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全世界吃飯 請到香港陸羽茶室等我

2021-02-19 花吃電影少女

「請到陸羽茶室等我,地址是士丹利街24-26號,我會在那裡等你,你一定要選擇坐在一樓。試試在右邊挑一張桌子,有鏡子和木椅的那種廂座,坐在那幅水墨畫下面……」

耳機裡,是舒淇。她在講著香港的故事。

這是LV 2008年製作的城市聲音旅行香港篇:柔和的音樂,性感的嗓音,故事從一間叫「陸羽」的老茶室開始。


▲想聽舒淇的聲音,可以滑到最後「閱讀原文」

陸羽,唐代茶聖,著有《茶經》一書。以「茶聖」命名的陸羽茶室,在1933年開業,現在已有80多年的歷史。

在香港,陸羽茶室無人不知,許多名人都喜歡來這裡。

陳子善說他第一次見到蔡瀾,就是在陸羽茶室。香港作家董橋隔三岔五就會在專欄中寫到這裡:「一天,我在陸羽茶室遇見林青霞的一位影迷,五、六十歲的紳士,西裝領帶袖扣考究得不得了……

這些老派文人、紳士,只要有時間,便會到茶室來消磨時間。他們習慣的,也許不是食物,而是那一段段被遺留在茶室的時光。


▲陸羽茶室在士丹利街的門口

去陸羽茶室的時候,是7月底一個炎熱的周末,我和朋友光是站在門口,就已經感覺到陸羽茶室的架勢:金漆大字,氣派的玻璃大門,一個白布包頭的印度門衛站在邊上。

在香港,用印度人當門衛的地方並不多,陸羽茶室在當年開了先例。

據說,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瘋癲的南海十三郎常常來這裡找粵劇名伶薛覺先,老闆擔心他騷擾其他客人,就找了一個印度人來守門。而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


▲門口永遠站在一個印度守衛,資料圖片

陸羽茶室就是這樣,它不喜歡改變。

頑固的它甚至將一個時代,保存了下來:酸枝椅,水墨畫,銅製的老式吊扇,一個個穿著白色制服的侍應,在一面面大鏡子前來來去去。玻璃門裡面,依然是上世紀的香港。

茶室沒有變,人也沒有變。在茶室工作的侍應,大都上了年紀,還有好幾個,頭髮已經花白。他們已經成為了這裡的一部分,正在跟著這個茶室,一起慢慢地老去。

「小姐,唔好掂D熱水,如果碌清你我好大鍋噶。你要飲茶,叫我就得了。」

當我朋友端起熱水壺要泡茶時,一個老侍應很不客氣地「教訓」了我們。在這裡,什麼都是約定俗成的,不能破壞規矩。新來的客人不懂,自然會遭到他們的「呵斥」。


▲陸羽茶室的侍應大都上了年紀

別怪他們了,要知道這間大牌的茶室,甚至連英女王都拒絕過,心裡是不是好過一些。

1975年英女王訪港,也想要到陸羽茶室品一品正宗的廣式茶飲(當時陸羽茶室還在舊址,沒有現在大),但老闆卻以位子早就訂滿將英女王一行拒之門外。

其實陸羽茶室位置並沒有訂滿,而是這些位子全都是留給熟客的。舒淇說的一樓廂座,就是熟客專座。熟客比英女王還大,這就是陸羽茶室的規矩。

在茶室,熟客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他們拿著報紙走進來,不等侍應招呼,就走到了自己的「留座」上。坐下,抬頭,與侍應打個照眼,對方便拿上了他想要的茶和點心。

而我們,坐在一旁,像看戲一般,看著他們「眉來眼去」,煞是有趣。


▲一般只有熟客才能坐在一樓的廂座

「看,這裡的人都穿得很講究,這位伯伯居然穿著西裝來吃東西。」朋友望著隔壁桌的一個老伯伯。在這炎熱的7月裡,他穿著一套灰色格仔的西裝,慢慢地吃著茶。

我又想起了董橋的那句話:「五、六十歲的紳士,西裝領帶袖扣考究得不得了。」

像這位老伯一樣打扮考究的茶客,估計還有不少吧。這套筆直的西裝,與這個凝固的茶室,成為了他們與過去那個時代唯一的聯繫。


▲穿著西裝來喝茶的老伯伯

如果不是肚子餓了,我很願意就這麼靜靜地看著,眼前這片奇異的時空。可是,杯子裡的茶香,喚醒了我的食慾。

以茶聖名字命名的茶室,茶葉自然是招牌。陸羽茶室樓上有一間小具規模的茶倉,儲藏的都是超過十五年的陳年普洱。(如果你們到了陸羽茶室,最好還是點普洱。我們點的是鐵觀音,感覺只是比外麵茶樓的茶濃一點點,香一點點,並沒有特別驚豔。)

