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這些角色,原來都有歷史原型……

2021-02-19 那些年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那些年》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明 朝 

歷史與武俠,這看似一實一虛的兩個世界,總能在金庸的小說裡碰撞出奇妙火花。一方面,虛構的人物會被安置到真實的歷史進程中去;另一方面,真實的歷史人物,又會被卷到虛構的武俠世界中來。所以,讀金庸,有人能讀出武林之中的現實,有人讀出正史之外的玄妙。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對於元末明初這段歷史做了重新編排。這一次,武俠與歷史,又碰出了怎樣的火花?小說《倚天屠龍記》有著明確的時代背景——元末明初。再確切些,若以主角張無忌的誕生作為故事主線的起點,那麼我們可以試著推算一下:武當派宗師張三丰出生於1247年,而張無忌在他九十歲大壽的次年降生於冰火島,由此推測張無忌可能生於1338年前後。而小說的結尾,明教完成了抗元大業,朱元璋奪權建立明朝——對應到正史中,此事應發生在1368年。所以,金庸筆下的《倚天屠龍記》大約跨越了三十年時間。而這三十年,之於現實世界,也同樣是充滿恩怨情仇與熱血傳奇的三十年。據統計,《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小說中出現歷史原型最多的一部——除了大名鼎鼎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外,還有陳友諒、徐壽輝、徐達、常遇春等一眾亂世豪傑。而在各大門派中,像明教五散人、武當七俠等,也有不少真實歷史人物的「客串」。不過在金庸的編排下,這些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普遍戲份不多。很多時候,他們的出現,更像是一塊背景牆,襯託出武俠主角的鮮活和立體。在一次專訪中,記者問金庸:「小說中的歷史人物是否會參雜個人情感,喜歡的寫好一點,不喜歡的寫壞一點?」金庸答曰:「這是必然的。加上歷史人物,是為了增加真實性,有歷史人物陪襯,讀者會覺得小說故事可靠性多一點,但也因此加了不少個人想像。」不知金老是不是對朱元璋、陳友諒等義軍首領有意見,因為《倚天屠龍記》裡的朱元璋和陳友諒都被塑造成了很不討喜的角色。第一次出場,朱元璋還是和尚身份。張無忌對他的第一印象是「相貌十分醜陋,下巴向前挑出,猶如一柄鐵鏟相似,臉上凹凹凸凸,甚多瘢痕黑痣,雙目深陷,炯炯有神」。朱元璋等人偷了人家的牛吃,被僕人發現後,便以匕首脅迫他們吃下牛肉和牛毛,使得他們不敢揭發。當時張無忌的心理活動是:「這姓朱的和尚容貌雖然難看,行事卻乾淨爽快,製得人半點動彈不得,手段好生厲害。」第二次出場,朱元璋帶人去萬安寺探聽被囚群雄的消息,逃離時,為矇騙追兵,砍殺了七個無辜的騾馬販子,並跟他們換了行頭,假造事故現場……張無忌得知後,再次感慨:「這人下手好辣,實是個厲害角色」。第三次出場,是在小說結尾處,朱元璋在與徐達、常遇春的談話中故意誤導張無忌,讓其以為眾叛親離,於是心灰意冷,自行隱退。後來,「楊逍雖繼任明教教主,但朱元璋羽翼已成,統兵百萬之眾,楊逍又年老德薄,萬萬不能與他爭帝皇之位了。」如果說金庸筆下的朱元璋,是個冷酷無情、不擇手段的狠角色,那麼他筆下的陳友諒,便是個陰險毒辣、十惡不赦的大反派了——他曾在靈蛇島用毒計妄圖殺謝遜奪取屠龍刀,還拜混元霹靂手成昆為師,助紂為虐,又在丐幫中撥弄是非,陷害幫主,引誘後輩宋青書走上邪路,害死武當七俠之一的莫聲谷……歷史上的朱元璋和陳友諒,都是出身底層的義軍領袖,他們的品性作風雖都不甚完美,但也絕對不至如此惡劣。金庸的人物塑造除了追求戲劇效果外,恐怕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情感好惡。門派紛爭,一向是金庸小說的重頭戲。在《倚天屠龍記》中,江湖各大門派間存在著一條「鄙視鏈」,站在鄙視鏈頂端的,是自詡為「名門正派」的少林、武當等。而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則是被視為「邪魔異端」的明教。起初,張無忌與其他江湖人士一樣,也對明教心存偏見,直到他流落江湖,才明白正邪和門派並無關係。而小說中幾乎成為眾矢之的的明教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過的。它本名叫「摩尼教」,起源於公元三世紀的波斯,唐朝時傳入中國。明教的黃金時代在唐朝,此後便走向沒落。