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與立 且看傳統餐飲如何走好轉型之路

2021-01-08 TechWeb

自2013年網絡訂餐APP進入城市居民的生活開始,眾多第三方外賣平臺紛紛湧現,大街上隨處可見各類狂奔的送餐「騎士」,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等網絡訂餐APP已經成為人們手機裡的常備APP。與此同時,網絡訂餐也開始成為人們餐飲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線外賣更是成為餐飲O2O中發展最為快速的產品。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1億,手機網上外賣用戶達到1.9億,2017年網際網路外賣市場勢頭更是有增無減。

傳統餐飲走上轉型之路絕非心血來潮

由網際網路引發的這場龍捲風颳進了每個傳統餐飲經營人的心裡,短短幾年,網際網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變著傳統餐飲的經營模式,從「網紅餐飲」的出現,到網絡訂餐的大勢崛起,再到現在的線上排號、觸屏點菜、電子菜單、行動支付、線上點評等等,人們的消費模式正越來越智能化和網絡化,餐飲消費模式和支付方式的轉變讓餐飲人看到網際網路正快速向傳統餐飲業滲透,事實上,餐飲大環境正在發生變化。

一、「網絡口碑」成為影響餐飲業的第四大決定因素

一直以來,菜品、服務和環境這三大要素是消費者選擇餐廳的決定性因素,餐飲從業者只需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用餐環境、優質的人工服務和絕佳的菜品即可保證一定流量的消費者。然而,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網絡社交時代,無論是好口碑還是壞口碑,消費者均可藉助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通過點讚、轉發、分享等方式實現細菌式的傳染性傳播,從而影響線下客流量,餐飲中的社交因子形成的「網絡口碑」也因此成為餐飲人不得不重視的因素。

以現下較為紅火的網際網路餐飲店為例,大家較為熟悉的莫過於早些年出現的「雕爺牛腩」,這可謂是最早的「網紅餐飲」,類似的網際網路餐飲店還有14年出現的黃太吉、人人湘和伏牛堂等,加上今年刷爆朋友圈的「喪茶」和「喜茶」,這些網際網路餐飲店均由網絡口碑衍生而出,限量購買、現象級排隊可謂是這些網際網路餐飲店的代名詞。不難看出,這些網際網路餐飲店在短時間內依靠網絡口碑迅速崛起並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不斷為線下餐飲店帶去大量的嘗鮮人群,創造井噴式新客流,網絡口碑的威力可見一斑。

二、移動端客戶成為餐飲行業競爭的主力人群

飲食之欲,人之根本,經濟再不景氣,人都離不開吃,更別說是舌尖上的中國,一日三餐甚至一日四餐,每一餐都是一次可以預見的盈利機會,13億的消費群體和龐大的市場剛需使餐飲業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國網際網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31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3.2%,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6.95億,佔比達95.1%,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網際網路的廣泛運用和手機的普及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已經從線下走到線上,絕大部分人近半數的時間花費在上網,機不離身更是一種常態,隱藏在移動端後的客戶成為每個餐飲經營人都看得見的肥肉。

餐飲大環境的改變對傳統餐飲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近年來,餐飲業在食材、房租、人工、能源等成本不斷增高,再加上在管理和營銷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傳統餐飲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困境重重的傳統餐飲似乎已成為「籠中困獸」。然而,馬雲曾說過「傳統企業,要麼轉型,要麼死」,這話簡單粗暴但卻不是空穴來風,「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仍然是萬物生存的唯一法則,要麼適應環境,要麼被市場淘汰,依託網際網路進行改造成為傳統餐飲的救命稻草。

破與立,傳統餐飲華麗變身餐飲O2O

實際上,一些有先見之明的傳統餐飲人率先作出了抉擇:歷經16載春秋的粵菜代表唐苑酒家告別白宮,華麗轉身為「米星」,具有百餘家連鎖店的木屋燒烤結合網際網路推出「會燒烤的擎天柱」,涼茶品牌始祖「王老吉」聯手網際網路和電商巨頭打造「超吉+」,傳承百年的中華老字號「潘高壽紅參薑茶」主動擁抱社交化電商…….,眾多傳統餐飲業紛紛走上轉型之路,其中,金百萬、仔皇煲的網際網路自助餐廳、O2O眾籌的重慶小天鵝、O2O服務體驗的海底撈等更是實踐O2O轉型成功的典型代表,縱觀轉型之路,他們的成功離不開以下幾點:

