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我國從不缺才女。
古代有李清照和卓文君,近代有林徽因和三毛。
曾經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節目:《百家講壇》,這檔節目一經播出,火遍全國。也讓我們見識了很多當代才女,她們的口才一個比一個好,腹有詩書氣自華。
下面來聊一下這其中的一位:蒙曼老師。
蒙曼是河北人,生於1975年,她現在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教授。她在中央民族大學度過了本科和碩士階段,主修歷史,後又去北京大學攻讀歷史博士學位。從那畢業後,她又回到了中央民族大學教歷史。
得益於多年的歷史研究經驗,加上過硬的專業基礎,她一步一步從講師做到了教授。
蒙曼教授真正走進大家的視野,還要從《百家講壇》說起。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在《百家講壇》上講課,之後向欄目組推薦了蒙曼。當時,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院的副教授。
推薦後,節目組特地趕到學校聽蒙曼講課,由於講得好,節目組決定讓她來錄製《百家講壇》。當年11月,《百家講壇》上又多了一位歷史學主講人,也是自節目組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一位——32歲的蒙曼副教授。
一開始,蒙曼講的是《武則天》,節目播出後,受眾非常喜歡。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錄製了系列主題《太平公主》、《長恨歌》等。
有了粉絲後,蒙曼對外的活動越來越多了,觀眾常常能在各種國學、詩詞的節目中看到她的身影。
要知道,能做到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蒙曼老師多年來在歷史領域的不斷耕耘。同時,她的觀點也在不斷地指導現當代女性,許多人看了她的節目後,能從中得到啟發。
也是出於這樣的一種自律精神,她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抽不開身,但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依然一個人在閱讀,這是對自己的充電。
或許也是太過於繁忙,到目前為止,44歲的蒙曼老師仍然單身。當人們提到為何她還不考慮婚姻時,她表示很喜歡這樣的單身生活,可以過自己想要的日子,很是愜意。
有一次在一個節目中,她憤怒地批評了關於「剩女」的社會說法。她說,現代的女性很獨立了,不需要依靠男性生存,而「剩女」的說法是對女性不尊重的表現。
對於她的這種說法,很多粉絲表示支持,畢竟結婚與否是個人的事情,與他人無關。但是同時社會上又出現一種聲音,說蒙曼老師不結婚的話,就是浪費自己的良好基因。必須要生幾個後代,才能繼續延伸自己的生命,有的人還用世俗的觀念來評價她。
關於蒙曼老師的生活態度,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