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新發現吉如肯札德蓋巖畫遺址點

2020-12-23 阿右旗融媒體中心

阿左旗烏力吉蘇木溫都爾毛道嘎查傳來好消息,阿左旗駝峰文物保護隊隊員發現一處新的巖畫遺址點。

新發現的這處巖畫遺址點被命名為吉如肯札德蓋巖畫,位於阿左旗烏力吉蘇木溫都爾毛道嘎查東部山區。吉如肯札德蓋巖畫題材十分豐富,有巖羊、盤羊等動物圖案;有背著弓箭騎馬狩獵的人;有類似太陽神的人面像;還有蛇的圖案和牧羊人的圖案。這些巖畫十分精美、形象,人面像和動物圖案居多,大部分巖畫為磨刻巖畫,具有分區域成片分布的特點。其中一幅「騎駱駝的人」的畫作,繪製手法細膩,形象生動,在吉如肯札德蓋巖畫中具有代表性。

駝峰文物保護隊隊員 鐵木爾薩那

這個前面有一個太陽的標誌,還有一個是這個駱駝上最明顯的是拉的韁繩比較清楚。我研究巖畫好多年了,這是罕見的。

阿拉善歷史上有匈奴、鮮卑、突厥等眾多北方遊牧民族生息繁衍,在吉如肯札德蓋巖畫中,文物保護人員發現了一幅比較有趣的畫作:一位戴著帽子的勇士,雙手提著一匹體型碩大的狼,狼嘴半張著顯示狼已死去。

駝峰文物保護隊隊員 鐵木爾薩那

我的理解是一個獵手,打了一匹狼,我的成果怎麼樣。一般都是騎馬射箭的,或者是遊牧刺刀那種巖畫,但是沒有成果展示,確實很少。這也是我們遊牧民族狩獵生活的一個寫照。

目前,在發現吉如肯札德蓋巖畫的山洪溝內,文物保護人員在一公裡的範圍內就發現了四處巖畫點,共計兩百五十多幅巖畫,因山洪溝比較長,所以文物保護人員推斷還有很多巖畫分布其中。這些巖畫中有唐代、元代等多個時期的畫作,具體追溯年代有待進一步考證。

