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吃海膽的人,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樣是個勇士。海膽外殼滿是針刺,活時舞動扎人,好不嚇人。誰想到內裡藏著金黃色的膏,鮮甜滑膩甘香,美味得無法言喻。今日,吃海膽已變成時尚,由高級料理店到大眾化迴轉壽司都可見其蹤影。不過,產地有別,風味也截然不同。讓我們用味蕾漫遊海膽的美味國度。
Who am I? 吃海膽之前要先了解海膽的身世!
平日我們吃的海膽,經過清洗、加工,很少人見過它的廬山真面目。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位海鮮界的明星。
海膽的內部結構圖
名稱︰英文名為SeaUrchin。日文名叫uni或雲丹。
科目︰棘皮動物料,屬無脊椎動物,與海星和海參屬同一科。
種類︰全世界有五千種以上的海膽,並非所有品種都可以吃,有些含毒,可食用的約有一百四十種。最常見和最出名的有馬糞海膽和紫海膽。
馬糞海膽(右)及紫海膽(左)
產地︰很多沿海國家都有海膽出產,遍布南北半球,產地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連、加拿大、俄羅斯。香港的西貢、深圳的南澳一帶也盛產海膽。不過在國內能夠吃到的,七成都是大連海膽。
性別︰從外形上很難分辨出是雌或雄。惟獨繁殖期間,雄海膽在肛門位置排出白色的精子,雌海膽排出橙色的卵子,才可辨別出海膽是雌是雄。
母海膽排出橙色的卵子(左)公海膽則排出白色精子(右)
年齡︰海膽的壽命很長,平均12-14歲。外殼隨著年紀而變大變硬,棘刺也會變白。三歲至七歲的海膽已完成發育,這個時期的味道最好。性格︰膽小,行動亦緩慢,白天大多潛伏在巖縫或泥沙之中,夜晚才活動,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
生長環境︰一般出沒在5至20米的水底。海膽喜歡在較冷的海水溫度(10℃-15℃)下生活,若水溫介乎18℃至20℃,海膽會食欲不振;若水溫高達25℃,海膽必定死亡。
海膽喜歡棲息在海藻茂密的淺海巖礁底和石縫中
最愛食物︰海膽可分為草食性、肉食性兩類。其中以草食性海膽佔多數,它們至愛食昆布。另有少量肉食性海膽,以浮遊生物為主食。
當造期︰繁殖期前海膽要吸取充足的養分養肥自己,此時最肥美。到繁殖期,卵巢或睪丸會變得鬆弛,不但瘦削,味道亦會變差。產卵季節因應品種、產地而不同。如北海道馬糞海膽在一至八月當造,加拿大海膽則在九月至翌年三月當造。
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可改善皮膚質素,令血脂比例正常外,海膽含有的內源性大麻脂(Anandamide)可以令大腦分泌出多巴胺,產生催情功效,所以亦有天然威而鋼之稱。不過,每100克海膽膏含55毫克膽固醇,不宜吃太多。以每隻海膽100克計算,成人每餐宜吃兩三隻。昆布是海膽至愛的食物。
敵人︰海膽滿身棘刺,讓人望而生畏,但仍有魚類不怕它,如具備尖銳牙齒的炮彈魚,便可咬斷海膽硬棘,甚至咬碎海膽硬殼,大快朵頤。人類亦是海膽一大敵人,尤其近年漁民犯濫捕捉,令產量每況愈下。當然愛吃海膽的還有下圖這一位。
我吃的是螃蟹,別冤枉我!
