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魚/文
01
《最後的棒棒》是一部2014年的紀錄片,導演叫何苦,一名自主擇業的轉業軍官。
他用親生體驗的方式,拍下這部紀錄片,帶著我們走進「棒棒的世界」。
在片頭,有這樣一段話:
改革開放之初,山城重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一個特殊的行業——山城棒棒軍。爬坡上坎,負重前行三十多年,數十萬棒棒大軍不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三十多年來,有人唾罵他們衣衫不整,影響城市品位,也有人感慨是幾十萬棒棒,用肩膀挑出了一個新重慶。」
山城正在告別肩挑背扛的歷史,然而關於棒棒的回憶,卻將被定格成永遠。
這是一個關於時代的篇章。
在歷史的洪流前,每一個棒棒都微不足道,但是回歸到他們每個人的人生,卻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在這裡,你將看到最固執、最卑微、最矛盾、也是最真實的底層人的人生。
02
每一個棒棒,都有他們必須做棒棒的理由。
老黃,65歲,重慶江津人,1992年加入山城棒棒大軍,是一名有著22年棒棒齡的資深棒棒哥。
老黃這個人,老實巴交,可以說一輩子的辛苦都是為了兒女,自己窩在狹小擁擠的閣樓間,一直省吃儉用。
老黃的這輩子,讓人很淚目,導演用一段3分鐘的動畫,描述了他的前半生,貫穿了一個苦命男人一生中最好的年華。
他出生於1949年,因為家庭成分(特殊年代他的父親被劃分為地主),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受打壓和排擠的環境中,後來娶不到媳婦,去了一個因為養不活孩子而改嫁的寡婦家中,結婚證都沒拿。
後來出去打工,回來才知妻子已經和另外一個男人在一起,他帶著和寡婦生的女兒離開,開始「棒棒之路」。
女兒18歲那年,同大一歲的網戀男友奉子成婚,老黃還沒見過女婿,就先當了外公。
好在女婿還是靠譜,兩個人後來買了房子,老黃幫著他們還房貸,肩頭的棒棒因此多扛四五年。
生病以後,因為怕花葯費,只是去小診所看看,想買點便宜的藥就行了,快要暈倒依舊喊著不去醫院,死也要死在外面。老黃的這一生,充斥著是非曲折,艱難困苦,現實也總是無奈。
老甘,四川鄰水人,59歲,做了30年棒棒。
一個女人和兩個小偷,左右了老甘的命運。25歲,未婚妻悔婚,老甘才發誓要到重慶幹事業。
當他攢完第一筆1萬塊,準備開個小麵館時,卻在從銀行回來的路上被人把錢偷了。
第二個五年,他攢了兩萬五千塊錢,準備開一個雜貨店的時候,小偷再次進了他家把錢偷光了。
三十五六的老甘,開始相信命運,找人給自己算了一下,說他要到60歲才會走鴻運。
如今的老甘,夢想是能夠在六十歲以後做一門生意,也依舊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個老婆,還想辦一個生日宴席。我想,這就是他能想像的自己人生最為輝煌的一天吧。
我想不到60歲的老甘能夠走什麼鴻運,我想這只是他心中的一個寄託吧,他早已對命運妥協,孤苦伶仃,漂泊在外,生活比想像更殘酷。
但是他想法還是比較樂觀:他說人是餓不死的,人是活的。
他做了一生的拾荒者。
河南,44歲,到重慶整整20年,前十七年在街頭當棒棒,後三年給一個大排檔做雜工。
河南是好吃懶做的代表,自力巷裡的「賭神」,他心比天高,覺得棒棒事業沒出息,自己要追求不一樣的東西,要做大事,渴望靠賭發家致富。
他喜歡看報紙讀新聞,但是從他嘴裡說出來的那些東西,配上他生活中雜亂的環境,只讓人感覺到滑稽。
河南的一生,同樣波折。
因為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並且再生了孩子,他在17歲那年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去過。
2011年的時候,還因被兩個小混混用匕首挑斷左腳踝筋落下殘疾,一生未婚。
大石,1982年投身棒棒大軍,剛來的時候兒子一歲,現在孫子5歲。
10歲因為暴雨,家裡房子垮了,新蓋的房子讓他在26歲的時候,家裡依舊欠著債,27歲著急結婚,再次欠了一屁股債。
大石是他們的房東,如今是棒棒裡生活最好的一個,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也在城裡買了房子,他其實沒有必要再拿起棒棒。
他和藹可親,待人也比較和氣,河南七個月沒有交租,他也沒有把人趕出去。
他說:「現在和真正的城裡人相比,家裡就差一個大學生了。」
還有老杭和老金等人,他們都是這些棒棒中的一員,每個人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老杭原本沒有出現在紀錄片中,他是因為回家治病,久病未愈,費用也比較大,不得已,才回來繼續做了棒棒。
