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那麼多家書店,憑什麼都被它比下去了?

2021-02-19 武林十二時辰

在日本,它人均日流量破萬

是著名導演北野武最愛的書店

還被譽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

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商業界

這些關鍵詞隨便拎出一個都很牛

最近,這間販賣美好生活理念的書店

又搞出了一個大新聞!

 

登陸新晉商業複合體,倚靠西溪溼地

大陸首家,開業即爆火

預定排得滿滿當當

未開先火的「蔦屋書店」

絕對是杭州書店屆的下一匹黑馬

 「蘋果」和天目裡 

/ Renzo Piano在中國的「第一次」 /

很多人剛開始都被「蔦屋書店」吸引了目光,殊不知它背後的天目裡才是真正的大BOSS。2012年,義大利設計師倫佐·皮亞諾在草稿本上畫了一個蘋果,自此開啟了他在中國的第一個商業作品——天目裡。

說起佐倫·皮亞諾,設計圈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操刀蓬皮杜藝術中心和關西國際機場等著名項目之後,皮亞諾以其層層疊疊的圖紙營造了世界性的聲譽。

他注重建築藝術、技術以及建築周圍環境的結合,將中國式的理念和環境的特質性相結合。皮亞諾將天目裡看作是一個堅硬外殼下裹著柔軟豐富的綠色內核的蘋果,在「遠山近水」的自然風光中,杭州又構成了一個更大的綠殼,將天目裡輕輕環抱。

在皮亞諾的設計中,有很多獨到而大膽的點。為了「保持100年不變色」,17棟單體建築外立面由陽極氧化工藝的鋁板幕牆構成,據說一平方米就要花費30000元。(當然,這些都算在金主爸爸身上啦!)

幕牆有著絕不輸玻璃材質的空靈,讓建築變得更加澄澈通透。無論是建築與建築,還是建築與外物,與藍天、光線、空氣之間,都流淌著一種靜謐的呼應關係。建築外牆被整齊的白色線條分割為一個個小單位,搭配著利落的光影,切換自如。

另一種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就是清水混凝土。如果不是皮亞諾從義大利請來這支全世界最好的清水混凝土團隊,那麼天目裡的藝術氣候定會黯淡無光。

清水混凝土擁有別的材料都模仿不來的「高級膚色」,幕牆立面、清水混凝土牆、鋼製扶梯,三項灰色,互埋伏筆,散落在園區的每個角落。

此外,「OōEli天目裡」還雲集了日本枯山水大師枡野俊明、美國著名的植物生態學家Paul Kephart參與到天目裡的植物景觀和庭園設計,由英國地景藝術家Richard Long、專注居住和社交藝術的泰國當代藝術家Rirkrit Tiravanija等全球知名藝術家創作的藝術裝置也分布其中。這是「蘋果」裡複雜而又柔軟的內核。

和天目裡的陽離子鋁板相呼應,「蔦屋書店」就像是一個裝書的玻璃盒子。玻璃外牆增強了通透感的同時,也讓室內擁有充足的自然光線。

進門可以在前臺拿一張「蔦屋書店」的地圖,裡面詳細介紹了每個區塊的分類,一一打卡絕不遺漏。

一樓主打美術、時尚、攝影、CAFE STAND(提供種類豐富的濃縮咖啡飲品和健康美味的鮮榨果蔬汁)、CAFE&DINING(餐飲美食)。

作為「蔦屋書店」的特色元素,躍層書牆依然保留。雖然上面放置的並非真書,但遠遠望去的舒適感也讓你想拿起一本書在此小憩一會。內飾多為黑色,搭配上原木透露出簡約的高級感,暖黃色的燈光靜謐寧和,隨便窩在一個角落,都愜意得不得了。

