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蛙爸:他養的蛙比遊戲中的乖 一隻身價上萬

2021-01-19 荔枝網新聞

  你的蛙兒子回來了嗎……近日,很多小夥伴都養起了一隻愛旅行的青蛙。這款看似靜態沒什麼互動的旅行青蛙遊戲讓不少玩家母愛爆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吃飯、睡覺、上班都在牽掛。這些線上養蛙的蛙爸蛙媽們並不算瘋狂,重慶巴南有位現實版蛙爸,跨界「生了」成千上萬隻瓜蛙子。

  喜愛養殖角蛙的李舒,在郊外建立了角蛙養殖場

  五顏六色的蛙,每天要沐浴

  巴南惠民街道龍鳳村山上有家農場,薄霧縈繞,凍得手腳僵。26日下午,走進李舒的蛙棚,瞬間暖和起來。透明的塑料箱在鐵架子上排列有序,每個箱就是蛙的房,標註著蛙的生日。個子小的住小房,個頭大了換大房,再混到種蛙級別就住上別墅了,10來平方米的緊湊空間,住了上百隻蛙,儼然走進了蛙的群居小區。

  每隻角蛙都有自己的房間

  南瓜角蛙躲藏在三葉草中

  這個天,野外的蛙早已沒了蹤影。蛙棚內的蛙還歡騰得很,烤著火爐,吃著小魚。五顏六色色,瞪大雙眼,盯著我們。

  「每天都要搓個澡,順便換水。」李舒是這些蛙的爸爸,這些蛙都是他生的,打開箱門,捧出蛙崽兒放進大池子裡,原本慵懶的角蛙彈彈短腿,調皮的活動筋骨,不小心還要蹦出水池,掉到地上,摔得蛙爸一陣肉疼。餵食、搓澡,這是李舒每天的幸福時光。

  「來摸下嘛,很光滑。」沒養過蛙,還是有些膽怯,青蛙尿噴來會眼瞎的各種傳說讓人不敢靠近。在蛙爸的鼓勵下,摸摸,看似粗糙的背部滑溜溜,沒有溫度,比我的手還涼。

  李舒將大個頭的亞馬遜霸王角蛙放在手上把玩

  南美角蛙

  黃金角蛙

  南瓜角蛙

  鍾角蛙

  藍薄荷角蛙

  小霸王角蛙

  蛙爸,其實是個戲曲演員

  換上白大褂,走進蛙棚繁殖室,餵食、洗浴、觀察蛙的狀態……李舒嫻熟的動作,讓人難以想像他是個養蛙業餘愛好者。

  李舒13歲就進了川劇團,至今還是一名戲曲演員。

  李舒是川劇團的武生

  「從小都很喜歡稀奇古怪的東西,年輕的時候比較叛逆。」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李舒在花鳥市場上買回了只黃金角蛙。這一養便停不下來了。

  「可能就跟現在火爆的旅行青蛙遊戲一樣,那時候醒來就想看看我的蛙兒子長個子沒,漸漸生活半徑都是圍著它轉」,自己養不過癮,還想看看別人養的怎麼樣,也想把別人養的品種據為己有。李舒逛起爬行圈論壇,和網友們交流經驗。停不下來,由最初的1隻,到客廳擺滿了,差不多四五十隻,還不過癮,還想養更多的品種,最後這位戲曲演員有了逆天想法,動起自己繁殖角蛙的心思。

  跨界,先攻克不孕不育

  黃金角蛙、草莓角蛙、南瓜角蛙、霸王角蛙、秘魯角蛙……蛙棚內蛙的品種繁多。其中,變異角蛙最稀罕,腹部晶瑩剔透,單個售價幾千至過萬元不等。

  南美角蛙變異種的肚皮是透明的,這是李舒養都最貴的蛙。

  「角蛙的繁殖問題,一直是爬寵界想要攻克的一個難題,國內繁殖技術的不過關,導致寵物蛙類愛好者基本買不到國內自己繁殖的蛙類,想養角蛙只有通過國外進口而來。」李舒堅信,若能成功繁殖角蛙是圈內很酷的一件事。

