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天氣變涼,我在家都喜歡吃火鍋,因為火鍋不用考慮配菜,把食材洗乾淨,想吃什麼就下鍋煮。有一樣食材是每次吃火鍋都必備的,那就是牛肉丸。
以前都嫌外面賣的牛肉丸不好,摻了雞肉豬肉,甚至還有摻鴨肉的。咬到嘴裡,鬆軟沒有彈性,不好吃。所以都是自己買了牛肉回來,用刀切成條,然後用刀背剁成肉泥。剁完之後加入蛋清和少許澱粉,朝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麻煩當然是麻煩,但是自己做好的牛肉丸,比外面賣的好吃彈牙。
自從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2》開始熱播,潮汕美食漸漸開始為人所知,潮汕也成為了國內外一批美食愛好者的聖地,每每有長假就要去潮汕打美食卡。潮汕牛肉火鍋也開始越開越多,我住的地方周邊也開了很多家。超市也有潮汕牛肉丸賣了,我才漸漸放棄了自己做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爽口好吃,尤其是手打的汕頭牛肉丸,入口爆汁,好吃得讓人想尖叫。周星馳的《食神》中咬一口汁水就滋滋往外濺的,就是誇張版的手打汕頭牛肉丸。不過,真正的汕頭牛肉丸是實心的,更加爽脆。
《食神》裡對於牛肉丸手打部分倒是頗為寫實,假如你看過《風味原產地·潮汕》這部美食紀錄片,就會知道,一顆好的手打牛肉丸,要經過多少次壯漢的捶打,才能出現細膩柔韌的口感。
廣東的朋友比較有福氣,越來越多潮汕人在廣東別的城市做手打牛肉丸了,在菜市場就能買到,吃牛肉丸不必再往潮汕跑了。不過外地的朋友,想要吃到正宗的汕頭手打牛肉丸,就只能靠萬能的網購了。
但是必須提醒大家,那種低價的汕頭牛肉丸請謹慎購買(其實我的意思是不要購買),畢竟比牛肉還便宜的牛肉丸,說沒摻別的肉,你信嗎?
汕頭人吃牛肉丸,有時候會準備一點金黃色的調料,別誤會,不是要做咖喱牛肉丸。這個調料叫 「蒜頭朥」 ,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做菜會用到的金蒜(用豬肉把蒜末炸至金黃色,其他油也可以,豬油炸更香)。煮牛肉丸的時候撒一點「蒜頭朥」,味道會更好。
早兩年去汕頭玩的時候,特意去了汕頭市達濠區的這家巡司埠牛肉店,店面挺大,還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切肉、捶肉、擠丸子、熬牛骨湯,真正的貨真價實。在那裡吃了一碗熱乎乎的牛丸粿條湯,湯鮮得眉毛都要掉了,手打勁道的牛肉吃上幾顆就會稍微有點飽腹感了,口感和味道都是實實在在的。
假如你喜歡美食,又有時間去旅遊,汕頭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一個地方。
如果你還知道有其他好吃的東西,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