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人次已經為它走進電影院,《八佰》它憑什麼?

2020-08-28 濟南時報

後疫情時代,各個娛樂場所已經陸續開放。如今,影院已經復工滿月,近日迎來第一波小高潮:《八佰》昨天正式上映。

早在8月14日,《八佰》就開始小範圍點映,當天收穫1500萬票房和超高上座率。本周工作日,《八佰》開啟二輪點映,連續打破票房紀錄:先是成為全球當日票房冠軍,後創下中國影史點映票房紀錄。

和票房同步發酵的還有口碑,又或者說是看過點映的自來水們成了助力《八佰》票房一路高歌的神秘力量。

雲首映禮上,吳京、徐崢、馮小剛等一眾中國影視大咖對《八佰》不吝讚美之詞,吳京還公開表示電影讓自己數度感動落淚。清華教授尹鴻更是盛讚,《八佰》是「華語戰爭片新高度」。

收穫一眾強勁口碑和高票房後,昨天,《八佰》正式登陸全國影院,全國票房也終於迎來了一次久違的井噴。

截至目前,《八佰》累計票房已經突破5億,更讓人驚嘆的是觀影人次數已經超過1000萬。

這也意味著,《八佰》已經超過1000萬國人在大銀幕前回憶了那段刻骨銘心的艱難歲月。

《八佰》與傳統戰爭片很不相同,我們很難從中找到所謂主線支線,又或者說,每個人都是主線。它是一部典型的群像電影,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姜武飾演的老鐵、歐豪飾演的端午、張俊一飾演的小湖北……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操著各地方言,因為戰爭和命運,在上海灘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相遇。

在這之前,他們的人生軌跡並不相同,有的是不諳世事的小年輕,有的是孤家寡人的兵油子,還有的是儘管在兵團卻從沒拿過槍的「瓜慫」。

也因為是群像戲,影片中沒有絕對的主角,但都通過細節完成了對人物的生動勾勒:兵油子心心念念地追著記者要他把自己的照片寄回老家,山東兵隨身帶著趙子龍的皮影,心裡始終有計較的老算盤在一個打賭的銅錢上都會做點手腳……

嘿,在管虎的鏡頭下,在演員生動的演繹中,這一個個人物頓時都鮮活了起來。

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是戰爭逼著他們面對,絕境中必須做出選擇。

當陳樹生寫下血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時,觀眾與影片中的南岸民眾一樣,在淚眼婆娑中,已經不會再去分辨他們誰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個時候,才終於明白片頭字幕那句話的含義:「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這是對這群並不知名戰士們的最高贊禮:他們為自己所追求的事情犧牲,哪怕化為塵土,也會面帶微笑。而塵土化作春泥也可讓種子發芽,讓火種繼續傳播下去,影響更多人,就如影片中人們愛國意識的覺醒過程一樣。

此時此刻,銀幕前觀眾的視角和南岸民眾是一致的,隨後管虎導演鏡頭一切,讓我們看到南岸民眾的表現。

從戰爭開始他們就密切關注著對岸,為對岸的每一聲爆炸而心顫,也會為他們每一件頑強的守衛而動容。

心思一動,就再也坐不住了,所以才有了冒死遊過蘇州河就為了送一面旗幟過來的女童子軍,也有了在槍林彈雨中不顧一切狂奔過橋頭只為了把電話線傳遞給戰士們的賭場混混。

這樣精巧設計,這樣的鏡頭語言,讓觀眾在電影院觀看《八佰》時收穫的感動是雙重的:一方面會為倉庫中戰士們的浴血堅守而落淚,另一方面也會為普通民眾的言行支持而眼眶溼潤。

他們都是平凡人,但在那樣的環境下,他們又都不平凡。他們用各自的方式詮釋了中國人的血性和堅韌,讓我們看到抗戰歷史過程中中國軍民的付出。

至於網上所傳的那些「洗白國黨」,「歪曲歷史」言論,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會對這些觀點嗤之以鼻。電影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真實的展現了1937年的戰爭場面,同時諷刺了國黨高層的不作為。尤其描繪了蘇州河北岸戰士的浴血奮戰逐漸感染了蘇州河南岸民眾,讓他們從一開始的觀望到關注,再到身體力行的參與其中。戰爭將兩岸的人民緊緊維繫在一起,他們為了民族大義共同抗爭。所以,那些所謂的「屁股論」更是無稽之談。

