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解禁片《盲山》,愚昧與人性淋漓綻放

2020-08-30 Ashley璟知

《盲山》是部解禁片,當初被禁是因為觸及了社會的敏感問題,有損社會主義形象。他的前一部作品《盲井》同樣是因此遭禁。情況有點類似我比較喜歡的一位印度導演兼演員阿米爾汗,大家也可以去關注下。(阿米爾汗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反對現代印度社會的問題,而且是非常尖銳的放到螢屏上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黑暗面。印度人歧視女性,阿米爾汗就拍女性自強不息,反對歧視,努力成功的故事。印度人信奉宗教,阿米爾汗就拍反對宗教,甚至將宗教裡地位最高的人拉下宗教的的故事。印度人越想掩蓋什麼問題或者黑暗面,阿米爾汗就偏偏要把它揭露出來,讓全世界看到這個問題和黑暗面。正是這種不畏強權,努力揭露社會問題的精神,才讓他在中國受到追捧,被譽為「印度的良心」,但在印度卻受到唾罵甚至詆毀。)。

導演l李楊說:「我只是希望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去冷靜觀察,像是在用一把手術刀把流膿的瘡口剖開,雖然說在揭短,也很殘酷,但總比粉飾好。」

《盲山》導演李楊

《盲山》獲獎情況:

2003年 柏林電影節 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

2007年 羅馬電影節 最佳導演獎

《盲山》是我一度不願意再去重看的電影,尤其是作為一名女性,對我的震撼可想而知。還記得初看《盲山》時,內心湧起噁心與憤怒,越到最後,心情越是悲涼。我無法想像光明的背後竟然還有這樣陰暗醜陋的世界,可是它的確存在,不是嗎?每年新聞上播放的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這個數字背後,是多少個家庭的破碎與絕望?

《盲山》是以20世紀90年代初北方偏遠山區背景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白雪梅為了賺錢,跟隨所謂的「中草藥公司」經理來到農村收購草藥,雪梅還跟老闆說只要能賺錢,什麼苦都不怕。(是不是有當初我們身上的影子,大學畢業,努力想要賺錢改變生活。)

草藥公司經理謊稱要去找下採草藥的農戶,讓雪梅留下看著包包,單純的雪梅哪裡知道這是人販子的金蟬脫殼之計,在喝了一杯下了藥的水後便失去知覺(女生一定要記得不要喝陌生人給的水,哪怕再渴,切記!)。醒來才發現哪有什麼所謂的草藥公司老闆,收了7000塊,把她賣給這戶人家的兒子做老婆了,包包也只剩下一個空殼,她的錢包證件統統都被人販子拿走了。

雪梅再三解釋這兩個人不是她的家人,可人家根本不聽她的解釋,雪梅前腳剛要走,後腳就被黃德貴父子拖進了屋子關了起來。諷刺是第二天,家裡就辦起了喜事,一個鏡頭是黃德貴與眾人喜氣洋洋的喝酒碰杯,還揚言不幹的人下輩子都要打光棍(估計在他們心裡,打光棍是最惡毒的詛咒了),另一個從村裡孩子偷看的視角,是被困在床上堵住了嘴的「被迫新娘」白雪梅。

起初,雪梅也試圖跟黃德貴溝通,想要說服他放自己走,德貴便提到了當初買她的7000塊,雖然對我們來說這筆錢相比較人來說算不上什麼,但對90年代背景下,又是窮鄉僻壤的農民來說,很有可能是全家的積蓄,甚至還有負債,況且,把雪梅騙來的人販子早已把她的東西都捲走了。雪梅試圖與他說法,告訴他拐賣婦女是犯法的,要坐牢的,可是黃德貴根本就沒有文化,是個純粹的法盲,對他來說,買老婆就跟城裡人花錢娶媳婦一個道理。

黃德貴的長相,小編我截圖的時候也是盡力了!

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夜,這家人對白雪梅下手了,這是我當時最心疼的一幕(黃德貴真的是吃藕出了天際,佩服導演從哪裡找來反差這麼大的演員),當野蠻撕碎文明,女主角白雪梅命運轉折的開始。

第二天,雪梅推開德貴跑了出來,隨著德貴的呼喊,村裡人立馬紛紛幫忙攔截,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大家默認且遵循了這種遊戲規則,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這種買賣媳婦的事情在這裡是很普遍的,互相幫忙嚴防圍截。

之後的劇情便是白雪梅的多次逃跑以及求助當中,她試過翻越山頭,求助過往的車輛,希望能捎她到縣城,可惜身上沒錢遭司機拒載。而後被追趕而來的黃德貴拉回村裡,免不了一頓打,對於這種情況早已司空見慣,敷衍幾句就讓大家回去了。

換作我是她,我也絕望!

