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閱讀」《紅高粱家族》莫言十部長篇小說變有聲書

2020-12-2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隨著網際網路媒介的發展,書籍擁有了越來越多層次的、立體的閱讀方式,而「用耳朵閱讀」就是其中一種。2020年12月,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在喜馬拉雅APP上線,該有聲劇項目集中了莫言十大長篇小說代表作,不僅包括《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檀香刑》《酒國》等經典名作,還包括《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紅樹林》《十三步》。這些劇目是莫言系列長篇小說首次被成規模地改編為有聲劇,均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莫言長篇小說定稿版為底本,得到莫言先生和出版社的授權,是在有聲書方面的一次全新嘗試。

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演播陣容強大,由配音演員桑梓領銜演播,華音小說劇匠心製作,以「多人有聲劇」的方式,還原莫言奇幻瑰麗的文學世界。而莫言的小說也堪稱現代白話漢語的奇蹟。小說背景和人物多取材他的故鄉——山東高密東北鄉的農村生活,語言流暢、直白卻又氣勢磅礴、酣暢淋漓。有聲劇的呈現方式,更突顯了莫言在發刊詞中談道的:「讀書不僅可以用眼睛閱讀,也可以用耳朵閱讀,用耳朵閱讀獲得的意象可能比用眼睛閱讀來得更深刻。」莫言的長篇小說,正是非常適合用耳朵來閱讀的聲音的盛宴。

其中,莫言本人為聽眾領讀,親自錄製領讀音頻《一個作家的一輩子做的一件事》,從自己怎樣開始文學創作講起,和讀者分享了創作上述長篇小說以及走上諾獎領獎臺的心路歷程,也和讀者分享了他「用耳朵閱讀」的經歷:「在用耳朵閱讀的二十多年裡,培養起了我與大自然的親密聯繫,培養起了我的歷史觀念、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培養起了我的想像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

《豐乳肥臀》被譽為「高密東北鄉的『聖經』」,書中的母親宛如一位承載苦難的民間女神,命運多舛,而她生養的眾多兒女構成的龐大家族與各種社會勢力、民間組織及癲狂歲月下的權力話語發生了枝枝蔓蔓的聯繫。通過有聲劇的演繹,母親這樣一位苦難女神的形象一如在讀者和聽眾的眼前。

《紅高粱家族》小說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我」的先輩們在高密東北鄉上演的一個個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故事。小說本就是以講述爺爺奶奶的故事的形式所寫,當槍聲混雜著哭喊聲,風拂過高粱杆簌簌作響時,高粱地裡的故事如泣如訴,宛在耳畔。

《蛙》講述了「我」的姑姑萬心——一位從事婦產科工作五十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坎坷曲折的一生,也是莫言獻給經歷過計劃生育的千千萬萬中國人的一部長篇力作。小說用生動感人的細節和自我反省,展現了新中國六十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同時也深刻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靈魂世界。

《檀香刑》獨特地運用了「茂腔」這一山東地方戲曲的形式改造成小說中的「貓腔」,來寫清末農民領袖、民間藝人孫丙「受刑」的經歷,同時揭示了 「劊子手」的複雜心理。如莫言自己所說:「這部小說更適合在廣場上由一個嗓音嘶啞的人來高聲朗誦,在他的周圍圍繞著聽眾,這是一種用耳朵的閱讀,是一種全身心的參與。」

而生動呈現了給活牛注水等食品安全問題的《四十一炮》、以偵探小說方式創作的反腐敗主題小說《酒國》、為普通教師鳴不平的話題之作《十三步》等作品,都向我們呈現了莫言筆下既妙趣橫生,又驚駭人心的文學王國。曾經集市上的說書人打開了莫言通向故事王國的大門,而這種形式被莫言巧妙地融於他的文學創作中,讓讀者在有聲的文學世界中,見證中國百年的苦難更迭和歷史變遷。

