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張怡教授獲得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1-01-10 澎湃新聞
祝賀!張怡教授獲得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09-07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中國科協官網公布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人選名單,經初審、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張怡教授為福建省唯一獲獎人選。

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旨在培養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該獎項於1988年首次頒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名額100名。截至2019年7月,在30年來近1500位獲獎者中,已有60位當選中科院院士,82位當選工程院院士,近10%的獲獎者當選院士。

張怡教授

張怡教授,博士生導師,閩臺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營養健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第十八屆運盛青年科技獎、第十一屆福建青年科技獎、第六屆紫金科技創新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及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在特色農產品加工和海洋食品開發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創建了魚糜製品、金柑等水果加工和綜合利用的理論及技術體系,破解了制約特色農(海)產品加工的技術難題,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和區域經濟發展。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等項目,參與修訂了「地瓜果脯的EDTA添加劑增列」「即食海蜇山梨酸鉀限量」行業標準。發表學術論文143篇,參與出版英文專著1部,獲授權發明專利42件。曾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2項排名第1)及二等獎4項(1項排名第1)。

張怡教授及其團隊的科研成果很好地實現了產業化,為我省食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全面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步伐,推動我省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文/檀巧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祝賀!衡陽80後教授喜獲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龍少華 記者唐家華報導 8月28日,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名單揭曉,現就職於南京大學的唐朝生榮獲「地球科學獎」。據悉,這是唐朝生教授繼2018年12月12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之後,獲得的又一重量級大獎。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屆第五次理事擴大會議紀要
    (七)表彰獎勵1、由學會推薦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姚華建、毛竹教授,雙雙入選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4、顧功敘地球物理科技發展獎 經推薦、審議、常務理事會通過,一人獲得2020年「顧功敘地球物理科技發展獎」;5、傅承義青年科技獎 經推薦、專家評審、常務理事會通過和本人在年會上做大專題報告,8位會員榮獲2020年「傅承義青年科技獎」;6、陳宗器地球物理優秀論文獎 根據期刊檢索系統對《地球物理學報》論文引用率查詢統計的結果,四篇論文榮獲
  • 這4個項目榮獲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
    這4個項目榮獲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8月26日,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揭曉,本屆科技獎共頒發獲獎項目51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0項,成果推廣獎4項,青年獎5項。其中,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3項,青年獎1項。上海醫學科技獎經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主管部門批准,由上海市醫學會設立,旨在表彰、獎勵在醫學領域科技進步中作出貢獻的優秀個人和集體,促進上海醫學科技事業的發展。究竟是哪些成果摘得了獎項?就隨小衛一起看看吧!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道橋系教師李勝獲第十五屆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12月30日,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引導、激勵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實踐,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更大貢獻,省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協聯合下發《關於表彰第十五屆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
  • 第十六屆「溫州十大傑出青年」獲表彰
    圖為第十六屆溫州市「十大傑出青年」受表彰。(團市委供圖)4月28日上午,「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青年在行動」溫州共青團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主題團日活動在市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現場公布了第十六屆溫州市十大傑出青年和第十六屆溫州市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等獲獎名單並進行表彰。活動現場,溫醫大附二院呼吸科醫生、溫州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林慧,講述了自己在武漢時與確診病例、援鄂醫療隊隊員之間的4個感人故事。「去武漢援助,是我人生中最無悔、最感恩的選擇。
  • 中國醫大一院孔垂澤教授、王瑋教授獲評第十四屆「瀋陽市優秀科技...
    獲得吳階平泌尿外科醫學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在國外雜誌發表學術論文 76篇(IF值:215.203),在國內中華系列雜誌等發表論文 150篇。參編著作12部。王瑋教授簡介
  • 我院在第十六屆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年會獲得最佳組織單位
