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這顆大雷,終於要炸裂了!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功夫財經

作者:關不羽 來源:功夫財經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就是瑞幸咖啡的命運。

去年1月14日,我在功夫財經寫了《瑞幸,中國式燒錢的最後瘋狂》,就說「瑞幸的結局也會很有戲劇性,拭目以待。」

現在,戲劇性的結局逐漸浮出水面。資本遊戲的底褲開始露出來了,普通人近距離看大戲的機會有限,要珍惜。

1

樹倒猢猻散的管理層

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LK.US)宣布調整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瑞幸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及COO劉劍被暫停職務,CEO一職由聯合創始人郭瑾一代理。沒有正式宣布,但是可以查到的是,董事長陸正耀則退出了「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

這則消息看似平淡,其實並不一般。4月2日瑞幸發布的「自爆公告」裡,拋出來的是「公司COO兼董事劉劍以及其下屬數名僱員從事了包括捏造某些交易等的某些不當行為」云云。

這可能是瑞幸最初劃下的止損線,然而經歷了一個多月中美監管機構的跨洋合作,「斷臂求生」已成泡影。錢治亞女士去職,董事長陸正耀「退會」。儘管代理CEO郭瑾一還是「神州系」人物,但是失控的頹勢已顯。

瑞幸這個局,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刻。

「小藍杯」本來應該是大佬們財富盛宴的一道大菜。2019年10月10日,胡潤百富榜發布,陸正耀家族排名第195位,財富值180億元人民幣。同一榜單上,錢治亞以57億元位列第736位。

2020年2月26日,《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陸正耀家族的財產達到240億元人民幣。同一榜單上,錢治亞女士的身價也漲到了120億元人民幣,身價翻番,「進步」幅度超過了老陸。

但是,一頭是「不差錢」的財富猛增,另一頭大舉質押瑞幸股權的動作。根據瑞幸2020年1月8日披露的二次招股文件,董事會主席陸正耀、公司CEO錢治亞、陸正耀的親屬Sunying Wong分別質押了所持有ADS的30.0%、46.8%、100.0%,合計質押的ADS佔到公司總ADS的24.1%。

很明顯,陸、錢二人收割了瑞幸,在財富的天梯上又進了一步。有人笑就有人哭,僅2019年四季度,就有64家機構進入瑞幸,成了「小藍杯」杯底的渣渣。看看那些機構投資人長長的名單,才知道動了誰的奶酪。美股首先是美國的,而後才是世界的。借個場子招呼親戚朋友們自娛自樂是一回事,真拿美國投資人當韭菜園,就是另一回事。

2

資本進退的玄機

在瑞幸快發崛起的背後,大鉦資本是瑞幸咖啡上市前最大的外部機構投資人,在A輪和B輪投資中向其注資近1.8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愉悅資本,在瑞幸咖啡項目上投資了1.2億美元。

這兩家的進退極有看點。先看看大鉦資本。掌門人黎輝曾任高盛(亞洲)執行董事、摩根史坦利亞洲有限公司副總裁,華平投資亞太區總裁。履歷光鮮,業績也很出色,他執掌的大鉦資本很受海外大佬的青睞。《華爾街日報》的微博、博客版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稱,黎輝大約在3月中旬左右知悉了瑞幸咖啡的財務違規行為,因為他是該公司董事會的成員。

▲大鉦資本發布聲明,譴責一切形式的企業造假和欺詐行為所幸的是,大鉦資本在今年1月8日,大鉦資本就減持了瑞幸咖啡3840萬股,持股比例從14.79%下降至12.15%、套現2.3億美元,減持後已收回當初對瑞幸資本的投資,但仍是瑞幸最大的機構股東。

大鉦的說法是,這次減持是為了募集第二期基金——老股搭售以配合後續發行募資在美股上市公司中確實有,說得過去。按照《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黎輝知悉瑞幸的造假問題後,暫緩第二期基金對瑞幸的投資。

公開信息顯示,大鉦對瑞幸最終減持至8.59%,減持幅度達到了6.2%,保守估計套現4億美元左右,全身而退。瑞幸的不幸,大鉦的僥倖。

愉悅資本的掌門人劉二海,履歷比黎輝要矮上一截。辦愉悅資本前最大亮點是曾於加入君聯資本的前身——聯想投資,擔任董事總經理,負責公司在TMT領域的投資。

君聯資本也是為瑞幸咖啡站臺的資本方,是瑞幸A輪融資的第三大外部機構投資人。劉二海號稱「14年投80家10中獨角獸」的顯赫業績——其中神州租車赫然在列,他的愉悅資本頗受國內小白們的追捧。

和大鉦的落袋為安不同,瑞幸爆雷前後,愉悅資本的持股情況不明。3月27日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卸任瑞幸咖啡審計委員會成員一事,愉悅資本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回應稱,根據證券法規定,公司上市一年後,審計委員會成員都需要由獨立董事擔任,劉二海的卸任屬於正常換屆。

