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貴州日報》整版報導
歲末年終,1.6萬平方公裡的黔西南州大地上,脫貧攻堅戰旌旗獵獵、鼓點鏗鏘。一處處壩間良田蔬果飄香、一棟棟安置房鱗次櫛比、一條條平坦村道四通八達……在脫貧攻堅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黔西南州減貧成果豐碩,正大步邁向同步小康。
布依山鄉迎來巨大變化,離不開金融行業的大力支持。「十三五」以來,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牢記初心與使命,扛起政策性金融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按照地方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和需求,用足用活信貸政策,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緊緊圍繞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民營小微企業等給予重點支持,在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和地方發展中發揮著先鋒主力模範作用。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黔西南州分行累計投放各項貸款239.19億元,其中累計投放扶貧貸款199.9億元,佔比83.57%。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成為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助推器」,促進黔西南州一大批脫貧工程、民生工程順利開工實施,金融扶貧活水澆開了幸福花。
黔西南州分行到貧困村開展慰問
搬進新家幸福長
遊走在公園一般的晴隆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阿妹戚託小鎮裡,一棟棟彝、苗風情濃鬱的特色民居依山勢而建,房屋結構雕梁畫棟,房前屋後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去年正月初八,王坤一家結束了多年外出打工的生涯,從老家晴隆縣三寶彝族鄉幹塘村上萬組搬遷到了阿妹戚託小鎮居住。
「感謝黨和政府,做夢也沒想到會搬出深山旮旯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如今小孩在小鎮裡的幼兒園上學,自己就在家門口的產業園裡上班,日子是越來越好了!」在老家時,王坤幾乎都是在外打工,先後從事過電焊、紡織、洗車等工種,「在外漂泊掙不了多少錢,而且打工不可能打一輩子啊。」
阿妹戚託,一種貴州彝族傳統舞蹈的名字,表達著少數民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晴隆三寶鄉是以彝族、苗族等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山鄉,曾是貴州20個極度貧困鄉鎮之一。經過深入分析、反覆論證,2017年6月,三寶鄉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整鄉搬遷的建制鄉。截至目前,通過實施易地搬遷、發展易地產業、促進易地就業,全鄉1317戶6263人全部搬出了大山,住進阿妹戚託小鎮,成為新市民。
望謨縣支行信貸支持的望謨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望謨縣楓林小區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為使搬遷群眾生計有著落,持續增收有門路,黔西南州分行主動向晴隆縣委、縣政府宣傳農發行產業扶貧政策,共同謀劃產業發展。今年,晴隆縣三寶彝族鄉安置點產業園建設項目順利落地,實現投放8000萬元,建成廠房21棟,引進30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提供了2000餘個就業崗位,有效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帶動搬遷群眾增收致富。
助力阿妹戚託小鎮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黔西南州分行深度融合地方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縮影。早在2015年8月,農發行總行易地扶貧搬遷信貸政策出臺後,黔西南州分行就把支持易地扶貧搬遷作為信貸支持重點,僅用時2個月就完成了全州8個縣(市)及義龍新區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貸款的申報工作,涉及貸款78.05億元。安置房建成後,隨著搬遷群眾陸續入住,解決好「穩得住、能致富」問題成為該行關注的焦點。為此,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在產業扶持、配套設施等方面積極給予信貸支持,易地扶貧搬遷成果不斷得到鞏固。
據了解,2016年以來,該行累計投放貸款22.37億元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支持全州山區群眾易地搬遷14.4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27萬人。
民生廣廈俱歡顏
「不再擔心陰暗潮溼的環境下會生病,搬到好房子裡住舒服多了。」說起棚改後的好處,受益的興義市民喜笑顏開。
2017年,興義市全面啟動棚戶區改造工作,為讓老百姓遷得放心、拆得安心,當時興義市制定了貨幣化補償安置、返還門面安置及合建共贏三個方案:貨幣化補償小到一顆螺絲釘都列入補償協議;返還門面安置採取按就近就地原則,該補該返實施到位;合建共贏既保證產權,又鋪開致富路。同時,城市規劃著力破解老城病灶,把帶動城市發展、土地資源整合、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相結合,加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市棚改迅速展開。
興仁市支行信貸支持的晴隆縣第六小學
