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鎖匠」路易十六——大革命的犧牲品,斷頭臺下的冤魂
我們對路易十六的評價往往都停留在教科書上所描述的那樣的:專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荒淫糜爛、終日與鎖為伴、渾名「鎖匠」。但是這樣的認知未免有點太有失偏頗,作為封建王朝的末代君主,難道他真的是我們所說的那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法蘭西叛徒」嗎?
-
路易十六:斷頭臺上的 「鎖匠國王」
大家一定聽過一句話,「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價格。」這句話是茨威格在傳記《斷頭王后》中用於評論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原是奧地利公主,天生麗質,卻不幸成為政治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她15歲遠嫁法國,與當時還是王儲的路易十六結為夫婦,18歲成為法國王后。
-
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路易十六出生於1754年,原名路易-奧古斯特,亦名路易·卡佩。他的祖父是路易十五,父親是法蘭西太子路易。法蘭西太子路易是路易十五唯一活下來的兒子,但還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了。太子路易和第二任妻子生育了三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夏爾十世。
-
歷史浪潮:被推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六夫婦,他們的孩子們怎麼樣了?
第一位倒黴的兄弟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他在英國內戰之後被斬首。第二位倒黴的兄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他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斬首。第三位倒黴的兄弟是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他被蘇俄政府槍決。其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更是憋屈,路易十六和咱們的天啟皇帝一樣,都有自己的特殊愛好,只不過天啟喜歡幹木匠活,而路易十六卻喜歡擺弄機械,特別是喜歡對機械進行改裝。
-
近代史: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成為第2個被處死的歐洲封建君主
近代史: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成為第2個被處死的歐洲封建君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控制了制憲議會,他們保留了國王。1792年,奧地利和普魯士聯手幹預法國內政,越過邊界,向巴黎進犯。8月10日,巴黎人民挺身而出,佔領了路易十六居住的 圖伊勒裡宮,把王室成員關入監獄。
-
斷頭臺:人道主義醫生發明的「仁慈」斬首機器
隨著啟蒙運動在法國的流行,一些進步思想家開始呼籲,即使是對死刑犯也應該進行人道主義處決,其中就包括吉約丹(Joseph-Ignace Guillotin)醫生,他是廢除殘酷死刑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他認為死刑設施應該是一個簡單而高效的裝置,並且應當在私下進行,而不是在公開場合的眾目睽睽之下。身為議會議員的他積極地倡導開發新式刑具,而這也得到了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支持。
-
法國大革命中路易十六有多倒黴?自己改進的斷頭臺把自己砍了
法國慶祝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法國總統密特朗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說他是暴君是不合適的,因為此人性格軟弱,不敢採取強力的措施,只是不會統治國家。喜歡造鎖的國王路易十六極為喜歡擺弄機械,尤其是鎖。
-
223年前羅伯斯庇爾被處死:談談法國大革命的斷頭臺
要知道,路易十六是註明的鎖匠國王,本來就對機械很有興趣。這次斷頭臺的設計者是德國巧匠多皮亞斯·施密特,路易十六本人也參加了改良。最初的刀是和地面水平的長方形,斬首效果不太好。在路易十六建議下,最終改成了梯形。斷頭臺設有木條以固定犯人的頭部。刀刃落下時的落差為二米多,確保能快速斬斷犯人的頸項。
-
作為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真的罪有應得嗎?
對路易十六之死的爭論從斷頭刀落下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法國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時任法國總統的弗朗索瓦·密特朗也說:「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得不說路易十六某些方面真的是成事不足的典型,你說出逃就出逃吧,還失敗了;失敗就失敗吧,在出逃之前他甚至在王宮留了一封信,痛罵亂臣賊子,宣稱自己在立憲時代所作所為都是被逼的,是非法而且無效的!(這時候他都沒有跑出法國!)
-
楊靖︱「病夫」當國:路易十六與法國大革命
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林·亨特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一書中斷言:法王路易十六之「肉體」疾病在法國人心目中也是「國體」有疾的隱喻或影射。與乃祖路易十四「朕即國家」、以及路易十五「朕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豪邁氣度不同,法王路易十六自幼年起一直循規蹈矩,寬厚仁慈,堪稱數百年來好大喜功而風流成性的波旁王朝之另類。
-
國王上了斷頭臺,他的財寶卻失落在河底,上千噸黃金至今未找到
路易十六是第一位被送上斷頭臺的法國國王,當他失去理智時,他只有38歲,說到這裡,路易十六真的很鬱悶,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之一就是被處決了,順便說一句,他也是唯一被處決的法國國王,他之前沒有人,後面也沒有人,他似乎對享受這一榮譽並不感到驕傲。
-
明朝木匠皇帝法國鎖匠國王,都不務正業為何路易十六走上斷頭臺
不過明朝皇帝和西方國王有一個不同就是,他們有代替自己執行意志的背鍋俠那就是宦官,如果反擊太過激烈,可以拿背鍋俠去墊背,而西方的國王則沒有這個優勢,於是革命發生了。風雲激蕩的法國大革命,在歷史上被無數次書寫,大讚特贊之後,作為背景的都是倒黴的路易十六!
-
王后被送上斷頭臺時,不慎踩了劊子手的腳,她下意識地說「對不起」
看過《鐵達尼號》的朋友都知道裡面有一條被稱為「海洋之心」的項鍊,而關於「海洋之心」是否真的存在的問題,人們也許會有所懷疑。
-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十八世紀的歐洲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起源於英國,之後在整個世界蔓延開來。公元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法國王室隨之覆滅。
-
圍觀斷頭臺處決犯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許多被送上斷頭臺的受害者——但不是所有人——都把他們的遺言記錄了下來。在1793年被處決之前,國王路易十六發表了一篇演講,告訴人們:「我死的時候是無罪的。我原諒那些導致我死亡的人。 1793年,劊子手們在一大群人面前把國王路易十六送上斷頭臺。1792年,「無褲黨」,即工人階級的平民逮捕了國王,第二年他因犯有反人民罪而受審。
-
歷史小知識:劊子手與斷頭臺
在雅各賓專政末期,他曾把2,700人送上斷頭臺,從而名聲大噪。亨得的兒子殺人不多,只有360人。孫子不爭氣,竟把斷頭臺送進了當鋪,急得內政部長明令當鋪老闆火速「完壁歸趙」,因為等著要處決犯人哩!桑松家族末代劊子手、1849年的「巴黎先生」去世後,由他的第一助手尼古拉·羅克坐上了這把交椅。桑松劊子手世家就此壽終正寢。
-
法國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導語:法國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像是當年的法國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
路易十六是少有的私生活不亂的法國國王,卻因奢侈的王后而被法國人...
法國波傍王朝末代國王路易十六,雖說在日後的法國大革命中與王后安東奈特一起上了斷頭臺,但是不論路易十六的治國能力怎麼樣,他在法國歷史上卻是少有的私生活不混亂的國王。
-
她是莫扎特都想娶的大美人,14歲嫁給法國國王,38歲被送上斷頭臺
當時莫扎特和家人一起到維也納舉行音樂會,為王室彈奏了一曲小星星,特蕾西亞十分高興,問他想要什麼獎勵。誰知道年幼的莫扎特沒有要求什麼錢財名利,而是回答道: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婚禮上和女王最小的女兒親嘴兒。
-
14歲少女遠嫁法國,38歲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奢華短暫的一生
未出嫁前,她是奧匈帝國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從嫁給法國王儲,到成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可惜她38歲時就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臺。她的一生為何短暫如曇花一現?她之所以年紀輕輕就殞命,和她奢華放縱的生活有沒有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