小說中的明教,雖然被視為邪魔之教,但是教徒中卻不乏正派之士。比如常遇春,以及五散人之一的彭和尚彭瑩玉。他們明是非、識大體,做事光明磊落,做人重情重義。這二人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著名將領,戰功卓著。而彭瑩玉也確實是個僧人,後來加入白蓮教,並籠絡了大批部眾,成為南派紅巾軍的開山始祖。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打破世俗偏見。最後大家發現,貼著「邪魔異端」標籤的明教,並非世人想像的那樣殘暴。而那些所謂的名門正派,也會冠冕堂皇地做出些邪惡之事。所以,拋開身份標籤,善惡自在人心。張無忌這個人物是虛構的,正史之中,查無此人。但是,很多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會聯想到一個人——韓林兒。此人的經歷與張無忌有不少交疊之處。小說中,張無忌出身名門,父親是武當一代宗師張三丰的愛徒,母親是白眉鷹王殷天正的愛女殷素素。二十歲時,張無忌與六大派高手決戰光明頂,並一戰成名,隨後被推上了明教教主之位,號令群雄抵抗元軍。而歷史上的韓林兒同樣出身名門,父親是元末著名起義軍首領、白蓮教教主韓山童。父親死後,他也是在二十歲左右的年紀被擁立為帝,號小明王,建國大宋,改元龍鳳,成為農民起義的一面大旗。在《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用計逼走了明教領袖張無忌,最終獨享勝利果實。而歷史上的韓林兒,也當過朱元璋的領導。尤其是1363年,當韓林兒被張士誠部將圍攻之時,朱元璋二話不說,親率大將前去馳援,並在滁州為其建造宮殿。但是,三年後,當朱元璋羽翼已豐,韓林兒便離奇死亡——1366年,朱元璋派人接韓林兒至金陵應天府,在渡過長江時,韓林兒所乘船隻沉沒,韓林兒遇難。小說中的張無忌,帶著心愛的女人遠離了江湖。而現實中的韓林兒,帶著未完的夢想,永遠消失在了歷史洪流之中。無論小說中的主角多麼強大,歷史也終究要交給它真正的主宰者。但比起現實中的你死我活,讓武林霸主退隱江湖,也許是最完美的結局了。

編輯:小小那丨主編:曉婷丨排版:悅悅

「本期陣容」

原創不易,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原型是小明王韓林兒
    很多熟悉金庸小說的朋友都知道,金庸的書大多數都有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比方說在某一個朝代裡面,然後主人公有時候是虛構的,可是有時候圍繞主人公發生的這些事和身邊的人,歷史上還真有。你要說他是寫的是真的吧,他裡頭野史傳說什麼都有,你要說他是假的吧,你要拿這些事件跟真實的正史一比較,還嚴絲合縫。
  • 《倚天屠龍記》趙敏的原型,是朱元璋的兒媳婦,下場悽慘
    因為金庸小說裡面的角色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比如說張三丰等等,金庸這樣寫你就不知道是真是假。在《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和趙敏也都是有原型的。張無忌的原型是「小明王」韓林兒。既然張無忌有原型,那麼趙敏的原型又是什麼呢?
  • 《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原型最後嫁給了誰?
    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以元末明初群雄割據的動蕩局勢為背景,刻畫了張無忌、金毛獅王、趙敏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武俠小說中趙敏是元朝的郡主,聰明睿智精明幹練,而且相貌出眾,可以說是才貌俱全,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機緣巧合下與張無忌產生情愫,最後嫁給張無忌,一起退隱江湖。那在歷史上趙敏的原型是誰呢?
  • 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原型,你確定她就是王保保的妹妹?
    引言:《倚天屠龍記》中的女主角趙敏一直是武俠迷心中的女神,作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汝陽王的女兒,她不但身份尊貴、武功高強,而且還傾國傾城、被譽為「大元第一美人」。在書中,勇敢追愛的趙敏最終收穫了完美愛情,與張無忌退隱江湖,做了一對神像眷侶。那麼結合真實的歷史趙敏的原型到底應該是誰呢?