    我院在第十六屆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年會獲得最佳組織單位 2020-11-05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六屆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光華龍騰獎於2005年誕生,旨在「發現優秀設計人才,樹立自主創新楷模」,十六年間,光華龍騰獎見證了中國設計的創新發展,獲得了一大批投身設計產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同行者的支持和激勵。
  • 第十六屆中國公共關係行業最佳案例大賽暨2020中國公關嘉年華頒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11月18日,由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CIPRA)主辦、中青旅聯科(北京)公關顧問有限公司承辦、即享影像提供支持的第十六屆中國公共關係行業最佳案例大賽暨2020中國公關嘉年華頒獎典禮在北京JW萬豪酒店隆重舉行。
  • 【新聞】第十六屆(2020)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17日上午,第十六屆(2020)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 祝賀!日語學院馬駿教授榮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近日,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公布。我校日語學院馬駿教授著作《漢文佛經文體影響下的日本上古文學》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中國學人的「治學初心」多年來,馬駿教授在中日古代文學比較研究領域深耕不輟,這與他早年的求學經歷分不開。「我早年先後在東京大學、大阪大學和北海道大學求學。每到一處,幾乎所有教官都會指著日本上古文學經典中的某一段文字問我:這是漢文嗎?如果是,它符合古漢語的表達習慣嗎?
  • 天津大學女神教授:牛津博士畢業,破解國際難題,已發表50多篇論文!
    最近,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焱迎來了自己的"豐收季"。在日前發布的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第二屆"科學探索獎"兩項大獎的獲獎名單中,她都榜上有名。 中國青年科技獎由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和共青團中央作為主辦單位。"
  • 銅陵人陳學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畢業於銅陵市一中
    12月7日,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名單出爐,70位新科院士從521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銅陵市一中1981級校友,現合肥通用設備研究院院長陳學東成功當選。陳學東1964年8月出生於安徽銅陵,1986年7月浙江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畢業後到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工作至今。
  • 祝賀!瑞金醫院榮獲這些上海醫學科技獎
    8月26日,第十八屆(2019年度)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舉行,瑞金醫院榮獲3項二等獎、1項科技成果推廣獎。上海醫學科技獎成果推廣獎胰腺癌綜合診治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項目成員:沈柏用 彭承宏 詹茜 陳皓 鄧俠興李宏為 方圓 陸熊熊 李鴻哲 王新景該項目圍繞胰腺癌臨床診治建立了一系列安全有效
  • 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長春圓滿收官
    9月25日, 以「合作共贏 賦能未來——共築科技期刊生態圈」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長春圓滿收官。論壇上,學術界、期刊界、企業界及政府管理部門等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凝聚挖掘優質稿源、強化編輯修養共識,追蹤國際領先科研領域發展態勢,推動中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引導中國科技期刊融入創新型國家建設,助力我國由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型。
  • 北京積水潭醫院蔣協遠教授團隊、周一新教授團隊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頒發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獎勵,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蔣協遠常務副院長主持的《肘關節外科疾病診療創新技術的建立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得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矯形骨科周一新主任主持的《髖膝關節重建關鍵技術體系及臨床應用》項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評書演員張怡的「紅樓夢」
    當得知自己獲得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的那一刻,張怡熱淚盈眶,抑制不住地興奮和激動,她這麼多年在評書藝術道路上的追求不僅收穫了大批粉絲關注,也獲得了國家級權威獎項的認可。同時,她內心又充滿了壓力,自己一直還在「追夢」的路上。那「夢」 ,就是讓她魂牽夢繞的評書《紅樓夢》。
  • 政經學界大咖齊聚,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今日盛大開幕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裴熔熔/文 朱哲/圖歷經十六載蝶變,大河財富中國論壇再次溫暖呈現,立足新起點、開啟新徵程!12月5日,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在鄭州盛大開幕,來自全國的近10位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30多所國內知名經濟學院院長(校長)、60多所高校參會代表、近百位河南實業領袖和金融豫軍領軍人物、數千名各界嘉賓共聚中原,以「2020:新起點,新徵程」為主題,探尋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中國經濟走向,實體企業如何突圍謀變。
  • 張怡 忘情花腔 縱情吟唱
    張怡,花腔女高音。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在歌劇《茶花女》、《波西米亞人》、《費加羅的婚禮》、《清教徒》中扮演女主角。獎項經歷:2014年,擔任四川省級、全國聲樂比賽四川賽區評委工作;2013年及2006年,獲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四川賽區金獎;2004年,獲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聲樂比賽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