雪梅就過著逃跑、挨打、強暴、關押再逃跑的生活,她知道自己出不去了,這個地方講不了理,也講不了法,剩下的只有絕望,她自殺了。

雪梅被救回來了,他們怕她再尋短見,便找了同村幾個與她相似的姑娘來當說客,每個人似乎都有著悲慘境遇,可是隨著孩子的出生,她們都一一開始認命,放棄了對命運的掙扎。

白雪梅的又一次逃跑失敗了,這時候,德貴的堂弟德城(長得比德貴強多了)與雪梅開始慢慢走近,德城是村裡唯一的老師,相比較德貴,他要顯得文明一些(骨子裡其實他們是同一類人),他在了解雪梅的境遇後,試圖想要幫助他。

雪梅在相處的過程中與德城產生了私情,然而,德城所謂的幫忙一直停留在口上,一直兩個人的姦情被德貴發現,最終,這個看似偉岸的男人認慫的離開了村裡,留下雪梅繼續在水深火熱之中。

從她一開始,試圖用講理、寫信求助,到後面的想盡辦法獲取信息,為了賺取路費40塊,與小賣部老闆賣身換錢(有時候會聯想,如果是我們身處在這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境,是否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除非放棄生的念頭,如果想活下去,逃出去,會不會選擇會增加極端?)

為了40塊出賣身體給小賣部老闆

就在最後一次逃跑差一點就成功的時候,她還是被黃德貴抓了回來,而這次回來,她發現自己懷孕了。更可悲的是她從初落到這個村裡,到身懷六甲,一直在寄信,卻一直沒有等來回信。

雪梅生下了一個兒子,延續了黃家的香火,當鏡頭轉到這個孩子的身上,我在想,這個孩子,出生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家庭,長大以後,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黃德貴或者黃德城呢?

雪梅的學生青山告訴他,她所有寫的信都被那個快遞員交回給了黃德貴,最終還是青山幫她寄出了那份求助信,不久,雪梅的父親和警察找到了黃德貴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覺得最難以接受應該是雪梅的父親,出門是還是如花似玉的女兒,而此刻 ,已與這裡的村婦毫無區別。

那個眼裡有光的姑娘,終究成了目光呆滯,頭髮凌亂村婦,幸運的是,她的家人最終找到了她,她還沒像其他被賣到這裡的姑娘一樣,放棄出去的希望。這部電影有兩個結尾,國內版的結尾是:

警察在白天解救白雪梅的時候遇到全村村民的阻撓,尤其是白雪梅的婆婆躺在警車前面最終放棄,晚上,雪梅的父親和警察再次悄悄潛入村裡,帶著雪梅逃出了這個愚昧落後的地方,孩子則被留下了(如果帶著孩子,為激發全村村民的暴怒,他們根本逃不出這個村子)……

海外版的結局是將鏡頭定格在白雪梅揮起鏟子憤怒又無力的表情上,影片至此戛然而止。

看完這部第一感受就是要加強法律對婦女兒童的保護,以及對於拐賣婦女行為的嚴厲打擊,甚至我覺得可以提議死刑,一場拐賣,足以改變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這部影片真實記錄反映了,在惡劣封閉的環境下,拋去文明的外衣,人性的醜惡會暴露得更加赤裸裸。在愚昧和落後面前,人更多的表現出最原始的動物本性,自私、野蠻、醜惡一直都在,哪裡有一種本能的惡,習以為常的惡,只是在陽光下的我們不曾觸碰到,一旦遇上,萬劫不復。


璟知心語:看完這部影片,我有關注過它的相關報導和採訪,《盲山》拍攝地在陝西秦嶺某偏遠山區。這部電影不但是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而且除了女主角白雪梅是畢業於電影學院的專業演員外,其他角色都是由當地民眾或非職業演員扮演。導演說,當有人知道這是在拍電影後,還上前無恥地問道:「這個女娃(女主角)長得不錯,乾脆賣給我吧。」而電影中有個叫鄭小蘭的女人,其實現實中就是拍攝地村裡一個被拐賣的婦女,她丈夫因為20塊一天的群演費用,幾次毆打她,逼著她來電影裡出演,最後還用我媳婦給你演戲,你得管我飯,這種理由,在劇組蹭了幾天飯。而這個拍攝地的村裡當地人跟談論今天買菜多少錢一樣,肆無忌憚地談論買媳婦的費用,讓人看了心寒。於是就是這種讓人毛骨悚然的行為,和當地群眾的那種態度,讓導演在電影還沒殺青,就直接撤離,去其他鄉村拍攝完成。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讓人很絕望。而為了國內審核,電影還出現了2個結局,國內一個結局,國外一個結局。兩個結局不同引人深思。

