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都是讀書日,讀了一輩子書,現在才知道讀書的這6大意義

2021-01-08 白書故事店

天天都在讀書,那你知道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嗎?

看著學校裡穿著學士服的畢業生們,才想起來畢業已經一年了。一年前忙著吃散夥飯的同學們,現在有的在四處奔波,有的在加班奮鬥,有的已經遠赴國外,有的還在悶頭讀書。

書籍是精神食糧,其實和真正的物質食糧相比還差很多。而解決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真正將書籍看成物質食糧,用吃飯的態度來讀書,怎麼好好吃飯,就怎麼好好讀書。

我們不應該在某一天關注閱讀,然後在另外的364天忽略它。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像吃飯一樣,每天三頓,而不必專門定個日子,大家一起來呼籲吃飯。

我們不應該在一天關注閱讀,然後在另外 364 天忽略它。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想吃飯一樣,每天三頓,而不必專門定個日子,大家一起來呼籲吃飯。

讀書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讀書的6大意義:

1.讀書不僅能讓我們擺脫無知,能讓我們學會思考,更重要的是能讓我們擺脫比無知更可怕的無明狀態,活出我們與其他動物不同的人生。讀書使你掌握知識,弄明白一些人類已經弄明白的知識,人家都弄明白了,都寫在紙上了,就是讓你學,你還不願意嗎?學不會的話,以後進了社會這不會,那不會,到處碰壁,生活不如意,看別人通過自己的知識和本領過上好生活,而你自己由於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只能過一種屌絲的生活,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2.讀書可以讓人濾除浮躁。讀書,撇開喧囂,撥開冗務,於小樓一角仔細的品味,咀嚼書中的寧靜和快感,在寂靜中體會人生的滋味,在書海中濾除浮躁的心態,淡泊名利,淡然處世,無疑是愉悅滄桑人生的美好享受。讀書,是一種精神的跋涉。一個人的心靈若能得到知識的浸潤,就會生出許多靈氣和色彩。

3.讀書能夠讓人更勇敢的面對現實,能夠讓人的精神有所寄託並充實,能夠讓人依靠自身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讀書能使人安靜,心靜則目明,更能帶來思維的深刻。

4.讀書是為了自己的靈感儲備,靈感不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靈感是把1變成l。它真的需要有東西撞到你,讓你在那一瞬間開了竅,靈感就是你的經歷。書本身就是創意的集合,讀書能讓你看到很多,但前提是你真的讀了,而不是翻了。

5.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實踐。通過思辨讀書,通過結合經驗、經歷不斷消化書中的深度的知識,有批判性地採用「拿來主義」的方式。將所學巧妙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又不斷地將經驗分享給身邊的人,隨著一次次的分享,認識也一步步加深和全面。

6.讀書是為了打發時間、為了尋求精神快感與慰藉、緩解無聊、增加自己心中的閱歷、為了考試、為了要他人高看自己、為了自己站在高處俯視他人、為了接近自己喜歡的人、為了融入某些圈子、為了藉此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解開人生的困惑、為了當作自己逃避某些事情的藉口。這就是讀書的五大意義,讀書,讓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意義。

