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北大女博士,曾是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現45歲單身惹爭議

2020-11-17 耕耘大講堂

從古至今,我國從不缺才女。

古代有李清照和卓文君,近代有林徽因和三毛。

曾經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節目:《百家講壇》,這檔節目一經播出,火遍全國。也讓我們見識了很多當代才女,她們的口才一個比一個好,腹有詩書氣自華。

下面來聊一下這其中的一位:蒙曼老師

蒙曼是河北人,生於1975年,她現在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教授。她在中央民族大學度過了本科和碩士階段,主修歷史,後又去北京大學攻讀歷史博士學位。從那畢業後,她又回到了中央民族大學教歷史。

得益於多年的歷史研究經驗,加上過硬的專業基礎,她一步一步從講師做到了教授。

蒙曼教授真正走進大家的視野,還要從《百家講壇》說起。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在《百家講壇》上講課,之後向欄目組推薦了蒙曼。當時,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院的副教授。

推薦後,節目組特地趕到學校聽蒙曼講課,由於講得好,節目組決定讓她來錄製《百家講壇》。當年11月,《百家講壇》上又多了一位歷史學主講人,也是自節目組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一位——32歲的蒙曼副教授。

一開始,蒙曼講的是《武則天》,節目播出後,受眾非常喜歡。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錄製了系列主題《太平公主》、《長恨歌》等。

有了粉絲後,蒙曼對外的活動越來越多了,觀眾常常能在各種國學、詩詞的節目中看到她的身影。

要知道,能做到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蒙曼老師多年來在歷史領域的不斷耕耘。同時,她的觀點也在不斷地指導現當代女性,許多人看了她的節目後,能從中得到啟發。

也是出於這樣的一種自律精神,她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抽不開身,但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依然一個人在閱讀,這是對自己的充電。

或許也是太過於繁忙,到目前為止,44歲的蒙曼老師仍然單身。當人們提到為何她還不考慮婚姻時,她表示很喜歡這樣的單身生活,可以過自己想要的日子,很是愜意。

有一次在一個節目中,她憤怒地批評了關於「剩女」的社會說法。她說,現代的女性很獨立了,不需要依靠男性生存,而「剩女」的說法是對女性不尊重的表現。

對於她的這種說法,很多粉絲表示支持,畢竟結婚與否是個人的事情,與他人無關。但是同時社會上又出現一種聲音,說蒙曼老師不結婚的話,就是浪費自己的良好基因。必須要生幾個後代,才能繼續延伸自己的生命,有的人還用世俗的觀念來評價她。

關於蒙曼老師的生活態度,你認同嗎?