為了提供給消費者更加舒適的閱讀體驗,休息閱讀區域隨處可見。咖啡區域之外,店內還在空餘處設有200多個座位。

B1層主要是建築裝飾、設計、工作人生、旅遊、人文、文學的書籍。據工作人員介紹,「蔦屋書店」結合了杭州以及天目裡項目的定位去匹配了相應的文化風格。

 賣的不是書,是生活的提案 

/ 販賣美好、理想與生活方式 /

擁有超強吸引力的「蔦屋書店」絕對不是僅僅靠裝潢出圈的網紅,也並非是一方簡單的文藝書店。

來之前我就被他們的一句SLOGAN所吸引:「賣的不是書,是生活的提案。」在線上經濟越發迅猛發展的勢頭下,「蔦屋書店」依然以線下為主要的方式來傳遞自己的精神理念。

它這樣解釋:「在自己認知領域之外找到新的信息,是網絡無法替代的真實世界的價值。這就是我們提出的生活提案的本質。」

而這種品牌理念也很好地體現在選品上。日本的「蔦屋書店」號稱只有12%的書與普通書店相同。雖然沒辦法精準確認,但進入書店看不到熱銷榜上的心靈雞湯,取而代之的是符合杭州氣息的各類日文原版書、藝術攝影、時尚、設計等等,杭州店也正在將這份「稀少」進行到底。

值得注意的是,門店還涵蓋了大量獨家限定商品,如:以打造日本漆器史上最高傑作為目標的「輪島屋善仁」的鋼筆、源自日本聞名世界的金屬餐具品牌「SUS gallery」的餐具等。

為紀念開業,店內的活動區域還舉辦了名和晃平的特別展覽,展出名和晃平雕塑系列中的《Velvet》,以及收錄在其精裝版作品集《METAMORPHOSIS》中的視覺圖像。

和「生活提案」相得益彰的,是店內的「生活提案顧問」。「蔦屋書店」內的導購就像是一本活的百科全書。在你詢問他們時,他們會針對你的問題給你提供一些有觀點性的意見和建議。

「生活提案顧問」其實也是「生活提案」的另一種呈現方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認知領域的不同就決定了人們在交流中總能尋找到自己所無法觸及的新的信息。

