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安託瓦內特
奧地利帝國公主
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史蒂芬與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第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她被取名為瑪麗亞·安東尼亞·約瑟芬·約翰娜。瑪麗亞是以紀念聖母瑪麗亞, 安託瓦內特是紀念帕多瓦的聖安東尼, 約瑟芬是紀念她的哥哥約瑟夫大公,約翰娜是紀念傳教士聖約翰。
她舉止優雅,活潑大方,待人親切溫柔。
但是,另一方面,她又驕傲任性,反覆無常。雖然在美學、藝術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但她幾乎沒有受過真正的教育。奧地利王室為她提供了最好的學習環境,她卻毫不珍惜,總是把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在如何逃避功課上。這直接導致她作為法國太子妃必備的語言—法語,在許多年裡都沒有絲毫進步。寫起文章錯字連篇,缺乏基本的歷史知識,這些她絲毫不在乎,仿佛只要能說德語就足夠了。
1766年,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公主求婚。奧地利宮廷欣然應允。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場婚禮被拖了數年。直到1770年,瑪麗·安託瓦內特14歲時,才終於踏上法國國土,成為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後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也成為法國與奧地利險惡政治的犧牲品。
而事實上,這場婚姻難說幸與不幸。
路易十六性格懦弱,優柔寡斷,反應遲鈍,但同時又十分溫柔善良,寬厚仁慈。
他體型臃腫,與路易十五年輕時相比,恐怕談不上英俊(參考圖片為路易十六肖像畫)。
而且據說他早年在夫妻生活方面有些問題,這一流言當時流傳甚廣,究竟是真是假則不可知。但反應遲緩,缺乏情趣,這是事實。他喜歡冶鐵、造鎖、打獵,而瑪麗·安託瓦內特正值豆蔻年華,喜歡的是狂歡、時裝、舞蹈、音樂、藝術。同時,她應該也與一般少女一樣,有一份對感情的渴望。面對這樣一位丈夫,她內心是否滿意,後人雖不可妄揣,但將心比心,我們卻也不難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
即便如此,這場婚姻從頭到尾,他們都是非常和睦的,夫婦間並沒有爆發過什麼激烈衝突。而且當時的法國也對這位」最美麗的奧地利公主「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熱情和歡迎。
1770年5月16日,法國凡爾賽宮,瑪麗·安託瓦內特正式成為法蘭西王太子妃。
在她的宮廷生活中,曾有過一位在瑪麗·安託瓦內特生命中佔據重要地位的人,是阿爾塞德·費森(又譯:菲爾遜),一位瑞典貴族。據說他們倆是在瑪麗16歲時,一場化妝舞會中相識。當時瑪麗還是太子妃,依照規定,她不可隨便外出,但她偏偏出現在那裡。菲爾遜相貌英俊不凡,談吐幽默風趣、機智迷人,同時兼具政治天才,還可以帶兵打仗。多才多藝又深具領導能力的菲爾遜讓瑪麗深深著迷,並使她與他之間發展出一段外遇。
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五因為感染了天花而晏駕,路易十六即位,而瑪麗·安託瓦內特成為王后。
王后的權利,她用來滿足她豪奢極侈的欲望。無數昂貴的寶石、時裝匯集入她的宮殿,奢華的時尚風氣在她的帶領下席捲法蘭西的貴族生活圈。之前由蓬帕杜夫人倡導的洛可可藝術風格也在瑪麗王后的大力支持下持續地流行著,邀請與她合得來的貴族們參加徹夜的豪賭、狂歡、舞會時,她最為開心。