  兩隻角蛙在搞事情

  從舞臺跨界到角蛙繁殖,並沒有想像的輕鬆。

  熬通宵,大眼瞪小眼,無數個夜晚,不睡,盯著角蛙到天亮,觀察記錄它們的生活習性,琢磨它們繁殖的適宜條件。瘋狂起來,連家人以為他「有病」。

  「每天熬通宵就是想讓它們生個娃兒出來。」李舒科普起來很直白,但是角蛙什麼時候交配,交配了什麼時候生育,在什麼環境下生育存活率才高,這些都是需要不斷摸索。

  「最崩潰的是2013年的冬天,一場傳染病,半個月內,200多隻角蛙陸陸續續都死了。錢沒了可以再掙,但它們都死了,對我自信心和之前付出的心血都是毀滅性打擊。」墜入谷底的李舒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去反思、總結和治療。

  由小蝌蚪蛻變成角蛙

  他說,角蛙的胚胎發育(受精卵變成蝌蚪)所需要的時間,不同的種類差異很大。胚胎發育又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溫度、溶氧量、酸鹼度、機械振蕩和鹽度,其中溫度的影響最大。在適溫範圍內,溫度高發育快。溫度在14 ℃ 以下, 37 ℃ 以上胚胎發育停止或發生畸形,甚至死亡。角蛙的胚胎發育可以分為不同時期,一般分為 25個時期,每個時期有一定的發育時間。無數次的失敗,李舒在朋友的鼓勵下,一直沒停下研究。

  終於,在2015年成功繁殖出第一窩角蛙。「以前也沒學過這方面的知識,非常摸不著邊兒的一件事,業界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資料,從來沒有人辦到的一件事,我居然成功了!」蛙爸爸回憶起「孕育史」,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跳街舞的也跟著來養蛙了

  寵物種類很多,養狗很常見,不過養角蛙的也不少。角蛙的價格根據品種不同也有所差異,便宜的幾十元一隻,貴的幾百上千,品種稀缺點的幾千上萬的一隻。李舒的角蛙訂單不斷,總是供不應求,旺季時月售角蛙上萬隻,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這需要團隊。不過,這隻團隊都是跨界而來。

  李舒(前排左一)和他的街舞朋友們

  喜愛街舞的李舒

  在劇團,李舒是專業的戲曲表演家。沒養蛙前,自己利用業餘時間還創辦了街舞俱樂部,經營了八年,後來為了專心養蛙,把街舞隊也解散了。受他影響,一幫跳舞的兄弟夥都開始跨界,養蛙當蛙爸。

  姚開健和陳磊,精瘦帥氣。曾經的街舞達人,前幾年跟著李舒上山養蛙,現在已經是農場的技術主管。

  「老婆手機上養虛擬蛙,我來山上養真實蛙。」看著角蛙從蟲卵變蝌蚪,由蝌蚪變成小蛙……姚開健覺著很有樂趣。「蹦跳起來尋食,吃得肥嘟嘟,很有成就感,就像養兒子一樣,不希望回報,只希望它安好。」

  線上線下的蛙爸

  如果說無數「旅行青蛙」遊戲中的蛙爸蛙媽是虛擬,那麼線下真實的蛙爸,他們養蛙是否一樣。在蛙棚,李舒展出的各類蛙中有款綠角蛙,和旅行青蛙中的青蛙模樣很像。

  「我沒玩,但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玩旅行青蛙。」這款要懸念沒懸念,要刺激沒刺激,要謀略沒謀略的遊戲,為何會讓那麼多蛙爸蛙媽瘋狂?這位真實的蛙爸覺得遊戲並不荒誕,也很理解那些虛擬的養蛙人。「心性都是一樣的。看著它們成長,養得好它們顏色還會發亮,很有成就感,很安慰。」與貓貓和狗狗寵物不同,蛙與主人之間並沒互動。蛙高興了,鬱悶了連叫都不叫,更不會聽到蛙聲一片。

