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好吃到爆的老上海點心,每一個都叫人慾罷不能

2020-12-23 美食的愛好者12138

你們知道當我們來到一個城市的時候,要怎麼樣才可以用最快的方式來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嗎?其實當我們要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吃當地的特色小吃,因為這些特色小吃不僅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更是當地的市井風情。而上海的小吃文化在南宋的時候就有記載了,上海的小吃融合各地的小吃精華,從而形成了上海獨有的小吃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上海的飲食小吃文化吧。

上海生煎

生煎包又稱生煎饅頭是流行於上海的一種地方傳統小吃,具有麵皮鬆軟,下面的皮香脆,餡鮮多汁的特點。做好的生煎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鬆軟適口,底部是脆香的金黃色,肉餡鮮嫩還帶著滷汁。生煎不能一口吃,會被裡面的肉汁燙到嘴,要先咬一小口,用嘴把鮮美的湯水吸出來,然後再享受美味。推薦:大壺春生煎、小楊生煎。

南翔小籠

南翔小籠又叫是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製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南翔小籠絕對是小籠包中的戰鬥機,小小的包子裡面竟然有湯汁,不僅每一個小籠包都有18個折褶左右,而且南翔小籠還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南翔小籠可謂是上海人從小吃到大的點心啊。推薦:南翔饅頭店。

上海青團

青團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而上海青團,有多種味道,肉鬆加蛋黃,吃下去就是滿滿的幸福感,而且一點也不膩,料也足。上海青團味道多樣,每一種都好吃,不過小編喜歡吃肉鬆蛋黃的,鹹甜兩種味道結合,口感糯紮實很有嚼勁。推薦:沈大成青團。

炸豬排

上海炸豬排是一道由豬肉等食材製成的美食。它誕生於上海,聞名也在上海,上海人把炸豬排吃出了千姿百態,沒有不會吃炸豬排的上海人,也沒有不喜歡吃炸豬排的上海人。炸豬排麵皮酥脆,肉質鮮嫩緊實,配上辣醬和自製的醬料,那個味道簡直了。推薦:阿寶炸豬排、一品香炸豬排。

老上海蔥油餅

蔥油餅是上海傳統特色小吃的一種,老上海蔥油餅色澤金黃,蔥香油潤,外脆裡酥,一口咬下去,蔥香味在口中蔓延開來,而且吃起來一點也不會覺得油膩,蔥油餅裡面是一層一層的,有點像千層餅,當你吃完蔥油餅的時候你還會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再來一個。推薦:阿婆蔥油餅、王記蔥油餅。

