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能不能說服你去下一個冥想app

2021-02-21 騎驢來了

我大概從半年前開始練習冥想(meditation)。國外比較主流的冥想app有 Headspace, Calm 和 Waking Up。我用的是 Waking Up。

除了有一段持續了幾星期的自我放逐和偶爾的因為太忙而沒有練習,我基本上每天都會打開app點擊「今日冥想」開始10分鐘的冥想。今天特地看了一眼我的使用數據:累計冥想153節,共計1300分鐘(22個小時)。

儘管冥想累計時間看上去已經比較可觀,而且偶爾會有一種「我好像懂了」的若隱若現的領悟,但很多時候我還是會產生「我是真的有在冥想還是在浪費時間」的不確定和「到底怎麼樣才是冥想到'點子上'」的困惑。

於是,我買了一本在多個場合聽聞過的一本紐約時報暢銷書《10% Happier》(中文譯本好像叫《一個冥想者的覺知書》),是美國ABC電臺的記者兼主持人 Dan Harris 寫的他的親身冥想經歷的書。

雖然讀完之後我覺得這本書的自傳性質遠大於對冥想這個課題的討論 —— 同時覺得雞湯意味濃重的書名嚴重妨礙了它被原本可以從中獲益的讀者發現 —— 但這本書確實解答了很多我之前對於冥想的困惑,並讓我相信冥想絕不是如我一個數據科學家朋友所認為的是「吃飽了沒事幹」的事情。

如 Dan Harris 在書的前言中所述,撇開很多人對冥想抱有的千奇百怪的誤解和牴觸,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看,冥想是對大腦的一種鍛鍊方式。就像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一樣,冥想則可以強健大腦。

重複一個負重動作可以塑造肌肉,重複冥想練習則可以塑造「心智肌肉」。長期運動對身體的影響可以用儀器來測量(如肌肉和脂肪的變化),長期冥想對大腦的影響則可以在 MRI 影像(核磁共振)中一目了然。

MRI影像技術的發展讓腦神經科學家們能夠「測量」出冥想時的大腦變化以及長期冥想對大腦產生的影響。

當大腦在回想過去的事情和未來的事情無法自拔的時候,一個被腦神經科學家稱作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的大腦區域會被激活,即下圖中的黃色區域。

大多數時候,反覆去想已發生的事和擔心還沒有發生的事都意味著我們處於「走神」的狀態,即並不是一種有效率的大腦狀態 —— 有效率的狀態往往需要我們「活在當下」和「專注於手頭的事情」。

而在冥想練習,當我們有意識地一次又一次把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的時候,大腦中的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簡稱dlPFC)會亮起,即下圖中的黃色區域。

dlPFC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類動物區別於其它動物的一點,該區域是大腦負責集中注意力的「控制中心」的一部分。

長期的冥想練習能強化背外側前額葉皮質預設模式網絡之間的神經聯繫。

科學家在給高段位冥想人士進行腦部掃描後發現,他們的預設模式網絡區域相對常人較不活躍。也就是說,高段位冥想人士能比常人更自如地進入「活在當下」和「專注於手頭的事情」的理想大腦狀態,而不是不受控制地把時間浪費在懊悔、焦慮和緊張等負面情緒裡。

高段位冥想人士大腦中的

預設模式網絡區域相對常人較不活躍

隨著關於冥想練習對大腦的積極影響的科學研究的出現,許多國家數以千計的學校都已將冥想納入了他們的課程。

我覺得冥想是繼健身之後又一個正在興起的上層需求。雖然冥想早在三四十年前已在國外的一些人群中開始流行(這些人裡面包括施瓦辛格,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但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的出現讓冥想在近幾年真正開始流行和普及。

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幾十年前人們對於健身的科學認知和狂熱遠沒有現在的水平,而我們習以為常的刷牙習慣也是在二戰後才開始普及,我們應當可以預見,在有生之年,我會見證我那位數據科學家朋友告訴我他終於也開始冥想了 —— 而且並不是吃飽了沒事幹。

對於不熟悉事物的偏見大多源自偏見持有者對第一手信息的缺乏 —— 既沒有親身體驗也沒有閱讀相關資料 —— 從而導致僅憑臆想、碎片信息和道聽途說而產生的主觀認知偏差。有意思的是,冥想練習本身剛好可以幫我們對於自己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偏見有足夠及時清醒的認識,並減少這些偏見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

