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醫生蔡學寧:跨越半個地球,守護兒童健康

2021-01-17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麥麗霞

2021年1月1日,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任務平安歸來。

番禺區婦幼保健院(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蔡學寧主治醫師作為其中一員,肩負著祖國的重託,跨越近半個地球,守護兒童生命健康,為非洲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技術團隊,不僅完成了計劃中的任務,還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和當地醫護一起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圓滿完成光榮使命。

初次與當地醫護一起工作

快速融入當地生活,攻克重重難關

「初到阿克拉,在機場看到中國駐加納大使館代表和第八批援加納醫療隊隊員等待的身影時,內心無比踏實。經過一年的努力,當完成無比艱難的任務,把任務棒交接到下一批醫療隊手裡時,內心也無比踏實。」蔡學寧回顧起一年的援非之旅,內心仍十分激動。

2019年12月28日凌晨,蔡學寧與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成員一起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中加友好醫院,開啟為期一年的援非醫療工作。

在周末反覆充電學習

踏上萬裡之遙的非洲,蔡學寧和隊員們面臨著心理、語言、傳染病防治、時差、氣候等多種困難。醫療隊11個人來自不同的醫院,他積極組織隊員參與體育鍛鍊和集體活動,更快地融入當地。

當地沒有華人理髮服務,蔡學寧通過自學理髮,把隊員及自身的理髮工作都一手包辦了。通過一年多時間的日夜相處,隊員們不僅成為了最默契的戰友,也成了相互關愛的家人,援加納醫療隊成員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蔡。

當地英語有濃厚的地方口音,為了早日能與當地人實現無障礙交流,蔡學寧常常與當地人交流,和他們交上朋友,晚上回在駐地還通過網絡教學視頻進行學習。「無論何時經過他的宿舍門口,都能聽到裡面傳來英語廣播的聲音。」 援非醫療隊隊長石永勇說道。

關愛兒童,發揮兒科專業優勢

「對我們而言,這不僅是實實在在的幫助,更是心理上的支持,有你們在,我們才能放心!」在加納旅居的魯女士通過微信發給蔡學寧說道。7月3日,她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出現黃疸反覆不退的症狀。蔡學寧和她經過多次的溝通和安慰,指導其診療,寶寶的病情得到痊癒,深有感觸的她對蔡學寧發出了由衷的感謝。

在新生兒科帶教當地的醫生

在援非期間,蔡學寧發揮兒科專業優勢,守護兒童健康。「對比國內優越條件,當地醫院醫療條件簡陋、設備缺乏,感覺困難還是超出當初的設想。」蔡學寧說。

中加友好醫院的主要服務範圍為區屬管轄在內的綜合醫療,重點是婦兒保健工作。蔡學寧所在科室是2019年在廣東省援外項目特殊援助下建成的重症新生兒病區(NICU),歷屆中國(廣東)援外醫療隊新生兒隊員都是NICU的主力軍。

蔡學寧進入新生兒科的第一天,就遇上了需要搶救的重症新生兒,當時蔡學寧看到該患兒出現呼吸困難、氣促、血氧飽和度下降等危急情況,沒有過多的猶豫和考慮,從一群完全陌生的當地醫護中站出來,接手進行一系列的復甦搶救,通過及時的搶救和果斷轉運至上級醫院,患兒轉危為安。

蔡學寧獲得當地醫生護士的一致讚許和肯定,當地醫院發出了「Chinese Doctor is good」的高度評價,患兒父親懇切的眼神和連聲的中文「謝謝」,讓蔡學寧內心無比的激動和自豪。

一名早產的缺氧患兒經過搶救後,終於康

授之以漁,留下帶不走的醫療團隊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蔡學寧知道只有培養當地人自己的醫師力量,才能真正達到醫療援助的最佳效果。援非期間,他帶出了一個個非洲徒弟。

NICU是一個新建的年輕科室,通過深入調研,蔡學寧發現了新生兒復甦理念不足和新生兒呼吸機使用率低等薄弱環節。蔡學寧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內新生兒窒息搶救理論學習和臨床技術培訓,帶教查房,會診討論,讓中加友好醫院的醫生更加深入了解我國的新生兒復甦技術、操作過程及操作規範,成功把番禺區衛生系統的「三基三嚴培訓理念」引進教學中去。

蔡學寧對呼吸衰竭的新生兒首次開展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和加溫溼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兩種不同通氣策略,更讓當地醫護人員驚嘆於中國國內醫療技術的先進和優越,他們紛紛表示要到中國繼續進修學習。

援非期間,蔡學寧與當地醫生共同成功搶救或治癒多名患有新生兒呼吸衰竭、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等疾病的危重新生兒,全年完成診治病例約350餘例,參與搶救危重病20餘例,搶救成功率100%。經過多方面的努力,中加友好醫院的新生兒科業務水平上一新臺階,危重新生兒搶救技術得到持續提高,推動了科室業務發展。(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醫院提供

