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年11月2日,瑪麗·安託瓦內特出生在奧地利的霍夫堡皇宮裡。她出身高貴,母親是匈牙利、波西米亞女王特蕾西亞,父親是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
瑪麗自小就是一個美人胚子,傳說在她七歲的時候,曾經被6歲的莫扎特相中。當時莫扎特和家人一起到維也納舉行音樂會,為王室彈奏了一曲小星星,特蕾西亞十分高興,問他想要什麼獎勵。誰知道年幼的莫扎特沒有要求什麼錢財名利,而是回答道: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婚禮上和女王最小的女兒親嘴兒。
這等於就是在說,他長大後要娶女王最小的女兒:瑪麗·安託瓦內特。
女王聽了笑得前仰後合,當然,她並沒有當真,她的女兒怎麼可以嫁給一個樂師呢?
1770年,瑪麗的母親特蕾西亞女王為了和法蘭西帝國停戰,試圖通過政治聯姻來化解矛盾,於是用瑪麗作為籌碼,把她嫁給了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孫子,也就是未來的路易十六。
於是,年僅十四歲的瑪麗就此離開維也納。離別時,特蕾西亞女王嗚咽著對女兒說:別了,我最親愛的孩子。要好好對待法國人民,要讓他們稱頌說我給他們送去了一個天使。
帶著母親的囑託,瑪麗踏上了前往法蘭西的徵程。
不過瑪麗顯然不具備母儀天下的素養。在她小的時候,由於父母忙於政務,瑪麗的童年是在家庭教師的陪伴下度過的。這位家庭教師並沒有多少教書育人的覺悟,為了討這位奧地利女大公的歡心,她對瑪麗極為縱容。瑪麗極活潑好動,她就陪著和她一起玩耍,以至於瑪麗虛度了接受教育最好的時間。你能想像作為法國的太子妃、未來的王后,居然不怎麼會說法語嗎?
在嫁給路易十六之後,瑪麗開始了她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
當然,這裡面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為路易十六對男女之事毫無興趣,遲遲生不下繼承人,這讓瑪麗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1775年8月6日,她的弟妹瑪麗亞·特麗莎產下一子,且他將在七年後成為法國正式王位繼承人,因此安託瓦內特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瑪麗乾脆徹底放飛自我,過上了紙醉金迷、奢侈無度的生活。
瑪麗到底有多會享受(花錢)呢?
我們舉個例子。
當時法國王室有一座小特裡亞農宮,起初是路易十五修建給他的情婦蓬帕杜夫人使用的。在在路易十五過世的兩周後,路易十六就把小特裡亞農宮送給了瑪麗,並且允許她根據自己的喜歡對它進行整修。
於是,瑪麗開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裝修這座宮殿,據說她還把黃金和鑽石鑲在牆壁上作為裝飾,前前後後花在這座宮殿上的錢大約有七十六萬六千法郎。
這還不算,由於國王路易十六沉迷於制鎖,對政事毫不上心,於是大權自然落到了瑪麗手上。
可瑪麗也是一個不學無術只懂享樂的人,在她大手大腳的揮霍之下,國庫很快入不敷出、債臺高築,儘管瑪麗試著進行了一些改革,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當時法國人民憤怒地批評她為「赤字夫人」,還給她編造了一個類似我國「何不食肉糜」的故事。據傳大臣對瑪麗王后說,法國底層人民生活艱難,很多人連麵包都吃不上了,於是瑪麗反問道: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
這個段子雖然是編造的,但足以見得法國人對其的不滿和憤怒。
就這麼一位昏庸無能的王后,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卻表現出了她驕傲堅強的另一面。
在一系列的變故中,瑪麗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軟弱怯懦,她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向各方求援,努力捍衛王權。
當時有人評價說:「瑪麗是當時凡爾賽中唯一的男子漢。」
不過她個人的力量在時代的大潮面前是微不足道的,面對不可挽回的敗局,她和路易十六試圖逃亡,但沒能成功。
1793年10月14日,瑪麗被指控叛國罪交付革命法庭審判,兩天後,她被定罪處死,享年只有38歲。
據說在被送上斷頭臺的時候,她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還下意識地說了一聲「對不起」。
儘管她在面對革命的時候表現地十分頑固和強硬,但她在給自己兒子留下的遺言中卻說道:永遠不要為父母的死報仇!
她在死前原諒了所有的敵人,哪怕正是這些人把她送上了斷頭臺。她還希望所有認識她的人都能夠原諒她無意中帶給他們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