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茶室老照片
二公有見陸羽是唐朝茶聖,對研究茶葉頗有心得,且著有世界首部茶專業巨著《茶經》,歷代茶葉行家尊之為鼻祖,而陸羽茶室將以靚茶作招徠,故取名「陸羽」。△陸羽茶室現址二樓,就擺放著陸羽的雕像
20 世紀 30 年代,香港的華人經濟重心集中在中上環,因此陸羽茶室一開始就定位要走高檔路線,除茗茶點心外,還兼營酒席,鮑參翅肚等精美菜餚都有提供。而且室內的嶺南茶室裝修格調較蓮香、得雲等只做茶市晚飯的茶樓要高,因此收費也貴一點。當時其它一般茶樓茶錢每位四分錢,它卻收六分錢,引得不少名流商賈、文人雅士在此駐足。陸羽茶室共分成三樓,以前在一樓大門外,會有白布包頭的印度人守衛,說起這個還有一段故事:來陸羽茶室喝茶的人大都是名人,當年已經瘋癲的著名編劇南海十三郎(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年輕編劇家,一生編寫過一百多部劇本)經常來陸羽茶室找粵劇名伶薛覺先先生,老闆為了不影響到其他貴客,只好請人來守門,由此就開創了香港茶室請印度人守門的先例。不過如今在陸羽茶室守門的外籍人士,只需身穿便服,也無需帶頭巾。△陸羽茶室門口的招牌由舊址沿用至今
陸羽茶室的一樓都是留給熟客,二、三樓才是給其他客人的。而這些熟客通常也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1975 年英女王訪港,也想要到陸羽茶室舊址,品一品正宗的廣式茶飲,但老闆卻以位子早就訂滿將英女王一行拒之門外。這件事絕對可以讓陸羽茶室登上香港最囂張茶室的榜首。其實陸羽茶室並沒有訂位的問題,而是這些位子全都是留給熟客的,所以有時候就會出現明明還有空桌子,但卻被告知已經沒位置了。(這個情況,到現在也依舊如此。)陸羽茶室舊址的裝修,採用羊城嶺南茶室的風格,家具多用酸枝花梨木、柚木製作。然而,在中式為主體當中,又滲入西方室內設計的元素。半邊的古董彩瓷壁瓶,插著美麗的時花,白色的玻璃壁燈、中式柚木浮雕框鑲著的義大利彩色琉璃畫,吊掛在天花板上的古董吊扇、門後及門柱扶手系上的白紗.都是仿效民初時代上海法租界的西餐館裝潢,都帶有上世紀初歐美流行的裝飾藝術(Art-Deco)風格的影子。而這種風格均由舊鋪搬到現址,保留原有特色。正如蔡瀾先生所說,陸羽茶室的裝潢格調,再也找不出第二家。△陸羽茶室裡大部分家私都是有八十年歷史的木製品
△從一樓側門的樓梯就可以走上二樓
△聯通三樓和二樓的柚木樓梯
△陸羽茶室的包廂也保留著上世紀的風味
除了古董家具、柚木階梯,茶室內也是古色古香,掛有不少中國字畫墨寶,其中就包括張大千、黃永玉、任伯年的真跡。這些墨寶大部分是文人墨客常來茶室品茶,與老闆關係好,慷慨留下的,都包含了大師們對陸羽茶室的情結。傳說中,1996 年曾有一個「雅賊」,特意來茶室偷走了 18 幅名畫,至今下落如何,也成為了茶室的另一個未解之謎。△連廁所門外也有墨畫裝飾
當年因舊址鋪租上漲、房東為難,霍英東等一眾熟客乾脆豪擲千金,直接買下整棟大廈,命名為「陸羽大廈」,茶室得以安穩經營。香港回歸前,多任香港總督也常在此擺酒設宴。△在寸土寸金的中環,陸羽茶室能佔有整棟樓,背後的財力支持並非一般
2002 年很普通的一天,香港隱形富豪林漢烈照舊來到陸羽茶室,在每天固定的 18 號桌與友人品茗,遭冷靜的職業槍手近距離槍殺身亡。這種手法,想像力再豐富的編劇和導演也沒有用過。這起暗殺事件,令當時社會大眾一片譁然,更使得茶室多了幾分都市傳說般的江湖氣息。如今,仍有不少富豪,在做交易大買賣前,都習慣去陸羽茶室嘆一杯茶,吃兩盅點心。像是李錦記(香港四大醬園家族之一)持有人在前幾年以 15.8 億港元買入軟庫中心,交易之前就去了陸羽茶室先喝個早茶。△老夥計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做事速度,萬萬催不得