看完《八佰》感動之餘,也會更珍惜當下,砥礪前行。這或許就是好電影所帶來的力量吧。

本文章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章友德:《八佰》,還是讓它成為歷史吧
    因為信息的不斷傳遞與交流,「八佰」已經不再是一部電影了。它成為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渠道。但這種電影能否反映真正的歷史,這個話題在任何一個國家,大概都是不容易的。立場不同,自然見仁見智了。終於,我們迎來了電影院開放的喜訊。很想去看一部冒著高溫與風險值得去看的電影。終於迎來了8月21日「八佰」開始公演的時間。據說,在「八佰」上演之前,還進行了點影,做足了讓一部電影火起來的各種前奏,也讓本來就是話題的「八佰」,更是成為巨大的話題。
  • 還沒看過《八佰》,先被它的熱血文案看哭
    在2020年疫情的衝擊下,受到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電影院了,在其他行業都已經開始復甦的時候,電影院卻遲遲還沒開門。終於,在萬眾期待下,電影院也復工了,而《八佰》就作為國產電影的開路先鋒上映了。所以,沒走進電影院的我先去看了它的文案(不承認這是職業病)這麼說吧,作為一個合格的文案,我推薦!
  • 後疫情時代電影院再次回歸消費視野,《八佰》憑什麼口碑票房雙贏
    在這炎炎夏日,伴隨著電影院的復工,我們的消暑活動多了一個選擇。闊別大半年之後,坐在大銀幕前看電影終於回歸到我們的生活日常之中,而沉寂多時的影市,終於也有紀錄被打破了。即將在8月21日正式上映的《八佰》昨天開啟第二輪點映。
  • 《八佰》,值得你走進電影院一觀
    周五《八佰》點映。到20日,將有更大範圍的一波點映起來,21日就正式上映了,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近200天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那一刻也許才意味著真正的重啟。《八佰》說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為了在即將舉辦的布魯塞爾會議上爭取到國際支持,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團長謝晉元奉命率領第一營的「八百壯士」,死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事實上,倉庫內只有420餘名戰士,謝團長為自壯聲勢,面對記者提問時,給出了800人的回答。
  • 《八佰》給正在復甦的電影院點燃了希望之火
    《八佰》跟戰狼系列電影為什麼能激起了觀眾的愛國共鳴?它更多是刻畫了普通國民面對戰爭的恐懼和膽怯,但在國家大義面前卻表現出了超常規的勇敢無畏,喚醒了許多國人內心的民族正義感和自豪感。而觀看類似《八佰》、《戰狼》系列電影更能對民族大義有深刻的理解進而引發共鳴。
  • 《八佰》問鼎全球票房冠軍,它和小罐茶做了同一件事
    》電影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宣布該片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累計票房28.83億元,累計觀影人次7537萬……這也是華語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冠軍。這時,我們可能會想到另一部電影《戰狼2》,56.8億元的票房,遠遠超過《八佰》,但它為什麼沒有問鼎年度全球票房冠軍?難道是信息有誤?我查了查網絡資料,的確沒有相關報導。
  • 八佰,會讓你走進電影院嗎?
    本應在去年七月份上映的《八佰》定檔至8月21日,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能夠看到這部影片,便已經很幸運了。 官方放出的第一張概念海報,除了血紅的八佰二字以外,最明顯就是殘破的石牆上密密麻麻的布滿了無數子彈孔。
  • 《八佰》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影的進步,在我心裡它是傑作
    小編看了許多評論文章後昨晚走進了電影院,作為一個普通觀眾,作為一個對歷史、對電影並沒有深度學習過的普通人,我看完《八佰》後想到的就是這是一部傑出的電影,要推薦我身邊的所有人去觀看。儘管有遺憾,但小編認為《八佰》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創作上的進步,是一部非常值得走進電影院細細觀看的電影。
  • 《八佰》啟示
    《八佰》的大賣,具有明顯的救市意義,但遠不止如此。沒有人是天生的慈善家,也沒有人會因為你冒著當炮灰的風險勇敢地上映,就會出現「救濟型」觀影。大家敢於走進影院,首先是因為影片本身的質量,是因為它是一個好的產品。其次,《八佰》在發行方式上作出的一些改變,也是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儘管這樣的方式可能很難複製,但在特殊環境下,大膽嘗試所有的可能性,至少是一種策略。
  • 《八佰》:點燃影市復甦之火
    電影全面復工提振行業信心早在8月14日,《八佰》就在全國多個城市舉行了點映,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該片點映首日綜合票房達到了1435.59萬元,綜合票房佔比22.6%,排片佔比僅為3.5%,而上座率卻達到了33.5%,遠遠超過同期其他影片。
