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讀書,那你知道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嗎?
看著學校裡穿著學士服的畢業生們,才想起來畢業已經一年了。一年前忙著吃散夥飯的同學們,現在有的在四處奔波,有的在加班奮鬥,有的已經遠赴國外,有的還在悶頭讀書。
書籍是精神食糧,其實和真正的物質食糧相比還差很多。而解決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真正將書籍看成物質食糧,用吃飯的態度來讀書,怎麼好好吃飯,就怎麼好好讀書。
我們不應該在某一天關注閱讀,然後在另外的364天忽略它。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像吃飯一樣,每天三頓,而不必專門定個日子,大家一起來呼籲吃飯。
我們不應該在一天關注閱讀,然後在另外 364 天忽略它。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想吃飯一樣,每天三頓,而不必專門定個日子,大家一起來呼籲吃飯。
讀書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讀書的6大意義:
1.讀書不僅能讓我們擺脫無知,能讓我們學會思考,更重要的是能讓我們擺脫比無知更可怕的無明狀態,活出我們與其他動物不同的人生。讀書使你掌握知識,弄明白一些人類已經弄明白的知識,人家都弄明白了,都寫在紙上了,就是讓你學,你還不願意嗎?學不會的話,以後進了社會這不會,那不會,到處碰壁,生活不如意,看別人通過自己的知識和本領過上好生活,而你自己由於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只能過一種屌絲的生活,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2.讀書可以讓人濾除浮躁。讀書,撇開喧囂,撥開冗務,於小樓一角仔細的品味,咀嚼書中的寧靜和快感,在寂靜中體會人生的滋味,在書海中濾除浮躁的心態,淡泊名利,淡然處世,無疑是愉悅滄桑人生的美好享受。讀書,是一種精神的跋涉。一個人的心靈若能得到知識的浸潤,就會生出許多靈氣和色彩。
3.讀書能夠讓人更勇敢的面對現實,能夠讓人的精神有所寄託並充實,能夠讓人依靠自身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讀書能使人安靜,心靜則目明,更能帶來思維的深刻。
4.讀書是為了自己的靈感儲備,靈感不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靈感是把1變成l。它真的需要有東西撞到你,讓你在那一瞬間開了竅,靈感就是你的經歷。書本身就是創意的集合,讀書能讓你看到很多,但前提是你真的讀了,而不是翻了。
5.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實踐。通過思辨讀書,通過結合經驗、經歷不斷消化書中的深度的知識,有批判性地採用「拿來主義」的方式。將所學巧妙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又不斷地將經驗分享給身邊的人,隨著一次次的分享,認識也一步步加深和全面。
6.讀書是為了打發時間、為了尋求精神快感與慰藉、緩解無聊、增加自己心中的閱歷、為了考試、為了要他人高看自己、為了自己站在高處俯視他人、為了接近自己喜歡的人、為了融入某些圈子、為了藉此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解開人生的困惑、為了當作自己逃避某些事情的藉口。這就是讀書的五大意義,讀書,讓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