  相比旅行青蛙中蛙兒子一個人的旅行,李舒更愛帶著瓜蛙子們一起出去浪。北京、上海等地爬行圈交流,他會帶著這些寶貝兒一起出去開眼界,交朋友。

  角蛙的壽命一般有十來年。角蛙好不好養?李舒說,進入冬眠的種蛙基本上一個月可以不吃東西。而其他角蛙,一條小拇指大的小魚吃一條能管上兩三天。不過在冬季,一般家庭要是養殖的話,要給角蛙做好保暖措施,它們要睡電熱毯(也就是隔熱墊)。

  角蛙每天都要餵養一條小魚

  看見小魚,角蛙一口就咬了下去。

  角蛙喜愛的土壤也是特意購買的

  新聞多知道點

  角蛙(拉丁學名:Ceratophrys ornata),主要分布阿根廷,烏拉圭大草原地帶及巴西,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寵物蛙,近年業者更名為招財蛙。寵物「角蛙」其實叫做角花蟾或角蟾,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亞馬孫雨林中。成年角花蟾能長到拳頭大小,圓滾滾的身體上方立著兩個尖尖的「眼角」,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角花蟾很少活動,喜歡搞伏擊,只要有獵物經過,它們就會伸出舌頭把獵物拉入血盆大口。

  角蛙的亞種至少有六種之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鍾角蛙(C. ornata)而最昂貴的就屬亞馬遜角蛙,又稱為霸王角蛙。

  養過角蛙的人都知道,角蛙整天只是吃,一張大嘴佔了將近身體的一半,這種構造可以說就是為了大量進食而演化的。正是所謂的嘴大吃四方。

  南美角蛙應該是最普遍的寵物蛙了,大家常說的綠角和黃金角蛙就是兩種最大眾的南美品系。不少新手分不清它們和鍾角蛙,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看花紋色域和頭型,首先普通南美角蛙除背紋外的花紋普遍沒鍾角蛙零散細碎,南美的比較大塊;再而,一般鍾角(除了綠鍾)背上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紅色區域;最後南美眼睛上的犄角比較明顯,而大多鍾角幾近沒有犄角,鍾角的頭部鼻子那有個鈍鈍的角度,看起來頭部更寬厚立體。儘管最親民的價格來自南美,但南美大家族裡同樣有身價逆天的日本變異神南美角蛙。

