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說殲15不能滿油滿彈起飛的全是瞎扯, 殲15完全可以滿載起飛

2021-01-13 網易

2018-04-11 07:59:13 來源: 我們的後盾

舉報

  網上一直有一種說法,說是殲-15不能滿油滿彈起飛戰力受到極大限制,這種說法完全就是瞎扯,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遼寧號殲-15如何滿載起飛的。

  

  其實前蘇聯早在1989年就做過相關的實驗,蘇聯利用滑越甲板解決了不適用彈射器起飛常規起降飛機的問題,根據理論蘇-27K的起飛重量在25-28噸,推重比為0.9-1.0,能從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第1和第2起飛位起飛,滑躍起飛距離為105米,當蘇-27K滿油以最大載彈量起飛時,起飛重量增至32噸,推重比下降到0.5,能從第3起飛位滑躍起飛距離為195米。其後蘇聯又對蘇27K起飛重量進行了多次試驗,試驗表明在滿油及掛4枚飛彈起飛重量為30噸情況下,飛機在航速為7節時能從第一起飛位起飛,而在航母航速達到15節的時候飛機滿油滿彈的情況下起飛重量為32.2噸能從第三起飛位起飛,這些實驗是在海浪4-5級,航母以不同速度和頂風風力下進行的。

  我國的遼寧號是前蘇聯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第二艘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殲-15最大起飛重量為32.5噸,就在去年遼寧艦在訓練中保持了5個小時30節的高航速航行,參照前蘇聯的實驗殲-15完全可以在遼寧艦上滿載起飛。即使在無甲板風的情況下三號位的起飛重量也達到了27.5噸。

  

  下面我們來說說遼寧艦的起飛點。遼寧號一共有三個起飛點其中兩個105米的短距離起飛點位於前甲板位置,另外一個就是位於甲板中部195米的第三起飛點。如果需要艦載機滿載起飛都是在第三起飛點起飛的,195米的滑躍起飛距離能夠為殲-15提供足夠的加速度使其能夠攜帶更多的武器裝備和燃油以達到最大作戰半徑和巡航半徑。那105米的起飛時幹什麼用的?其實這就是很多網友認為殲-15不能滿載起飛的原因。這兩個起飛位就是主要作為應急起飛位,105米的滑躍起飛距離就決定了在此位置起飛的殲-15隻能輕裝起飛。在此位置起飛的艦載機主要執行的是攜帶空空飛彈執行防空任務的。遼寧艦的甲板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起飛區域、降落區域和等待區域,但是遼寧艦的等待區和起飛區、降落區是有重合的,特別是195米的第三起飛位與艦載機降落的區域是有交叉的也就是說第三起飛位的起飛和降落作業不能同時進行。如果出現艦載機降落作業的時候需要緊急升空的情況的話就需要從獨立不受其他作業幹擾105米的起飛位置起飛。

  

