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腹瀉,到底是乳糜瀉還是腸易激症候群?專家揭秘這4點,幫你...

2021-01-18 騰訊網

審閱者: 楊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在吃某些食物後,乳糜瀉和腸易激症候群(IBS)患者都有可能引起胃痙攣、排氣和腹脹,那麼能說出它們的區別嗎?

一、乳糜瀉患者的食物反應

患上乳糜瀉後,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對含麩質的食物產生反應。麩質是穀物中所含的一種蛋白質,如小麥、大麥和黑麥中均含有。

乳糜瀉患者吃含有麩質的穀物、麵包和其他食物後會感到非常難受。

1、患者人群

兒童和成人都可患上這種疾病,但是,患者在人口中的佔比不足 1%,有些不吃麩質的人也可能對麩質很敏感,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患有乳糜瀉。

2、乳糜瀉症狀

患者可能出現腹瀉、胃痙攣、排氣和腹脹或體重減輕。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貧血,這意味著身體產生不了足夠的紅細胞,並感到虛弱或疲勞。

患者還會出現胃酸反流、胃灼熱、發癢性皮疹或水皰、腳部或手部麻木或刺痛、關節疼痛、頭痛、口腔潰瘍或牙釉質損傷等症狀。

患有乳糜瀉的兒童更容易出現嘔吐、腹瀉、感覺不到飢餓,他們會有大肚腩或腸道腫脹,並可能出現大便惡臭。

3、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乳糜瀉的病因,某些基因會增加患乳糜瀉的概率,有些人僅在懷孕或承受巨大壓力後患上乳糜瀉,此外,感染也會引發這種疾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長期風險

隨著時間的流逝,乳糜瀉會損傷腸內壁,且患者的身體無法攝取充分的營養素。患者還可能患乳糖不耐症,在吃奶製品後出現痛苦的排氣。

如未從食物中獲取充足的鈣和維生素 D,患者的骨骼會變得脆弱或變軟,這會增加患者不孕或流產的風險。

患有乳糜瀉的兒童無法攝入充足的食物或營養素,進而無法發育出強壯的骨骼和肌肉,患兒的身體發育會落後於其他兒童。

約有 20% 的乳糜瀉患者在停止攝入麩質後仍會有症狀,這些患者當中還有一些 IBS 患者。

二、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是一種影響大腸(結腸)的疾病,約 10%~15% 的人患有 IBS,大多數患者有輕度或中度症狀。

1、腸易激症候群症狀

IBS 可引起強烈的胃痛或腹脹,便秘或腹瀉,或在不同時間出現這兩種症狀。

與乳糜瀉一樣,IBS 在患者進食後突然疼痛,患者會突然想要上洗手間,並且大便可能帶黏液。

有些女性 IBS 患者會在經期內的不同時間點發作,比如經期開始前幾天會腹痛和腹瀉,經期中開始排氣和便秘。

2、病因

醫生並不知道 IBS 是由什麼引起,有可能是大腦向腸道發送關於如何消化食物的信號時出了問題,壓力不會引起 IBS,但會使患者感覺煩躁。

3、長期風險

IBS 不會引起任何長期健康問題,但它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症狀可能反反覆覆出現。

三、乳糜瀉還是 IBS?

如果在吃某些食物後,立刻出現嚴重的胃痛、腹瀉或排氣,應該去看醫生。

並告訴醫生症狀開始的時間,以及可能的引發因素,醫生會對患者進行一些檢查,以找出問題所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驗血

驗血可顯示患者是否有乳糜瀉抗體或血液中的鐵含量是否較低,鐵含量低是貧血的徵兆。

2、內鏡檢查

醫生會通過一根帶有燈光的細長管來檢查患者的小腸是否有損壞,並採集組織樣本,也叫活檢,以檢查是否具有乳糜瀉徵兆。

3、骨密度檢測

這是一種低劑量 X 射線檢查,能顯示患者骨骼中有多少礦物質,它可以預測骨骼的強壯度,以及骨折的可能性。

目前還沒有針對 IBS 的檢驗方法,醫生檢查患者的症狀以排除其他原因,例如乳糜瀉、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如果沒有任何上述症狀,那麼很可能就是患上了 IBS。

四、治療方式

無論是患上乳糜瀉還是 IBS,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都有幫助,避免吃可能引發症狀的食物,鍛鍊也可以保持肌肉和骨骼強壯,同時還能緩解壓力。

1、避免含麩質的食物

比如小麥、大麥、黑麥、斯佩耳特小麥、麥芽或黑小麥,不能喝啤酒或麥芽酒,大米、燕麥、玉米、土豆等可以吃。

如果牛奶或奶製品會帶來困擾,那麼患者就需要避開它們,注意麩質的意外來源,比如維生素或沙拉醬。

2、使用類固醇來減輕炎症反應

如果乳糜瀉已對腸道造成了嚴重損傷,患者需要使用類固醇來消炎。

如果不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患者需要服用鈣、維生素 D 或其他維生素補充劑。

3、找出對自己造成困擾的食物

如果患上 IBS,需要找出對自己造成困擾的食物,嘗試堅持低 FODMAP 飲食(指的是存在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並持續幾周,並且停止吃某些碳水化合物,然後慢慢地再加回飲食中,目的是找出那些特定食物。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多攝入纖維食物