03
這部紀錄片,好在真實,透過這些棒棒,你能看到最質樸的人性。
就像老黃這個人,他是善良的,明明自己條件很差,但是看到那種殘疾的乞丐,他還是會主動施捨。
聰明是種天賦,而善良是種選擇。
他也是有尊嚴的,他告訴蠻牛(導演在劇中的綽號):棒棒要扛在肩上,隨便拿根棍子找飯吃的是叫花子,棍子是打狗的工具,而我們的棒棒是幹活的,這是最本質的區別。
老黃很在意這點。
老黃也很有原則,原本蠻牛說好的第一個月是學徒,不要錢,第二個月兩人平分。
但是老黃在第一天接了10塊的活後,就非要給他6塊,以後也總是這樣,只要領到工錢,都要第一時間給分錢。
他認真記了帳,每天的收入都沒落下,一個月一千出頭,非要給蠻牛分錢,還多分了,這裡他是一個仗義的老黃。
老黃也是要面子的,回家的時候,會穿上自己認為最體面的衣服,還換上皮鞋,擔心女兒鄰居看到沒面子。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與此同時,老黃很多時候也是固執的,自私的、讓人無法理解的、那種來自底層的惡。
老黃親兄弟之間,因為修摩託車道產生矛盾,見面擦肩而過都不會打招呼,再小的利益面前,都可以瓦解親情。
老黃在給僱主送貨的時候,因為下雨天,一不小心把僱主跟丟了,導演提議把東西交到派出所,老黃不願,因為挑貨的錢就沒人給了。
他說:他不懂什麼叫高尚或者不高尚,也不懂啥叫職業操守,當了二十多年棒棒,他只認一個理兒,挑了一下午,還沒拿到工錢。
送貨的時候,老黃和另外一個棒棒不小心撞碎店主的暖瓶,他們不會主動表示歉意,也沒說賠償。
很多時候,老黃只會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愛計較,蠻牛想帶著他們去解放碑發展棒棒業務,不成功後,他埋怨蠻牛,推車壞了也全部要他賠。
老杭生病,好朋友老黃卻向他炫耀自己身體的強壯。
其他人也是一樣。
河南的兜裡只剩7塊的時候,依舊在第二天坐到牌桌上,還在鬥十塊錢起底,四炸封頂的地主,想靠打牌翻身。
但,最後他還是回到原來的攤位,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生活,他最後把找蠻牛借的600塊錢也還了。
老甘和老金之間是好朋友,兩個人經常搭夥,但同時兩個人也斤斤計較,反覆無常。
過年以來,因為老金多花了180多塊錢,最近的飯菜幾乎全部都是老金忍辱負重從美食城弄回來的,所以老金認為,該由老甘煮飯洗碗。
老金髮誓,吃了東西就走。
自從老黃有了電話煲,老甘不管煮什麼,拿過來就用,用過以後又洗不乾淨,老黃故意把電飯煲的線藏起來,老甘竟然還是用熱水棒把豬肉煮熟了。
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的地方,有值得人稱讚的品質,但要是換個角度,你也能發現他們那種為了蠅頭小利的自私一面。
這才是真正的底層生活。
他們都有一大堆貧窮的理由,就像是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的一樣:
那時,我還沒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做作,高貴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氣與大方、怨懟與仁慈、憎恨與熱愛,是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中的。
04
真正的底層人,窮一輩子是有原因的,這並不是偶然。
他們也有過創新。
去工地的話,他們年紀大了幹不了這個活,被老闆提前結算工錢,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工作也做不了,貼標牌因為不認字,貼錯地方再次被提前結算工錢。
只有肩上的棒棒,能夠支撐他們。
現實諸多因素的限制,讓他們永遠禁錮在自己的思維裡,也只能局限在小小的地方,低著頭挑著擔艱難前行,然後等著被時代拋棄,大概這就是夢想和現實的距離。
人生漫長轉瞬即逝,有人見星辰,有人見塵埃。生活千辛萬苦,一直努力不曾放棄的人,都值得我們尊重。
很多地方都看得我淚流滿面,我想起我的父母,他們曾經也用自己的肩和手,供我們讀書,想為我們挑起一個新的未來。
他們像螻蟻一樣渺小,卻也像山峰一樣偉岸,他們見證一個時代的變遷,也見證這個城市的興起,他們的肩膀彎下去又抬起來,不過是為了奔赴一個希望而已。
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是抱著這樣的期待活著,誰也沒有高貴多少,生活總是給你一些東西,又拿走一些東西。
這個世界上,有些不平等與生俱來,逃不掉也掙脫不了,但好好活著,是每個人一輩子都為之奮鬥的目標。
希望每個為生活努力的人,都能有一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