瑪麗·安託瓦內特奢靡輕浮的作風漸漸傳開,由此便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項鍊事件」。雖然後來證明「項鍊事件」中瑪麗王后是無辜的,卻讓她聲望下跌。而且這時法國的民間正在醞釀一股反皇室的氣氛,由於瑪麗莽撞下令」處死主教「,她淪為眾矢之的。
法國大革命期間,瑪麗·安託瓦內特的命運出現悲劇性轉折。在這無可抵擋的反王室浪潮中,國王和王后成了攻擊的首要目標—特別是王后。溫和仁慈的國王在國民看來還不是那麼有害,但揮霍無度的王后實在令人無法忍受。有人做過統計,在路易十六執政的十二年間,法國負債達到十二億五千萬!國王本身勤儉節約,誰用了這些錢,答案不言自明。當時的人們將她描繪成邪惡兇殘的魔女、無恥的淫婦,人民的怒火幾乎全部集中在她一個人身上。而路易十六,則被描述成一位仁慈愛民的好君主,只是被她帶累了。
1792年8月13日以後,國王一家被轉移到丹普爾堡,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9月21日,立法議會宣布廢除王政。翌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安託瓦內特耗費如此心血維護的王權,終究還是煙消雲散。隨著革命的進程,密藏在杜伊勒裡宮內的勾結外敵、陰謀鎮壓革命的大量文件被發現,路易十六被國民公會以叛國罪處死刑。1793年1月20日,他最後一次見瑪麗·安託瓦內特,次日便被送上斷頭臺(參考圖片,當時法國所使用的斷頭臺就是這種吉倫特式斷頭臺。效率極高)。安託瓦內特就此成為寡婦。傳說中她卻仍不死心,還是進行了幾次逃跑,但皆以失敗告終。 1793年10月12日,瑪麗被送上審判席。諸多的罪名加在了她身上,其中有些簡直匪夷所思,例如與自己的兒子,路易十七發生亂倫關係。這種審判進行了數天,到15日,瑪麗被正式判處死刑。如果說路易十六的死刑判決令所有人震驚,對於王后瑪麗•安託瓦奈特的審判結果,誰也不會感到驚奇。這已是雅各賓黨人恐怖獨裁的頂峰期,議會裡溫和派和妥協派不是流亡便是上了斷頭臺,革命法庭的陪審員們沒有一個人敢向王后的死刑說不。
絕代艷后的的結局並不完美。
悲慘命運的開始就是那場不屬於她的婚姻。
請珍惜可以選擇愛情你的
可頌麵包的來歷有諸多說法,但是最準確的是奧地利公主「瑪麗·安託瓦內特」嫁到法國時,隨行的麵包師將奧地利原有的像牛角形狀的麵包Kipferl,傳到了法國。隨後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可頌麵包。
本期小廚娘要紀念瑪麗皇后
可頌推薦給大家
」皇后可頌「
食材👇
高筋麵粉200g
低筋麵粉40g
水100g
糖20g
鹽1g
黃油40g
酵母15g
1.100g的水溫熱至30℃,融化酵母。
然後除黃油之外的材料所有混合。
和面不粘手即可。包上保鮮膜放置20分鐘。
2.完成基礎發酵。把麵團壓平,用擀麵杖擀成2cm-3cn的長方形,包上保鮮膜放置冰箱
4.撒上少許麵粉,放上片狀黃油,撒上少許麵粉,用擀麵杖,擀成長25cm大小的長方形。把黃油放麵皮上,對齊摺疊。把四邊口壓死。
5.用擀麵杖擀壓,把麵皮分三分摺疊,,放入冰箱冷凍5分鐘。
取出、擀開、摺疊、冷凍。反覆三次。
6.麵皮切成等腰三角形。
7.把三角形麵皮定點向上放在面前,從三角形底邊開始往上捲起。
8.在麵包胚上刷上蛋液9.準備一烤盤水,放置烤箱。
然後把麵包送入預熱170℃
20分鐘。
現在我們來點綴一下美味的可頌吧!
食材👇
苦菊
火腿片
芝士片
1.首先切開可頌
2.放入苦菊
3.放入火腿
4.放入芝士片完成啦
美味的早餐就準備好~
對於需要控制熱量攝入的人來說也是罪惡之源。
方子給你啦!趕快試試!
小廚娘大美照送上~
本期內容全部圖片(配圖)由藍凡攝影工作出品
謝絕盜圖😘
喜歡本廚娘的小夥伴可➕廚娘微信 whitecloverLF
複製粘貼到添加新朋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