泡好茶,老侍應遞來一張紙,上面一行行紅色的字,寫的就是今天供應的點心。點心單每周五定時更換,有的點心,這次吃不上,可能就要再等一個月了。


▲陸羽茶室的點心單,每周五更換

雖然有點傲嬌,但老茶室確實有不少特色點心別的地方是吃不到的:耗油叉燒包、釀豬潤燒賣、滑雞球大包……我們點了一個滑雞球大包,感覺那是我吃過最霸氣的點心。

一個包子就塞滿了一籠。把包子皮撕開,裡面的雞肉、瘦肉、雞蛋、香菇、豆腐乾還冒著煙……簡直就是糯米雞的豪華版。

陸羽的食材不冷藏,堅持用人手做點心,咬上去,鬆軟的包子夾著滑嫩的雞肉,每一口都特別實在。


▲滑雞球大包

不過,除了這個滑雞球大包之外,其餘的點心就沒太大印象了。

跟精緻的高級酒店相比,陸羽茶室的點心,太樸實了。塊頭大,料足,新鮮……然後就那麼老實地擺在那裡,味道單純,賣相也淳樸。如此實在的點心,應該不太適合發朋友圈。

真誠地建議你,千萬別抱著品嘗美食的心情去陸羽茶室,一來你的胃口估計不太喜歡80年前的美食,二來光顧著吃,會錯過很多東西。


▲鮮牛肉燒賣

到陸羽來,是來看的,來聽的。抿一口茶,平靜下來,你會發現:

拿著報紙的董先生曾經寫過香港最受歡迎的專欄;穿著旗袍的王太太以前是粵劇名伶;還有用髮膠把為數不多的幾根頭髮使勁往後撥的譚校長,他又在說著以前的學生……

你看,在這裡,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不知道,今天坐在你旁邊的,會是哪一個?


▲這裡的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似乎都是故事。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24號地下至3樓(中環地鐵站D2出口)

營業時間:7:00~22:00 (點心至18:00停止供應)

推薦美食:豬潤燒賣,滑雞球大包,杏汁燉白肺湯,傳統糯米雞,山竹牛肉球

人均消費:100~200港幣(茶位 32港幣/位)