因棚戶區改造工作成效明顯,2019年,黔西南州棚戶區改造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這份沉甸甸的肯定,也有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做出的突出貢獻。
「十三五」期間,針對國家棚戶區改造的相關政策,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不斷加大對棚戶區改造建設的支持力度,圍繞棚改項目加大營銷,先後開展了「春風行動在黔西南」「棚改攻堅月」等活動,增強全行幹部員工的責任感、使命感,齊心協力搶抓政策機遇,加快業務創新發展。
在棚改項目培育過程中,該行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黔西南州分行的棚改推進路子,提出業務骨幹人隨項目走的理念,確保營銷一個,集中評估一個,移送一個。同時,堅持以黨建促發展的思想,多次開展「黨旗在棚改中飄揚」活動,集中帶領客戶經理深入公司駐地和棚改現場進行項目營銷幫扶和現場評估工作,切實加快推進棚改項目建設。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該行共投放棚戶區改造貸款97.76億元,其中2016年投放5.7億元,用於安龍縣、晴隆縣、貞豐縣農民集中住房建設項目(二期)等5個項目;2017年,累計投放棚戶區改造貸款31.9億元,支持義龍、興仁、貞豐、晴隆、普安等縣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惠及群眾1.91萬戶、6.92萬餘人,改善了當地群眾居住環境;2018年,重點圍繞棚改三年規劃及2018年省住建廳下達的4萬餘戶棚改任務精準發力,省市縣三級行聯動,前中後臺齊心協力,實行「五加二」「白加黑」,集中開展棚改項目營銷,搶抓政府棚改購買服務的政策機遇,切實發揮棚改項目「壓艙石」作用。全年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32.88億元,支持全州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22個,涉及拆遷改造34316戶,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683人;2019年,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19.69億元,支持安龍縣2018年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等項目7個,涉及拆遷改造12053戶,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78人;今年以來,發放棚戶區貸款7.59億元,用於支持義龍試驗區2015年棚戶區改造(二期)項目等4個棚改項目,涉及拆遷改造10702戶,涉及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00人。
金融助企賦動能
深秋時節,走進興義市敬南鎮十裡坪壩區,清新的田野氣息沁人心脾,綠油油的蔬果長勢喜人,一眼望去仿佛大地鋪上了綠綠的地毯。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近年來,興義市鴻鑫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突出區域優勢,提升規模質量,緊盯廣州、北京、上海等省外目標市場,銷售情況良好,有力助推了黔貨出山,然而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暫時打亂了公司的銷售布局。
安龍縣支行信貸支持的G354貞豐縣城至龍場段改造工程
為切實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進一步發揮好地方蔬菜肉類生活保障品的保供穩價調節作用,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主動擔當作為,及時與全國性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興義市疫情期間供保企業對接,了解到貴州省興義市鴻鑫農業發展有限責任有生產經營資金需求,工作人員便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自發成立應急救災貸款調查小組,通過應急救災綠色通道,上下協作,經過2天時間就成功向企業投放500萬元應急救災貸款,用於企業疫情防控期間玉米、蔬菜種子等物資採購,確保疫情期間蔬菜、雞、雞蛋等民生物資的供應。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上下提升政治站位,團結抗疫,貫徹落實黨中央、總分行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治擔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指揮調度全行疫情防控工作,及時下發指導性文件。組建黨員先鋒隊、疫情防控突擊隊,做到聽黨指揮、黨員靠前、領頭抗疫,凝聚全行職工的力量組織捐款36032元,以實際行動展現共產黨員的政治擔當和農發行人的家國情懷。疫情期間,該行堅定執行全排查、戴口罩、測體溫、「零」報告、常消殺、強宣傳等一系列措施,實行彈性工作、分批上崗、輪流上班、遠程辦公,嚴格管控出入人員,想方設法採購防疫物資,做到早發現、早檢測、早隔離、早治療,做到工作推進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同時,為助力復工復產,疫情期間,及時開通綠色通道,極力申請優惠政策,迅速投放貸款9400萬元,支持5家企業採購重點醫用物資和生活保障物資,目前累計投放貸款12.94億元,支持32家企業復工復產。
固本強基謀跨越
農發行興仁市支行成功投放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4000萬元,用於支持普安縣江西坡鎮綠色扶貧實驗區路網建設,為完善地方扶貧實驗區內基礎設施建設,鞏固脫貧成效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農發行安龍縣支行成功投放1195萬元教育扶貧貸款用於貞豐縣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項目建設,為改善貞豐縣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再次注入金融活水。