仍然穿著白衫黑褲唐裝,拎著熱水壺為客人添茶水的老堂倌,也可算是陸羽茶室的特色之一。別看老夥計們,每個人都上了年紀,動作悠哉,他們的記性都很好,熟客來了就知道他喝什麼茶,喜歡坐什麼位置,有時候點心都不用顧客點單。而且他們每天都會熟讀財經新聞,與富豪茶客們總是侃侃而談,他們每個月獲得的小費,有可能多過普通上班族的工資。如果下次去陸羽茶室,看到年過半百、打扮儒雅的男士,正和老夥計們相談甚歡,又或是給很多小費讓老夥計買一份當日報紙的顧客,他很有可能就是經常登上財經版的某某商界人士。△一份報紙,一盅茶,兩籠點心,老熟客們就可在陸羽茶室度過一個美好的早晨
陸羽茶室既然以茶聖為名,所以無論茶水還是點心自然價格不菲。當然茶也絕對是好茶,普洱、香片、鐵觀音等等都有供應。據說茶室的樓上有一間小具規模的茶倉,儲藏的都是超過十五年的普洱,給茶客奉上的正是這種上好的茶。△招牌的傳統點心會一直提供,部分點心會根據時間季節更替
菜單仍用傳統的油印紙印刷,連牙籤、筷子也套在特製的紙包裡,封套上印著地址和電話,等於是「陸羽」的名片,外國客人紛紛收藏。△筷子包裝紙
△打包用的包裝袋也是復古味十足
△過去用於印製的模具
△用新鮮豬肝製作的豬潤燒賣
△雀肉沙沙蘿,名字有點古怪,餡料以豬肉、雞肉和洋蔥為主,裹在酥皮裡焗烤
△姜芽火鴨批外面用酥皮裡面的餡料包著火腿鴨肉跟姜
△大良蘋葉粿因為原材料蘋婆葉的季節性,是5月到8月才供應的「季節限定」點心
△魚肚、蝦膠、雞肉三種食材從下到上依次堆疊,入屜蒸10分鐘,等雞肉、蝦膠蒸熟之後淋上蟹黃汁,再蒸10秒鐘左右,陸羽茶室的招牌點心之一,蟹黃棉花雞就可以出爐了
△經典又不平庸的酥皮蛋撻
陸羽茶室的忠實粉絲蔡瀾先生,就曾在微博分享自己在陸羽茶室品嘗過的點心。整整連載了一個月。除了點心,陸羽茶室在午餐晚餐時段提供的菜餚,也是難以復刻的經典粵菜,金庸先生生前就很喜歡在這裡設宴與朋友相聚。△手寫時令菜單都框表在牆上
△用南北杏和豬肺燉六個小時的頭號招牌:燴杏白肺湯
△珊瑚粒炒翅用雞蛋、蟹肉、蟹黃炒制
△雲腿鴿片:雲南火腿先用蜜糖浸過,點一點粉油炸後切成薄片
△鳳城煎蝦餅
有的食客拜訪了陸羽茶室後,認為這裡的不過是普通的菜式,並不驚豔。而蔡瀾先生就為此,在文章《陸羽茶室的晚宴》中回應道:「陸羽」的菜,難得之處,就是在於這「平平無奇」四個字,但永遠的樸實、地地道道、保持水準、真材實料、百年不變,成為經典。△蔡瀾先生書中有關陸羽茶室的插畫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飲食選擇越來越豐富,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可以在香港品嘗到。而始終守候在中環,見證歷史,陪伴香港歷經 86 年風雨的陸羽茶室,卻堅持不變。這種傳承,不僅是體現在沿用開店至今的家具和裝潢,還包括在這裡做了半輩子的員工,經典的傳統手工點心,以及數十年如一日到陸羽飲茶的茶客。這樣的「不變」,或許也是一份送給現代人彌足珍貴的禮物。請到陸羽茶室等我
地址是中環士丹利街 24-26 號
我會在那裡等你
圖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敬請及時告知。 您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