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浪潮:被推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六夫婦,他們的孩子們怎麼樣了?

2020-12-20 枯藤老樹文明史

歐洲歷史上有三位極為倒黴的兄弟,他們本來是高高在上的王,卻被自己的臣民異常殘酷地判處了死刑,真可謂是生不逢時。

其實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就處在那個歷史性的關口之上,卻沒有足夠的智慧應對如洪水猛獸般滔滔不息的歷史浪潮。

他們面對嶄新的緊張局勢,他們面對前所未有激憤的臣民,他們面對日新月異激蕩起伏勇往直前的國際形勢,卻依然採取舊的方法,舊的制度,舊的手段,企圖以此來扼殺那嬰孩般新鮮少年般熱血中年般頑強的生命,豈不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和自取滅亡?

第一位倒黴的兄弟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他在英國內戰之後被斬首。

第二位倒黴的兄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他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斬首。

第三位倒黴的兄弟是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他被蘇俄政府槍決。

路易十六被斬首

歐洲的斷頭臺,即斬百姓,也斬國王,還斬王后,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國王和王后連個體面點的死法都沒有,我想隋煬帝在天之靈,看到這些後來的仁兄,也應該能夠瞑目了吧。

其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更是憋屈,路易十六和咱們的天啟皇帝一樣,都有自己的特殊愛好,只不過天啟喜歡幹木匠活,而路易十六卻喜歡擺弄機械,特別是喜歡對機械進行改裝。

有一次,這位國王發現斷頭臺上的刀是直的,這樣會延長犯人的痛苦,不是很人道,而且用久了刀口還會卷,他經過一番研究,發現將刀改成三角形能解決上述這些問題,還能順便節省不少的鐵。

結果在他改良斷頭臺上的刀十幾年之後,他自己就被三角形的那柄巨刀給斬了,不知道,刀碰脖子的那個瞬間,他會不會慶幸自己之前的靈機一動,當然這個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在這裡就想聊聊,路易十六的王后和他們孩子們的悲慘遭遇,那才是真正的落難鳳凰不如雞,那才是真正的悲慘世界,只是不知道,這些雨果可曾想到過?

瑪麗·安託瓦內特

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原是奧地利帝國的公主,他們的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她嫁給路易十六之後,熱衷於舞會、時裝、玩樂和慶宴,總之都是高消費的愛好,還經常對花園和宮殿進行修飾,因此被人戲稱為赤字夫人。

她雖然過著難以想像的奢侈生活,卻也不能將整個帝國的風雨飄搖和財政危機怪在她的頭上。

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她難道就沒有什麼責任嗎?

如果說她沒有,那些凍死的、餓死的孩子們恐怕不服。

有人說瑪麗這位悲劇的美麗王后就像楊貴妃一樣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她的悲慘命運是被路易十四的晚年、路易十五的荒唐、路易十六的軟弱造就的。

是嗎?

是也不是!

悲慘世界劇照

這位悲劇的美麗王后理應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她表現得比自己的丈夫要更有主見,更為頑固。

她曾經勸說路易十六帶兵去梅斯避難,她還支持路易十六拒絕國民議會提出的廢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權的要求。

可惜軟弱的路易十六並不能護她周全。

1791年6月,她和路易十六逃出巴黎,結果剛到邊境城市瓦倫,就被人給發現了。

1793年10月,瑪麗王后被革命法庭判處死刑,被推上了那架她丈夫改造過的斷頭臺,時僅38歲

被斬首之後,瑪麗王后的屍體被扔進了萬人坑,路易十八復闢之後,才將她的白骨移出妥善安葬。

太慘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那群人真不是什麼善茬!

瑪麗王后畫像

比起路易十六夫婦孩子們的悲慘命運,路易十六夫婦的一刀兩斷,其實還是挺痛快的,至少沒有那些暗無天日的折磨和慘無人道的迫害。

路易十六夫婦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他們家的老四,小女兒索菲,出生後不久就患了嚴重的肺結核,並在十一個月大的時候病逝於凡爾賽宮。

他們家的老二,大兒子路易·約瑟夫,十歲的時候也因為肺結核去世。

這兩位很不幸,或者說很幸運,他們沒趕上那場瘋狂的法國大革命。

他們家的老三,二兒子路易十七,本來是哥哥去世,自己才撿了個法國王太子的位子,結果不幸遇上了大革命。

路易十六夫婦被殺之後,法庭判定由一名名叫託萬·西蒙的鞋匠撫養路易十七。

路易十七畫像

可是好景不長,這名鞋匠也被處死了,之後路易十七一直待在聖殿塔監獄,直至他十歲那年,死在了監獄。

他日常受到虐待,在獄中待了三年,一天只有一頓飯,飯裡面還常有糞便和垃圾,不能洗澡,只能隨地大小便,還被砍去了四肢,最後他在這種慘烈的環境中,只好悲慘地死去。

而那些迫害他的、虐待他的人,還口口聲聲說他是因為結核病才死的。

他們家的老大,大女兒瑪麗·特蕾莎,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到了狠毒的毆打和不可言說的暴行。

更殘忍的是,他們還逼迫她參加父母的死刑,這一幕像極了《權力的遊戲》中的珊莎·史塔克。

更更殘忍的是,他們還強迫她指控自己的母親與弟弟有著某種不可言說的關係,十五歲那年,她被屈打成招。

後來,她經常割脈和服毒自殺,但都沒有成功。

瑪麗·特蕾莎畫像

再後來,她叔叔路易十八復闢,成為法國國王,邀請她回到王宮,從此她開始發洩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怨氣和怒火。

她多次咒罵共和派和雅各賓派、命人放火焚燒俱樂部、揚言要用炸藥轟炸先賢祠,刺殺被流放的革命當權者。

在我看來,這並不能怪她!