回複列表
回復「日本」,可以查看日本的遊記。

回復「義大利」,可以查看義大利的遊記。

回復「歐洲史」,可以查看歐洲的歷史八卦。

回復「美食」,可以查看跟食物有關的文章。

今天非常推薦你們點擊「閱讀原文」

聽聽舒淇是怎麼講陸羽茶室的故事的。

還有,感謝wosaur提供部分照片。

相關焦點

  • 請到陸羽茶室等我
    | 請到陸羽茶室等我 | 土蘭「請到陸羽茶室等我,地址是士丹利街二十四至二十六號,我會在那裡等你,你一定要選擇坐在一樓。她在講著香港的故事。這是路易.威登二〇〇八年製作的《城市聲音旅行.香港篇》:柔和的音樂,性感的嗓音,故事從一間叫「陸羽」的老茶室開始。以茶聖陸羽命名的陸羽茶室,一九三三年在上環開業,而後一九七六年遷至中環現址,現在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金漆大字,氣派的玻璃大門,一個白布包頭的印度門衛站在邊上。在香港,用印度人當門衛的地方並不多,陸羽茶室在當年開了先例。
  • 馬未都 陸羽茶室
    我第一次到香港時,被朋友帶到中環的陸羽茶室吃飯。當時我還在路上納悶,正了巴經的大餐怎麼去茶室吃呢。
  • 香港 | 「請到陸羽茶室等我,地址是中環士丹利街24-26號.」
    這個地方,就是陸羽茶室。 茶室之名,源於「中國茶聖」陸羽,可見底氣之足。 門外迎客的是頭上包著白布的印度侍應——據說,當年已經瘋癲的著名編劇南海十三郎,常來陸羽茶室騷擾粵劇名伶薛覺先先生,老闆為了不影響其他客人,只好請人守門,陸羽茶室也因此成為
  • 《八十五年香港陸羽茶室》
    也就意味著,早餐之後要去奮鬥和奔忙,而陸羽茶室的氣質則是凱旋而歸,卸甲歸田的氣質。天津早點鋪子適合單槍匹馬,陸羽茶室適合攜手親朋。      陸羽茶室裡全是極緩長鏡頭,一份報紙連帶中縫來回讀上三五遍之後,老時鐘終於從在上七點半挪到上午十一點半,攜報紙來早茶的客人,必得從容的把來午餐的客人等到,緩緩的似是而非的抬一下眼皮,心裡打過招呼,才會翩然而去,明天再會。
  • 探訪香港陸羽茶室:84年曆久不衰 嘗美味也品人情味
    (香港回歸20年)探訪香港陸羽茶室:84年曆久不衰 嘗美味也品人情味  【解說】魚肚、蝦膠、雞肉三種食材從下到上依次堆疊,入屜蒸10分鐘,等雞肉、蝦膠蒸熟之後淋上蟹黃汁,再蒸10秒鐘左右,香港陸羽茶室的招牌點心之一「蟹黃棉花雞」就可以出爐了。
  • 香港電影中的經典場景!到訪著名的陸羽茶室!
    我是只為旅途,所謂明賤易躲,暗騷難防的「宅男小司機」。每一段的旅程無疑是對青春的一段追憶,曾經看過的那麼多經典的香港電影,一幕幕經典人物形象、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環境,都讓人們充滿嚮往。於是乎,走進了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茶室,當然並不是來選「話事人」,而是平心靜氣地吃上一口港式早茶。你好,香港!
  • 香港最牛的富豪飯堂 陸羽茶室敢拒絕英女王(圖)
    原標題:香港最牛的富豪飯堂 陸羽茶室敢拒絕英女王(圖)   要滿足「富豪飯堂」這個稱謂,需要具備兩點,一是要有為數不少的富豪名流去就餐,二當然就是要經常去,一年去不了幾次的那叫酒店,必須出入頻繁到像自家飯廳一樣才能算的上是「飯堂」。而位於香港中環士丹行街的陸羽茶室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 陸羽茶室殺人事件
    陸羽茶室殺人事件在香港中環,有一家陸羽茶室,以出售傳統和高級茶點著名。許多文人雅士和大老闆,都喜歡在這裡聊天飲茶傾生意,陸羽茶室也因此被稱為「富豪飯堂」。2002年11月30日,外號「雪茄林」的億萬富豪林漢烈,坐著勞斯萊斯轎車與老友一起到「陸羽茶室」喝茶,他是這裡的常客,每回來都會坐在茶室盡頭,靠近廁所的18號桌上,他還因此被夥計們稱作「所長」。看到他來,夥計很有默契地將茶泡好端上。
  • 香港蘇富比展出兩幀「陸羽茶室」珍藏的張大千作品 (1/4)
    香港蘇富比展出兩幀「陸羽茶室」珍藏的張大千作品 (1/4) "← →"翻頁
  • 外媒:香港陸羽茶室拍賣兩幅張大千畫作 總估值近千萬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外媒稱,香港蘇富比拍賣行9月5日在香港陸羽茶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在10月初的中國書畫秋季拍賣會上呈現兩幅張大千於20世紀50年代臨別香江的畫作。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8日報導,拍賣的兩幅畫分別為《黃山松雲》及《松崖高逸》。
  • 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家的傳奇茶室