當時,愉悅資本還強調稱,至今尚未拋售一股瑞幸股票。此前劉二海也曾公開表示,「我和錢治亞一股股票都沒賣,捨不得。」

然而,根據5月13日《每日經濟》等多家媒體報導,愉悅資本的持股比例在2月12日從11.13%減至5%。「一股沒賣」和減持過半也許……或者……可能……不矛盾,比如說白送了?到底2月12日發生了什麼,外人不得而知。

2月12日瑞幸開盤38.54美元,報收38.75美元,總市值97.6億美元左右。如果愉悅資本是正常出售減持,那麼套現達到6億美元,是其A、B輪投資瑞幸1.2億美元的五倍。如果瑞幸不爆雷,將是劉二海投資履歷中的又一成功案例。

▲來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CRGI、孤松資本、摩根大通三家機構投資者在1月31日渾水匿名做空報告發布後並未有「撤離」打算,CRGI甚至一度增持8.8%。摩根大通在渾水做空報告發布後也曾增持5.87%,在4月2日瑞幸自爆財務造假次日其將股份減持至1.60%。

1月8日大鉦「先走為敬」,2月10日左右又有部分股東減持——可能包括劉二海的愉悅資本。此外還有創始人團隊的大量質押,都是高位出貨的贏家。逆向而行的是則是1月31日渾水做空報告出爐後增持瑞幸的機構投資人,其中CRGI、孤松資本在4月3日清倉瑞幸,徹底認栽。

3

一切還剛剛開始

終場鈴聲沒有響起之前,戲還要演下去。瑞幸還在「正常經營」,雖然各種跡象表明,她可能從未正常過。

今天公眾看到的關於瑞幸的一切,很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只不過比起早年在美股作妖的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這次瑞幸事件被聚光燈照得更亮,可以看到更多細節。

因為,瑞幸事件發生在一個非常微妙的臨界點,不大可能虎頭蛇尾地糊弄了事。涉及多方的結局,大致可以做個猜想。瑞幸無非兩種結局:資產重組或退市破產。重新找「東家」賣身求存,或許是最為平順的結局。

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車」已經於4月22日易主,美國私募巨頭華平成為第一大股東,陸正耀家族掌控的神州優車退居次席。如果瑞幸也能以這種模式找一條生路,那麼現有被徹底套牢的機構投資人會有挽回損失的機會,理論上講大量員工也可以保住崗位。

技術角度講,咖啡佔領中國的故事本身好像也有點說服力,鋪設的大量門店也算是規模化經營的底子。可是,「新東家」收拾爛攤子的成本高昂,從經濟效益角度看,代價比從頭打造新企業還大。但是,經濟之外的微妙因素不可忽視,中字頭的「接盤俠」向來不缺。

至於退市破產的「死刑立即執行」,沒什麼可多說的,「瑞幸卒」而已。這一乾脆的結果可能對納稅人的錢包而言,會是個喜訊。

瑞幸高層如陸正耀、錢治亞、劉劍,很難全身而退。造假的性質已經實錘,個別高管擅自作為的說法毫無說服力。美國監管部門的定調之高有目共睹,這次中國監管部門的積極調查合作更是罕見。在整個太平洋的壓力面前,百億身家也罷,人脈深厚也好,都是「然並卵」。

比較微妙的前董事會成員、創始投資機構大鉦黎輝和愉悅資本劉二海,到底是事件受害者還是同謀,要等官方調查做出結論。現在的信息顯示,大鉦的操作沒有什麼瑕疵,愉悅資本到底2月12日「穿越式」減持大半與「一股沒賣」的公開表態到底真相如何,會是重要看點。

至於這場遊戲中的技術流玩家諸如審計方安永、各家一路唱多的評級機構等等,問題不大。都是華爾街「老油條」,免責保護等等金剛不壞之身都練好了。除了2020年給瑞幸做過增發和發債的可能會麻煩一些,其他都沒事。

值得一提的是審計擔當安永,渾水做空報告開始就明顯繞過了安永,強調第二季度後,為安永量身定做的白蓮花卡位。除非調查證明2018年的年報也有重大造假,否則安永無恙——或許人家瑞幸在2018年真是五條槓的好少年呢?