患者通過服用瀉藥或在飲食中添加纖維食物來治療便秘,同時也可以在附近藥店買藥用於治療腹瀉。

如果患者需要,醫生可開具治療胃痙攣或疼痛的藥物。某些抗抑鬱藥可緩解 IBS 症狀,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確定。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科普: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屬於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指的是一組以長期、反覆發作性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粘液便為特徵,又缺乏形態學和生化學異常改變可解釋的症候群。過去稱為粘液性腸炎、結腸痙攣、結腸過敏、過敏性結腸炎、易激結腸等。
  • 指南解讀:成人慢性腹瀉診治的七大誤區
    常見病因 腸易激症候群-腹瀉型(IBS-D)、膽汁酸性腹瀉(BAD)、飲食因素(發酵低聚糖、雙糖、單糖和多元醇,吸收不良,乳糖酶缺乏,攝入人工甜味劑、咖啡因,過量飲酒等)、結直腸腫瘤、炎症性腸病、乳糜瀉、藥物(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含鎂製劑、降糖藥、抗腫瘤藥等)、溢出性腹瀉。
  • 很多人都有的腸易激症候群,是什麼疾病?如何有效預防呢?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若腸胃總是不舒服,可能是患了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是什麼疾病呢?腸易激一共由三個關鍵詞組成:便秘、腹瀉、腹痛。患有腸易激症候群的人,有時拉肚子、有時便秘。肚子疼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廁所,才會舒服。所以很多腸易激症狀的患者,每當吃完飯就會先找廁所。嚴重的時候都不敢出門,就擔心肚子痛的時候找不到廁所。腸易激屬於功能性腸胃病,什麼是功能性疾病?
  • 腸易激症候群引起的腹痛,曲美布汀可以用!
    在胃腸道疾病中,腹痛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這個疾病尤其在腸易激症候群的患者中最為常見。而曲美布汀一個常用的胃腸解痙藥,對胃腸道平滑肌具有較強的鬆弛作用,能夠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道痙攣。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曲美布汀這個藥。
  • 經常腹瀉、腹脹、腹痛,還不知道原因?你可能患了一種腸胃病
    尤其是自己的肚子,每天都腹瀉、腹脹、腹痛,連續出現這些症狀後,去醫院做了檢查,可最後卻查不到病因,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奇怪的是,在做各項檢查後,卻查出沒有患上疾病,那多是你「心理病」。 由於心理壓力造成的一種腸胃疾病,這時候你的腸胃不同於一般人,會頻繁肚子疼、腹瀉,每天排便的次數高達5次。尤其是在吃飯後,腹痛十分明顯,高度符合這些症狀的人,就要當心是腸易激症候群了。
  • 肚子總是不舒服,檢查不出問題卻反覆疼痛,可能是腸易激症候群
    導語:如果你每個月至少有三天會感受到肚子會出現脹痛,或者是排便的習慣會改變這些困擾那麼你就需要去醫院做檢查,但是檢查了以後卻沒發現出現什麼問題,下一次仍舊會反覆發生,這種疼痛嚴重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質量究竟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而又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這種情況,這種現象說明你可能還有的是腸易激症候群。
  • 經常腹瀉怎麼回事?千萬別大意!或可能是這種大病,很嚴重
    也經常伴有腹部疼痛、痙攣、噁心和腹脹。急性腹瀉僅僅持續幾天,而慢性腹瀉可能會持續數周甚至數月,導致嚴重的需要治療的健康併發症。腹瀉的常見原因是什麼?1、胃腸道感染腸胃炎或消化道的炎症和刺激會導致嘔吐和腹瀉,這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
  • 腹瀉腹脹腸易激,反覆發作怎麼辦,來看看匹維溴銨怎麼用!
    相信得過或者正在飽受腸易激症候群折磨的朋友都能夠體會到這個病的痛苦,如果你總是遇到下面的一些情況:一喝冷飲,立刻就會腹痛拉肚子;一進考場,馬上也是腹痛拉肚子;一有急事,同樣腹痛拉肚子;一吃冷辣生鮮,最後還是腹痛拉肚子;如果您有,那麼您就應該高度地懷疑自己得了腸易激症候群。
  • 肚子脹氣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快速排氣很輕鬆!
    肚子脹氣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快速排氣很輕鬆!雖然說是肚子脹氣,其實是腸道出現了多餘的氣體。正常人的腸道裡每天都會產生大約7—10升的氣體,這些氣體大多都被人體重新吸收,只有少部分會以打嗝或放屁的形式從體內排出,一般每天這樣的事會發生10—18次。