這幾道小吃還只是上海小吃中的一角而且,在上海還有無數的小吃,味道也是不錯的,只有去到上海,吃過上海的美食才知道是如此的美味。

相關焦點

  • 新店|地道的懷舊滬菜和古法點心 ,一席穿越回老上海
    如何滿足挑剔的味蕾這家主打上海點心、滬式私宴的玫瑰廳雖是新開店,卻可以激起你對老上海懷舊滋味的味覺記憶。澆上噴香的蔥油這道兼具了白斬雞的嫩、鹽焗雞的香,再加上多到喪心病狂的小蔥們帶來的蔥油香。那叫一個香滑柔嫩、鹹鮮入味。每次,它都是第一個被光碟的菜。
  • 上海的早晨,各種好吃的早餐點心,你比較喜歡哪幾種
    前段時間,猛寫了一批上海早餐,一些代表性上海點心,都是上海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早餐。四大金剛,餛飩麵條等等。這些僅僅是一地的部分早餐,中國的早餐因為地大物博的原因,各地都有所不同,而廣州的早茶文化,更是豐富,他們的早餐更加琳琅滿目。
  • 廣東早茶必吃的4種點心,簡直好吃到爆,沒吃過怎敢說是本地人!
    廣東早茶必吃的4種點心,簡直好吃到爆,沒吃過怎敢說是本地人!廣東早茶是一種當地的民間傳統飲食方式,廣東人喝早茶,可以作為早餐,一般可以從早上吃到中午。不少退休老人家以早茶打發時間,約上幾個好友,邊吃邊聊,一般吃到中午才離開。
  • 在上海街角吃遍老香港2
    上海旗艦店開業以來生意持續火爆,吸引著大批飲食男女到此大開食戒。餐廳走傳統的中式風格,漁船屏風、雕花吊燈、彩色玻璃等每個細節都特有老香港的味道,氣氛相當輕鬆。還特邀香港店的大廚助陣,就連調料都專門從香港「走私」過來,味道絕無絲毫偏差,申城食客真的有口福啦!
  • 老上海的經典小吃
    今天盤點的這些小吃,埋藏著阿拉額上海記憶,一道來回味吧。上海人叫生煎饅頭,是阿拉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別的地方都叫「豆腐腦」,但只有上海人叫「豆腐花」。滑嫩爽口,鮮鹹微甜,滑入口中,十分滿足。
  • 尋味記憶中的老上海手作點心,吃的就是那份精緻!
    融合著肉香,香潤的口感,感覺一日三餐都吃它也不會膩。說起菜包子,我相信很多老上海人腦子裡立刻就會出現綠楊邨這個老字號招牌!老上海人都是知道吃拌麵一定要配一碗小牛湯的。   甜鹹PK,「酥」到你心裡 上海人對於鍋貼也一直是情有獨鐘的。
  • 好吃到不想分手的點心,它叫陳允寶泉
    在小姐姐的描述裡,臺灣的點心和所長從小吃到大的北方點心完全不同。到底是啥點心能好吃到不想分手?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所長特意去找來了小姐姐掛在嘴邊的陳允寶泉。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鳳梨酥!不算厚的酥皮裡,是可以吃到鳳梨顆粒的內餡,甚至可以拉絲!作為鳳梨酥,它並不是我們經常吃到的那種齁甜,而是很自然的鳳梨香甜!好吃好吃!不貴不貴!御丹波是小姐姐糾結是否分手的重要原因,作為奶酪愛好者,御丹波簡直是勾人心魄一般的存在。
  • 上海人都買帳的正宗本幫點心Top5
    在上海除了本幫菜最吃相之外,接下去上海人對點心就是最買帳的,可以說點心在上海灘的競爭可是相當激烈的,因為每家每戶都會做,所以要做出特色就不容易啦,但今天介紹的點心店卻能夠讓上海人嘎買帳
  • 日本各縣那些叫的上名號的好吃點心,邊流口水邊看系列……
    點這裡免費學習日語五十音圖買原版書 日本點心做的好不是世界有名? 關鍵是他們不僅好看 還好吃 不信你看!
  • 有排5小時Lady M的時間,這些嗲爆的老上海西點都能輪一遍了.
    一塊蛋糕,一經登陸上海,多少人在國金排隊四五個小時,黃牛代購價格更是輕鬆炒到90元,比一塊蛋糕的原價還要高!整個上海灘一時之間掀起了一股令人不解的「蛋糕熱」。這些被黃牛炒到天價的美食,還是會有很多人爭先恐後的擠破頭去購買!但是風靡魔都的美食一定好嗎?這樣真的顯得我們上海人很沒見過世面!你們摸著良心說,真的值嗎?不僅奢侈還浪費時間!還是跟著小編老老實實去品嘗咱大魔都那些最厲害的低奢老經典吧!