相關焦點

  • 北大才女24歲讀博,32歲上《百家講壇》主持,今45歲仍單身
    2007年11月19日,《百家講壇》迎來了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講師——32歲的蒙曼。只有32歲的她,已經成為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的副教授,可以說是青年才俊。她在《百家講壇》上的初次亮相,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容優雅,落落大方,侃侃而談的樣子,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她是北大高材生,主講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如今45歲氣質典雅
    她是北大高材生,主講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如今45歲氣質典雅蒙曼是一個出生於河北省平泉縣、無比平凡的人。她的外貌不出眾,性格內斂安靜,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成績。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女性,走上了百家講壇,敘述歷史故事。
  • 32歲成為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畢業於北大,如今44歲卻仍單身
    也正是因為持續閱讀的好習慣,讓她能夠及時更新補充自己的知識庫,積累了充實的歷史知識。走入"百家講壇"很多人認識蒙曼教授都是因為百家講壇,當時孟憲實在百家講壇當嘉賓老師,編導問孟憲實有沒有什麼推薦的講課老師,孟憲實給編導強烈推薦了中央民族大學的蒙曼老師。
  • 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曾被年輕小夥掌摑,小夥為何還拒絕道歉?
    《百家講壇》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科普節目,在其中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主講人,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述讓很多人喜歡上了歷史。 而其中有這樣一位專家閻崇年,卻曾被年輕小夥掌摑,但小夥卻拒絕道歉,這是為什麼?
  • 她才華橫溢,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45歲卻仍單身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用來比喻飽讀詩書,學有所成的人,氣質才華自然就會流露出來,整個人都會十分高雅流光溢彩。說道這些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和五位點評嘉賓,以及獲得《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名次的五位選手。
  • 百家講壇最成功的主講人之一「蒙曼」老師
    由於我非常喜歡中國歷史,百家講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視節目。在此之前最迷的就是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了。所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我都習慣性地打開中央十頻道去看百家講壇的回放。那天晚上正巧看到蒙曼老師的長恨歌,立刻就被她所講的內容給吸引住了。蒙曼老師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很普通的。有一點面黃肌瘦的樣子,說話中氣不足。可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 32歲走紅百家講壇,45歲父母買房徵婚,北大才女蒙曼:我不是剩女
    國學才女蒙曼1975年1月出生於河北的蒙曼,如今身上有諸多的標籤:北大博士,歷史教授,《百家講壇》最年輕講師,最有才情的女子,《中國詩詞大會》評委,45歲的黃金單身女……01 從小就是「小書蟲」蒙曼的父母都是教師,兩人酷愛讀書。
  • 《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暢談故宮文化
    本報11月10日訊(記者梁冰)今天下午,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特別邀請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走進海南大學,開展《600春秋 芳華依舊》主題講座,暢談故宮文化。此次活動是第十二屆海南書香節「名家海南行」系列活動之一。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欄目、喜馬拉雅音頻主講人。
  • 河南這位「百家講壇」主講,把大學課堂變成了「午夜書場」!
    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央視節目《百家講壇》致力於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該節目播出時曾創造收視神話,從節目裡走出了易中天、王立群、於丹、孔慶東等眾多名人。2013年,由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士祥主講的《隋唐考場風雲》登陸《百家講壇》,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今天,小編就為你講述他的精彩故事。
  • 蒙曼:32歲成百家講壇最年輕學者,因45歲未嫁,父母為其四處徵婚
    蒙曼在《詩詞大會》上將《江城子》的惆悵惜花人不在,歌一闕,淚千行,改編成但願惜花人常在,詩千首,酒千觴,獲得了諸多網友的關注。不過,蒙曼雖然才氣逼人,但感情卻是十分坎坷,如今45歲還未找到結婚對象,父母為了她的婚事,還買房徵婚。
  • 45歲依然單身的蒙曼老師,婚嫁並不是女人的任務
    此外,蒙曼老師還曾五次受邀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唐玄宗與楊貴妃》,蒙曼老師在百家講壇的開講,旁徵博引,又風趣幽默,吸引了一大批粉絲。這樣的蒙曼老師,車馬君我唯一能想到的形容她的詩詞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蒙曼老師的氣質,不是裝出來的,是真正的吸取在腦袋裡的知識溢出來。
  • 「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來《贛圖大講堂》講述「孔子的智慧」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12月20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做客《贛圖大講堂》,以「孔子的智慧」為題,圍繞孔子和《論語》論述什麼是智慧,並引申著名的智仁之辨、智義之辨、智直之辨,對如何獲得智慧進行解析,用故事展現孔子的智慧
  • 蒙曼45歲仍單身,她的擇偶標準究竟是什麼?你看看她怎麼說的
    蒙曼45歲仍單身,她的擇偶標準究竟是什麼?你看看她怎麼說的自古以來才女很尷尬,要麼有幸福美滿的婚姻,要麼感情不順。前者乏善可陳,後者卻比比皆是。兩宋之交的李清照,一代才女感情顛沛流離。近代的陸小曼,感情也是很狼狽。
  •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書法的神秘面紗 2020-11-06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蒙曼,歷史學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並出版相應書籍。看到蒙曼不疾不徐之間對名家名作如數家珍,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也真是一種精神的享受,這也就難怪被網友稱為「人淡如菊才出眾,縱橫螢屏耳目新」,圈粉無數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蒙曼因為顏值的問題,以前一直不被人看好!
  • 河南大學最牛博導,曾在百家講壇上走紅,32歲才考入大學十分勵志
    這句成語來形容王立群先生再合適不過了,對於17、8歲就邁入高考行列的大學生而言,在32歲才考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先生已經算是大器晚成。 但和尋常大學生不同的並不僅僅是年齡,王立群先生被稱為「河南大學最牛博導」,並且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走紅——百家講壇。
  • 「百家講壇」7大學霸級才女,個個都是教授級,你覺得誰最厲害
    2008年7月,做客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南唐後主李煜》,2009年8月主講《金戈鐵馬辛棄疾》,講座共分8講。觀眾稱為「優雅老太太」、「優雅女教授」,喜歡她的觀眾給自己取的粉絲名,意為「迷嵐」。3、隋麗娟,1964年生,黑龍江哈爾濱人。
  • 《百家講壇》蒙曼,失誤遭質疑,網友猜測: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於丹
    之後又出現在央視的《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蒙曼雖然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但是她通過才華氣質來不斷提升自己。蒙曼老師說,她每個月至少讀五十本書,正是她的堅持與自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 盛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何走向沒落?
    沒有觀眾,沒有嘉賓,一個演播室,一張桌子,一個主講人,這就是《百家講壇》的基本班底,放到現在這可以說的上十分簡陋且毫無新意。《百家講壇》憑藉其獨特的立意和主講人豐富的歷史知識,輕鬆有趣的表現方式,硬生生的在眾多娛樂性的綜藝節目中殺出了一條血絡,備受關注。而這一切都源於《百家講壇》製作組深厚的製作功底,和製作團隊學以致用的能力。《百家講壇》最開始的節目內容非常枯燥,央視最先想要做的可能是一檔多方面、多層次的科普類節目,和市場上的其他科普類節目差距不大,還可能因為主講人的學識過於豐富而略顯枯燥。
  • 《百家講壇》講史專家孫立群病逝
    原標題:《百家講壇》講史專家孫立群病逝 2月12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官網發表訃告,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專家孫立群教授,於2月10日病逝,享年70歲。 孫立群1950年4月15日出生,長期以來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工作,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授中國古代史30餘年,其主持的「中國古代前期史」課程,曾入選天津市精品課程。 2006年11月,孫立群曾在中央電視臺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上講《呂不韋》,開始為大眾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