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極大的關聯。明教,最初叫摩尼教。波斯猶太人摩尼於三世紀創立,將當時匯集中亞地區的三大宗教——基督教、拜火教、佛教甚至猶太教的教義整合,自稱三位宗教創始人之後的最後先知,號稱光明善神即將到來,所以摩尼教哪都能沾點邊。但無論傳遞到歐洲中亞還是非洲印度,都不能被主流所認可。摩尼本人277年2月26日被波斯薩珊王朝國王瓦赫蘭一世釘死十字架,剝皮實草:6世紀後摩尼教傳入中國境內。前面說了,摩尼教什麼都能沾上一點,教義簡單粗暴,非常適合下層百姓傳播,所以藉助佛教光環流行於東部東南部下層百姓中。武宗滅佛,摩尼教被牽連禁止,此後轉入地下。
到了宋代,官面沒有禁止令,摩尼教逐步走到臺前,宋徽宗末期,方臘成為摩尼教主,勾結杭州應奉局朱緬走私販鹽與偷採銀礦,方臘就有了政治野心,否則一月之內召集十萬青壯是不可能的。此後,北宋南宋明確禁止摩尼教並稱摩尼教是食菜事魔,士大夫與正統宗教也竭力幫助南宋政權污衊壓制摩尼教,摩尼教被迫改為明教並與同樣被壓制的彌勒教、白蓮社進行深度與廣度上的教義融合、人員交流。元代初期,統治者短暫允許明教活動,因為忽必烈母親信奉基督教,明教的基督教教義部分顯然起到了關鍵作用,但隨後正統宗教派別又遊說元朝禁止傳播,明教再次潛伏。
元末,民族與階級矛盾凸顯,已潛伏200多年的明教地下勢力龐大,百姓紛紛信奉大小明王出世理論,而所謂明王並不是明教,而是明教借來的彌勒教教義。彌勒佛,在某些理論中被稱為佛教現在佛釋迦摩尼之後的未來佛。彌勒教就鼓吹彌勒佛正位時就是明王出世,明教給改成了大小明王出世。明教教主韓山童預備暴動,但被捕死難。劉福通等擁其子韓林兒起義,號稱小明王。一時天下震動,響應不絕。其中,朱元璋嶽父郭子興就是小明王的部下。小明王(1355~1366自稱宋皇帝):小明王和劉福通目標大,也組織北伐,當然被元朝主要針對,朱元璋乘機發展壯大,最終統一併溺死小明王。
朱元璋要考慮後續問題,他是吳王顯然不能自稱吳皇帝,所以,一是借元朝法統,廢除小明王自稱的趙宋法統,二是利用大小明王這個百姓認同的理論,小明王死了就自稱大明王,以絕大小明王理論對自己的傷害。所以,朱元璋的明朝,不是說他自己曾經是明教的成員之一,而是指朱元璋主動佔用大明王的彌勒佛出世之名。此後,果如所料,明教被深知自己運作模式的朱元璋明確禁止,再也不見歷史記錄,殘部徹底融入白蓮教,繼續進行底層潛伏和長期的暴動,直到乾隆時的白蓮教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