  • 看懂上海:老上海的經典小吃
    上海人叫生煎饅頭,是阿拉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別的地方都叫「豆腐腦」,但只有上海人叫「豆腐花」。滑嫩爽口,鮮鹹微甜,滑入口中,十分滿足。
  • 在上海街角吃遍老香港
    招牌鴛鴦炒飯幾乎進店必吃,幹炒牛河精選優質河粉,配以牛肉和蔥姜大火爆炒,粉質Q彈爽滑不油膩,好吃!流沙包香甜濃烈的漿爆感也是贊!蝦餃個頭大,皮薄透明,款款傳統滋味誘惑難擋。傳統的蝦餃、秘制叉燒酥、鮑汁鳳爪……精緻點心叫人一口接一口!
  • 李安、林青霞都曾光顧的知名餐廳,上海老吉士家,常菜就是經典菜
    說到上海菜,許多人腦裡或許都會馬上浮出老吉士這三個字,似乎沒吃過老吉士,你就沒真正嘗過什麼是地道上海菜。這家顯赫有名無數海內外名人,包括李安、林青霞都曾光顧的知名餐廳,用正宗而不浮誇的口味,在不太顯眼的低調門面之下,守護著傳統上海菜的好滋味。
  • 盤點上海十大點心,你絕對不可錯過!
    相傳東晉時期一大將軍,見到戰士們日夜血戰沙場,英勇殺敵,屢建戰功,甚為感動,隨即傳令烘製民間喜愛的美味糕餅,派人送往前線,慰勞將士,以表「點點心意」。自此以後,「點心」的名字便傳開了,並一直延用至今。不過,現在的點心已經不單指面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領略一下魔都上海都有哪些好吃的點心。開洋蔥油麵
  • 感覺點心已經好吃到巔峰!
    中餐在美國人眼中一直是低價的食品,而這家餐廳把上檔次的中餐做到中國人美國人都喜歡,是我心中優秀中餐的典範,並不是說菜有多麼的萬裡挑一,而是主廚是個有情懷有追求的人,一直堅持推出新的菜品,研發符合中美口味的美食,對自己的餐廳投入了百分百的熱情,從每道菜中都能品出用心。
  • 這10家老店,竟讓上海人吃了100年還深愛著!
    上海有著很多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一般上海人也就吃過五六家,你呢?快來看看你知道或者吃過幾家吧!老飯店在老上海寧心中那就是上海菜的發源地,坐鎮的都是國家級大師,以選料精細、風味醇正著稱。「品味源頭上海菜,駐足百年老飯店」。
  • 上海小店故事 |最傳統的義大利點心,好吃不貴
    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有一次在店裡,幾位新客人問我,WIFI密碼是什麼。」「『沒有WIFI。』我說。」
  • 到進博會吃遍上海「米道」,國宴級點心也能品嘗
    黑洋酥作為寧波湯糰的傳統口味,向來深受上海本土市民的青睞,逢年過節去到城隍廟寧波湯糰店裡吃一碗寧波湯糰是許多上海人存續至今的習慣。 其外層金黃酥脆,內層柔軟白嫩,一股蔥油與麵筋的香味撲鼻而來,還可搭配雞蛋、培根、蔬菜等輔料,讓每個人來不及等待,抓起就吃。 好吃的還有好多, 小申就不一一例舉了, 大家可以去現場直接體驗。
  • 它因點心盞鬼而爆紅,連康天庥都吃到不顧形象
    但卻連鍾愛傳統的爸爸媽媽都超愛它!上到八十歲老人,下到三歲小孩都是它的「死忠粉」!現在還有超值福利!它真名叫黑金流沙包,但由於勝利廳一直堅持手工製作點心,包皮超級無敵鬆軟,一言不合就爆漿,所以又叫爆漿包!黑包皮使用食用竹炭粉製作,絕對可以放心開吃~
  • 有人說老北京的點心不好吃?這條微信讓他分分鐘打臉!
    早年間,北京人管點心叫做餑餑,而製售餑餑的地方自然就叫餑餑鋪了。梁實秋、王世襄,甚至老舍的《四世同堂》裡都有關於滿漢餑餑鋪的描寫,可見餑餑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很高。▲ 自左而右依次是合芳樓糕點鋪、寶裕號茶葉店以及某帳房現在,每每提起老北京的點心,有不少人跟小編一樣,肚子就餓得咕咕叫。說起來也怪,老北京的點心,吃再多也不覺得膩歪,直今仍深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