關於審計,可以多說幾句。2001年安然公司案發,拖垮了安達信,從此五大行只剩四大行,後果極為嚴重,仿佛耗盡了美國監管機制最後的正義。

此後四大行年年有事、歲歲平安。如果美股沒有市場化的做空機制、司法維權的集體訴訟,靠審計、評級機構監管?那也得「呵呵」。資本遊戲從來都是水至清則無魚,不必憤世嫉俗地大罵「資本罪惡」。但是遊戲也不能沒底線,摸魚可恕,摸雷豈能放過?瑞幸這顆大雷,一切還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咖啡業大變局,瑞幸撤退,騰訊入局,瑞幸的替代終結者要來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中國咖啡市場可謂是動蕩不斷,這邊著名的網紅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可以說在財務造假的暴雷邊緣苦苦支撐,那邊著名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終於看不下去了,騰訊親自動手入局咖啡戰場,騰訊入局的咖啡能成為瑞幸的替代者嗎?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又過了半年有餘,瑞幸終於收到了它在美國的第一張罰單。   沒有了資本的加持,曾經被揶揄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七個月過得異常低調,失去了當初2VC經營模式、18個月美股上市的光環。   平平淡淡的瑞幸,也許才是真的。中國咖啡行業在趟過了瑞幸的大雷之後,也沒有如外界論斷,走向消亡。
  • 元氣滿滿的瑞幸幕後大老闆,終於也遇見鬼
    劉劍同志只有4萬多股期權,按瑞幸股價最高點51塊算,也不過250萬刀。為了這250萬刀,這位80後瞞著股東和管理層,冒著進局子至少二十年的風險,奮不顧身幫公司造假,並「意外」給大股東們創造了上百億的利益。劉春都忍不住發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中概股上次遭遇如此大的質疑,還是在十年前。
  • 瑞幸咖啡劫後重生?
    但想要讓業績更上一層樓,瑞幸還需要有更大的動作,而在爆雷之後,失去了資本加持的瑞幸在這八個月中也過得異常低調。低調開啟自救近半年來,瑞幸咖啡營銷的聲音也明顯弱了很多,這也導致很多人誤以為瑞幸咖啡已經消失了。而在資本市場中受到衝擊後,瑞幸選擇內部重整低調潛行,在消費市場中進行自救。
  • ...麥當勞|瑞幸咖啡|世界五百強|雷·克洛克|哈利·索納伯恩|大...
    3月份,我們一起見證了美股10天熔斷4次的歷史性時刻,昨天,我們又看到瑞幸咖啡自曝造假22億元,股票狂跌至80%,一夜之間瀕臨破產這部現實魔幻劇的上演……瑞幸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忽悠」投資者超過10億美元的運營資金,開出了超過4500家咖啡門店,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美國上市,刷新了中概股最快的上市紀錄......
  • 交了1.8億罰款,瑞幸要「滿血」復活?
    果然這世上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叫事兒!最近,"國民咖啡"瑞幸滿血復活了!在美國認罰1.8億美元,與美國監管部門達成和解,這個金額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11.8億元。美國的"和解金"是個很有趣的存在,你可以不承認你造假,但是你要給我交罰金。
  • 評論:當瑞幸咖啡的「次生災害」落到了銀行信用卡上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當瑞幸咖啡的「次生災害」落到了銀行信用卡上……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 瑞幸咖啡這顆雷,還在持續引爆中。受到傷害最深的是瑞幸咖啡的股價,而受傷最「曲折」的「次生災害」,可能落到了一張銀行信用卡上。
  • 我們在瑞幸這一年:無處不在的監控、累和迷茫
    這兩個月,瑞幸遭遇了大股東清倉、股價從20多美元跌至1-2美元、CEO錢治亞等多名高管「下課」、董事長陸正耀頻繁通過神州系進行資本交易,讓人捉摸不定…… 所有人都關注瑞幸的股價、未來,但卻有一個更龐大的群體被忽視:那些曾經和現在仍然在瑞幸工作的普通人
  • 造假、內鬥的雷都爆了,瑞幸為何還未崩盤?
    事實上,這不是瑞幸第一次內鬥。 上一次要追溯到半年以前,彼時財務造假如平地驚雷,資本市場一片譁然,陸正耀無奈選擇棄卒保車,「背鍋兩人組」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終止職務。但鬧劇並沒有就此收場,7月份,陸正耀不出意外地被罷免,接替他的正是郭謹一。
  • 瑞幸「爆打」資本主義?民生銀行:「兄弟,別坑我啊」!
    瑞幸爆雷的這事情太有趣了,忍不住說兩句!事情一出,驚動四方,很多圈子都受到了影響。你不一定喝過瑞幸的咖啡,但你應該聽過瑞幸「小藍杯」甚至換過優惠劵(不管在資本界和消費圈都很牛)!我之前沒怎么喝過瑞幸,但劵集了不少,當天看到消息異常激動的打開瑞幸APP,一頓操作下來後,我驚呆了!結帳後甚至有一種淡淡的感動!當我們喝完最後一滴小藍杯,打著飽嗝,揚天一聲長嘆:「瑞幸,N~B」!我居然被瑞幸這種割資本主義韭菜,補貼國內消費者的行為感動的一塌糊塗,瑞幸在我心中的好感值瞬間提升一萬倍!我想,下次一定多搞點打折卷支持一下,瑞幸你要撐住啊!
