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32歲成百家講壇最年輕學者,因45歲未嫁,父母為其四處徵婚

2020-12-23 娛樂吧唧醬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羨慕董卿的出口成章,欣賞她的氣質優雅,而這一切都源自於董卿的積累,作為一代才女,她將四書五經納入生命中,才能夠做到與人交往時口吐蓮花。在當今的社會當中,與董卿一樣的才女比比皆是,比方說蒙曼。

蒙曼在《詩詞大會》上將《江城子》的惆悵惜花人不在,歌一闕,淚千行,改編成但願惜花人常在,詩千首,酒千觴,獲得了諸多網友的關注。不過,蒙曼雖然才氣逼人,但感情卻是十分坎坷,如今45歲還未找到結婚對象,父母為了她的婚事,還買房徵婚。

偷書看的書蟲

1975年,蒙曼出生在知識分子的家庭當中,父母皆是高等學府的畢業生,這對蒙曼的成長道路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蒙曼的父親,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他對於詩詞有著自己的見解,看到雨雪更是能夠吟詩作賦。

而這種環境下成長的蒙曼,漸漸的對古典文學偏愛有加。小時候的蒙曼就是一個書蟲,喜歡看各種課外書,書捧到手裡就不想放下。特別是在初三的那段時間,雖然見識廣了,閱讀力上去了,課業成績卻下降了。

看書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不能夠影響到自己的學業。所以蒙曼的母親在她初三升學的那段時間,將其所有的課外書都收集到一個箱子裡面,明令禁止她再看課外書。但小孩子幹壞事的能力遠遠超過了家長的預期,越是不讓她看,就越要想盡一切辦法去看。

那段時間,蒙曼就好像是小偷一樣,趁著爸媽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摸摸的撬開柜子翻起書就看。直到蒙曼的父親發現了這一切,父親知道強制要求不看書是不行的。因此給她規定了時間,慢慢的蒙曼看課外書的時間少了,學習成績上去了,並且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

上高中的那段時間,蒙曼也一直沒有放棄看課外書,特別是歷史方面的書籍,而這種積累和沉澱也為她後面的發展做好了鋪墊1992年,蒙曼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雖然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這種選擇。但是這是蒙曼想要涉及的領域,也是她更想深入研究的領域。

因此蒙曼過關斬將,在學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一直讀到博士。畢業之後,學校看中了蒙曼的實力和潛力,便讓她留校任教。父母為了讓蒙曼在北京能夠過得平安幸福,還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給她在北京買了房。就這樣,蒙曼在北京紮根了。

最年輕的講師

歷史這門專業,在很多學生的心裡都是非常枯燥的,所以大學裡很少人願意選這門課。不過蒙曼的課堂卻永遠坐滿了學生。蒙曼通曉古今,對於各種歷史典故信手拈來,講起課來繪聲繪色有滋有味。自然,這樣的演講吸引了不少同學的注意,聽課的人也慢慢變多,大家都希望通過蒙曼的講解,對歷史故事,歷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從那個時候開始,蒙曼名氣也一點點的上升,除了有學生聽課之外,還吸引了《百家講壇》編導的注意。當時蒙曼在課堂上講了關於武則天的事跡之後,沒過幾天便受到了《百家講壇》邀約。從那個時候開始,蒙曼不僅僅只是一個大學老師,32歲的她更是百家講壇上最年輕的學者,在《百家講壇》上她以一個第三人的角度去剖析武則天,介紹她的一生。很多觀眾聽完之後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從那之後,很多人看百家講壇都是衝著蒙曼去的。

2016年登上詩詞大會的時候,蒙曼是有爭議的。在觀眾的眼裡蒙曼是一個歷史老師,對歷史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不一定擅長詩詞。誰知道,蒙曼一開口就驚豔四座,大家通過她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腹有詩書氣自華。節目播出一段時間後播出,大家喜歡上了這個其貌不揚,卻飽讀詩書的女子。

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評委,蒙曼舉手投足之間都透漏著文人的氣質,仿佛是被墨水點染過的女子。而她對於詩詞的評價和見解,也讓觀眾們重新認識到了詩詞的魅力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特別是她為一位選手改寫了秦觀的《江城子》這首詩,將詩中"惆悵惜花人不在,歌一闕,淚千行"改成了"但願惜花人常在,詩千首,酒千觴"獲得了不少網友的稱讚。也是從詩詞大會開始,蒙曼的粉絲從歷史愛好者變成了詩詞愛好者。如今《中國詩詞大會》已經舉辦了五季了,蒙曼依然坐在評委席上,這是她實力認證,也是觀眾喜愛度的認證

父母為其徵婚

雖說蒙曼飽讀詩書,但其實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女子,依舊免不了俗。如今已經40多歲的蒙曼還是孤身一個人,父母也很是為她的婚姻問題著急,甚至一度為其公開徵婚,並在在證婚的條件當中,對男方的學歷和背景不做要求。只要真心對蒙曼好,真心愛她就行。但即便是這樣的低要求,還是嚇跑了很多人。