證據確鑿,看你往哪跑
包裝︰主要分三種。一、活體海膽。但活體海膽很易死亡,最多可保存兩天。二、以鹽水浸著。流行於日本。不含防腐劑。味道較接近活海膽,可保存兩三天。三、用木板盛載。為大部分國家所採用。為了延長保存期,海膽通常加了防腐劑,可保存三四天。放在板上,因木板有吸水作用,以防海膽吸回流出來的水分而產生異味。
食法︰日本人喜歡生吃,用它來做刺身、壽司、天婦羅;義大利人則把海膽煮意粉;中國漁民則用牠來蒸蛋甚至煲粥。
全球海膽之最:日本北海道馬糞海膽
全世界各地都有海膽出產,但公認品質最高的,是北海道馬糞海膽。它的味道最濃鬱甘甜,after taste悠長,價格亦是數一數二的高,是老饕眼中之極品。
蔡瀾:「北海道蝦夷馬糞海膽最好吃,它比一般馬糞大一倍,膏顏色較黃較深,味道比紫海膽香濃,膏也厚,七月最肥,味最佳。」
馬糞海膽中,以北海道的蝦夷馬糞海膽最出名。外形像顆巨型慄子,針刺短,膏橙黃橙黃的,肥厚、甘甜是它的特徵。
雖然都叫馬糞海膽,但蝦夷馬糞海膽和馬糞海膽同科不同屬,還是有很多不同滴~蝦夷馬糞海膽(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也叫中間球海膽,是海洋中一種常見的無脊椎動物,也是海膽經濟種類中價值最高的一種。
海膽在日本,不止北海道有馬糞海膽出產,本州關東關西也有,因水域不同,質素也不一樣。北海道屬冷水系,出產的馬糞海膽(又稱蝦夷馬糞海膽,因北海道舊名叫蝦夷)size較大,直徑可達8cm。相反本州屬暖水系,產的馬糞海膽size細一些,直徑約5cm。另一重點是北海道水質佳。海膽在水質清澈、零汙染度的環境中成長,吃的也是優質的北海道昆布,住得好,食得好,海膽特別肥美豐腴,膏橙橙紅紅的,瓣雖塊細,但顆粒分明,入口肥厚,味道甘甜香濃鬱,甜度相當高,入口即化,那甘香的氣味在口腔內久久不散。
日本北海道地圖
羅臼海膽最出名蝦夷馬糞海膽遍布北海道,著名產地包括利尻、禮文、積丹、網走、根室、羅臼等。當中品質也有細微的差別,論王者中之王者,非羅臼海膽莫屬。羅臼位於北海道東北部知床半島,當地擁有豐富而珍貴的天然資源,被稱為「日本最後秘境」,2005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這個海域的海水,是海底數千米下湧上來的海洋深層水,水質不受汙染、清澈見底。潔淨的海水令當地也盛產肥厚的優質昆布。而昆布正是海膽至愛的食物。馬糞海膽吃得好,加上居住環境天然潔淨、水溫低,長得自然肥大。可想而知,海膽有多優質。
羅臼位於北海道東北部的知床半島,人煙稀少,海水清澈,孕育出豐富而優質的海產,包括海膽、三文魚、海參、毛蟹、鱈場蟹等
羅臼出產的蝦夷馬糞海膽,產量不多,除在當地的海鮮市場有少量發售外,其他都運送去東京、札幌等地
冬季寒風中危險的工作:北海道海膽捕撈
在出發出前,心裡有很多幻想:羅臼海膽這麼出名,必定四處皆可見,或許我可親手採膽、日本這麼先進,捕海膽該很機械化或大陣仗……
但是,現實和想像總是有距離的。這次羅臼之旅,讓我見識到漁民捕撈海膽,方法原來很原始。來到羅臼,還未吃久仰大名的蝦夷馬糞海膽,我已知道,這海膽必然鮮甜肥美。無他,這兒人煙稀少,大約不足半個香港的大小,人口只有6,000人,走到街上,人影也不多個,更別說遊客了,環境完全沒汙染,海水非常乾淨,海膽哪會長得差?加上日本政府還竭力保護當地的海洋生態環境。在羅臼岸邊,不時看到官方豎立的告示牌,警告沒牌照不得捕撈海膽,濫捕亦屬違法。
北海道羅臼的海水清澈見底
羅臼漁業對採捕海膽有嚴格規管,在路上可見「密漁」(秘密捕漁)乃犯罪行為的告示。最多限取50公斤這次為我們作嚮導、在羅臼出生、在港經營日本海產購物網站的杉內馨解釋:「政府的水產省每年會在捕海膽季節前,跟各地的漁業協會一同視察該年產量,再決定可捕捉的數量和時期。近年的規定都差不多,在一月上旬開始捕海膽,至六月底完結,翌年一月解禁。」至於捕捉的數量,則視乎季節而定。一月至三月是海膽成長期,漁民每日最多可捕獲25公斤;四至六月的盛產期,則可捕獲不多於50公斤,以免濫捕。
由於海膽通常在5至20米的水深出沒,漁民不用出深海,用小船已可應付。這艘長十遲、闊兩遲的小船隻可容納一人,因人多很易搖晃,構成危險。在羅臼,採膽都是家庭式作業,且有子承父業的習俗。今次我們採訪的大高先生,今年五十多歲,幾代都是採膽人。每日早上天未光,他便出海取膽。這時陽光充足,可看清水底的情況,有助採膽。採膽的工具很簡單,只有一支竹竿、末端連著一個魚網,內裡放了昆布作餌。
漁民把昆布放進網裡來引誘海膽上釣