  • 瑞幸咖啡,Too Youny
    作為創新創業口號嗓子都喊啞了的創業泥潭中的一員,快速燒錢裂變圈定用戶的方式可能是成本最大的,最疼的,但也卻是目前看來最為有效的,想要享受創業將會帶來的甜蜜果實,也必然要咽下創業初期佔據市場所要承擔的苦澀。這一切都是因為瑞幸咖啡Too Youny。
  • 瑞幸最後一夜
    來源: 虎嗅網出品|虎嗅大商業組作者|敲敲格股價1.38美元、市值3.47億美元,瑞幸的「最後一夜」定格在了這兩個數字上。納斯達克的第一份退市通知是5月15日送到瑞幸手上的,但瑞幸於5月22日要求在納斯達克聽證會區小組舉行口頭聽證會,希望撤銷退市決定。但由於公司沒能在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報,6月17日,瑞幸再次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如今,面對註定退市的命運,瑞幸終於放棄抵抗,6月26日成為它在納斯達克市場上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 瑞幸咖啡上演「宮鬥政變「, 同室操戈何太急?
    瑞幸咖啡去年因為財務造假而爆雷,此後管理層被「大換血」,遭遇退市和系列處罰後,通過繳納罰款和美國證監會「和解」。沒想到熬過了紛紛擾擾的2020,2021開年瑞幸咖啡又上演了一場內部的「宮鬥政變」。但有知情人士表示,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據悉,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所以有了現在的「逼宮」大戲。
  • 瑞幸不放棄「求生」
    大力財經 出品文 薛眉要問眼下被資本市場千錘萬揍的一家公司是誰,人人都能脫口而出——瑞幸咖啡!現在誰也不敢下定論,瑞幸的「贖罪」之旅還有多遠,這個中國市場過去2年紅極一時的咖啡獨角獸,正在為犯下的錯誤付出巨大代價。
  • 瑞幸咖啡開除了自己的創始人
    錢治亞,瑞幸咖啡的操盤手,陸正耀頂在前面的女人。她在瑞幸公司的地位,就如同當年摩拜單車的胡瑋煒——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面旗幟。由於瑞幸咖啡的光速上市,碰瓷星巴克碰成了現象級公司,她還被評為了2019年十大經濟人物。
  • 瑞幸大崩盤:市場徹夜難眠,而管理層卻若無其事!
    4月3日,瑞幸咖啡第一大股東、董事長陸正耀,在朋友圈發文稱「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與此同時,瑞幸咖啡多位管理層成員也發布了包含「元氣滿滿」等詞彙的鼓勵話語。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陸老闆問你服不服?
  • 瑞幸咖啡開進北京站 候車時來一杯瑞幸大師咖啡一掃旅途疲憊
    平時我們經常在寫字樓核心商圈看到瑞幸咖啡的身影,偶然一次在北京站坐高鐵卻看到了瑞幸的店招,心裡嘀咕著,瑞幸這次居然把門店開到了火車站?這讓像我這樣經常出差的白領們,在火車站也能喝到熟悉的味道。北京火車站是北京的核心站點,每天客流量超過10萬人,一到節假日日均客流將達到20餘萬人次。
  • 瑞幸自曝22億流水造假 中國證監會發文強烈譴責
    不過瑞幸咖啡這顆大雷爆得並不讓人意外,今年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公司曾公布了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匿名沽空報告,直指瑞幸咖啡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營造單店盈利等方面的假象。 當時瑞幸咖啡斷然否認了指控,並稱渾水公司報告中的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報告中包含的所謂證據無確鑿事實依據,且報告中的指控均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
  • 哈根達斯為什麼要跟瑞幸聯名合作
    這不是道理,這就是人的心理。這次合作在品牌「高級感」的層面,瑞幸肯定是沾了哈格達斯的光。 另外,在達不到「正經合作」的情況下,硬綁也是很常見的做法。 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瑞幸成本最高的產品是咖啡,冰沙相對來說成本更低。但是這款聯名產品賣出了瑞幸價格的天花板。我們知道,一般瑞幸的咖啡打完折只有12、13塊錢,3款聯名產品原價43-46塊,打完折27-29塊。
  • 瑞幸的一千零一夜
    一來是造假事件所導致的公信力缺失,已經很難讓人再敢去相信瑞幸,二來瑞幸本身的發展模式也一直為人詬病,就算此前有不少人相當看好瑞幸,但經此一役後也只能被迫倒戈。這樣一看瑞幸終於識時務了,明白過多的掙扎並不能換來更好的結果,還不如果斷放手來得更為體面。可即便如此,瑞幸似乎卻還在堅持著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