相關焦點

  • 最全居家訓練app推薦| 減脂,跑步,瑜伽,冥想用什麼app?
    用Myfitnesspal做總體錄入與追蹤,而找不到的中餐食物,去薄荷上搜一下!蘋果的健康app功能非常強大,它讓我們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全面了解我們的全面健康水平,而且幫你進行每月,甚至每年的對比。這往往是我們忽略的。如果你不用蘋果手機,請直接跳到下一個app。
  • 冥想的好處 | 如果你能呼吸,就能冥想
    通過一朵浪花看到整個大海全息宇宙就是一個全息道場冥想很高大上,冥想是特別的人才會做的事,我只是個普通人,我不需要冥想,冥想是什麼鬼…你不必是靜坐冠軍,也不必等到消除任何癮頭,或是戒掉咖啡因之後再開始靜心。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如果你能呼吸,就能冥想。
  • 冥想不是你想的那樣,你能呼吸,你就能冥想!
    ⑥ 你不必譴責自己的意見、目標或熱情;你無需拋開樂趣。有一次一個女人問我:「如果我開始冥想,我是不是就得放棄慾念?」「不需要」,我告訴她,「你只不過是會換種態度對待慾念,也就是關注它、探究它、和知道它背後的意義。」把冥想拉進我們的生活,並不表示必須從俗世的人際關係、責任、事業、政治、嗜好和歡慶中撤出。
  • 我的冥想體驗
    我說你可以試試打坐冥想,結果來一句我又不信佛,這玩意兒管用嗎?這真是很多人的誤解了,冥想就是冥想,跟瑜伽、跑步、健身、聽歌一樣,完全可以是自我壓力消解的一種方式而已。如果無法消解與控制自身永無止息的雜念,勢必會成為心魔,被其吞噬。
  • 如果你能呼吸,就能冥想
    許多人都對冥想存有誤解,我想先澄清以下幾點。你無需皈依成為佛教徒或是印度教徒。你可以一邊冥想,一邊信奉原來的宗教;或者如果你沒有信仰也沒關係。冥想並非專屬於某些有天分或是已經很穩定的人。你不必是靜坐冠軍,也不必等到消除任何癮頭或是戒掉咖啡因之後再開始靜心。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如果你能呼吸,就能冥想。
  • 冥想到底想什麼? (附冥想APP推薦)
    其實,冥想是一個比較泛化的詞,對應英文裡的Meditation。它可以是一種方法也可以是一種狀態,可以是宗教導向的,也可以是去宗教化的,可以想點什麼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冥想這個詞之所有讓人覺得有點摸不著頭腦,多是因為它的周邊極為豐富。
  • 不落灰的app推薦,2019年做一個有趣的低頭族
    曲庫配備獨立的vlog配樂板塊,一閃的音樂是眾多視頻剪輯類app裡最好聽的,也可以使用手機iTunes裡的音樂。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vlog來記錄生活,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軟體,videoleap就可以滿足你!關鍵是不怎麼壓縮畫質,視頻導出後,畫質依然感人。是一個強大的剪輯軟體了!不過很多功能都需要付費才能使用,剪輯基礎的視頻還是不錯的。
  • 我與冥想(一):為什麼冥想?
    你一定經歷過這樣的情景:晚上下班開車回家,腦子完全沒有在駕駛上,開到家後卻發現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來的;心不在焉的和別人吃飯,吃了很久,卻不知道飯菜的滋味;工作的時候滿腦子都是股市行情,時不時打開行情軟體看看漲了多少、跌了多少;拿起手機,本想查一個信息,順便打開了朋友圈刷一下,點進了一篇公眾號文章 … 等回過神來回來的時候,已經忘了剛才要查什麼
  • @所有動畫人,這些好用的APP你不能不知道
    但是,面對線上五花八門的動畫app,你也許會面臨輕微的選擇困難症吧。今天,我們特邀立夏Lily同學為我們推薦用戶量較大的幾款動畫app,大家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產品用起來吧~~以下時間,交給Lily。(by 野草)此前我經常在學術趴微信群上發一些小動畫,每發一次都有人問我是什麼app畫的(我經常用iPad),故發一篇科普文章,造福各位網友(最好以後別再問我了 TWT)。
  • 千萬不要試圖去「說服」一個女孩,讓她喜歡你!
    我是真的很喜歡她,這種感覺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我想有真心喜歡過一個人的人,一定會懂我現在的感覺吧,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也是沒有辦法了,所以就這麼一直耗著我也於心不忍,畢竟她是我很喜歡的女孩子,我真的忍不住說不去想她,不去靠近他,我總是會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住給她發消息跟她聯繫,哪怕是我發10句她1句也不回復我,我還是會控制不住地給她發消息,問候她!