  所以說殲-15完全可以在遼寧艦上實現滿載起飛,出現不能滿載起飛的情況是根據不同的任務需要而在不同的起飛位起飛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殲-15在遼寧艦上滑躍起飛,究竟能不能滿油滿彈?
    能是能,但滿油滿彈,出動能力受限制。這個問題就得先了解一下,蘇聯造的「瓦良格」,也就是今天的「遼寧號」,到底設計思路是什麼,尤其是飛機滿油滿彈起飛的能力,也叫重載起飛能力。畢竟航母平臺是一樣的,而且中國殲-15,也是從蘇聯T-10K驗證機,演變來的。
  • 滑躍起飛到底能不能滿油滿彈?
    不管是殲-15還是Su-33都可以在滿油滿彈的情況下滑躍起飛,只是重載起飛時對航空母艦運行效率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引入彈射器並不是為了解決重載起飛的問題,而且解決航空母艦運行效率的問題。我們引用《軍事評論》2011年10月《Su-33 / J-15艦載戰鬥機航母起飛性能研究》一文中幾個數據,首先是1號和2號起飛點。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1.在25節甲板風的情況下,Su-33可以做到32.8噸起飛重量時不出現離艦軌跡下滑的情況,此時已經達到最大起飛重量,也就是滿油滿彈。
  • 殲15艦載機終於擺脫性能制約,可滿油滿彈出擊,全靠這項新技術
    殲-15艦載戰鬥機是我們參考烏克蘭T-10K型艦載戰鬥機樣機,然後根據國產殲-11B型戰鬥機升級改進而來的專用艦載戰鬥機,也是國產第一款航母艦載固定翼戰鬥機。該機採用了類似於俄羅斯蘇-33的三翼面氣動外形,進一步增加了飛機的升力,以適應遼寧號航母的滑躍起飛模式。
  • 殲-15戰機的「狂暴戰鬥狀態」,滿掛十枚飛彈令人膽寒
    圖為殲-15從遼寧號航母上起飛殲-15戰機是我國第一種自研成功的艦載機,同時它也是全球唯一一款重型艦載戰鬥機(俄制蘇-33已退役)。它是目前我國兩艘航母上的主力戰機,對於這麼一款重型戰機有很多人認為將它配備在滑躍型航母上無法完全發揮其優秀性能,事實果真如此嗎?
  • 殲11戰機為何不具備空中加油功能?而殲15、殲16都已完全具備
    大家都知道,現代戰機根據航程和載彈量的大小可以分為輕型戰機、中型戰機和重型戰機。很多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通常裝備輕型戰機和中型戰機就可以完成國土防禦作戰任務,同時從經濟性方面來看,也不會花費太多。我國近年來在空軍裝備建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現役的主力機型除去殲10系列戰機之外,其餘的也都是重型戰機。殲10作為一款國產的中型戰機,作戰半徑在1000公裡左右,在有些情況下顯得略有不足,因此殲10戰機在設計上擁有具備空中加油的能力,在經過空中加油後,航程和作戰半徑能夠帶來不小的提升。
  • 大黃蜂加緊練習滑躍起飛,為上印度航母做準備,殲15再添強勁對手
    近日,美印日澳正在舉行規模空前的海上大演習,美軍派出「超級大黃蜂」艦載機與印度海軍訓練,一直使用彈射器的大黃蜂正在適應練習滑躍式起飛,可能就是為登上印度航母做準備。印度暫時沒有趁手的艦載機,美國也有意向其推銷「超級大黃蜂」,我國周邊再添一勁敵,將是我國艦載機殲15主要的對手。
  • 殲-15著艦為何要轉四道彎?艦載機著艦背後鮮為人知的秘密
    這張圖說明了殲-15艦載機著艦的全過程,注意,殲-15要圍繞航母轉四道彎。但這個選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首先取決於飛行員的快速決斷能力,能及時發現掛鈎攔阻失敗,並立即做出復飛的決斷。如果判斷失誤,後果將會很嚴重。這裡舉一個失敗的例子,2014年,印度一架米格-29K艦載機著艦時本已掛索成功,而飛行員誤以為自己著艦失敗,加速啟動復飛,被阻攔索拉著直接砸向飛行甲板,飛機前起落架當場「報廢」。
  • 用不著殲20!殲16超低空掠海視頻曝光,為何說它能吊打印度陣風?
    (殲-16戰機在海岸邊超低空飛行)不久前一架殲-16在海灣地區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視頻在網絡上曝光,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這架殲-16戰鬥機以低於海景樓的高度迅速切彎、爬升、脫離,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然而擁有如此之強機動性的戰機卻是活脫脫的"炸彈卡車"。
  • 臺媒:解放軍殲-20自衢州機場掛彈起飛,15至20分鐘能飛抵臺灣上空轟炸