相關焦點

  • 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上線受關注 有聲閱讀為何這麼火
    你可曾想過,閱讀也可以有「聽」這種方式?3日,有消息稱,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上線,其中包括《酒國》等十部代表長篇小說。這很快引起了不少讀者的關注。其實,不只是名家之作受青睞,綜合分析各項數據,有聲閱讀似乎正在慢慢火起來。
  • 《紅高粱家族》:莫言文學的第一座高峰,一個時代的閱讀籲求
    《紅高粱家族》,莫言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像《紅高粱家族》這樣大名鼎鼎的作品,二十多年來,將近三十年裡,它已經被很多人評說過,它已經有了一個獨立的被解釋的世界。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在這些方面滿足了一個時代的閱讀期待:原來歷史還可以這樣寫!
  • 跳躍性的寫作方式——莫言《紅高粱家族》讀後
    應該說,讀莫言的小說,會感覺比較累,讀《蛙》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總是覺得他的話語背後需要你琢磨的東西實在太多,而讀《紅高粱家族》的時候,感覺到更累,累就累點吧,腦袋在跟著小說急速運轉的同時,自己的思維也像打開了閘門,洶湧的,澎湃的,波濤般奔湧的思想就都出來了,累,但卻很刺激,於是就讀慢點,再慢點,讓思緒稍微地停頓一下,緩和一下,品咂一番,然後接著往下讀。
  • 莫言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怎樣?《紅高粱家族》好評91次差評40次
    他通過亞馬遜英文網站搜索發現,目前該網站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
  • 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的傳奇,老故事新手法的新...
    看了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才知道在1986年,莫言都已經大火了一把。2012年獲諾獎後,更是名揚了全世界,其實我知道莫言,也只是他獲諾獎後的事。 《紅高粱家族》是他的成名作了。在剛發行時,各大書店銷量十分慘澹,直到第二年1987年張藝謀改編的電影《紅高粱》上映,莫言的書才大火起來。
  • 讀書筆記:《紅高粱家族》
    五個章節既相互獨立又可以作為一個系列,構成紅高粱世界。接下來將從三方面談談我的感受。《紅高粱家族》在敘事上有明顯的視角轉換,在第一章《紅高粱》中主要敘事視角是我父親——豆官,但是「我」也經常跳出來。莫言在寫《紅高粱》時無疑是受到了馬爾克斯的影響,他用敘事人稱的轉換將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緯度連接起來。「我父親不知道我知道.」這樣的句子在文本中十分頻繁。這種寫法對於當時的莫言而言或許是一種實驗,字裡行間依舊有著刻意和乾澀的感覺。同時,《紅高粱家族》中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如果將每一章拎出一條故事主線,這條主線的容量是很小的。
  • 那片原始的赤色——《紅高粱家族》
    《紅高粱家族》的主題就是「原始的生命力」,在電影中的表現就是——紅:紅色的花轎、紅色的新娘子、紅色的高粱地、紅色的高粱酒到最後紅色的天空,張藝謀用這部電影奠定了其作品的影像風格。在小說中,極具象徵意義的紅高粱,在物質上它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糧食,又是他們的現實空間,他們在這裡野合、在這裡偷襲,這裡象徵著生命與死亡。
  • 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的傳奇,老故事新手法的新高度!
    看了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才知道在1986年,莫言都已經大火了一把
  • 《紅高粱家族》|藝術手法獨特性的豐碑
    《紅高粱家族》採用第一人稱視角,同時又是全知的視角,這無疑是一個創新,以此給讀者帶來獨特的閱讀體驗。《紅高粱家族》以「我」為故事的講述者,當講述爺爺餘佔鰲的故事時,就換做餘佔鰲的敘事角度繼續開展情節;當講述奶奶戴鳳蓮的故事時,又將敘事主權交還給情節主體——戴鳳蓮,敘事視角看似是「我」,實則是餘佔鰲、戴鳳蓮等無數個敘事主體的「我」,敘事視角單一又多變。
  • 莫言: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
    莫言用「蛙」的奇幻形式,寫了「萬心們」的懺悔,也寫出了「莫言」的遺憾:他也曾響應計劃生育的號召,讓妻子做掉了肚子裡成型的孩子。歷史洪流之下,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被命運裹挾前行。「所有代表性的小說都講述了人類在情感受到世俗規則時陷入的衝突。莫言用一種足以令人頭暈目眩的方式敘述了人們如何飲食,如何忍飢,任何受渴,如何交談,如何被愛,如何殺害。」魔幻從未從現實中遠走。