相關焦點

  • 重慶現實版蛙爸:他養的蛙兒子比遊戲中的還乖 一隻身價上萬元
    這些線上養蛙的蛙爸蛙媽們並不算瘋狂,重慶巴南有位現實版蛙爸,跨界「生了」成千上萬隻瓜蛙子。喜愛養殖角蛙的李舒,在郊外建立了角蛙養殖場五顏六色的蛙,每天要沐浴巴南惠民街道龍鳳村山上有家農場,薄霧縈繞,凍得手腳僵。26日下午,走進李舒的蛙棚,瞬間暖和起來。透明的塑料箱在鐵架子上排列有序,每個箱就是蛙的房,標註著蛙的生日。
  • 重慶現實版「蛙爸」:生了呱蛙子 丟了女朋友
    小遊戲「旅行青蛙」開啟「雲養蛙」,「蛙爸」「蛙媽」們不時刷手機收三葉草,為「蛙兒子」牽腸掛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而在重慶巴南,有位現實版「蛙爸」李舒,為養蛙建起了養殖場,還攻克了角蛙在國內的「不孕不育」,生了成千上萬隻「蛙兒子」。
  • 城事|重慶現實版「蛙爸」:生了呱蛙子,丟了女朋友
    小遊戲「旅行青蛙」開啟「雲養蛙」,「蛙爸」「蛙媽」們不時刷手機收三葉草,為「蛙兒子」牽腸掛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而在重慶巴南,有位現實版「蛙爸」李舒,為養蛙建起了養殖場,還攻克了角蛙在國內的「不孕不育」,生了成千上萬隻「蛙兒子」。蛙棚裡透明的塑料箱在鐵架子上有序排列著。
  • 在手機裡養一隻蛙,卻認識了一個隱藏的自己
    我不會拿蛙和自己對比,單純欣賞這樣的蛙兒子,帶著被萌到的心情——一隻蛙誒!寫日記啊!還看書! 我養蛙是跟風,其實我很早就知道這個遊戲了,但是因為看不懂日文,玩了幾分鐘就卸載了。後來再下載純粹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玩,而且網上除了很詳細的翻譯和攻略。 但關鍵是這個遊戲不怎麼佔時間,你再急兒子也不會回來(微笑)。
  • 《旅行青蛙》日本網友把蛙當老公養,而你卻把蛙當兒子
    旅行青蛙遊戲的設計者上村真裕子最近在一段採訪中表示,開發這款遊戲的目的並不是想讓玩家養孩子:「在日本玩這款遊戲,感覺更像是做妻子。青蛙更像是丈夫,經常出差,偶爾帶一些土特產回來。在日本,這種用戶反饋比較多」。
  • 【熱點】這款養蛙遊戲刷爆朋友圈,但女生們的錢包也被程式設計師盯上了
    「你別看有的人表面光鮮,背地裡可能連一隻蛙都沒有…」沒錯,上面這些都來自最近超級火爆的一款遊戲——《旅行青蛙》,相信你的朋友圈一定已經被刷屏了。繼年初《戀與製作人》火了,許多妹子開啟了雲寵男友模式後,如今一隻青蛙又讓無數妹子「當了媽」。
  • 《旅行青蛙》攻略,教你養一隻愛回家的蛙...
    《旅行青蛙》一隻高冷又爆萌的小青蛙迅速佔領了7棟醬的心只是我家這個小蛙已經離家三天三夜了...人家的蛙蛙出門各種明信片寄回家我家養了一隻不愛回家的蛙...老母親的心碎成片片於是7棟醬便去收羅了巨多的攻略 和各位老母親老父親分享一下...
  • 「七夕孤寡青蛙」刷爆全網,不如養只寵物蛙?
    想起了前兩年流行的遊戲《旅行青蛙》,當時掀起了一陣佛系雲養蛙潮。無論是雲養蛙,還是點一隻「七夕青蛙」,都不如自己養一隻寵物蛙,在家就能提供「孤寡孤寡」服務。
  • 這組圖告訴你「旅行青蛙」中蛙兒子隱藏的秘密!
    在家時常常是孤孤單單一隻蛙看書、學習、做手工、吃飯…呵呵,想知道你家蛙兒子為啥還沒回家?也許它正在配合小貝上演真蛙版的《進擊的巨人》當然,也有一部分二次元蛙爸蛙媽比較樂觀說是旅行,蛙兒子大概是去忍者世界修行了吧~
  • 小心門口的串門蛙,他可能是來偷草的
    《西遊記版旅行青蛙》另一個呱說媽媽我才是你兒砸,然後兩個兒砸吧唧解鎖一個找不同遊戲,本母親要找出他們的幾處不同作為證據《田螺姑娘版旅行青蛙》小蛙來到老蛙家表示自己迷了路 希望可以借住幾天 接下來的幾天小蛙非常細心對待老蛙
  • 養娃如養「蛙」,《旅行青蛙》裡的3個育兒理念,教你佛系養娃!