相關焦點

  • 《盲山》:封禁十年之久的電影,愚昧的背後是人性
    被封禁十年的電影,只因為對於人性的描述太過於黑暗和真實,所有的人都是惡魔的存在,沒有同情,沒有親情,有的只是人性道德與尊嚴更是重男輕女的諷刺。封建思想及其嚴重的山區,重男輕女的思想在這裡隨處可見,盲山真是山嗎?不是,盲瞎的是眼睛嗎?不是,它是所有人面對受害者時的視而不見,盲的是人心的冷漠。
  • 人性是靠不住的——電影《盲山》看後
    夜晚在網上看電影《盲山》,看完,讓人感到沉重:人性靠不住。
  • 盲山電影是真實的嗎?盲山豆瓣評分多少?盲山劇情介紹
    《盲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人物也是有原型的,一起認識下關於《盲山》電影的真實案件。《盲山》的故事取材於確有其人的被拐姑娘鄭秀麗,來自東北農村的她曾在珠海打工,1994年被騙賣到廣東羅定市生江花坪村,給49歲的農民郭美南做老婆。
  • 電影:《盲山》 完整版
    /2063528/◎片  長 95 分鐘/102 分鐘(韓國)◎導  一年後,白雪梅為黃德貴生了一個男孩,黃家對她放鬆了警惕。白雪梅在中學生李青山的幫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聯繫。在警察的幫助下,她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那裡。
  • 有一種絕望:《盲山》
    雪糕電影,每天一部電影推薦。豆瓣評分8.5分,故事講述女大學生白雪梅被人販子賣給了偏遠落後村莊的黃家後,多次想著逃離大山的白雪梅,卻屢屢失敗。在白雪梅生下男嬰後,終於被公安人員救出。但是她成功的逃脫卻仍舊是個悲劇(結局一)。
  • 盲山:一場無路可走的不醒噩夢
    你看過盲山嗎?如果沒有,也許你可以看完之後,再來看我們的影評。因為沒有看過電影,你無法感受這種悽美的絕望。盲山,它是一張網。網住了所有的希望。我將它稱為悽美的絕望。為什麼悽美?悽涼,而美從何而來?悽,說的是電影,主人公的命運,是村莊法盲,是人性的愚昧。美。是給這部電影的導演李楊的。我們中國需要他這樣的導演。
  • 電影《盲山》一部人性醜陋的電影,在群體面前,個體終究太過脆弱
    《盲山》就是講述的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愚昧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人愚昧,當你唯一一個清醒者立在其中時就顯得那麼突兀,那麼的格格不入,如果你不融入其中,那你就是異類,就會被千夫所指,就會被抹殺。可最終女主還是沒能逃出去,一直以來賦予正義和能力的警察在面對一群愚昧不懼生死的混人面前,還是妥協了,還是懼怕了。
  • 又是一年畢業季《盲山》《盲井》推薦馬上要步入社會的你看一下
    那我推薦你把李楊導演的「雙盲」電影《盲山》與《盲井》看一下。多了解這個社會的另一面。電影《盲山》,女主由黃璐主演,女主雪梅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去城裡打工。初入社會,在找工作的時候,雪梅屢屢碰壁,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熱情的姑娘胡曉曉,答應幫自己工作。在工作和金錢的誘惑下,雪梅跟著這兩個「藥材商」去深山「收購草藥」。
  • 看電影——《盲山》
    2月2日,第六代導演李楊的《盲·道》上映,找來他的盲系列第二部曲《盲山》一睹為快。也虧得現在才看,想想以前涉世未深,就算看了,也並不能對導演的表達有所共鳴,如今也算逐漸能感知並接受那些隱藏在社會變遷過程中,欣欣向榮下的陰暗了吧。
  • 《盲山》感嘆電影的犀利角度
    甚至覺得這就是現實,沒有那麼強烈的嫉惡如仇,沒有那麼強烈的氣憤。我看到的,不是人性的最初的醜惡嘴臉,也不是人性的最初的美好善良,而是在特定環境下的真情流露。說實話,我看到白雪梅被拐以後的經歷,我把自己帶入,竟然驚訝的發現我居然被一個影片裡的女人洗腦,既然都已經這樣了,不跑了,好好過日子吧,也許將來有了孩子可以回去。