    蔡瀾說它是香港最聞名茶樓,在全世界,也再找不到另外一家了。《米其林指南》用「碩果僅存」來形容它。Louis Vuitton 製作的 Sound Walk 城市聲音漫行之旅中,有關香港的故事,在舒淇緩緩的講述下,便從這裡開篇。
  • 香港特別行政區資訊|香港電影中的經典場景!到訪著名的陸羽茶室!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香港電影中的經典場景!到訪著名的陸羽茶室!我是只為旅途,所謂明賤易躲,暗騷難防的「宅男小司機」。每一段的旅程無疑是對青春的一段追憶,曾經看過的那麼多經典的香港電影,一幕幕經典人物形象、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環境,都讓人們充滿嚮往。於是乎,走進了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茶室,當然並不是來選「話事人」,而是平心靜氣地吃上一口港式早茶。
  • 陸羽茶室 港式風姿的百轉千回 | 香港回歸20周年特輯
    茶杯、茶碟都是白色的,印有黃山及陸羽珍品四字,茶壺卻是不鏽鋼的,似乎要讓客人知道,它是一樁陳年舊事。也有人說,老闆用不鏽鋼茶壺是貪其不易撞碎。 除古董家具、餐具外,牆上的名畫不可不提。張大千、駱曉山、湯善深、黃雪濤的名畫掛滿酒家,眼前正有一副臺靜農題寫的茶聯,瀟灑清秀,聯云:泉烹苦茗琉璃碧,菊釀香醪琥珀黃。
  • 蔡瀾摯愛的傳奇茶室,全世界找不到第二間
    連蔡瀾也說,陸羽非常好,就是有點欺生。然而這就是陸羽茶室,你早知是如此,卻總是要去一次!它位於香港士丹利街上,就像是香港文化小博物館,或者說是微型的香港歷史書,開了80年,就是香港80年的風起雲湧。他們欺生到什麼程度呢?早在1957年時,英女王去香港,想來陸羽茶室喝個早茶,卻被老闆以位置訂滿為由拒之門外!這樣,面對侍應們的冷淡,你們有沒有好過一點?
  • 香港這幾間老字號茶室,好吃到哭,秒殺廣州茶樓9條街!
    最近女主光環強大到徵服宇宙的延禧攻略真的是火遍粵港澳大灣區蘇蘇終於日以繼夜地追完了70集圖片來源:網絡不知道各位小主們有沒有注意到那個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的年代裡後宮嬪妃每天做的事情就真的是吃飯 喝茶 看書 睡覺 宮鬥
  • 陸羽會嚴建紅:陸羽國際集團的茶文化中國夢
    陸羽會 天門獻給世界的茶禮----陸羽國際集團的茶文化中國夢從唐朝到現代,從北京、上海到斯裡蘭卡、紐約,從故宮書院到四季酒店,從私人飛機主人到古典收藏家,從外灘遊艇會、高爾夫球會到法國拉菲酒莊年會、愛馬仕年會。這些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有一個名字、一個品牌作為紐帶,那就是陸羽和陸羽會。
  • 鄭培凱:陸羽與茶道審美(上)
    我一直在美國教書,一九九一年我回到我的母校臺灣大學教明代文化意識史,探討社會經濟演進與人們心理意識變化的關係。那個時候臺灣發展茶室文化,提倡品茶,希望借著喝茶審美,從中體會中國傳統文化。有一位朋友說,日本人發展茶道,我們中國人也可以發展茶藝,我就說,道和藝之間是有區別的,道涉及形而上的思考、文化價值的思考;「茶藝」,只會引向技藝方面的提升,層次是比較低的。
  • 香港人都去的香港本土最佳餐廳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有超過1000幢的摩天大樓(是紐約的兩倍多),香港到處充斥著吃飯的地方。這裡有10家餐廳,你下次來香港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都爹利餐廳位於香港島的中心區——你猜對了——都爹利街,這家餐廳位於上海唐旗艦店的上面,專門從事正宗粵菜。在中央藝術之路的訪客還會發現Duddell’s是它的完美鄰居。
  • 從天仁到天福——陸羽茶藝傳(一)
    「陸羽篇」陸羽一生工於詩文,惟傳世不多。陸羽在生時所著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業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陸羽茶藝培訓到底是何方神聖?「陸羽茶藝培訓篇」陸羽茶藝培訓是一個融匯了多項榮譽與記憶的地方。
  • 從路邊攤到米其林,來香港一定要吃的十家餐廳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價格:100人均陸羽茶室陸羽茶室和蓮香樓,一家在中環,一家在上環,雖然只相隔一站,卻像兩個幾乎沒有交集的世界。去蓮香樓的大多是退休之後的大爺大媽,陸羽茶室光是門口站著的阿三門童就知道和普通人之間隔著一扇隱形的門。熟客一樓,遊客和普客一律二樓起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