對於男生們而言,蒙曼是一位學者是一個才女,不是不敢愛,而是怕自己配不上。而關於自己的婚姻大事,關於父母的催婚,蒙曼也曾說,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實,蒙曼也一直在等待那個能夠與她吟詩作賦之人,但能夠達到她這種境界的人,實在是少數啊。

可能對於蒙曼來說,婚姻問題遠比做學問要難得多。畢竟讀書、研究,都是單方面的問題,但相愛確實兩個人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能夠遇到心靈契合的很少很少,而蒙曼不願強求,也不想將就

不過對於當今這個社會而言,單身也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事情,跟蒙曼一樣在等待另一半的人不在少數。也希望蒙曼的父母不要太過著急,能夠尊重蒙曼的想法,相信終有一天,蒙曼會遇到一個與自己心靈契合的伴侶。

相關焦點

  • 才女蒙曼:因百家講壇走紅,45歲還未婚,父母為其買房苦苦徵婚
    近年,央視出了一檔金牌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人們不僅見識了博學多才的參賽者,也見識到了蒙曼老師的精彩點評。蒙曼能夠成為被數人追捧的學者,自然離不開從小受到的教育。011975年,蒙曼出生於河北一個小康家庭,家人都從事教育工作。
  • 32歲走紅百家講壇,45歲父母買房徵婚,北大才女蒙曼:我不是剩女
    國學才女蒙曼1975年1月出生於河北的蒙曼,如今身上有諸多的標籤:北大博士,歷史教授,《百家講壇》最年輕講師,最有才情的女子,《中國詩詞大會》評委,45歲的黃金單身女……01 從小就是「小書蟲」蒙曼的父母都是教師,兩人酷愛讀書。
  • 「小於丹」蒙曼:因「燕子」惹爭議,父母為其徵婚,任婦聯副主席
    最終,在北大學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孟憲實的推薦下,32歲的蒙曼抓住了這次難得的機會,成為《百家講壇》最年輕的學者。5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講解隋唐的宮廷史,並擔任中央電視臺《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目的點評嘉賓。
  • 北大才女24歲讀博,32歲上《百家講壇》主持,今45歲仍單身
    2007年11月19日,《百家講壇》迎來了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講師——32歲的蒙曼。只有32歲的她,已經成為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的副教授,可以說是青年才俊。她在《百家講壇》上的初次亮相,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容優雅,落落大方,侃侃而談的樣子,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探秘」才女蒙曼走上了百家講壇,卻沒走入婚姻殿堂的紅地毯
    蒙曼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文化學者之一,這位貌不驚人的才女,32歲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更是讓蒙曼名滿天下。她知性優雅,出口成章,舉手投足散發「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大部分書籍蒙曼都能從圖書館借閱,實在找不到的,蒙父就四處託朋友幫忙購買,然後郵寄給女兒。為減輕父母的負擔,蒙曼每學期都拿最高獎學金。這些錢她一分也捨不得花,全交給媽媽給自己湊學費。如此一來,蒙家父母每年要少負擔女兒三分之一的學費。蒙曼由此成了親友、鄰居眼裡最懂事、最孝順的女兒,很多家長拿她做樣板教育自己的子女。
  • 32歲成為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畢業於北大,如今44歲卻仍單身
    蒙曼的父母都是老師,所以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教師,不管是大學教授還是中學教師,或者是小學教師,蒙曼都是高興的。對於教師這個職業她非常執著,蒙曼說:"教書育人,當我的學生都逐漸成熟,走出校園,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覺得我是最快樂的。"
  • 她才華橫溢,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45歲卻仍單身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國詩詞大會」特邀嘉賓中的蒙曼老師。她是一位飽讀詩詞,才華橫溢,光鮮亮麗的人。蒙曼老師是大家熟知的才女,曾多次參加過央視《百家講壇》和《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類節目。從此很多人記住了這位年輕有才華,飽讀詩書的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很多人開始喜歡上了這位有才華的女教授。能成長這樣的才女,她是如何與書結緣?與父母有什麼樣的關係?蒙曼老師的背後是有很多動人故事的。
  • 國學大師蒙曼:從百家講壇大火,卻因三首唐詩錯誤解讀被打回原形
    《百家講壇》與蒙曼《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大家並不陌生,自從國學熱度上升以來,這個節目就已經成為了代表性節目,在眾多專家學者充實了這個節目的同時,《百家講壇》也將許多高校教授變成了明星,比如紀連海、於丹、蒙曼等。當於丹講論語講的火熱之時,蒙曼還沒有成名,而當於丹的論語被人詬病為"無用的心靈雞湯" 後,蒙曼迎來了大紅大紫的機會。
  •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蒙曼,歷史學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並出版相應書籍。蒙曼的父母給她立下了家規:"每天寫完作業,必須閱讀兩小時的課外書籍"。就這樣,蒙曼也變得越來越愛讀書。她高考後是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學,然後在這所大學裡一直讀到了碩士研究生,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專業。取得博士學位後,由於成績優秀,她被原來的母校聘任為歷史學任課老師,一直工作到現在。
  • 她是北大高材生,主講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如今45歲氣質典雅
