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部現實主義國產片一經公映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直到現在,這部片子的評分還高達8.5分,這部改編自真實案件,講述拐賣女性的影片,就是《盲山》。
褪去文明的外衣,人性醜惡顯露無疑
先來說一下這部影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吧。
22歲女大學生白雪梅,大學畢業後出來找工作,被一個偽裝成銷售人員的所謂「老鄉」,迷昏後拐到了深山裡。
等她醒來時,一切都為時已晚,她發現自己被以7000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40多歲的老男人黃德貴,她被限制了行動自由,關進了小黑屋。
無法接受現實的白雪梅,開始了激烈的反抗。
她靠著自己柔弱的手腳,反抗著黃德貴與他「同房」,她不斷呼救,想盡辦法逃出小屋。
但她把這一切都想簡單了。
黃家人因為花了錢,早就把白雪梅當做了私有財產,在他們的意識裡,女人既然已經成為自己家的人,就可以對她為所欲為。
所謂「婆婆」更是語重心長的告訴她:
「雖然我們家對不起你,但是做女人的早晚都要過這一關。嫁誰不是嫁,你就認了吧,嫁給我兒子,我們會好好待你的。」
白雪梅不肯認命,但她換來的,是一陣又一陣的毒打。
除了毒打,更讓她絕望的,是這家人全家對她的強jian。
替黃德貴買媳婦的父母,見兒子遲遲拿不下自家的「媳婦」,不由得罵道:連個臭娘們都管不住。
於是在一個夜晚,「公公」和」「婆婆」按著白雪梅的手腳,讓兒子和「媳婦」完成了「同房」。
白雪梅自殺了,但黃家人怕她死了浪費7000塊錢,拼命救活後,又是埋怨、毒打,接著把她拴上鐵鏈關小黑屋,以至於白雪梅連自殺的機會都沒有了。
不得不承認,這一幕帶給觀眾的是無比的震撼,因為它告訴你,如果遇到白雪梅這樣的境遇,你所有的反抗,都無濟於事。
在這個不存在什麼文明的閉塞村落裡,人性的醜惡顯露無疑。
但更讓人絕望的還在後面。
如果說黃家人讓白雪梅絕望,那麼這個村子所有的保護勢力,則讓所有觀影的人感到絕望。
白雪梅其實曾經有過幾次機會可以逃出去。
最開始,她想通過郵遞員傳遞消息,哪知信扭頭就給了黃家人,等著她的又是禁閉和毒打。
還有一次,她已經逃到了鎮子上,就差一點就可以坐上大巴車離開了,卻被趕來的黃家人直接抬了回去。
她為了逃出去,出賣過肉體,對方卻只為了佔她的便宜。
她求助過警察,警察一臉愛莫能助的樣子。
她懷了黃家人的孩子,她絕望地通過捶打肚子跳上跳下想流了這個孩子,但是無濟於事,孩子還是生了出來。
她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所有人都是幫兇,白雪梅似乎在這座深山裡,插翅難逃。
村裡有很多和白雪梅一樣被拐來的女人,她們幾乎在生了孩子以後,就再也沒有逃離的心思了。
甚至因為惦記孩子,即使有機會被放回娘家,也會選擇再回來。
但白雪梅依然不認命,隨著孩子的出生,和白雪梅表面上的順從,黃家人也逐漸對白雪梅放鬆了警惕。
最後,她終於通過一個跟她學習認字的小孩子,給父親傳遞了消息。
父親帶著警察來解救,雖然全村人都圍了上來拒絕讓警察帶走白雪梅,但是總歸是一個好的結局:白雪梅逃離了大山,獲得了新生。
只是,這樣美好的希望,是否只是導演的一廂情願呢?
