂隊和喜歡的歌曲是不是有點誇張,看一檔節目都開始聊精神和靈魂了,那麼我們還是回來聊節目吧。來,我們用理工科人士比較習慣的方式總結這個節目的精彩,先列幾條吧,比如,我最喜歡的幾個表演:
《Every body's here now》-新褲子跟Cindy主唱
這首歌是在「女神挑戰賽」裡面表演的,參賽的每個樂隊都請了一個女神來助演,比如薛凱琪,比如歐陽娜娜,新褲子請的「女神」是Cindy,並不是大眾認知的所謂的「女神」,來自小鎮,顏值中下,唱跳普通,可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女孩,也有自己的世界啊,她對音樂也是有追求的。
她跟新褲子另外一個主唱-梁寬:人稱沒下巴的王思聰,唱的這首《Every body『s here now 》,雖然只有幾句歌詞,但是作品表演的感染力和衝擊力,是極強的,無論怎麼樣,無論如何,灰姑娘也要參加舞會,小鎮姑娘也能唱跳歌曲啊。大家不要放棄希望和夢想鴨!
新褲子真是一個神一樣的樂隊,他們的鼓手在表演這首歌的時候,可以橫躺在鼓上面,這跟砸吉他的主唱差不多麼不是。而且他們帶領的國潮犯,特有感覺,他們的專輯《龍虎人丹》,真有樂隊的特色。《凡人歌》-九連真人
這個樂隊是看了樂夏以後才認識的,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一開始覺得是一個「會功夫」的樂隊,聽他們唱了第一首歌,一下子就被震了,這個樂隊老熱血了!客家話也能唱搖滾,功夫踢球有的搞!他們的作品全部都是鋪面而來的,沒有一絲猶豫和動搖,每一個眼神都很堅定,雖然好多詞聽不懂,但是看字幕已經可以理解了,不過這種歌估計音樂節唱現場是有點吃虧的。九連真人改編的《凡人歌》真是經典,可以說是他們二次創作了,跟原唱已經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尤其是他們自己加的那段《三斤狗》的客家戲,非常出彩,道出了普通人一朝升天前後的巨大對比,凡人間的喜怒哀樂。其實其他歌曲也都很喜歡,比如《西湖》,比如《公路之歌》,所有的歌曲都願意付費下載到手機上反覆反覆的聽,聽到天荒地老。
中年人的熱淚,有時候稀有,有時候不罕見
最近我又總結了一個經驗,中年人想要保持年輕,是不是要一直保持熱情呢?對生活的熱情,對工作的熱情,對自己的愛好的熱情。樂夏裡面的中年人,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動不動就哭了!他居然哭了!吐槽大會第二季冠軍卡姆同學說,男團、女團選秀的時候,有個特點,就是愛哭,一邊哭一邊說:噎~噎~我,是全村的希望~~噎~噎~,然後評委說:哦,她哭了,她居然哭了!給她一票吧!樂夏的中年人,哭的時候,就是被別人、被自己的熱情感動了,儒雅如亞東老師的中年人,在時隔20年,有年輕人又重新唱起來樸樹的《New boy》,一下子就哽咽了。2000年的時候,我上大四快畢業的時候,在一個公司實習,第一次走出陝西,去北京做項目,一進入北京,就看見謝霆鋒老師的巨大廣告牌,是玫瑰紅底色的,文字是什麼忘記了,大概就是那個年代的記憶了。還記得大家都為了千禧蟲的問題調電腦系統。。。仿佛很遙遠又很近的事情。旺福樂隊唱了一首超級樂迷吳青峰老師的歌,也把吳青峰老師給搞哭了,那可是,你的親好朋友通過一首歌來向你表白,你能不感動麼!
還有在第二現場的一眾搖滾老炮兒,也時不時的陪著大家落淚,落淚的場面堪比男團女團選秀!
愛奇藝跟米未的營銷水平值得稱讚
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米未的製作水平,可以說是比國內很多不要臉的衛視製作水平高多了,要不然咋能在豆瓣上得8.8分呢。再加上愛奇藝的營銷,奈斯。比如,一開始他們讓樂隊記名互投,而且是互相眼睜睜的看著互投的,根本不搞暗箱操作,人家玩樂隊的人,都很朋克的,不想弄那些虛的,都是想說啥就說啥,想幹啥就幹啥,比如痛仰的主唱,想懟馬東就懟馬東,根本不留情。
或者,節目裡面每一首歌的演出,就不看音樂質量,一個唱歌節目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就看燈光,也都是出神入化的,有時候會用燈光弄一堵牆跟觀眾隔開一小會兒,讓觀眾更有代入感;有時候會用燈光營造一個區域,讓歌者或者樂手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有時候還會營造一種幻滅的未來電波,讓樂曲的衝擊力散播的梗遠。
還有愛奇藝的營銷,也是通過平臺很好的承載了,通過節目和線下的互動,用投票的方式讓一些被淘汰的樂隊返廠,當然愛奇藝的VIP用戶票數會多一些,可以刺激VIP用戶數量。好多年前這種互動做的比較成功的就是超女了,那個時候還是手機發簡訊的時候,跟現在的平臺完全沒法比啊。愛奇藝真是6到飛起。大叔們,大媽們,燥起來!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