    臺媒:解放軍殲-20進駐衢州機場,若向臺灣方向飛,15至20分鐘就能飛抵臺灣上空轟炸
  • 土耳其航母沒有F-35B戰機裝備,想去採購殲-15?網友:又想玩套路
    而為了防止出現航母服役沒有艦載戰鬥機的尷尬,所以才會像我國採購殲-15艦載機。其實,這種消息在資深軍事專家看來沒有任何可信價值。首先,因為發出消息的只是前總參謀長,並非是現役的總參謀長,並不能代表土耳其官方的態度,也可能只是一時媒體效果而已。
  • 印度的航母智慧,犧牲出動率換取滿油滿彈起飛,雙偏置起飛點設計
    世界主流的對稱式起飛點。美國所有航母全部採用了右左3的起飛點設計,軸向甲板上擁有兩個起飛位置,庫茲涅佐夫號,山東號,遼寧號採用了右1左2的起飛點設計,軸向甲板上同樣擁有兩個起飛點。沒有成為現實的航母計劃在軸向甲板上擁有兩個起飛點的那也是一大籮筐,可以說在絕大多數軍迷嚴重,航母右舷位置怎麼著也得有一個起飛點,但是為什麼兩艘印度航母的起飛點均位於左舷呢?
  • 我國第一款殲15"飛鯊"艦載機的性能
    殲15"飛鯊"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款艦載多用途戰鬥機。該機的出現解決了我國航母艦載機的有無問題,同時也對我國的艦載戰鬥機的研製、使用和作戰模式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借鑑和指導意義。殲15戰鬥機在設計上借鑑了蘇33和殲11B的特點,加強了機體強度和耐腐蝕性,可以適應滑躍起降方式。
  • 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是多少?
    代表當今世界頂尖軍力的中美俄三國都有各自的第五代隱身戰機,其中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多少?最大起飛重量會影響到的戰機性能參數有很多,影響到戰機滯空時間和作戰半徑的載油量,戰機本身攜帶武器彈藥的掛載量,結合發動機推力之後計算推重比影響到最大速度和機動性......可以說最大起飛重量是一架現代戰機身上最重要的參數之一,即便是放在最為先進的第五代隱身戰機身上也莫過於此。
  • 殲11、殲15、殲16長得太像分不清?看看這幾個特徵就明白了
    其實,不管是殲-11、殲-15還是殲-16哪一款戰機,都與蘇-27有著極大的關係,甚至可以說三款戰機都是在蘇-27的基礎上改進研發出來的,所以在外觀上「三兄弟」也就極為相似!不過,殲-11、殲-15和殲-16的定位方向不同,「三兄弟」神似的外表下卻還有很大的區別!
  • 印度航母配上美軍戰機 F/A-18EF滑躍起飛測試,性能與殲15相同
    在改裝工作完成後,該航母就成了一款擁有2個起飛點,1條跑道的"低端航母"。它的一號起飛點長度160米,二號起飛點長度180米。但是二號起飛點與降落區重疊,所以只能在第一波次的起飛發揮作用,回收戰機時則無法使用。
  • 第4代戰機起飛距離:F-22為240米,蘇-57為450米,殲-20是幾米
    目前,先進的第3代機起飛升天的滑行距離大概為500-700米區間,第4代隱形戰機中的蘇-57滑行距離大約450米,F-22正常滑行起飛距離為420米,極限爆發最短滑行起飛距離為240米,但平常不會這麼飛的,只有對外界顯擺性能時才能這樣。
  • 殲15艦載機迎來大改!至少有三大改進,取消空速管掛載PL15
    眾所周知!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殲15艦載機還沒有隱身能力,所以殲15現在也面臨著要改進的問題。儘管殲15本身就是一款優秀的三代機,但是由於在執行任務時不能隱身,殲15的劣勢開始凸顯,因此改進殲15也是唯一可以提高航母戰鬥能力的方法。
  • 彈射殲15再次現身,又一國產裝備正式安裝,五代航母終於要來了
    殲15戰機著艦 目前殲15是中國的主力,同時也是唯一的艦載固定翼戰機,最近這款戰機又傳來了好消息,彈射版殲15再次現身,出現在了電視中,又一款國產裝備已經正式安裝在殲
  • 中國解放軍最先進戰機殲18,中國沈飛的殲18戰機
    現在中國開始對新武器進行專業攝影並主動發布這些照片,他認為,這是顯示中國軍方在對外透明化的作為,亦可以藉此向外界釋出善意。 並且他認為,殲-20確實先進,的確對外有示威作用,對內亦可加強愛國意識,不過他認為,把不是最先進的殲-20戰機高調公開,還可以轉移大眾對研製中更先進戰機的目光。
  • 亞洲最強戰鬥機編隊:殲-20和殲-16玩大象漫步,霸氣沖天!
    「大象漫步」是一個航空兵術語,形容多架軍機起飛前以最小的間距首尾相連滑行,以便最短時間起飛最多架軍機。進行「大象漫步」這一編隊動作時,場面會極為壯觀,沒有點實力的國家的航空兵,還真玩不出這種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