因為他們的遭遇的確是非人的遭遇,其經歷的悲慘比起雨果筆下的任何一個人物都要來得猛烈些。

只不過法國大革命的光輝意義掩蓋了這些殘忍的真相。

大概也許有可能這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吧!

法國大革命偉大是偉大,但其中埋葬了多少無辜的白骨,又有幾個人能知道呢?

瑪麗·特蕾莎與《權力的遊戲》中的珊莎·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就幫忙點個讚,評個論,加個關注,鼓勵一下唄。以後小編會多多的給各位老爺奉送更加精彩的歷史類文章哦。

相關焦點

  • 路易十六:斷頭臺上的 「鎖匠國王」
    這句話是茨威格在傳記《斷頭王后》中用於評論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原是奧地利公主,天生麗質,卻不幸成為政治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她15歲遠嫁法國,與當時還是王儲的路易十六結為夫婦,18歲成為法國王后。1766年,為政治上的需求,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公主求婚。奧地利宮廷欣然應允。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場婚禮被拖了數年。
  • 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是因為太仁慈?看看他的所作所為
    在法國大革命的浪潮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成為了具備象徵性質的一幕。一直以來就有一種聲音,認為路易十六罪不至此,他之所以不得善終,是因為太仁慈了。但是當你知道路易十六的所作所為之後,你大概就會打消這種念頭。
  • 「鎖匠」路易十六——大革命的犧牲品,斷頭臺下的冤魂
    我們對路易十六的評價往往都停留在教科書上所描述的那樣的:專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荒淫糜爛、終日與鎖為伴、渾名「鎖匠」。但是這樣的認知未免有點太有失偏頗,作為封建王朝的末代君主,難道他真的是我們所說的那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法蘭西叛徒」嗎?
  • 近代史: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成為第2個被處死的歐洲封建君主
    近代史: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成為第2個被處死的歐洲封建君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控制了制憲議會,他們保留了國王。1792年,奧地利和普魯士聯手幹預法國內政,越過邊界,向巴黎進犯。8月10日,巴黎人民挺身而出,佔領了路易十六居住的 圖伊勒裡宮,把王室成員關入監獄。
  • 法國大革命中路易十六有多倒黴?自己改進的斷頭臺把自己砍了
    法國慶祝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法國總統密特朗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說他是暴君是不合適的,因為此人性格軟弱,不敢採取強力的措施,只是不會統治國家。喜歡造鎖的國王路易十六極為喜歡擺弄機械,尤其是鎖。
  • 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路易十六出生於1754年,原名路易-奧古斯特,亦名路易·卡佩。他的祖父是路易十五,父親是法蘭西太子路易。法蘭西太子路易是路易十五唯一活下來的兒子,但還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了。太子路易和第二任妻子生育了三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夏爾十世。
  • 因為珠寶被推上斷頭臺的悲情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
    人人都知道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個「赤字王后」,揮霍了整個國庫,所以最後被推上斷頭臺,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女人的生活裡都有什麼,這取決於她生活的圈子。瑪麗·安託瓦內特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最小的女兒,14歲嫁到法國。
  • 作為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真的罪有應得嗎?
    對路易十六之死的爭論從斷頭刀落下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法國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時任法國總統的弗朗索瓦·密特朗也說:「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會議中,對教會和貴族束手無策的路易十六這回將手伸向了第三階層——一般市民,不但否決了他們取消第一、第二階層特權的要求,試圖強制取締了他們自發組織的國民議會,還公然違背投票結果,強行加稅,最終徹底引起了對方反抗
  • 歷史小知識:劊子手與斷頭臺
