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阿圖爾·魯賓斯坦的鋼琴藝術
紀念魯賓斯坦:1、他用鋼琴寫自傳丨紀念偉大鋼琴家魯賓斯坦;2、大跌眼鏡丨鋼琴家魯賓斯坦論女人;3、鋼琴家魯賓斯坦丨「鋼琴好像一口棺材,正是這樣,我得努力使聽眾感到高興」;4、魯賓斯坦的鋼琴藝術指南;5、鋼琴家魯賓斯坦的秘密情人;6、鋼琴巨匠魯賓斯坦丨莫斯科音樂會現場;7、魯賓斯坦何以成為偉大鋼琴家?
在20世紀的鋼琴藝術史上,有一位大師的光芒異常璀璨:為了表彰他對表演藝術的傑出貢獻,美國政府曾授予他自由勳章;英國王室曾授予他二級騎士勳位;荷蘭皇室曾賜予他荷蘭拿索騎士團榮譽,並將一種新培植的鬱金香以其名命名;1971 年,他榮獲丹麥年度音樂獎與法國雷吉昂·德·努彭勳章;1972年,他又獲得法國藝術院院士頭銜…這位集諸多光環於一身的鋼琴大師便是:美國《時代》周刊在評選20世紀最為傑出的四大鋼琴演奏家時名列榜首的現代鋼琴泰鬥、美籍波蘭鋼琴家阿圖爾·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年)。
魯賓斯坦有著卓異的音樂稟賦及一雙超出常人的大手,正是因為擁有了這雙在鍵盤上張開即可以達到12度的天賜之手,才使他得以隨心所欲地施展其令人嘆為觀止的演奏技巧。魯賓斯坦具有極強的讀譜能力及超常的記憶力,據說他能將上百首作品的樂譜存儲在腦海裡。無論是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只要稍加視讀,便能夠登臺演奏;即便是那些陌生冷僻的作品,他也只需在趕赴下一場音樂會的途中,將樂譜稍讀幾遍,便能輕而易舉地在演奏會中呈現出來。他說:「我彈琴時譜子在腦子裡一頁一頁地翻過去,我甚至看得見譜子上咖啡的汙跡。」其驚人的才華和充沛的精力常使人大為震驚,且不得不為之嘆服。
魯賓斯坦是一位非常全面的鋼琴家。他對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作曲家的作品都有著深刻的研究,並能將其同樣演奏得精彩絕倫。他的演奏粗獷而細膩,他的音色明亮而華麗,他對樂曲的詮釋總是帶著高貴的氣質與特有的浪漫。
魯賓斯坦對蕭邦的音樂具有權威性的理解,他所演奏的蕭邦可謂是空前絕後的珍品,其指尖流淌出的是波蘭人所特有的力量與熱情。有人說魯賓斯坦在演繹蕭邦作品時,與其說是他在演繹蕭邦,還不如說他是在借蕭邦的音符表達自己對故鄉的眷戀。從這一點上看,魯賓斯坦的演繹確實要比別人多了一份坦然。著名指揮家、鋼琴家巴倫博伊姆曾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評價魯賓斯坦的演出:「是魯賓斯坦讓我了解了蕭邦。他開場常彈的一首曲子是蕭邦的《f小調幻想曲》,他高貴、宏大的演奏風格與當時流行的像患了結核病似的病態、感傷的蕭邦演奏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魯賓斯坦的處理非常有陽剛之氣,他彈出了音樂的高貴與宏大,我找不出更好的詞來形容。」
魯賓斯坦是蕭邦音樂演奏史上一位裡程碑式的人物。其纏綿婉轉的美妙琴聲,更能將人帶到「鋼琴詩人」那充滿詩情的田園意境中去。在他之前,人們眼中的蕭邦仿佛只是個柔情纏綿、脆弱、顧影自憐的沙龍鋼琴家形象,但在魯賓斯坦的手指下,所勾畫出的卻是這位浪漫派鋼琴大師充滿朝氣、生機盎然的真實魂魄。在他演奏的蕭邦的全部《夜曲》中,那如夢如幻的詩情畫意,就像是從浩渺的天際飄逸而出,音響潤澤濃密,意境悠長深遠,既有與「夜」的幽靜相一致的靜謐和溫馨,又有節奏多變、富有彈性和張力的生命躍動,加之自然流露出的某種即興和幻想風格的自由揮灑,把蕭邦對夜的種種移情和心靈投射描繪得淋漓酣暢,通達無礙,聽起來韻味十足,迷人至極。此外,蕭邦的波羅涅茲、瑪祖卡、諧謔曲、即興曲等也被魯賓斯坦演繹得牆外開花別樣紅,使他的名字幾乎與蕭邦成了同義詞。