農發行望謨縣支行投放4000萬元,用於支持望謨縣學前教育扶貧校園建設項目,進一步彰顯該行金融服務脫貧攻堅高效銜接鄉村振興的責任與擔當。
……
黔西南州分行信貸支持修建的「十三五」通村公路
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地方經濟的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等,具有重要意義。黔西南州地處黔滇桂結合部,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歷史欠帳較多,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的一個「瓶頸」。
「十三五」以來,農發行黔西南州分行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關鍵地區,積極融入地方建設,自2016年以來已累計投放基礎設施建設等中長期貸款187.89億元,累計支持項目79個,實現全州8縣市和義龍新區全覆蓋。
「以前進組都是泥巴路,自家種的100餘畝油茶林產出的果子要人扛馬馱才能拉出去,基本賺不到錢,如今路好走了,車子運輸多方便,產值蹭蹭往上蹦。」冊亨縣八渡鎮趕乃村的村民張直富提到如今的變化笑意融融。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黔西南州分行把支持農村路網建設作為重要的信貸支持點,圍繞全州通村通組油路硬化路,對重點省道、鄉道改造等進行大力支持,極大地方便了當地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出行,提升生活質量。從2016年至今,該行先後支持了貞豐縣城至龍場段改造、義龍試驗區東峰林大道、普安縣江西坡綠色扶貧實驗區路網建設工程、黔西南州2017年至2020年通村公路、興義市者沙至雲南寨公路改擴建、G320線普安江西坡至三板橋改擴建等項目,助力建成農村公路271條、1445.24公裡,項目涉及88鄉鎮、267個建制村。
過去,工程性缺水問題是制約黔西南州加快發展的另一個短板,針對邊遠山區、貧困地區、季節性缺水地區飲水安全問題,黔西南州分行圍繞全州水生態治理、大小水庫建設和供排水設施等項目,做足「水」文章。2016年以來,該行累計申報並獲批水利設施項目22個,金額50.28億元,支持了黔西南州淌淌河流域綜合治理、安龍招堤水生態綜合治理、望謨縣縣城區河道治理、貞豐超千水庫、望謨縣樂元水庫等項目建設,全州各地迅速興起了水利建設的高潮。如今,黔西南州工程性缺水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
精準發力音鏗鏘
前不久,興仁薏仁米種植地裡呈現一片火熱的豐收場景,村民們紛紛走進田地裡收割……大家有說有笑邊勞作邊聊天,臉上洋溢著幸福喜悅的笑容。
今年,興仁市薏仁米種植面積已達到35萬畝,佔全國薏仁米種植面積30%以上,薏仁米產業已發展成為當地的最大農業產業和最大扶貧產業。為避免薏仁米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供需短期失衡,農發行興仁市支行勇扛「服務三農,服務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使命之旗,全力支持興仁市薏仁米市場穩定發展。在「銀政企」三方的高效協作下,3億元地方調控糧油貸款快速獲批並成功實現首筆投放1億元,切實保障薏仁米種植農戶的根本利益與種植積極性,帶動種植農戶持續增收,進而帶動周邊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黔西南州分行信貸支持的義龍新區淌淌河河道綜合治理項目
在做好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中,黔西南州分行堅持以服務脫貧攻堅作為履行農業政策性銀行職能的責任和擔當,將服務脫貧攻堅擺在與糧棉收儲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度聚焦解決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不斷加大信貸投入力度,多措並舉助推地方打贏脫貧攻堅戰。
尤其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圍繞農發行總行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中指出的脫貧攻堅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黔西南州分行以服務脫貧攻堅統攬業務發展全局,充分發揮農發行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始終把支持晴隆、望謨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當成最重要的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掛牌督戰壓實責任,採取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幹制,從上至下組建掛牌督戰攻堅隊,分解細化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目標,明確到人到崗,倒排工期,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助力黔西南州脫貧攻堅順利收官。截至目前,該行分別向晴隆縣投放扶貧貸款4.3億元、向望謨縣投放扶貧貸款5億元,在有效發揮補短板的同時,圓滿完成總行、省分行下達的扶貧貸款投放任務目標。同時,分行積極與山東省東營、濟寧、濰坊、日照分行對接協作幫扶工作,為山東省分行與望謨、晴隆縣地方黨政牽線搭橋,合力支持扶貧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目前,東營市分行累計採購3萬餘元望謨縣扶貧產品,並捐贈2萬元資助望謨縣貧困學生20人。濰坊市分行、日照市分行分別向晴隆縣捐贈71.7萬元和70萬元,用於支持晴隆縣11個種養殖合作社發展五星枇杷、高粱種植等產業,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作者 張鴻凌 張丁尹
編輯 彭芝莉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