  • 《倚天屠龍記》趙敏歷史原型,身不由己,悲慘殉葬
    《倚天屠龍記》中賈靜雯扮演的英姿颯爽、敢愛敢恨的趙敏郡主一定讓大家印象深刻,最後趙敏收穫了愛情,現實中賈靜雯也有了美滿的家庭,然而,趙敏的歷史原型卻沒有擁有這麼美滿的人生。趙敏的原型很有可能是王保保的妹妹王氏,也被人稱作觀音奴,王保保的原名是擴廓帖木兒,是元朝最後一位傑出的將領,具有非凡的軍事和領導才能。然而,那時候元朝幾乎已經土崩瓦解,元朝大都很快被明朝的軍隊佔領,王保保身為元朝將領,一直不願意接受明朝的招降。於是朱元璋決定採取和親的方式「曲線救國」,逼迫自己的次子朱樉迎娶了王保保的妹妹王氏。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的原型是什麼?3個角度,帶你了解真相
    小說中,還不止一次提到了朱元璋、常遇春等歷史人物。「明教」和這些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究竟有什麼關聯呢?金庸先生寫「明教」又意在何為?本文就從三個角度,帶大家了解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明教」。因此,《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實際上就是民間熟知的「白蓮教」。02歷史上的「明教」都做了些什麼?
  •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五散人:原型竟然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仙人
    「我周顛不服」一罵成名,作為倚天嘴炮第一人,周顛抬槓都能抬得清新脫俗,陰陽怪氣,其實這個角色是根據真實人物創作的,而且歷史上的周顛除了和小說裡一樣瘋癲狂妄,還是官方認證的仙人,被記載在正史中,朱元璋親自為他撰寫《周顛仙人傳》,今天廬山仙人洞錦繡峰上,還有一座御碑亭保存著當年朱元璋為他立的碑。
  •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原來不是金庸虛構的?
    金庸小說最大的魅力正是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小說中的人物名字、教派、甚至小到一些歌詞,都是有其出處的。新版《倚天屠龍記》前段時間落下帷幕,這部劇一開始就被廣大網友詬病打戲慢動作太多,後期編劇又對原著劇情進行大肆魔改,在一片爭議聲中草草結尾。
  • 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很風光,但她的原型下場很慘,是拜朱元璋所賜
    文/小冷金庸筆下的女主角各個都是美豔不可方物的,但是,唯獨《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中的女主角趙敏、黃蓉比較古靈精怪、聰慧。和黃蓉不同的是,趙敏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使出各種陰險狠辣招數,也因此,張無忌才稱其為小妖女。
  • 《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究竟是誰?
    《倚天屠龍記》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在時間脈絡上沿襲了三部曲橫跨宋、元、明三朝的大背景,聚焦於元末明初的群雄時代,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各色歷史人物,其中就包括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  朱元璋在《倚天屠龍記》中出場有限,但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個心懷大志且心狠手辣的布衣梟雄形象。雖然他只是在張無忌、趙敏和周芷若等主角光環下的綠葉配角,卻仍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鹿野 | 《倚天屠龍記》相關的七個歷史真相
    【本文為作者鹿野向察網的獨家投稿】近日,由金庸小說翻拍的網絡電視劇《倚天屠龍記》熱播,不少人又把劇中和書中一些相關對歷史的解釋當成了真實的歷史。其實,這部作品只是借用了一點歷史的背景,和真實的歷史相去甚遠。筆者在這裡就簡單說幾個較多被人誤解的地方,以供朋友們參考。一、明初功臣真的只有湯和善終嗎?
  • 回溯《倚天屠龍記》的進化史,原來我們真的老了
    這一版《射鵰英雄傳》大膽啟用新人演員,劇情遵循原著,其中黃蓉等幾個角色頗有可圈可點之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這次翻拍《倚天屠龍記》被觀眾寄予厚望也是情理之中。不過從開播以來的口碑看,新版《倚天屠龍記》並沒有達到預期水準。
  • 《倚天屠龍記》中布袋和尚歷史上確有此人,還是彌勒佛的化身
    文/曉夢閣主大家看金庸大俠的《倚天屠龍記》都知道,明教有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其中,有一個胖乎乎的背著一個布袋的和尚,人稱布袋和尚說不得大師就是五散人之一。也許,你覺得是金庸編的一個人物,但布袋和尚歷史的確有此人,而且佛法高深,是彌勒佛的化身。歷史上的布袋和尚生活在唐末五代時期,並不是《倚天屠龍記》中的元末時期。
  • 為何《倚天屠龍記》中寫朱元璋奪走了張無忌的天下?