雖然被稱為「最正宗的蕭邦」,但魯賓斯坦的演奏範圍卻並非僅限於此,其曲目的選擇異常廣泛,無論是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以及19世紀的浪漫派,還是德彪西、拉威爾、席曼諾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斯特拉文斯基和西班牙、南美作曲家的曲目,幾乎都上過他演奏會的節目單。且都因其極富創造性的演繹而獨具一格。尤其他所詮釋的貝多芬,更能將之與他超逸的詩意、鮮活的靈感與生命力、浩瀚無邊的想像力完美地合二為一。晚年的魯賓斯坦,在其高超的技巧中,更多透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芒,琴音真摯,溫暖人心。
魯賓斯坦是一位個性鮮明的音樂家。他以其精湛的技術、豐富的表情,率直而深刻地揭示著每一部作品的思想內涵,同時也是在誠懇且從容地講述著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故事。
在魯賓斯坦的演奏藝術中,始終佔有至高地位的是音樂的整體性,他寧願犧牲個別音的準確而不放棄樂曲的整體結構。他說自己偏好彈奏成堆成塊的音符,因為那不必浪費時間去糾纏每個音的細緻、連貫與清晰。他曾感慨道:「今天年輕一代鋼琴家由於害怕出錯而變得謹小慎微的演奏。」「我聽過很多年輕人的演奏,你知道,他們真是好得難以置信。說句心裡話,有些作品我認為他們彈得比我還好……不過一到了舞臺上,他們卻反而放不開了,只想別漏掉某個音,別碰著旁邊的鍵。這與其說是在演奏,倒不如說是有點像冷飲櫃檯上的店員,規規矩矩,丁是丁、卯是卯。其實,勃拉姆斯經常誤彈音符,可是他卻充分彈響了鍵盤……大家都說,我是鋼琴家中碩果僅存的誤彈選手,這是由於我時常從上方用力擊鍵的緣故。過分追求演奏的完美無瑕,害怕使音樂陷入危險境地,聽起來就會是冷冰冰,熱情不起來……彈錯一兩個音沒有關係,主要是整體。要把正確的音樂形象傳達給聽眾。」「公眾主要是不能容忍對整體的歪曲。」
「我不認為我是完美主義者,甚至連做夢也沒想到我可能成為完美的演奏家。我是完全以表現音樂為主,以音樂本質為重心,我通常是把對音樂的愛灌注到聽眾的耳朵裡……」。「我無視那些最出名的鋼琴家的存在,音樂會鋼琴家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一個連續不斷敲打鋼琴的人而已。我是一個音樂家,我感到音樂在我心裡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91歲時的魯賓斯坦曾坦言:「一個鋼琴演奏家,他的記憶僅僅存在於手指、耳朵和眼睛這三個地方。而且只有眼睛的記憶是唯一值得信賴的。在我這91年的人生當中,現在我才進入到無限的視野當中,不被時間和場地所限制,而且對於未來更是一種向前邁進的階段。我的音樂正是我的人生,今後我的人生將會更加開闊,我的音樂也將更加體現出深層的含義。」
魯賓斯坦不僅僅是一位鋼琴家、音樂家,更是一位藝術家與音樂哲人,其演奏藝術所具有的特殊質感非三言兩語便可形容。他無論是對演奏的態度,對樂器的掌握,或對音樂的整體詮釋,都已達到藝術的極致。當音符從他的指尖如流水般奔瀉而出時,我們所感受到的是魯賓斯坦那高貴的氣度,那氣宇軒昂的浪漫情懷中所蘊含的貴族氣息與英雄氣勢,絕非一般品位的演奏家所能企及。
紀念鋼琴家魯賓斯坦
1887.1.28-1982.12.20
我看魯賓斯坦
魯賓斯坦與蕭邦夜曲
鋼琴大師軼事之魯賓斯坦
感受魯賓斯坦的鋼琴大師課
「不完美的」鋼琴家魯賓斯坦
「是魯賓斯坦讓我了解了蕭邦」
魯賓斯坦的以色列告別音樂會
魯賓斯坦版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
聽魯賓斯坦在RCA錄製的19首夜曲
關於鋼琴家魯賓斯坦你該知道的評價
魯賓斯坦演奏莫扎特五首鋼琴協奏曲
調琴師眼中的魯賓斯坦與霍洛維茨
紀念魯賓斯坦丨談鋼琴教學及著名鋼琴家
不要因為聽過太多音樂,而忘了為何聆聽
魯賓斯坦問畢卡索:「為什麼總畫相同內容?」
九十歲訪談丨我想談談生命中一種新的美
霍洛維茨與魯賓斯坦丨浪漫鋼琴的兩大旗手
魯賓斯坦說「第一樂章徹頭徹尾是悲劇性的」
「只要李帕蒂在演奏,我們就沒法再混下去了」
我看魯賓斯坦丨「是魯賓斯坦讓我了解了蕭邦。」
魯賓斯坦說:「大師,就是每天練琴的學生。」
「鋼琴家要不斷重讀樂譜,從中發現新的寶藏。」
魯賓斯坦何以被稱作蕭邦演奏史上的裡程碑人物?