駝峰文物保護隊隊員 鐵木爾薩那

動物現象都是頭向上,動物現象和畫的構思來說,咋也得青銅器時代出現。

吉如肯札德蓋巖畫遺址點內有羊、騎馬射箭的人、人面像等常見的遊牧民族生活、狩獵畫作,也有罕見的騎駱駝的人、打狼的勇士、酷似青蛙的畫作,這些巖畫學術研究價值極高,對全面系統地研究阿拉善地區巖畫,尤其是研究北方遊牧民族部落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阿拉善盟廣播電視臺》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美在阿拉善——巖畫與居延漢簡藝術展》即將撤展
    ——《美在阿拉善——巖畫與居延漢簡藝術展》即將撤展 2021-01-11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阿拉善是什麼梗 抖音阿拉善女主是誰資料介紹
    抖音,大家現在都很愛刷視頻的一個款app,裡面有各種各樣好玩的事情,那麼最近大家都在抖音搜阿拉善,那麼抖音阿拉善女主是誰?一起來看看吧!抖音阿拉善是什麼梗  國慶假期結束之前,很多網友都在問阿拉善是什麼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又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嗎?原來真相是這樣子的!
  • 亞馬遜雨林發現1萬年前的人類巖畫,長達13公裡,疑似失落文明
    亞馬遜雨林發現1萬年前的人類巖畫,長達13公裡,疑似失落文明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我們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留下了燦爛無比的文化,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很多獨特的歷史文化,已經消失在時間的長河當中了,但是終究還是會留下一些痕跡,等待著人們的觀看。
  • 沒有人能說清內蒙有多少文化遺蹟,阿拉善這片沙漠更是如此
    被漫漫黃沙埋了幾百年的黑城遺址被發現後,出土的文獻不僅讓人們重新認識了古絲綢之路北線上的鬧市,也對西夏王朝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黑城遺址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阿拉善地區過去曾經高度文明過,除了黑水城,是否還有更多的秘密埋在這片黃沙之下,有待考古學家們去挖掘。
  • 走出阿拉善,讓希望在這一刻永恆
    飛機降落銀川機場後,我們發現陽光直射下來還是很曬,只是清爽許多。我們乘車直奔阿拉善(盟)——五彩斑斕之地。我們跨過黃河,見證了塞上江南的綠意和青水,但逐漸地,荒涼了起來。回到室內,我們要親手拓片屬於自己的巖畫。
  • 中國特色美食——內蒙古——阿拉善
    阿拉善地區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據考古證實,舊石器時代今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就有人類存在。舊、新石器過渡的代表—細石器文化的賦存和發現,進一步證明古居延地區是東、西石器文化的連接點。新石器、青銅、鐵器時代,歷代北方遊牧民族在賀蘭山、曼德拉山、龍首山等處刻制了數以萬計的古代巖畫,成為研究古代遊牧民族早期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和經濟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和珍貴的文化遺產。1、風味肉食手扒肉風味肉食手扒肉手扒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歡的餐食,也是他們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
  • 12公裡長史前巖畫帶驚現亞馬遜雨林,繪有冰河時代動物
    這一驚人的史前巖畫遺址新發現正在今年12月5日開播的英國電視第四頻道(UK's Channel 4)系列節目《叢林之謎:失落的亞馬遜王國》(Jungle Mystery: Lost Kingdoms of the Amazon)中進行呈現。
  • 銀川市—賀蘭山巖畫
    1/銀川市—賀蘭山巖畫—【寧夏】銀川市 2018.07.16行程:銀川市—賀蘭山巖畫—【寧夏】銀川市裡程:120公裡今天7點從銀川出發,大約8點到達賀蘭山巖畫,開始遊覽,門票:60元/人。
  • 賀蘭山巖畫,初識電視劇《靈與肉》,也是解讀遊牧文明的線索
    這個巖畫分布帶,恰恰是中國北方少數遊牧部族生活的區域。處於這個巖畫帶中央的賀蘭山更是集中了北方巖畫的精華,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通過巖畫,將部族的智慧充分發揮,並構成了豐富的巖畫世界,形成了一條解讀遊牧文明印記的線索。賀蘭山這座山始終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著人們。
  • 夜讀丨阿拉善,我痴情地追逐著你的足跡
    經過四個月的公開徵集、組織評選等工作,備受關注的「阿拉善農商行杯」建盟40周年阿拉善文學大賽評獎結果於日前揭曉。阿拉善日報官方微信「今日阿拉善」陸續發布此次大賽獲獎作品,為您奉上每日晚間讀物,豐富每日精神生活。敬請關注!
  • 銀川曾是西夏王朝的都城,因賀蘭山巖畫和天龍八部成為旅遊名城
    如今,「銀川有天下人,天下無銀川人」,這座移民城市不僅保留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賀蘭山巖畫、西夏王陵等深厚的歷史底蘊,還擁有了時尚的商業街、藝術區、酒吧和高檔住宅。鎮北堡西部影城,更是為銀川這座城市注入了別樣的人文氣息,使其「蒼涼之美」通過電影走向了全世界。
  • 崑崙山發現萬年巖畫,畫有「飛機圖案」,史前文明可能真的存在?
    然而曾在崑崙山的萬年巖畫上,竟發現上面畫有現代的飛機!這簡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崑崙山被稱為「中國第一神山」,在怪誕的!《山海經》關於它的記載就有不少。本身它就充滿了神秘感,發現那巖畫上畫有「飛機圖案」後,更是神奇無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萬年前的人類如何知道飛機長什麼樣子?難道史前文明可能真的存在?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高天麟以黃河流域龍山時代的典型陶器——鬲為契入點,通過陶鬲的類型學分析,把握住雙鋬鬲的分布範圍,將陝北地區與內蒙古中南部、晉中、晉南地區的發現概括為「黃河前套龍山文化」[35]。文中還依據牙璋的形制特徵及皇城臺新發現的大臺基石雕「舊物新用」現象,認為石峁遺址的下限年代可能晚至公元前1600年,而目前所知的石峁遺存,至少是兩個不同的人類群團的遺存,它們在時間上有先後,而文化性質相異[54]。  需要說明的是,發掘者將石峁遺址的相對年代與中原地區建立的文化編年進行橫向比較,旨在將石峁遺存放置於中國早期文明視野下綜合觀察和分析。
  • 亞馬遜森林,新發現13公裡的史前壁畫,畫風奇特,細看讓人害怕
    史前巖畫大規模出現,專家被其驚呆!關於史前壁畫的發現,考古史也發現很多。正是這些壁畫的出現讓科學家們了解到有關古人類文明的很多不為人知的真相!近期,一支由英國考古學教授,和史前哥倫比亞歷史學家何塞·艾裡亞特(JoséIriarte)組成的考古團隊,對亞馬遜森林進行了一番考察。
  • 中國阿拉善瑪瑙鑑賞(第一季)
    天然阿拉善龜背狀紋筋脈瑪瑙,富甲天下,圖二淡藍色飄花筋脈瑪瑙精品三色樹狀紋筋脈瑪瑙精品三色樹狀紋筋脈瑪瑙,圖二阿拉善本地藍色紅心糖心瑪瑙阿拉善地表紅糖心瑪瑙糖心瑪瑙雕刻的小魚阿拉善五彩地表眼睛瑪瑙石阿拉善五彩地表眼睛瑪瑙石,圖二。黃色沙漠漆狀如一致山羊。
  • 我州這個山城遺址入圍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據FM1059延邊交通文藝廣播報導)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在論壇上發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洪河遺址、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
  • 浙江寧波餘姚發現的施岙遺址古稻田
    浙江寧波餘姚發現的施岙遺址古稻田,是當今世界已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古稻田。施岙遺址古稻田坐落於寧波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側山谷中。依據寧波地區考古發掘成果看來,施岙遺址古稻田所在的山前平原地帶,普遍存在古稻田層。
  • 西安市閻良區發現「秦國後宮」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4月-1981年12月,在劉慶柱、李毓芳先生的帶領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櫟陽發掘隊,對櫟陽城遺址開展了系統的考古勘探與發掘,確定了櫟陽城遺址的南牆、西牆,發現了大量的道路、建築遺址,並開展了太上皇陵考古,雖因當時地下水位甚高,未發現北牆、東牆。
  • 阿拉善的玉帶海雕
    2020年5月19日晚上10:30,阿拉善愛鳥護鳥群裡大家正在討論上周阿拉善周報的愛鳥護鳥記錄。增加了多少,誰的記錄照拍得好,誰的記錄照拍模糊了,周報裡我出現的錯誤等等,都是大家討論的焦點。        這時候,群裡趙建平大哥突然發出一堆照片,各種阿拉善的鳥類撲面而來。
  • 首次發現戰國時期秦國後宮遺址
    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秦漢櫟陽城考古又有新發現。考古人員通過 2018-2020 年度的考古發掘,第一次在較大面積發掘的基礎上,清理出了戰國秦漢宮城區域內的"後宮"區,首次發現戰國時期秦國後宮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