    對每一個中國女性而言,結婚就成就成了她們一生需要完成的任務。時代在進步,思想也發生了改變,大部分的剩女,她們不以結婚為人生的目的,她們認為結婚是兩廂情願的事情。每位女性只要到了三十,就會面對很家人的逼婚,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實。哪怕是從小到大都非常優秀的蒙曼也是如此。
  • 她是北大女博士,曾是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現45歲單身惹爭議
    曾經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節目:《百家講壇》,這檔節目一經播出,火遍全國。也讓我們見識了很多當代才女,她們的口才一個比一個好,腹有詩書氣自華。下面來聊一下這其中的一位:蒙曼老師。蒙曼教授真正走進大家的視野,還要從《百家講壇》說起。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在《百家講壇》上講課,之後向欄目組推薦了蒙曼。當時,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院的副教授。推薦後,節目組特地趕到學校聽蒙曼講課,由於講得好,節目組決定讓她來錄製《百家講壇》。
  • 蒙曼45歲仍單身,她的擇偶標準究竟是什麼?你看看她怎麼說的
    當代才女如蒙曼,45歲仍單身。按照中國人正常的人生軌跡,四十五歲的女性再不濟孩子也能上中學。然而,蒙曼的感情婚姻依舊是一片空白。那麼,蒙曼的擇偶標準究竟是什麼?大家不妨看看她是怎麼說的。蒙曼1975年生於燕趙大地,有著燕趙的豪邁,也有異於常人的才情。她的成功,離不開家庭環境的薰陶。蒙曼生於書香世家,從小都是在詩詞的氛圍中成長的。
  • 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國學女大師蒙曼被一首唐詩打回「原形」
    中國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為了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其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響力,央視近年來舉辦了很多歷史文化類的節目。從較早的《百家講壇》到近年來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等,都很好的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不過,在第五季節目播出時,蒙曼鬧出了天大的笑話。 在一期節目中,蒙曼「曲解」了眾人耳熟能詳的《憫農》,其中有一句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原句要表達的意思是「烈日炎炎,農民頂著驕陽為莊稼鋤草,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泥土上」。 然而,蒙曼卻理解成了「農民正為播種而忙活」。
  • 《百家講壇》蒙曼,失誤遭質疑,網友猜測: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於丹
    當時在《百家講壇》擔任講師的孟憲實教授向節目組推薦了蒙曼,而節目組在親自聽課體驗之後,向蒙曼發出了邀請,蒙曼在通過了試講之後就順利地成為了《百家講壇》的一名主講人。 2017年11月19日年僅42歲的蒙曼就這樣登上了《百家講壇》,而她當時也是《百家講壇》歷史上最年輕的主講人,她講述的內容是《武則天》。
  • 國學女大師蒙曼:百家講壇一炮而紅,卻因為一首唐詩被打回原形
    最年輕的講演者在之前,公眾非常反對孫紹振,因為公眾們認為蒙曼所表達的古詩詞非常具有創意性,可是對於蒙曼來講,她對古詩詞研究根本不深入,她的解釋往往也是曲解。曾經有很多人維護她,但是直到中國詩歌大會第五季的時候,蒙曼人設徹底崩塌。
  • 百家講壇最成功的主講人之一「蒙曼」老師
    第一次聽蒙曼老師講課是在2010年年初,當時正在成都旅遊。由於我非常喜歡中國歷史,百家講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視節目。在此之前最迷的就是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了。所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我都習慣性地打開中央十頻道去看百家講壇的回放。
  • 45歲不婚,卻堅持追求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利落的短髮,爽朗的笑聲,蒙曼看上去很精神,說起話來也乾淨利落、富有節奏。《百家講壇》捧紅了一大批學術明星,蒙曼是屬於成名較晚的,但也是其中最年輕的。在此之前,專心學術的她,對百家講壇的「超男超女」並沒有太多關注,她並非愛炒作或者沽名釣譽。蒙曼表示:「之前從來沒想過自己能通過這個欄目成名。說實話,我甚至不知道這個欄目,接到編導的電話,我就想這是個普及知識的欄目,所以就來了。」當有人再提起「小於丹」的雅號時,蒙曼顯得非常坦然和平靜。
  • 45歲不婚,卻堅持追尋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對於百家講壇的忠實觀眾來講,"蒙曼"這個名字,一定都是不陌生的。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歷史教授,平時在學校,就是一位講課十分風趣的老師。到了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上,也是一樣的風趣。2007年,她第一次登上百家講壇的節目,就爆紅於網絡。後來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更是將蒙曼老師推向了「女性國學大師」的位置之上。成為了一名文化界的「網紅」。但俗話說的好,「人紅是非多」。在對蒙曼老師文化素養以及其學術態度的誇讚之中,總有那麼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來。
  • 蒙曼:歷史講臺上的巨人
    2007年11月19日,歷史文化類欄目《百家講壇》迎來了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一位主講師-蒙曼。這位32歲就成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的才女,無論是在講臺上還是在螢屏前能做到從容不迫,侃侃而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才女,尋求她的身上有哪些值得考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