《盲山》背後的真實世界
實際上,《盲山》的結局是有兩個版本的。
在海外版本上映的版本,並不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警察來了村莊解救白雪梅,可是在全村的圍攻之下,解救失敗,就連白雪梅的父親,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女兒再次被帶了回去,他想陪在這照顧她都不可以。
白雪梅徹底墜入深淵。
最後,黃德貴像命令僕人一樣,讓白雪梅給自己倒杯水,這成了壓垮白雪梅最後一根稻草。
多年的仇恨,葬送的人生,讓她徹底失去了理智,她揮起菜刀,砍死了這個買她的男人,電影也在這裡戛然而止,讓人無限唏噓。
這個版本後來還入圍了坎城獎。
但是由於結局太過壓抑和黑暗,國內版本是改了結局,才最終上映。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恰恰是海外的版本,其實是導演李楊做這個劇本的靈感來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東北姑娘鄭秀麗,在94年中專畢業後南下珠海打工,被人販子以介紹工作為名拐騙到羅定市生江鎮花坪村,以3000元賣給49歲的農民郭美南做老婆。
鄭秀麗沒有想到,3000塊錢,自己的人生就此陷入黑暗。
和白雪梅一樣,她不認命,來到郭家的當晚,她便伺機逃跑了出去,結果全村人集體出動將她抓回,鄭秀麗被毒打了一頓。
當晚,在郭美南兄嫂的幫助下,郭美南強bao了鄭秀麗。
後來,鄭秀麗也試圖多次逃跑,可她絕望的發現,周圍人所有人都是幫兇。
因不堪虐待,走投無路的鄭秀麗,把一杯硫酸潑向兄嫂的兩個孩子,並傷及另外5名小學生。
鄭秀麗等來的不是解救,而是警察的抓捕。
最後,她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死刑,二審改判死緩。
導演李楊看到這個故事後,說:
「一個女孩被拐賣到山村,為了逃出來而殺了她的「丈夫」,最後被判處死刑,這太讓人震撼了。」
當時,李楊已經拍完了《盲井》,女性被拐的故事,就總在他心裡揮之不去。最終,他準備著手做一下這個題材。
為了搜集資料,了解更多關於女性被拐的案例,他專程到成都金堂、中江,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採訪被解救的被拐婦女的生存狀態,花了幾年時間撰寫劇本,最終,在2007年拍攝了《盲山》這部電影。
其實,在過去的年代,女性被拐賣到深山裡做老婆的事件比比皆是,李楊越了解,就越覺得齒冷。
正是有著這樣的感受,所以,他電影裡呈現出來的畫面,才無比的真實,你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女大學生從被拐賣後的不從,到心理崩潰的全過程。
村民為什麼敢這樣肆無忌憚?
至於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解釋。
有人用愚昧來形容這些把女人當物品的閉塞村民,但愚昧並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
對於他們來說,生存和繁衍是第一要務。
在拍攝《盲山》時,李楊選了很多拍攝地,最後,定在了一個人口買賣屢見不鮮的山村,飾演白雪梅的女演員叫黃璐。
據黃璐回憶,自己在山上拍攝時,與一位當地婦女相交甚好,而這位婦女的女兒正是遭遇了拐賣,但當地人也並不太懂得拐賣人口的罪惡性。
為了更真實地表現白雪梅所處的冷漠環境,導演李楊大量啟用村民和非專業演員,其實,這部劇除了黃璐是科班出身的演員,其餘都是業餘演員甚至就是普通村民。
扮演白雪梅兇狠「老公」的黃德貴,真實身份是一位包工頭,而扮演另一位被拐婦女鄭小蘭的女性,在現實中也真的是被拐賣而來,和影片中一樣,她就是認命的那一類。
至於其他的群演,他們都是真實村民,而是完全不清楚拐賣婦女其實是罪惡的。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很多時候,在這樣一群人面前,你會覺得所有的文明都是蒼白無力的。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講過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他從一個農村小夥子嘴裡聽來的這樣一句話:
「我們村那麼窮,不買,誰願意嫁。」
在問到,如果你家姐妹被拐走了,你不難受嗎?
小夥子回答:我姐姐給我哥哥換親去了。
這就是曾經很多貧窮農村的真實狀態。
實際上,當生存和繁衍面臨了危機,人就退化到第一本能,所有的道德倫理法律,都將為此而讓步。
這樣荒誕卻真實的世界,才是這部影片讓人看完後,心情沉重、如鯁在喉的原因。
閉塞農村就是一個舊社會的縮影,只有讓現代文明和科技傳進去,才能避免更多悲劇發生。
幸運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知識逐漸普及,這樣的農村也越來越少,想必未來,一定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當盲山不再「盲」,一切,都將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