  • 《冥想》我最愛的瑜伽旅程.
    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以及生活等等的壓力下,我們在漸漸迷失自己。我們通常會或無根據的亂發脾氣,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內心和情緒,於是我們開始踏上尋找讓內心能平靜的旅程。於是我們開始選擇了瑜伽,而讓我堅持下去的卻是冥想!冥想是什麼?有人說冥想是身、心、靈的連結,也有人說冥想是什麼都不想。
  • 靜坐冥想,需要體位Asana加持,一種移動冥想
    好多的東西都在冥想中完成,比如你正在閱讀的這些文字。我的生活中似乎不能沒有冥想,它可以幫助自己去解決所有的問題和紛擾。很多人都問怎麼冥想,冥想什麼?其實,當你安靜地坐下,放鬆,自然就來了。一種純然的思考,抱著目的去做,反而,可能,一無所獲。
  • 一個視頻告訴你,如何每天冥想10分鐘,輕鬆找回100分幸福人生?
    我去上第一節冥想課的時候,只有11歲。因為我媽媽參加了,而我也感興趣,就跟她一起去了。當時我有所有你能想到的關於冥想的成見,包括盤腿坐在地板上,焚香,藥茶,素食主義者……我還看了幾部功夫電影,想著或許能學會飛。但是當我真正到那裡之後,我開始覺得,冥想就像是一顆給心靈的阿司匹林。當你感到壓力的時候,你就可以冥想一會。
  • 不進銀行線下網點,你真不知道線下銀行服務有多「粗暴」
    在存款業務被搶走一定份額,大家開始習慣用另一個 app 理財的時候,銀行做出了改變。雲閃付、不出門的線上服務、跨行轉帳免收手續費…… 這些改變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另一方面,銀行的改變讓我們更不方便了。現在去銀行辦一個服務,你需要經歷這些由於個人原因,我需要一張 X 銀行的儲蓄卡。在該行不提供線上辦理業務的情況下,我只能去線下網點辦理這一業務。
  • 你知道嗎?瑜伽冥想也有很多不用種類哦!
    就如同體式練習中,強調呼吸的重要性一般,在冥想時,調整自身呼吸節奏也異常的重要,在冥想中的呼吸節奏要儘量的保持氣長、深、勻,這樣便於我們更快地進入到「靜」的狀態中去,入了「靜」,就表示你可以逐漸的放空自己、放鬆自己,最終讓自己處於一種無我的狀態,這種完全的放鬆狀態能為身心帶來休整,有效的舒緩生活工作中我們所積累下來的壓力以及負面情緒。
  • 瑜伽冥想真的太有用了,冥想帶給你不一樣的自己
    最近又重拾了幾年不碰的瑜伽,本來作為一個瑜伽的普通習練者,之前雖然學藝不精修為不夠,但也多多少少舒緩了僵硬的身體,如今歷經的事情更多了,更在乎瑜伽的冥想過程,一次次的呼吸,一次次的收攏意識,耳語者引導我與深層的自己對話,第一次我的靈終於離開了這副軀殼站在自己面前,面前的這軀殼依舊盤腿舒適地坐在蒲團上
  • 神奇冥想與腦波現象
    他經常舉辦肯恩•威爾伯讀書會,前幾天他帶著一群人到家裡來探訪我,我順便邀請了兩位朋友,他們分別是公共電視的製作人凱特•威爾森以及那洛巴進修研習中心的主任費爾•傑寇卜森。晚上我們談話時探討到冥想可能造成的腦部變化,一位正在接受心理治療師訓練的年青人,要求我放映那捲我接受腦波測試的錄像帶。他完全不相信冥想能改變腦波,因此他希望看到一些「證據」。
  • 冥想:十多年學習冥想,你到了何種境界?
    當你真正的專注進入某個領域,你才會發現其中的無限奧秘------道玄人生皆在起點和終點的路上,你腳下的路究竟用什麼鋪墊而成,那就是你的道。一如解剖,你是學會解剖了一點皮毛,還是掌握了血肉的解剖,甚至筋骨的分離,或者能解髓入境。當然這裡是作比,比較你在各領域的學習研究中,究竟達到了何種境界!我學習冥想,也有十多年了,曾經迷茫過,也走過很多彎路,平時也瞎琢磨自己練習了很多。
  • 如何開始冥想的練習?(收藏級)
    冥想可以分成兩種——外在的和內在的。外在的是可以練習的,內在是因為練習之後自然產生的結果。比如之前說的找一個蒲團盤坐下來,這只是練習的其中一個方式而已,這並非是冥想。「外在的冥想」是一種練習方式,「內在的冥想」才是冥想本身。簡單來說冥想技巧的練習和冥想本身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 這款 App,能把你的照片變成優美曲子 - Melodist #iOS
    我們平時看照片一直都在說「好不好看」,但有沒有想過,你還能用看它是否「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