一、細分市場,提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特色賣點。提到服務想到「海底撈」、提到毛肚和菌湯想到「巴奴」,提到高性價比想到「外婆家」,對市場的精細劃分、對自身的精準定位讓這些餐飲企業擁有一群忠誠的消費者並牢牢佔據一定地盤。

二、借力網際網路,優化模式提升效率。藉助電商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優化管理模式,消費者可通過掃碼、行動支付等多種方式進入平臺,跟蹤商家動態信息,通過平臺進行預訂、點單、支付、評論、互動等活動,從而提升效率,克服傳統餐飲弊端。

三、巧用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對用戶基本信息、產品使用次數、就餐習慣等進行收錄,在後臺形成自身資料庫,根據用戶群,結合大數據進行分析,憑藉真實客觀的用餐數據,精確定位,切實觸及目標客戶群進行符合自身顧客群的營銷。

四、固根守本,內外兼修。不管形式如何,優服務+好品質始終是餐飲工作的核心,固守餐飲根本,輔以網際網路包裝,才是餐飲O2O的長存之道,途注表面功夫最終只能淪為「紅不過三天」的網紅餐飲。

近幾年來,加入轉型隊伍的傳統餐飲企業猶如過江之鯽,預計在2017年,我國餐飲O2O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在線用戶數突破至3億,巨大的市場規模空前激發了傳統餐飲業轉型的熱情,2017年必將是餐飲O2O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一年。

餐飲O2O市場四大發展趨勢

但就目前來看,我國餐飲O2O市場雖處於快速發展期,但絕大部分轉型成功的餐飲O2O企業還處於摸索經營階段,市場尚不成熟,但從總體來看,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餐飲O2O市場終將走向以下幾個方向:

一、經營模式最終趨向以硬實力為主,軟實力為輔

從14年各大外賣平臺為了擴大規模進行的砸錢大戰,到現今紅極一時後銷聲匿跡的各類「網紅餐飲」,無不告訴餐飲人一個道理,那就是靠燒錢、靠噱頭、靠炒作只能在短時間內形成井噴式消費流,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消費者和創收的業績是無法長久持續的。喧囂熱鬧只是餐飲經營的附加值,無法成為餐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過往的O2O企業競爭歷史告訴我們,能否為消費者提供極好的用戶體驗才是餐飲經營制勝的關鍵,轉型後的O2O企業依然需要確保品質、性價比、服務等餐飲經營硬實力。在硬實力的基礎上,以網際網路為依託,提升餐飲經營軟實力,餐飲O2O市場也終將形成以硬實力為主,軟實力為輔,軟硬相結合的經營模式。

二、打造自身電商平臺漸成趨勢

目前,絕大部分餐飲O2O企業的經營發展大多依賴於第三方平臺,無論是從管理方面還是營銷方面,餐飲企業均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從長期來看,這不利於餐飲O2O的發展,事實上,第三方平臺現已不能滿足當前餐飲O2O企業的發展需要,打造符合自身需要的電商平臺已漸成趨勢。

通過平臺,從排位、預定、點單、支付、評論反饋,餐飲企業均可實現自我管理,並可根據自身需要制定滿足自身需求的營銷方案,減少第三方中間環節,讓消費者回歸企業。根據需要,一些餐飲O2O管理軟體已應運而生,比如微信上線的「小程序」、餐飲SaaS軟體雲兔的出世等,這類專門為餐飲O2O企業量身定做的餐飲管理軟體的出現將為傳統餐飲的轉型提供支撐,同時加速餐飲O2O企業的發展。

三、餐飲O2O將逐漸由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散

作為中國經濟中心的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是餐飲O2O企業的起步之地,短短幾年,北上廣深帶動餐飲O2O企業快速成長,但隨著發展的加速,這些地區的餐飲O2O企業競爭加劇,發展進步空間逐步縮小。

反觀二三線城市,雖然起步較慢,但隨著網際網路的運用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這些地區的人們網際網路意識正在覺醒,對電商的需求逐步加大。實際上,受國家政策和網際網路大環境的影響,這些地區的一些傳統餐飲已經開始主動擁抱網際網路,相比競爭力與日俱增的北上廣深,餐飲O2O企業在二三線城市尚存在較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的是,餐飲O2O發展中心將逐漸由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散,二三線城市所具備的發展潛力將助力餐飲O2O企業走入另一個發展高峰。

四、產業逐步趨向於標準化,市場進入良性發展

當下正是餐飲O2O企業的快速發展階段,產業發展形式和管理模式較為混雜。一方面,跟風現象嚴重,一些人看到餐飲O2O有利可圖便紛紛加入,採用的管理模式更是五花八門,這直接導致餐飲O2O企業經營人水平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時常有之。