    在歷史上並沒有朱元璋竊取明朝天下這回事情,朱元璋將朝代定為大明是因為明教這種說法更是扯淡,那只是金庸老先生寫的故事,當不得真。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有「張無忌」這號人的原型,他原名叫韓林兒,被稱為小明王,但是他不屬於明教,其父起家靠的是白蓮教,而朱元璋確實也跟過小明王一段時間,讓水杯為大家道來這裡面的乾坤所在。
  • 紫衫龍王:《倚天屠龍記》中的武林第一美女,她的飾演者都有誰?
    《倚天屠龍記》 【紫衫龍王:《倚天屠龍記》中的武林第一美女,她的飾演者都有誰?】 黛綺絲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來是誰,但如果說紫衫龍王,那就恍然大悟,人盡皆知。
  • 新版倚天屠龍記趙敏第幾集出場 新倚天屠龍記趙敏是誰演的
    新版的《倚天屠龍記》雖然演員演技飽受詬病,不過對於女主趙敏扮演者的顏值大家還是一致肯定的,那麼新倚天屠龍記趙敏扮演者是誰呢?新倚天屠龍記趙敏出場第幾集?  新倚天屠龍記趙敏出場第幾集  據傳趙敏在28集左右才會出現,因為在原來的版本中趙敏的出場都比較晚,對於這個說法還是比較可信的,《新倚天屠龍記》的編劇是94版《倚天屠龍記》編劇,這兩個版本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周芷若、楊逍戲份會多,這是編劇為金庸的作品注入了新的靈魂,如果翻拍只是按原著劇情毫無變化的拍攝,其實也挺無趣的,因此小編還是蠻贊同改編的。
  • 影視|因金希澈而上了熱搜的《倚天屠龍記》原來有點好看,但最好看的還是……
    於是,節目播出後,在希澈的安利之下,《倚天屠龍記》連帶著飾演周芷若的祝緒丹一起上了韓國社交媒體的熱搜榜。意外的是,當肉球妹和一位小夥伴談論希澈的追星行為時才發現,原來她並不知道還有2018年蔣家駿執導的《倚天屠龍記》的存在,更別說這部《倚天屠龍記》還出口到了韓國。提起韓國的「國劇熱」有看法小編是做過實(公)地(費)調(旅)查(遊)的。
  • 她是倚天屠龍記中的丁敏君,因為一個角色被人恨到牙痒痒!
    影視作品不僅僅只有主角,還需要有一人出演翻拍配角,當時相比於主角的正義,如果翻拍演好了,這些優秀的演員往往會收到角色的牽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位收到牽連的女星,他就是林靜。說到林靜,我想很多人都對這個名字並不感到熟悉,確實她並不是一個大火的演員,但是你一定見過她的樣子。在當年賈靜雯蘇有朋高圓圓主演的《倚天屠龍記》中,林靜就出演了周芷諾的師姐丁敏君。《倚天屠龍記》該劇是許多人童年的記憶。對於內部情節,大家都了如指掌。
  • 歷史上的《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大破元軍,最後被朱元璋害死
    我會倚天屠龍,但願情義交融,讓我有始有終,不要壞我大義.......這是17年前《倚天屠龍記》中的主題曲,17年前,《倚天屠龍記》火遍中國,張無忌、趙敏和周芷若三人之間的愛情和糾葛令人揪心,令人著迷。《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如今已經被改編過無數個版本,被演繹了無數次。金庸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會有歷史的影子,《倚天屠龍記》也不例外。
  • 有蔣家駿的新《倚天屠龍記》,「穩」了嗎?
    而拍攝金庸的「射鵰三部曲」一直是蔣家駿心中的夢想。來自香港,受到邵氏與TVB武俠片的影響,並早年轉戰內地,所以,當幾年前吳敦把金庸的幾個IP擺到蔣家駿眼前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心儀已久的《射鵰》。順利完成之後,《倚天屠龍記》的版權方華夏視聽迅速找上門來,請蔣家駿再操刀。看來,完成「三部曲」似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