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於網絡)
一面是破敗的待拆遷危房,一面是繁華的大都市流光溢彩的形象。在城市的繁華之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這個城市謀生活,為這個城市的發展流下了自己的汗水。他們也許穿的不夠光鮮亮麗,但是沒有他們的存在,許多苦力的活兒誰幹呢!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在城市裡尋找自己一絲生存的機會。
導演和他的攝像朋友一起,花了一年的時間用鏡頭真實生動地記錄了這一群人的生活狀態。為了拍好片子,導演和他們一起同吃同住一年,感受他們生活的辛苦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不懈努力。
導演跟著師傅老黃學徒,他們兩個人,一個月的時間,有活幹活,沒活等待,一個月的時間,兩個人只掙了一千多塊,原本說好何苦第一個月學徒工資歸老黃,可是老黃還是堅持把錢分了,分給了他。
一個月,辛苦下來,因為活不是每時都有的,活不多,才掙了五百多塊錢,扣除幾十塊錢的房租,吃飯的錢,能剩下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了。
包括二房東大石,都是和他們一樣,從鄉下來到城裡,從棒棒做起,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了租房子分成隔間出租的二手房生意,這在城市監管的灰色地帶的小生意,也有著極大的風險的,小區裡分租房造成的安全隱患,讓從事這一生意的大石,受到了一定的損失。沒有小生意的時候,大石就選擇了和何苦他們一起到工地上做工。
在那個地方沒有拆遷前,老黃一直住在那裡,幫著大石修補破舊的房子,他擔心,要是大石不接手這個生意,他再也租不到這麼便宜的房子了,也因為他熱心的幫忙,大石免去了他幾十塊的房租。
鏡頭下的小房間,裡面只能亂亂地放上一張床,導演的那間是最大的呢?也是很破敗的樣子,在繁華的城市的邊緣,這些破敗的地方就是這些棒棒棲身的處所,只能能夠睡覺就行了。
同住在一起的河南,少時流浪,連身份證都沒有,一度走上歧途,想要在牌桌上致富。他有一個朋友,一直幫助他,原來那朋友在建築工地做活,一月有幾千的收入,可是一次意外事故,讓他受了傷,雪上加霜。好在,河南迷途知返,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很久沒有住舊小房子裡,那房子外面長滿了爬山虎,可是那對河南來說,卻是一個幸福的住所,好心的老闆還把一隻小狗給他作伴。因為沒有身份的原因,河南只好離開,後來,去了大排檔打工。哇,因為兩隻雞蛋和河南起了衝突的老闆,給河南做了一大桌子菜,那麼大的碗米飯,那麼大碗的湯,河南真的很能吃啊!一般人都吃不下那麼多的飯菜,可是這背後也是因為,幹活重的人,當然吃的多了。
裡面的每一個主人公都有一個故事,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是一個人對於生的努力和掙扎。
片中的老H,曾經非常憤怒於一個人的奪妻之恨,而天意讓他在憤怒中有足夠的時間去放下仇恨,那一把把的刀,記錄了曾經刻骨仇恨的歲月,而時光終究撫平了一個人心上的傷痕,他終於放下了。一個人呆在農村裡,沒有什麼事,為了掙點醫藥費,又回到城裡當棒棒了。
片中,他們為了省錢,一直捨不得搬出那待拆的危害,一個清晨,起了早的他們,被一根紅絲帶攔在了外面,裡面只準出,不準進,老黃的證件,錢都在裡邊,沒給拿出來,而到街道去辦各種手續,又比較的麻煩。
好在當時是夏季,在大石的幫助下,他們解決了吃的問題,可是住的問題,兩個人連同攝像朋友,三個人,過了幾天在外面露宿街頭的日子,在城市的流光溢彩的時候,有錢有閒的人,在跳著廣場舞輕舞飛揚,而他們卻只能到處跑,去尋找能夠棲身之所。在我們看到的秩序之外,他們的生活圈子也如某社會似的出現地盤效應,好的地方,根本早就有人搶去了,無家可歸的人,找個好點的屋簷睡一覺都是那麼奢侈。
盡然有點喜歡起夏天來了,對於無家可歸者來說,至少露宿街頭不會凍死,在舊社會的小說裡,有很多冬天凍死餓死人的悲劇,《現代青年》裡,男主人公的父親去北京找他,在深夜裡做小生意時,凍死在街頭。
流離失所的歲月,在老黃和朋友一起趁著夜色扒開拆遷房子裡的行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證和攢的2300元錢結束的。趁著夜色,他們扒屬於自己的東西,弄得手破了,鮮血直流!
導演也沒有錢,借了老黃的一千塊錢,安頓了自己和攝像的朋友。
年輕有頭腦的人,總是會遇到更好的路子,比如,導演在和各個工地接觸的過程中,找到了好的賺錢方法,做小包工頭,接小的工程,這樣子的收入雙份多。他的老闆當初也是從棒棒起家的。
告別單純的體力勞動,還是要靠頭腦的,特別是對年紀大的人來說,年輕的時候,可以賣力氣掙錢,年紀大了,想買力氣,若是身體不好,也沒有老闆用,沒人敢用了,只能靠勞力賺錢了。
一個人一個命運!
怎麼說呢?在社會的大環境下,人生就是這樣!
唯有期望年輕的我們,能夠努力,從這種命運中走出來。
身邊混的好的人,不相信世間盡然有過如此艱苦生活的人。
每個人的生活圈子不一樣,看到的人生是不一樣的。
推薦他們看這樣的片子,他們毫不在意的,也只有在底層生活過的人,才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吧。
這也許就是導演下定決心,自己去作這樣的工,體驗會更加深刻!
不是那些走馬觀花的人所能夠表現出來的深刻!
註:《現代青年》是張恨水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