另一方面,市場不夠成熟,大部分餐飲O2O企業處於摸索經營階段,行業中尚未形成較為系統的管理經營模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激烈的市場競爭會逐漸規範市場,行業終將走向發展成熟期,產業逐步趨向於標準化,市場進入良性發展。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網際網路將會進一步加快替代和顛覆傳統產業,但網際網路也將是傳統產業的助推器。網際網路+餐飲無疑是對傳統餐飲行業的一種助推,也是在共享經濟時代的一種有益嘗試。

劉曠,以禪道參悟網際網路、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本文系TechWeb博客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相關焦點

  • 傳統餐飲轉型婚禮堂的最大阻礙
    各地婚禮堂行業如百花齊放般盛開,而一些較早進入婚禮堂行業的商家也開始進行了自身的轉型和重新布局;也有一些後來者在尋找更好的物業條件準備投身到婚禮堂行業當中。今天,筆者就從簡單來聊聊傳統餐企轉型婚禮堂行業的最大阻礙。傳統餐企轉型婚禮堂行業的最大阻礙是什麼呢?層高、物業條件、品牌影響力、餐品、口碑……還是其他?
  • 7位餐飲創始人齊聚探討餐飲轉型變革之路
    7大新銳品牌胡桃裡、松哥油燜大蝦、宴遇、雲味館、大龍燚、探魚、蛙來噠等品牌創始合伙人悉數到場,深圳眾多知名餐飲人也受邀出席活動,共同探討新餐飲時代餐飲轉型變革之路。   羅華山提出新餐飲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構建由3要素組成   1、產品力:解決客戶粘性問題   2、營銷力:解決品牌、產品價值放大和決定顧客數量問題   3、組織力:是餐飲連鎖實現規模化發展的關鍵要素   羅華山還強調新餐飲時代,餐飲人應主動出擊,多看多學,提升認知,自我進化,向先進學習。
  • ...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共話餐企快速復甦之路,重燃2020!
    (原標題:天財商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共話餐企快速復甦之路,重燃2020!)
  • 天財商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助力餐企快速復甦之路
    從2019到2020年的餐飲行業跌宕起伏,競爭格局的激烈,環境的變化,以及新冠疫情的突然來襲,讓眾多餐飲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同時也加速了餐飲行業新一輪進化的歷程。新形勢下,餐企應該如何提升,才能不被時代拋棄?提升盈利和抗風險能力的關鍵又是什麼?
  • 天財商龍詳解餐飲企業應如何做好數位化轉型!
    但如何能夠融合輕重兩種模式,理論上存在的可能性,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卻並不容易。「強管控而不增添過重的管理團隊和過多的管理成本」、「合夥制快速擴張的同時保持統一管理和戰略一致」、「在確保生存的基礎上尋求新的增長點」,這些單純依靠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容易做到。於是,「數位化」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 從波司登、九牧王、衣邦人的逆勢轉型,看傳統品牌的破局之路
    那麼,傳統品牌的轉型升級還有什麼新打法嗎?近來,波司登、九牧王和衣邦人逆勢轉型的案例也引發了行業的關注和討論。其背後的產品升級和品牌引爆之道,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許啟發和答案。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以波司登、九牧王為代表的服裝品牌才得以逆勢轉型,解鎖了品牌升級新方法。 以暢銷全球的波司登為例:從連續23年中國羽絨服銷量冠軍的輝煌成績,到被moncler、加拿大鵝等品牌搶走大部分年輕顧客,輝煌一時的波司登急需新動能與新活力重回主流視野。
  • 餐飲行業步入新常態:且看6大特色5大因素5大建議
    2014年,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8208億元,同比增長2.2%,增速由負轉正,比上年大幅增長4個百分點。儘管2014年餐飲行業總體銷售有所回暖,但從總體上看,高端餐飲仍未走出困境。   3.迎合大眾化消費,經營初顯市場活力   在高端餐飲消費受到遏制的同時,大眾化餐飲表現出強勁的市場活力。
  • 海外中餐館力求轉型 打造「舌尖上」的華人餐飲
    海外中餐館力求轉型 打造「舌尖上」的華人餐飲 2012年10月12日 11: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然而,隨著中餐館在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及相互間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中餐館已告別傳統意義上的經營方式,力求轉型。
  • 之新家園丨新華書店的轉型之路