  • 拯救影市的《八佰》,憑什麼震撼人心?
    《八佰》之所以被眾多影視從業人員譽為「救市之作」,在於它5.5億的製作成本,1比1還原蘇州河兩岸的景觀,以及近乎真實的戰鬥場面。這些都讓觀眾有足夠多的理由走進影院,更何況它的頭上還頂著「亞洲首部全程數字IMAX拍攝的電影」的光環。
  • 解鎖口罩擰出水新體驗,今年第一張電影票值得獻給《八佰》
    影院復工已經一個多月,你去看電影了沒?對於很多人來說,復工後去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八佰》。點映當天僅開放了部分場次,《八佰》就拿下單日破千萬的票房成績。在這之後,各大評分網站陸續開分,貓眼和淘票票都亮出9.4分,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3分。
  • 還沒去電影院看《八佰》?有它等於 Get 一個隨身影院
    700塊 霓虹燈招牌平均一個鏡頭多達 700個 子彈點以上每個數字都令人驚嘆說它是近年來最好的國內戰爭電影也不為過沒錯它就是《八佰》放假時間就那麼兩天陸續開放的電影院座位均規定隔座售賣失去了與夥伴共享電影的樂趣一定大打折扣
  • 《八佰》上映,吳京:它讓中國戰爭片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看了嗎?
    8月21日,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銀幕,並發布公映版預告與公映版海報。此前,電影在全國舉行了超前點映,票房突破2億,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極大振奮了剛剛復工的電影行業。點映以來,電影中平凡而無畏的戰士們抵抗外辱的決心也點燃了無數走進電影院的觀眾。
  • 戰爭片《八佰》在溫點映,震撼催淚
    溫都訊 《八佰》是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大片,期待已久。今天看了點映場,催淚、感人,也被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而振奮。 8月17日下午,市民戴先生在大眾電影院看完電影《八佰》後這樣說道。在大眾電影院,觀影中不少觀眾不時抹淚。
  • 時隔八個月重新走進電影院,我一口氣看了《八佰》和《信條》
    電影院如圖所示,我已經許久沒有進入電影院了,今天進電影院,於前八個月的電影院有些許不同,人人的妝容都多了份神秘,人人都可以一屁股做兩個座位《八佰》的觀後感(個人)先說下電影大致劇情,十四年的抗日時期、由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 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 背靠外國租界 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點映票房破2億!觀影人次超500萬人
    近日,據國內媒體報導,電影《八佰截止至破2億節點,《八佰》觀影人次超五百萬人,也是電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2億的電影。據悉,管虎執導的戰爭片《八佰據了解,電影《八佰》由導演管虎執導,歐豪、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註: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 《八佰》出道即巔峰,他憑什麼?
    8月21日在內地上映後,雖然飽受爭議,但是《八佰》的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上映第一天就破億,此後它也迎著這個勢頭持續發力。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影院已復工58天,票房累計超過50億,觀影人次超1.4億,其中《八佰》貢獻了大盤整體的54%,目前其票房已突破27億,觀影人次突破7000萬,成為華語影史票房的第11位。2020年9月20日,電影《八佰》累計全國票房達29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這也是華語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冠軍。
  • 為什麼電影院開門第一個放映的是《八佰》?2020我們需要它
    在中國影院沉寂半年之久後,一部《八佰》頑強的,充滿希望的襲來。說它頑強是因為它本該去年就上映的,可能經過了種種刪減,終於頑強的登錄了大銀幕。說它充滿希望,是因為無論是電影內容傳達的精神,還是電影本身對中國影院的作用都是充滿希望的。希望是最重要的。
  • 為什麼電影院開門第一個放映的是《八佰》?2020我們需要它
    在中國影院沉寂半年之久後,一部《八佰》頑強的,充滿希望的襲來。說它頑強是因為它本該去年就上映的,可能經過了種種刪減,終於頑強的登錄了大銀幕。說它充滿希望,是因為無論是電影內容傳達的精神,還是電影本身對中國影院的作用都是充滿希望的。希望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