鋼琴家內田光子生日快樂🎂
如此樸素真誠只有內田光子
內田光子訪談錄丨「我生活中的每一天」
比較吉澤金、內田光子與古爾達的莫扎特
內田光子演奏莫扎特《第二十五鋼琴協奏曲》
「我必須彈出自己確信能表現出樂曲本質的樂音」
紀念德彪西丨內田光子演奏《十二首練習曲》
內田光子丨「沒有什麼比音樂家的生活更美好。」
看似落花返枝頭,原來是蝴蝶丨內田光子大師課
內田光子的苦瓜臉與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
「我的音樂四聖是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
免費申請巴赫音樂導賞群
讓聆聽巴赫變成美好生活
還可加入古典音樂分享群
群裡每天分享音樂與資料
掃描下方圖片微信二維碼即可申請
助手72小時內會通過申請
如果沒有通過可再次申請
通過微信後務必耐心等待
元旦後開設蕭邦莫扎特群
你為何要申請巴赫音樂微信群?
巴赫創作音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每個人的成為孤獨聆聽者?還是通過音樂讓人們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並不複雜——那就是通過巴赫的音樂,讓古典音樂把人團聚在一起,然後一起慢慢成長,不斷學習古典音樂知識,讓每日聆聽變成一種習慣的美好生活方式。我們的巴赫群正在開設巴赫1000計劃,在未來1000天免費帶大家欣賞巴赫作品、分享相關研究資料!除此以外,申請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機會加入古典音樂群,以及未來建設的蕭邦、莫扎特等群!
溫度古典音樂欣賞群介紹
大家好,寒冷冬季,音樂最溫暖!🌨 我們的古典音樂微信群會每天帶大家免費欣賞古典音樂、分享音樂資料、講解一些欣賞的方法!讓音樂溫暖微信群的每個角落,每天都有新的感動和進步!也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轉發,邀請朋友!也歡迎跟我們一起分享!我們的資料分享也將按照重要程度,進行評分:🌟🌟🌟🌟🌟(五顆星為最重要)。歡迎大家及時保存各類資料,如有遺漏,歡迎相互轉發,減輕我們的負擔。
貝多芬欣賞指南欣賞
「力量」——貝多芬音樂的象徵!
一個生命浸透貝多芬精神的人
貝多芬晚期作品何以不同凡響?
貝多芬一生最匱乏的是什麼?
《第五鋼琴協奏曲》的雙重幻想
談《克萊默版貝多芬協奏曲》
關於貝多芬你不知道的17件事
傅雷簡評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為何拒絕了海頓的要求?
《致愛麗絲》到底是獻給誰的?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完全賞析
紀念富特文格勒丨談貝多芬交響曲
她彈出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貝多芬
一口氣聽完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
普通樂迷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入門
我們該如何比較莫扎特與貝多芬?
為什麼貝多芬的畫像總是面帶怒容?
「古爾德先生,你確實質疑貝多芬!」
貝多芬《第二鋼琴協奏曲》欣賞指南
讀圖志丨可惜貝多芬長得不像他爺爺
貝多芬是我們必須攀登的珠穆朗瑪峰
立秋時節來聽《「田園」鋼琴奏鳴曲》
彼岸的原光丨《第32號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1806年丨聆聽「柔美三巨著」
「從來沒有讀過歌德,怎麼彈好貝多芬?」
貝多芬演奏指南
貝多芬與鋼琴踏板
貝多芬與鋼琴藝術
有關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論貝多芬和聲的主要特徵
郎朗丨貝多芬奏鳴曲的秘密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
從音樂思想角度理解貝多芬
紀念貝多芬丨鋼琴奏鳴曲導論
貝多芬音樂中幽默因素的運用
貝多芬的音樂風格與音樂精神
《告別》奏鳴曲的分析與演奏
論當代貝多芬演奏中踏板的使用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演奏技巧指南
《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創作成因
什麼是奏鳴曲式丨莫扎特和貝多芬
趙曉生解讀貝多芬奏鳴曲系列(一)
趙曉生解讀貝多芬奏鳴曲系列(二)
貝多芬最後三部鋼琴奏鳴曲導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