    書店,孕育著眾多的人才,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書店的地位依舊是無可替代的。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是每個人心裡的一片綠蔭,撫慰著那急躁的心靈。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網紅書店掀起了一股熱潮,吸引了大批「觀光者」,但可惜的是這僅僅是拍照熱潮。
  • 成都美倫生物科技:網際網路時代來臨,舉步維艱的傳統美業該如何實現...
    一邊是深陷泥沼、積重難返的傳統美業,一邊是作為朝陽行業且有著巨大上升空間的大健康產業,傳統美業與新型美業雖有重合之處,但卻有雲泥之別。面對不被未來市場所接納的困局之下,瀕臨淘汰命運的傳統美業該如何實現自救呢?
  • 從代工走向品牌 數字轉型成傳統產業新舞臺
    轉型,是近年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最重要的兩件事。對於當下企業來說,除了是挑戰之外,事實上更是機會,因為數字轉型最終帶來商業模式的再造與創新,創造更大舞臺的機會。
  • 從機器人咖啡看未來餐飲行業大方向,如何才能活下去?
    而這些餐廳追根溯源無外乎一個特點,就是藉助網絡媒體的力量,通過網絡直播、微博熱門等傳播方式來吸引大量的用戶群體,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網紅餐飲」。這些「網紅餐飲」在營銷模式上大致上是相同的,都充分利用了「網際網路+營銷」的方式,以各種熱點、話題等事件迅速「躥紅」。然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網紅餐飲」的曇花一現。
  • 中航「健身+餐飲」服務新模式,或成健身行業轉型突破口
    (原標題:中航「健身+餐飲」服務新模式,或成健身行業轉型突破口)
  • 餐飲服務巨頭王品不為人知的轉型之路
    按照王品集團董事長陳正輝的說法,20多年前,王品以高端西式牛排料理在中國臺灣起家,在創立鵝夫人之前,王品還並沒有正式涉足中式餐飲服務。如今,國內消費升級,餐飲服務業首當其衝。除了繼續保持多品牌經營的市場策略,大力拓展中餐市場份額,提高更高性價比的菜餚選擇和服務,成為王品集團在競爭更為白熱化的中國餐飲服務市場脫穎而出的新法寶。
  • 綠水青山話轉型!珍禮書記做客大型新聞訪談節目《轉型之路》
    原創 微觀峰峰 微觀峰峰轉型之路6月10日晚大型全媒體新聞訪談節目《轉型之路》之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精彩回放錯過的、沒看夠的快來和小編一起再看一遍節目中,珍禮書記講事實、擺證據將峰峰轉型發展的故事娓娓道來現場金句頻頻引發觀眾陣陣掌聲珍禮書記都說了哪些讓人記憶深刻的話呢
  • 海天味業市值超6000億,「追趕者」中炬高新如何破與立
    作為「追趕者」,中炬高新引入寶能系投資者、拓展渠道,不斷破與立,增長勢頭迅猛。提起中炬高新,大家應該都吃過中炬高新的「美味鮮」和「廚邦」醬油,在調味品行業,中炬高新可算是一個奮進的追趕者。作為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中炬高新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本文擬從發展歷程、核心品類、渠道、行業趨勢等角度全面解析中炬高新的成長路徑,發現中炬高新的成長邏輯。
  • 武強縣參加河北電視臺《轉型之路》節目錄製
    近日,河北電視臺大型新聞訪談欄目《轉型之路》,衡水市武強縣作為創新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受邀參加的節目錄製。  節目現場,武強縣委書記侯桂寧首先向大家推介了武強年畫這張傳統的文化名片,重點介紹了武強如何由國家級貧困縣靠發展文旅產業實現了綠色突圍以及武強文旅產業下一步的規劃和設計。
  • 高等教育評價改革「破」與「立」
    不破不立,破字當頭,立在其中。《總體方案》針對我國教育評價的突出問題,堅決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列出了若干個「不得」禁令,符合教育邏輯規律,指向明確、可操作性強。同時,《總體方案》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新的教育評價理念,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破舊立新,我們必須堅決執行和落實到位。
  • 三破三立 提升質量
    三破三立 提升質量——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推進質量強縣建設紀實文 李小松 焦強在河北石家莊深澤縣布藝核心產區白莊鄉小堡村,已形成了擁有研發設計、原材料採購、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的中高檔布藝產業集群。回顧30年的發展歷程,小堡布藝真正突破技術壁壘,也是近幾年的事情。
  • 看行業大數據,分析2020年線下電競門店應該如何「破與立」?
    目前,疫情走勢逐步緩和、娛樂行業即將復工復業,行業大數據也一片利好,在此重要關頭,以遊戲為核心的線下電競門店應該如何發力,才能實現疫情之後的快速營銷獲客,突破現有格局?1.破局:場景先行,品牌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