相關焦點

  • 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意義在哪裡?知乎網友們的回答亮了
    知乎上有人提了這麼一個問題: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引發了一番熱議,目前已經有超過6000個回答!網友各抒己見,很多見解精闢獨到,讓人看完茅塞頓開。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惑,看下面這些答案能不能為你解惑。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這對於致力於終身讀書的人興許並不構成問題,他們終將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也算不得什麼問題,他們讀書多半靠別人引導;老年人則可能還有那麼大的好奇心和讀書興趣的怕也不太多,讀書能力,至少是目力和記憶力,到老年也會大不如前了。所以,金克木總結道:「書讀不過來的問題只怕主要是從二十幾歲到五六十歲以知識為職業的人的煩惱。
  • 世界讀書日:書,讀起來!
    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來了。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立每年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
  • 世界讀書日:分享十句與書籍有關的句子,讀書因讀而美
    2020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的全稱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這一天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保護智慧財產權。在這一天,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基本上都會舉辦很多與圖書和文化相關的主題活動,來紀念世界讀書日,所以它是一個全球性的活動,非常有意義。
  • 農村俗話說:「讀書讀書讀老鼠」,「讀老鼠」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讀書讀書讀老鼠」是很有趣的一句話,主要是「老鼠」這種人們非常熟悉的動物,讓人聯想頗多。也因為如此,我國農村就有很多種說法,都是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來解釋,各地又有各地的說法,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文就這句俗語在我國民間的不同說法例舉如下。
  • 世界讀書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人生可以擁有的最大財富
    無論古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一直被人認為是值得去做,並且做了會有極大收穫的兩件事情。甚至很多人以這句話為座右銘,去努力達成這樣的成就。實際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不僅僅是能夠讓我們增長見識和胸襟的事情,更是我們人生中可以擁有的最大財富。
  • 讀屏本是「零食」 讀書才是「正餐」
    「讀屏不讀書」正在成為一個讓人揪心的社會現象。讀屏與讀書,只有一字之差,看似都是在「閱讀文字」或「閱讀信息」,其實這是具有天壤之別的兩種閱讀生態。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行動裝置為載體的閱讀,儘管融通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綜合感官於一體,但大多數屬於「淺閱讀」體驗。
  • 讀了十幾年的書,才發現這種讀書技巧。早知道該有多好!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也是從書單裡找到開始讀的,忘記了是在讀哪本書時被推薦的。最初看的是全英版的,因為英語水平有限,斷斷續續的看了幾個月才看完。今天忽然想起,就又花了兩個小時把中文版的快速瀏覽了一遍。
  • 書該如何讀?看朱熹的讀書六法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然這個說法未免有些功利,但它也反映出讀書對於人的重要性。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廣博見聞;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品行;讀書還可以舒緩壓力,放鬆心情。不同需求,不同個性的人們,都能在書籍中找到自己的一片獨特天地。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讀書也不例外,書可以立志也可以喪志。
  • 讀書是一輩子的好事
    謝衛華一家酷愛讀書,藏書達六千餘冊,全家人常常在書房、飯桌談論讀書心得,家中書香滿溢,散發著沁人的芬芳,他說,讀書是一輩子的好事。成長:讀書為他插上理想的翅膀1979年,謝衛華在湛江藝校中專畢業後被分配到市雷劇團工作。面對單調而艱辛的梨園生活,有的年輕人隨意地打發了時光,而謝衛華卻抓住時機,通過閱讀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 「我的讀書經驗」|陳思和:好書是可以讀一輩子的
    我讀書是很認真的,寫書也很認真。當時我想,這個書該怎麼寫呢?為此就在復旦大學開了一門同名的課。一個學期下來,大概只講了七篇,於是第二個學期就先訂了一個大綱,從最後一篇倒過來講,最終用兩個學期上完了這門課。這門課前後開了三次,反反覆覆一共講了三年。大家知道,現當代文學,相較於古文和外國文學,只要識字的人都看得懂,似乎沒有什麼好講的。
  • 什麼樣的書,才算一本好書?|朱學東讀書
    2,朱老師,能介紹一下您的讀書方法嗎? 我也沒什麼讀書方法。就是覺得,書必須要自己讀,才是真的讀了。聽書看起來方便,但只適合童年時代的我,那個時候也不認識字,只能聽評書連播。但我今天覺得,除了聽小說,這不是讀書。
  • 陳春花《大學的意義》:多讀書,讀好書
    大學是一片海一樣,包容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學習探討人生的意義,碰撞出火花,迸發出青春的色彩,關於文學 關於愛情 關於理想,都在這一刻綻放出來。大學是一個充滿光芒星辰的夜空,接納千姿百態的莘莘學子,並埋下大大小小理想的花籽,從一顆幼小的嫩芽成長到參天大樹枝繁葉茂,在這裡磨練 打怪升級,綻放我們的無限遐想,成就我們的夢想。
  • 世界讀書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做生活中一位有思想的舞者!
    你始終不明白,一萬個美麗的未來,抵不上一個溫暖的現在。from《關於現在關於未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獨特的旅行方式行萬裡路是身體的鍛鍊,讀萬卷書是心靈的旅程。一個人對待人生的態度及其思想境界往往受到個人儲備知識與見識的影響,讀過的書、交往的人、經歷過的事,這些都決定了你的思想境界,也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 梁文道訪問黎智英 怎樣讀書?讀什麼書?
    黎:對呀,二千字的文章我也是這樣寫出來的,因此我永遠會隨身攜帶電子辭典。我實在沒時間坐下來慢慢寫,所以當我等人,或是在車上讀完一些東西,就會利用空檔拿手機去寫。梁:說回The Road to Serfdom,你最初讀了幾天也才看了四頁,是甚麼時候一下子都貫通的呢?黎:第一次我看不懂,但還是由頭讀到尾。直至第二次,還是不太明白;到了第三次、第四次才終於了悟。
  • 不知道如何讀書?讀了啥也記不住?三個方法幫你實現高效閱讀
    最近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讀書是好,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讀書,每每拿起一本書,沒看兩分鐘就跑神。萬物皆可閱讀,那這書究竟要如何去讀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先把這本書大略看看,如果你完全不懂,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那你就放下,這本書的知識暫時還不適合你。如果大概能理解,你就先往下看。看完以後體會一下,你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啊。2.一邊看書,一邊玩手機?有人會一邊讀著書,一邊拿著手機看,看一會兒讀兩句,再看。這是一定要避免的習慣。
  • 韓國作家二志成,就是這樣讀書的|讀《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
    韓國作家二志成寫了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我為它的讀書概念所深深打動,也徹底改變了我的閱讀思維。這是一部告訴人怎麼讀書,怎麼通過閱讀改變人生的書。最開始,看到這樣會懟人的標題,引發了我的好奇和反感,讓人誤以為是心靈雞湯。但是好多人推薦我,還有它昂貴的價格,讓我非讀一下不可。真的,讀完,耳目一新。
  • 多讀書,讀好書,讓書真正成為進步的階梯!
    書作為一種知識的承載體,和每一個人的生活學習都息息相關。即使現在網際網路技術如何繁榮發展,書仍然沒有任何淘汰的跡象,反而在這個浮躁的當下,更讓大家青睞!書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質量也是參差不齊。但是我們的宗旨依然是多讀書,讀好書!
  • 高中畢業進廠,不甘心,靠讀書,逆襲成大區經理,讀書無用論?
    至少,我對讀書的好書,是深信不疑的。我同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讀書,他現在不是經理,而只是一個流水線上的打工仔。我的前同事,一個不到30歲的男生,他在讀了高中之後就沒有繼續讀書了。當時,一來家裡面沒有多少錢,二來他也覺得讀書沒有什麼用,讀書改變不了命運,只有靠自己打拼才行。
  • 讀書,是讀有價值的書好,還是讀喜歡的書好?
    根據自己多年的閱讀經驗,我分享2個方法:一、初級閱讀者,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讀起我們都知道閱讀的好處,而且閱讀也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學習方式,為了能讓自己快速成長,很多人都陸續加入了讀書的行列。同樣是閱讀一本書,為什麼有些人收穫非常大,有些人卻讀起來很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