  • 醫生:別怕,更可能是腸易激
    本來年紀輕輕的,但是經常肚子疼,有的時候還會腹瀉,一天3~4次都有可能。 上網查一下,腹痛腹瀉排便改變,難道這不是傳說中的結腸癌嗎? 可是二三十歲的年紀,就有結腸癌了,這也太不幸了。
  • 肚子脹放屁多,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篇文章終於講明白了
    當然,人有高矮胖瘦,放屁也同樣有多有少,每個人的放屁量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一直是放屁量就比較多,那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你突然間放屁很多,那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原因。
  • 小麥敏感:你是相信南方公園還是相信文獻?
    ② 麩質敏感不涉及過敏或自身免疫反應,它和乳糜瀉與小麥過敏有著不同的機制。③ 麩質敏感的症狀和乳糜瀉相似,但患者的血液中並不存在乳糜瀉特有的TG2抗體。④ 麩質敏感通常用排除飲食法診斷。即,排除一段時間的麩質再重新引入,通過對症狀的記錄,觀察患者是否存在麩質敏感。⑤ 麩質敏感可能屬於腸易激症候群的一個子類。⑥ 小麥中的其他物質也可能引起症狀。
  • 有些腹痛、腹瀉、腹脹等胃腸道症狀,不用吃藥,這樣做就能改善
    (圖片來源於網絡) 腸應激症候群聽起來拗口,也不好治療。在人群中,可能有將近15%到20%患有腸應激症候群。除了常見的腹瀉、腹痛或便秘,腸應激症候群還能導致其他症狀如頭暈、頭疼、胸痛和尿痛等等。除了藥物,還有許多方法能夠緩解腸應激症候群,而且有的療法比服用藥物更有效。 更好地了解疾病是治療的第一步 面對這種功能性疾病,最重要是消除患者的疑惑和恐慌。
  • 吃藥也治不好的腹瀉 該怎麼辦
    第二,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一般表現為腹痛、腹瀉、腹部不適、便秘、腹脹以及頭痛、尿急等現象。而目前為止引起腸易激症候群的具體病因並不清楚,可能與壓力、胃腸道功能紊亂、腸道炎症等有關。往往這兩種因素導致的腹瀉,並不是靠藥物可以完全解決的,很多時候需要依靠飲食的調節。
  • 經常腹瀉?通過疼痛位置,教你來判斷疾病!
    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腸穿孔、腸道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拉肚子背後隱藏的這三種要命的疾病,你一定要了解!!4、禁食或者睡覺都可以緩解腹瀉症狀。這個聽起來非常特別的腹瀉疾病到底是什麼?這類疾病特別喜歡侵犯努力工作的中青年,尤其是女性!!這是為什麼呢?
  • 每天大便要4至5次,便量少,經常噯氣,是什麼原因?看專家的理解
    如果每天的排便量在4-5次,而且便量比較的少,肚子會經常性的有腹脹和疼痛的症狀,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需要依據患者更加詳細的病史和症狀進行診斷。雖然大多數以上的症狀都是由於腸道的疾病所導致的,比如:慢性的結腸炎症,腸道息肉等都是有可能的。除了腸道的病變之外,腸易激症候群也應該在鑑別診斷的範圍之內。
  • 腹脹,屁多,拉肚子或便秘,少吃這些東西吧..…
    如果持續時間長,你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腸易激症候群(IBS),大部分人會去醫院找醫生開藥,但是這些藥物,往往效果不太理想。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吃藥,只要吃對東西即可。 你一定好奇到底該吃哪些東西,別著急,腸易激症候群先了解一下。
  • 經常拉肚子,是腹瀉?還是腸炎?
    什麼是腹瀉型功能性胃腸疾病呢? 功能性胃腸疾病是指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腦—腸軸互動異常。其中腹瀉型功能性胃腸疾病包括功能性腹瀉和腹瀉型腸易激症候群。 它為什麼會導致腹瀉? 1、西醫角度: 隨著社會生活模式的轉型,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競爭與壓力不斷加劇,造成腦-腸軸功能紊亂,引起功能性胃腸疾病。
  • 長期腹瀉,不僅僅是脾虛,還有3點要注意,中醫這樣調理最有效
    急性腹瀉一般發病比較急,病程較短。如果經常反覆腹瀉,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就是慢性腹瀉了。這類人如果只吃一些止瀉藥,只能治標不治本,所以造成了反覆發作的後果,而中醫在治療慢性腹瀉上比較有優勢。
  • 長期腹瀉的原因是什麼
    3.不當的飲食 吃太多、太油、太冷、頻繁更換新食物,或食用被細菌或毒素汙染的變質食物,都很容易導致腹瀉。 4.腸易激綜合症 長期腹瀉可能是由腸易激症候群引起的,腸易激症候群是由胃腸道和消化系統紊亂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工作過度、壓力過大、情緒緊張、飲食不當、腹瀉等,引起胃腸道肌肉電活動,功能紊亂,進而發生腸易激症候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