大高先生先把小艇駛至五至十米的水深,再戴上潛望鏡把頭探進海面,看見哪裡多海膽才將竹竿伸進水裡,海膽以為有大餐吃便上釣。要是海膽太小便不採。「政府規定,若捉到的海膽直徑不足4cm,都不能賣,以免牠們絕種,要丟回海中。」大高先生說。
海膽當造時,漁民聯群結隊出海採海膽
看起來,採海膽的難度不高。事實上卻很危險。北海道冬天天氣寒冷,一二月溫度可低至零下十多度,海上還不時颳起三四米大浪,增加捕撈膽的難度。大高先生說:「遇上在海上飄浮的大冰塊更危險,小船很易翻沉,萬一跌進海水失救,3分鐘便會喪命。」當日,辛苦了數小時,大高先生採得幾箱黑猛猛、大大個的海膽回航。他笑說:「現在已是海膽當造期之尾聲,今次捉到大約40公斤,收穫算是不錯了。」捕捉海膽風險大,加上收成不穩,令海膽價格高昂。不過羅臼政府為了確保漁民在捕海膽期尾聲的收入穩定,採取「共產制度」,規定漁民把捕捉回來的海膽共同分配、售賣,一於有「膽」同享。至步入海膽禁捕期,漁民便靠採昆布或捕捉其他海產如三文魚、鱒魚、海參等來維持生計。
捕撈海膽用的魚網
漁民帶上巨型潛望鏡,探進水面察視水底情況
捕獲的海膽全部放在藍色膠盒裡
大高太太協力跟丈夫把海膽抬回海膽加工場
北海道羅臼海膽加工與拍賣
漁民一早出海捕捉的海膽,除了少數原個賣給預訂了的熟客,其餘都第一時間送往小型工場進行加工,以保持新鮮。負責加工的主要是漁民的太太。由去殼、取膏、分色、清洗到包裝都100%由人手生產,也是海膽身價高昂的原因之一。
將各種級別的海膽瀝乾水
工人用清水衝洗海膽和附著的腸臟或海藻殘渣
接著進行包裝。包裝分鹽水浸和木板裝兩大類。工場會視乎訂單來決定包裝的方法。第一種是鹽水浸的包裝。工人首先將海膽放進膠盒再磅重。工場有地下管道直接從知床200米深海抽取鹽水(海水)。工人將海膽連盒放進鹽水裡,盛至滿,封蓋,即成。
第二種包裝法是木板裝。此類海膽會加食用保存劑明礬。工人先用清水把明礬稀釋。將海膽放進加了明礬的水浸20分鐘,撈起瀝乾。用手工逐塊放上板上。磅重之後(一般分50、100克及150克三種size)即成。海膽會先冷藏,翌日早上送到海膽拍賣場。
翌日,包裝好的海膽送到羅臼漁業協會的拍賣場。拍賣場不對外開放,記者只從樓上拍攝當中的情況。
每張檯都放了不同賣家的海膽,有時以獨立漁民為一個單位,有時以眾多漁民組成的合作社為單位。不論怎樣,海膽均依據羅臼區內不同區地分開擺放,並以各區的名字以作識別。買家聚在海膽前,仔細觀察當日海膽的質素,心裡盤算著是日出價多少。競投正式開始。由於當日貨源不多,所以競爭頗激烈。
當公證人(紅帽)一開價,不用30秒已有成交。當日的成交價,由700日元一板至2,500日元不等。確認交易後,買家會在海膽上放上自家公司的名牌,代表海膽名花有主。速遞公司的員工將買家當日的收穫放入保溫箱中,再冷鏈送往各地的訂購商戶。一般在黃昏前送到。換言之,從海膽撈上來到端上客人的餐桌,平均用不了30小時。
海膽冷門小知識:
1.海膽的外殼身上滿佈棘刺,交叉輻射對稱排列,有長有短,視乎品種而定。棘刺是海膽的防禦武器,少數種類的棘刺有劇毒,不小心被牠刺傷會很痛。新鮮的海膽,外殼的棘刺都是茂盛而堅挺的。海膽的再生能力很強,棘刺一但損傷或斷了,都能再生。
2.連接口部的是食道。
3.海膽的嘴巴位於身體底部,有尖銳牙齒,進食時口部會伸縮,把海藻吸進體內。
4.深綠色的圓點是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昆布。
5.不論公母,海膽殼內都有發達的生殖腺,亦稱生殖巢,體積幾乎佔了整隻海膽的三分二,亦是唯一可吃的部位。換言之,我們平日吃的海膽,正是母海膽的卵巢或公海膽的睪丸。以同一品種而言,偏向深色為母海膽,入口味濃;偏向淺色為公海膽,味道較淡。新鮮的原隻海膽,卵巢或睪丸要飽滿帶光澤,完整大瓣,表層的顆粒豎起堅挺,才算新鮮。味道甘香鮮美,且帶有海水鹹味。
6.附在海膽底部的白色球狀物是其肛門。繁殖期間,海膽的肛門會排出卵子或精子。周圍的海膽感應到訊息後,也會排出卵子或精子,孵化受精。
--人類真是不害臊,天天盯著人家的生殖器流口水---
精彩文章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走近加拿大西海岸養殖三文魚,有機帝王鮭獨步北美!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天然帆立貝:來自北海道的深海尤物,肥美可口不容錯過的扇貝!
本文轉載自【日本北海道遊】,部分內容有刪改。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