    已處於君主立憲制約束之下的國王路易十六聽說後,召見了有關人員,建議把鍘刀改成三角形,並親自在圖紙上修改起來。1792年4月25日,經改進的斷頭臺第一次正式啟用。頭一個受刑者是個名叫尼古拉--讓·佩爾蒂埃的強盜。行刑當日清晨,罪犯「享受」完一支煙、一杯酒後,被五花大綁,蒙上眼睛,頭朝下按倒在斷頭臺上。
  • 路易十六是少有的私生活不亂的法國國王,卻因奢侈的王后而被法國人...
    法國波傍王朝末代國王路易十六,雖說在日後的法國大革命中與王后安東奈特一起上了斷頭臺,但是不論路易十六的治國能力怎麼樣,他在法國歷史上卻是少有的私生活不混亂的國王。
  • 明朝木匠皇帝法國鎖匠國王,都不務正業為何路易十六走上斷頭臺
    不過明朝皇帝和西方國王有一個不同就是,他們有代替自己執行意志的背鍋俠那就是宦官,如果反擊太過激烈,可以拿背鍋俠去墊背,而西方的國王則沒有這個優勢,於是革命發生了。風雲激蕩的法國大革命,在歷史上被無數次書寫,大讚特贊之後,作為背景的都是倒黴的路易十六!
  • 王后被送上斷頭臺時,不慎踩了劊子手的腳,她下意識地說「對不起」
    看過《鐵達尼號》的朋友都知道裡面有一條被稱為「海洋之心」的項鍊,而關於「海洋之心」是否真的存在的問題,人們也許會有所懷疑。其
  • ...沒猜中結尾|凡爾賽|凡爾賽宮|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凡爾賽玫瑰|瑪麗
    路易十五風流成性,其最有名的情婦是大名鼎鼎的蓬皮杜夫人,這位藝術潮流的引領者為凡爾賽宮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藝術風格——洛可可風,富麗堂皇、繁複柔美。其中還有大量的中式家具。路易十五為兒子(未來的路易十六)舉辦了一場空前豪華氣派的婚禮。這場婚禮是凡爾賽宮的高光頂峰,很多影視作品都做了詳盡再現。婚禮的總花銷約3600萬法郎。路易十五曾問他的財政大臣,對這場婚禮有什麼感想?
  • 路易十六與楊廣,男模與鎖匠 | 齊桐
    法國總統密特朗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文首的那首《VIVA LA VIDA》便是寫致敬法國大革命和路易十六的。而1400年前離我們而去的「暴君」楊廣,我覺得我們尚欠他一句公正的點評。末代皇帝總是那樣,必須死而且必須鮮有美名,其實更何談美名,惡名也是必須的。如果他們不是皇帝,李煜一定是最牛逼的詞人;路易十六一定是最著名的鎖匠;楊廣是最牛逼的什麼呢?很難用一個身份來定義他,他簡直就是一個IP.
  • 楊靖︱「病夫」當國:路易十六與法國大革命
    但歷史的弔詭在於,這樣一位慈父般的好國王最終卻在他親手打造的斷頭臺上斷送性命,成為歐洲第二位(英王查理一世之後)首身異處的君王。歷史學家往往從時代背景,階級矛盾以及王權與教權衝突等方面尋找這一政治事件的成因,而林·亨特則提示讀者諸君,完全可以從弗洛伊德病理學角度重新審視路易十六本人的「病因」及其與法國大革命之關聯。
  • 斷頭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和她的孩子們
    不過,她還有其他一些綽號:赤字夫人、洛可可之母、維也納的賤女人等等,但最後都落實到了斷頭臺。其實,她是一個時代的隨葬品,而這個時代在覆亡前仍不思悔改地排演著封建歐洲的常規套路,王室聯姻。1770年,豆蔻年華的安託瓦內特嫁給了當時還是法國王儲的路易十六,隨後是屬於她的燦爛和寂滅。如同所有的和親,不幸是首要標識,安託瓦內特的不幸源自路易十六。
  • 法國斷頭臺王后被處決後,她的兒女們過得怎麼樣?
    瑪麗的孩子們在奢華的凡爾賽宮的環境下長大,在那裡,他們跟他們的母親一樣,生活被禮儀和社會責任控制著。但是當法國大革命來臨時,一切都被顛覆了。今天,我們來看看瑪麗·安託瓦內特的孩子們的生活。1770年5月16日,14歲的她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 國王上了斷頭臺,他的財寶卻失落在河底,上千噸黃金至今未找到
    路易十六是第一位被送上斷頭臺的法國國王,當他失去理智時,他只有38歲,說到這裡,路易十六真的很鬱悶,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之一就是被處決了,順便說一句,他也是唯一被處決的法國國王,他之前沒有人,後面也沒有人,他似乎對享受這一榮譽並不感到驕傲。
  • 杜莎夫人最早的蠟像作品是 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死亡頭部模型
    歷史1780年她受聘於一個法國皇室家族成為一名藝術導師,並且在1787年製作了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蠟像。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以後,1793年瑪麗被逼製作送上斷頭臺的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死亡頭部模型。一年以後瑪麗被監禁,但是她的雕塑技術從斷頭臺上救了她,被釋放並製作了羅伯斯庇爾的死亡頭部模型。1794年:瑪麗繼承了菲利普醫生的蠟像館事業。
  • 223年前羅伯斯庇爾被處死:談談法國大革命的斷頭臺
    旁觀死刑的幾名貴婦人嚇得暈倒,法國皇帝路易十四就曾經考慮改良死刑。到了法國大革命之前,性格懦弱寬和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決心改良斬首。在一個支持廢除死刑的醫生約瑟夫·伊尼亞斯·吉約坦(制憲議會議員)的建議下,路易十六親自參加設計,最終在1791年發明了機械化的斷頭臺。經過用動物和死屍實驗,斷頭臺的效果很好,路易十六本人也深感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