  • 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的九兒:一個真正活得通透的女人
    莫言的《紅高粱》被改編成電影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不僅被張藝謀改編成了電影,還被鄭曉龍改編成了電視劇,但是無論是電影中鞏俐飾演的九兒,還是電視劇中周迅飾演的九兒,我都覺得沒有表現出莫言原著中九兒的韻味
  • 名家籤名本賞析 |《紅高粱家族》,一部全力張揚頑強不屈民族精神的作品
    「《紅高粱家族》……講的是我的那些鄉親們講述過的民間傳奇,當然還有我對美好愛情、自由生活的渴望。」——莫言 館藏籤名本《紅高粱家族》作者:莫 言《紅高粱家族》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86年。
  • 《紅高粱家族》鑑賞
    ·生命力在紅高粱世界的意境中瀰漫      渾樸自然的高密東北鄉是一片內涵豐富、生機勃勃的傳奇黑土地,莫言用優美的筆調營造了一個紅高粱世界。這部作品和第一章分別以紅高粱家族和紅高粱命名,開篇營造了一個瀰漫生機氣息的世界:「無邊無際的紅高粱紅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輝煌,高粱悽蜿可人,高粱愛情激蕩。」
  • 《紅高粱家族》‖為自己做主的戴鳳蓮,莫言筆下不尋常的女性
    天……天賜我情人,天賜我兒子,天賜我財富,天賜我三十年紅高粱般充實的生活。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汙穢不堪是對還是錯?天,什麼叫貞節?什麼叫正道?
  • 莫言 | 紅高粱
    大個子偽軍把羅漢大爺用槍逼起來。羅漢大爺從小個子偽軍手裡接過騾子韁繩。騾子昂著頭,腿抖著,跟著羅漢大爺走出院子。街上亂紛紛跑著騾馬牛羊。  奶奶沒瘋。鬼子和偽軍剛一出院,奶奶就揭開一隻甕的木蓋子,在平靜如鏡面的高粱燒酒裡,看到一張駭人的血臉。父親看到淚水在奶奶腮上流過,就變紅了。奶奶用燒酒洗了臉,把一甕酒都洗紅了。  羅漢大爺跟騾子一起,被押上了工地。
  • 謎材 莫言作品
    )一字變 船 翻 狼 牛 手 蛙  二字翱翔 爆炸 邊城 辮子 草原 醜兵 初戀 脆蛇 大風 大水 大嘴 倒立 地道 地震 斷手 放鴨 飛鳥 飛艇 掛像 狗道 狗皮貴客 紅床 紅蝗 歡樂 講話 金鯉 井臺 酒國 酒神 枯河 老槍 良醫 糧食 靈藥 流水 驢人 馬蹄
  • 耳朵代替眼睛:有聲書能否帶來閱讀方式新變革?
    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如今的「聽書」(即有聲閱讀),當碎片化的時間成為網際網路爭奪的重點後,用耳朵代替眼睛,逐漸讓閱讀有了更多可能。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有多位讀者和出版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喜歡「聽書」的人群在逐漸擴大,未來也許會成為數字出版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 高密東北鄉那片紅高粱
    最近讀的書都略微吃力,想到了當初學物理,夢裡夢外都是物理題的時候。現在都過去了十幾年,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形成嚴密的思維結構,不愛動腦卻想要啃個現成的結果,碎片化的讀書學習無法形成良好的思維工具,所以讀多了反而混亂了. 簡單記錄一下讀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理解的太淺薄,寫不出一整篇感受,但讀完後心裡總像有根針戳著。
  • 謎材丨莫言作品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一字】變 船 從 答 到 翻 狗 和 舊 看 狼 馬 鳥 牛 人 手 蛙 序 與 在【二字】翱翔 寶刀 爆炸 邊城 辮子 蒼蠅 草原 醜兵 出山 初戀 傳說 脆蛇 大風 大水 大嘴 倒立 底層 地道 地震 斷手 放鴨 飛鳥 飛艇 狗道 狗皮
  • 老謀子的《紅高粱》——「一畝高粱九擔半,十個野種九個混蛋」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中的前兩篇——《紅高粱》和《高粱酒》。當時的莫言雖不是如今蜚聲海內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也憑藉《透明的紅蘿蔔》而在文學界廣為人知。當時的張藝謀也雖不像現今這般聲名赫赫,但也做過攝影師擺弄過鏡頭、做過演員而深諳表演技巧。然而,卻正是這兩個「初出茅廬」年輕人的合作,成就了電影《紅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