  • 《盲山》:眼睛死掉了,不是瞎掉
    愚昧,野蠻和麻木,就像肆意生長的藤蔓,穿透冷靜的畫面,纏繞在每一個觀眾的心上。愚昧:自食惡果白雪梅的自由和尊嚴,被人販子用7000元出賣了。從此,她從人變成了商品。屋外,黃德貴一家擺起了酒席,熱鬧非凡;屋內,白雪梅被五花大綁,連掙扎都顯得那麼絕望。
  • 國產解禁片《盲山》: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看過不忍再看第二遍
    反倒是《盲山》這種揭露現實、為拐賣婦女發聲的電影卻被禁止大陸公映,直到刪減部分內容並修改結局才得以解禁。這使得我反而更想聊聊這部電影,雖然有點沉重,但我害怕哪天它被刪得一乾二淨,我們就真的錯失了一部好電影。盲山,從片名到海報隔老遠就散發出十八線小縣城濃濃的鄉土氣息。
  • 電影《盲山》,一道劈開人間煉獄的微光
    當年老的父親被沒有人性的黃德貴騎在身下歐打的那一刻,白雪梅長期以來被囚禁的壓抑,無助,絕望,憤恨終於開始爆發,她舉起一旁的菜刀,砍向了一直虐待她的黃德貴!影片也隨之戛然而止……  《盲山》雖然是07年的作品,但它所描述的拐賣婦女的違法,黑暗案件卻依然在發生,而且騙術越發高明。
  • 《盲山》:被封禁10年的電影!11萬人打出了8.5分,它也真敢拍
    這部電影11萬人打出了8.5分導演李楊的作品,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有較為強烈的現實主義追求。他的電影時刻透露著一種冷冽的寫實風格,善於用紀實性的鏡頭語言,揭露人性的盲區,注重對於完整事件的講述。
  • 你絕對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盲山》,真正的細思極恐
    如果影片的結尾是這樣的話,小編絕不會認真碼文推薦給大家的。事實上,此版本為審核修改版本,在我們大好的社會核心價值觀體系下,另一個版本的結局可能會給一些小朋友帶來不必要的心裡陰影而修改了結局上映。村民的無知,在於從沒有看到過山的另一邊的樣子,在很多人的眼裡,畢生的使命為延續香火,為了生子而結婚,生活。
  • 13年後再看《盲山》,才知道女主原型結局更悲慘
    01褪去文明的外衣,人性醜惡顯露無疑在這個不存在什麼文明的閉塞村落裡,人性的醜惡顯露無疑。但更讓人絕望的還在後面。如果說黃家人讓白雪梅絕望,那麼這個村子所有的保護勢力,則讓所有觀影的人感到絕望。白雪梅其實曾經有過幾次機會可以逃出去。
  • 人性的悲哀,現實版《盲山》處處上演,倪萍言論遭網友抵制
    《盲山》、《盲井》這種原生態,揭露人性醜惡的電影原來都是被封禁的,因為太真實的,小編故鄉作為煤炭大省,盲井裡的劇情不知上演了凡幾。盲山的劇情從央視的《等著我》節目可以經常看到,看過這個節目的人都會感慨人丟了是多難找,很多人都是通過一個不經意或者一起微不足道的線索而最終得以相聚。有些人則是在節目中遺憾而去。
  • 《盲山》:刺痛人心的真實故事
    《盲山》是由李楊執導的一部劇情片,主演有楊璐、楊幼安、賀運樂等。該片於2007年11月23日在中國上映。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女大學生白雪梅大學畢業後急於找工作被拐賣到某偏僻山區的故事。白雪梅被拐賣給當地一村民作老婆。一開始她想方設法地去抵抗厄運的魔爪,但是每次出逃都是以失敗告終。
  • 《盲山》《盲井》:山與井
    在《盲山》和《盲井》中雪梅和鳳鳴都被人領到了讓他們受傷的路。他們兩個悲劇的導火索就是他倆輕易的相信了陌生人。「你可憐他,誰可憐你」這樣的環境使他們的人性扭曲,以害人來換取自己的生存。《盲井》中中草藥經理騙雪梅到大山裡把她賣了,更是說明弱勢群體的相互傷害,他們把害人當作維持自己生存的方式,他們要走路,那麼做為犧牲的人就無路可走。其實害人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種行為有多麼卑劣,可總是有些人仍會走上這條路,這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