    @小丸子媽媽:我的蛙兒子給我帶回了草莓,還有明信片,好開心我一臉蒙逼,什麼鬼?這都不知道,這是最近超級火的《旅行青蛙》。於是,上周我默默下載了這款遊戲,開始了既養娃,又養蛙的生活。進入遊戲頁面,在舒緩的音樂中,我的蛙兒子出來了,然後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小綠。我先給它收集了三葉草,然後去商店用10枝三葉草給它換了一片提子司康,然後人家就忽然不見了,應該是開始了旅行。不到半個小時,打開遊戲軟體,發現蛙兒子回來了,正在那安安靜靜寫作業。
  • 一隻巧克力蛙
    一隻巧克力蛙 作者:Hermione 羅面露難色,難堪的舉起他皺巴巴的三明治。 「我們全要了!」哈利說。 羅恩一邊吃著橡皮糖,一邊給哈利介紹巧克力蛙上的人物。 「啊!它跳走了。」哈利指著跳出窗外的巧克力蛙。
  • 沒有一隻蛙,能活著跳出成都!
    就連最近人手一隻的青蛙兒子,嘿嘿···,令我母性大發的這款遊戲,讓我更愛吃蛙了。今天就來盤點成都幾家響噹噹的吃蛙聖地,指不定你離家出走的青蛙兒子就在這裡等著下油鍋喲!自貢好吃客 十多年老味道每回口中無味,腦子第一想到的就是去吃自貢好吃客!他們家的跳水蛙,每次我都是3斤起點堆滿一鍋。
  • 口袋妖怪:小智版甲賀忍蛙怎麼用?
    小智版甲賀忍蛙,由特性是激流的忍蛙擊敗一個對手後變成,一開始是動畫原創,小智獨有的一隻精靈。也就是大家現在依然津津樂道的「黃金治癒水手裏劍」「依然在砍樹的忍蛙」。不過xy的打鬥特效確實是很好看很精彩,儘管最後有點不盡人意。
  • 自從養了蛙,我就再也沒理過李澤言了
    而養只蛙就不一樣了,只需要採摘自家大院門前的三葉草,就能給蛙兒子換來口糧和出行工具。他出去旅行回來還會想著給你寄明信片、帶土特產。就是這麼乖巧可愛的小東西,讓大批李澤言太太甘心淪落為一個天天盼著兒子回家的空巢老人。不是在微博裡念叨著對兒子的掛念,就是在姐妹群裡交流育蛙心經,一天天操碎了心。
  • 各位「雲養蛙」爸媽,佛系蛙也要科學養!最全實用攻略送到!
    這個遊戲的玩法很簡單,就是日常收收三葉草(有機會還有四葉草),用三葉草給蛙買各種旅行道具,還有在家的食物,蛙蛙會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或者在家或者出門,作為「家長」的我們完全不用操心。然而這個遊戲對於科妹這樣的「語言廢」真的很不友好,沒有中文翻譯讓我無法科學養蛙。當然安卓黨你們幸福了,畢竟你們有漢化版。所以科妹給沒有漢化版的大家找了一波翻譯圖解!
  • 四個野男人不如一隻蛙,《貓咪後院》研發商新作在中國登頂 | 三文娛
    作者:阿右《戀與製作人》引領的氪金風潮剛過去不久,上周一隻萌系小青蛙刷爆了朋友圈。津津有味忙著養野男人的姑娘們,一轉眼都成了樂衷養「蛙兒子」的慈祥老母親。對於在現實生活中奔波疲憊的玩家來說,無論是「溫馨的家」、「美味的食物」、「漂亮的明信片」,這些處處透露出溫情的設計都能給人「鬆了一口氣」的滿足感。
  • 《忍者蛙》回顧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SFC版的《忍者蛙》,比起其他移植版本,它除了變更部分的關卡外,人物還擁有了本身設定的形象——戴墨鏡的小個子Rash和肌肉發達的大個子Pimple,至於Zitz,這次輪到他被黑暗女王俘虜而無法出場
  • 手機裡養著這隻想走就走的蛙兒子,為啥會很治癒
    在手機平臺上,這類日系養成類遊戲再度被發掘出強大生命力,比如這款《旅行青蛙》。在遊戲裡,你養的這隻小青蛙,是一隻隨時會進行「想走就走的旅行」的青蛙,而你所要做的,就是要在他旅行的背囊裡塞好食物、幸運物和各種旅行裝備。這一句話,就已經講完了遊戲的核心玩法。不懂日文?真的沒關係,就那幾個按鈕,你試一次就知道怎麼玩了。
  • 旅蛙歸來|朋友圈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近日來一隻呱娃子火爆朋友圈十七十八歲的少男少女也是甘心當起了爸媽那校會君最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