責編 | 王敏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溫倩雯

相關焦點

  • 援非日記|第343天,能夠獨立診治危重、疑難病的新生兒科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60天,拍賣固定資產的申請獲得批准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飛越半個地球傳遞大愛!中山援非醫療隊剛剛出徵
    廣東省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是首次由中山市衛生健康系統單獨組建承擔國家援外醫療工作任的隊伍,隊員來自市衛健局及全市9家公立醫院,共25名隊員,醫療技術骨幹由內分泌科、心血管內外、骨科、中醫按摩科、普內科、普外科、婦產科
  • 援非日記|第262天,痛到吸冷氣的肩關節脫位
    五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41天,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充滿挑戰的影像會診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52天,在防疫常態化中學會享受「孤獨」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3代兒童牙科醫生守護特殊兒童21年
    兒童口腔科主任鄒靜教授告訴記者:兒童口腔科從1998年起開始守護特殊兒童,至今已歷時21年三代兒童口腔醫生。義診現場,鄒靜教授告訴記者:從1998年起,華西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的醫生們就開始守護特殊兒童,如今已歷時3代兒牙人堅持不懈守護了21年。鄒靜說,特殊學校的這些娃娃更應該引起全社會關注,他們是弱勢群體,更是應該引起關注。
  • 援非醫生暨玲:一個人撐起大外科
    2019年,80後的溫州醫生暨玲卻毅然遠赴非洲,執行援外醫療任務。援非期間,他以強烈的使命擔當,踐行著中國醫療隊「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詮釋了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日前,記者通過微信聯繫上遠在中非共和國的暨玲。
  • 比音勒芬×《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一起守護兒童守護未來的希望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主旨和關注點都非常具有社會性和現實意義,深入淺出地關注了中國兒科醫生人才奇缺這一現實,彰顯兒科醫生的使命感和人格魅力,亦或能影響更多的人才投身兒科行業,這是該劇發揮社會效益的重要體現。在劇中兒科醫生們,在重重困境中堅守初心,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細膩情感守護被每個家庭視若珍寶的孩子,「每一天都為希望而戰!」守護兒童成長!
  • 逆風而行迎難而上 汕頭援非英雄再出徵
    援非英雄再出徵  編前語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市民們都選擇儘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然而作為定點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卻夜以繼日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發熱門診、急診科24小時連軸轉,與時間賽跑;麻醉科進入備戰狀態,隨時準備迎戰高難度手術;派往武漢援助的醫護人員在最危險的地方,執行守護人民健康的任務;所有醫護人員全天待命,絲毫不敢懈怠……  春風在冬雪後溫暖,曙光在黑暗中明亮。
  • 守護陽江兒童健康36年,她獲評「廣東好醫生」
    12月15日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開展的「廣東醫生戰疫情」系列主題展示活動在廣州舉行活動發布了第四屆「廣東好醫生」推選結果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 關小萍榮獲「廣東好醫生」稱號守護兒童健康關小萍自1984年大學畢業後就從事兒科方面的診療工作。
  • 中國援非醫療隊:白衣執甲,用奉獻詮釋大愛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中國第二十二批援莫三比克醫療隊隊員為手術中的病患監測體徵。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  中國第三十三批援茅利塔尼亞醫療隊隊員為當地民眾義診。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際,中國與非洲在疫情防控中相互支持,彰顯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中非友好互信在團結抗疫中更加牢固。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圖說:《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今天是2020年上海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首發式上也傳來好消息,該書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
  • 當事人在國外,離婚官司跨越半個地球怎麼打?網上法庭解難題
    簡單的對話卻跨域了半個地球,這樣審理跨國離婚糾紛案件,你見過嗎?當事人雙方長居紐西蘭,庭審難以實現。2月25日,網際網路庭審的開通,使得這場跨越半個地球的庭審在「指尖」進行。這起離婚糾紛案件於2020年1月6日在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立案,經張蕾法官與當事人張某的代理人交流,得知雙方當事人均常居於紐西蘭奧克蘭市。
  •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2020-12-18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援馬」遇上新冠 「中國專家的敬業精神」在友邦閃耀
    金華新聞客戶端12月23日消息 記者 賈傲自1968年2月浙江省派出第一批中國援馬裡醫療隊,半個世紀來,因為一代代醫務工作者的堅持,這個西非內陸的文明古國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醫療隊於10月2日出發赴馬利共和國執行醫療援外任務,在任期的18個月裡,他們將在1.6萬多公裡外的「新家」馬裡,守護生命。這一趟旅途還未出發,便已困難重重。來自市中心醫院的隊員黃宏偉告訴記者,歷年來每一支援馬隊伍至少需要接受半年以上高強度的法語培訓,他們也不例外,從1月開始共計有634個學時的法語課程。
  • 陳曉、王子文新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守護兒童的健康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演:陳曉、王子文都市醫療48集全 觀影推薦:優k、芒gTV、北京衛視陳曉飾演一名兒童醫生叫鄧子昂,他性格沉穩努力地救助每一個兒童的生命,王子文飾演的焦佳人是雲南的一名專培醫生,她的夢想是做一名優秀的兒科醫生,因為她在小時候被一名兒科醫生救助過
  • 全棉時代攜手《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用心守護健康
    隨著劇中主角焦佳人的工作愛情雙豐收,熱播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也迎來了最後一集,落下了完美帷幕。該劇講述了新一代年輕人在「兒科醫生」這個特殊崗位上成長與奮鬥的故事,劇情貼近現實的同時,又不失溫暖與感動,其中大量專業的兒童護理知識更是收穫了無數家長的好評。
  • 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服務當地民眾 白衣執甲,用奉獻詮釋...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中國第二十二批援莫三比克醫療隊隊員為手術中的病患監測體徵。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中國第三十三批援茅利塔尼亞醫療隊隊員為當地民眾義診。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際,中國與非洲在疫情防控中相互支持,彰顯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中非友好互信在團結抗疫中更加牢固。
  • 【安徽援鄂醫療隊名單】跨越362公裡:迎客珙桐 盡塵光生
    【安徽援鄂醫療隊名單】跨越362公裡:迎客珙桐 盡塵光生 2020-03-26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