在書店呆了一整天,小編成功帶著戰利品回家了!一本《城記·杭州》內嵌著幾張杭州地圖和明信片,將1793-1973的歷史一一說來。

10月18日、19日

進入「蔦屋書店」必須要先行預約

但到了10月20日

就可以不用預約排隊入場啦

鑑於「蔦屋書店」的火熱程度

建議一定要預留充足的時間

否則這裡會好逛到讓你不想離開

《杭州首家電影主題 cosplay 酒店,帶你玩轉好萊塢大片!》
《「骨灰級」吃貨才懂!一次用完康師傅一年的牛肉,這家牛肉麵館太「牛」了!》

相關焦點

  • 明明是家書店,但什麼都有!日本網紅「蔦屋書店」在杭州開業,去之前...
    我倒是沒急著先跑書店,先去公共區域轉了個遍。之前很多人一直把天目裡當作商業綜合體,其實不是,她更像是一個「混合空間」。除了大名鼎鼎的蔦屋,整個社區零售屈指可數。以輕餐飲居多,比如首次進杭州的上海網紅咖啡品牌seesaw,第三家%Arabica,喜茶,麵包店cycle&cycle,主打高山有機食材的柴米多農場餐廳等等。
  • 31年的誠品書店關門,而蔦屋書店卻將在杭州開新店
    5月31號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宣布關門,這是一家被時代雜誌都稱為「亞洲最佳的書店」。具有31年的經營歷史,關門那天不少臺灣明星和民眾都紛紛前去送別,並表示非常惋惜。而同樣開書店的日本蔦屋書店,1985年增田宗昭創立了文化便利俱樂部,簡稱ccc株式會社,計劃在杭州開辦第一家中國的蔦屋書店。一個關門,一個開新店,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麼蔦屋書店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高速的發展?
  • 去過國內100多家書店後,她們私藏了41家最美親子書店清單,帶娃逛起!
    家 出 品一群熱愛書店的媽媽們帶娃去過臺灣和香港誠品、成都方所、北京言又幾、上海蒲蒲蘭…走過國內100多家大大小小書店後,她們私藏了這41家最美親子書店清單,一定有你和孩子都喜歡的書店,直接收藏轉走!這41家書店,有隱匿街角的小而美親子書店,有藏在山水間鮮為人知的小眾書店,也有城市地標人氣書店。
  • 杭州這家蔦屋書店,有代官山內味了
    本來前一天和朋友約好去打卡新開的蔦屋書店,但他竟然臨時要加班。你看,年輕人就是有衝勁,不像我,都已經奔二了周末也只能去網紅店喝喝咖啡看看書。不過說實話我每次去逛的店都挺「一般」的啦,比如今天打卡的蔦屋書店,聽說是新開的,朋友圈天天被它刷屏
  • 蔦屋書店大陸首店落戶杭州天目裡 面積約3000㎡
    此外,杭州作為上海後花園的地理優勢也是蔦屋書店選擇杭州的原因。「上海與日本之間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和交通便利。」該業內專家還強調,「杭州的合作條件比上海更好。」   數據顯示,杭州在2018年新增實體書店319家,幾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新實體書店開業;全市實體書店總數更是多達3000餘家,相當於每3000個杭州市民即擁有一家。
  • 姚晨為單向街書店求救,實體書店該怎麼撐下去?
    他們在開頭直言「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 緊接著給出一組數據,「截止到 2 月 24 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我們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 杭州風雨書店: 冷不丁 二手書店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
    前不久,在杭州,這家臨海「出生」書店的分店如約開張,沒幾天就登上了大眾點評「杭州書店音像好評榜」的第一名。聽店主吳夢瑩說,連蔦屋書店中方店長都慕名登門拜訪,想就經營事宜交流請教。日記「今日從一位老先生家收到一些老書。手指拂過泛黃的紙張,我不禁想,那時候它們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又會在什麼環境下去閱讀它們……」——12月3日微博見到劉讓本人時,他正拖了個編織袋進門,裡面方方正正疊滿了剛從外面回收來的二手書。《李太白全集》《古文四聲韻》……100多本,來自建國北路一位70多歲的老先生家。
  • 杭州風雨書店:冷不丁 二手書店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還記得上一期「書店的故事」的主角「普通讀者」嗎?前不久,在杭州,這家臨海「出生」書店的分店如約開張,沒幾天就登上了大眾點評「杭州書店音像好評榜」的第一名。聽店主吳夢瑩說,連蔦屋書店中方店長都慕名登門拜訪,想就經營事宜交流請教。生活與工作越是忙碌,越渴望有可以安頓內心的地方。
  • 去過國內100多家書店後,她們私藏了41家最美親子書店和圖書館清單,帶娃逛起!
    >一群熱愛書店的媽媽們帶娃去過臺灣和香港誠品、成都方所、北京言又幾、上海蒲蒲蘭…走過國內100多家大大小小書店後,她們私藏了這41家最美親子書店和圖書館的清單,一定有你和孩子都喜歡的地方,直接收藏轉走!
  • 我為書店狂,南京、臺北、蘇州、杭州……記那些年去過的一些書店
    臺北有很多家誠品,其中信義旗艦店比較有名,誠品敦南店還是24小時營業的書店。但是由於時間有限,我當時只找到西門町的誠品。這家誠品圖書不算多,年輕人喜歡的服裝、包包倒是不少。因為是臺北麼,所以售賣的都是臺版書,豎版、繁體字,我們一般是看不習慣的。西門町誠品書店面積不大,主營文創生活類產品,所以稍微逛逛就可以了,外面熱鬧的大街才是年輕人天堂。
  • 杭州實體書店出路在哪裡? 進軍網絡學臺灣誠品發展綜合體
    市民:看書少,買書少,逛實體書店更少  4月21日下午5點左右,雨下得不小,正在杭州市區體育場路新華書店裡看書的讀者有七八個,一半都是穿著校服的中學生,店裡教輔類圖書佔去書架的三分之一,店內很安靜,能聽見雨聲。  做銷售的陳先生手裡正捧著一本心理類書籍,他說自己現在很少看書了,今天只是偶爾過來,平時都忙著工作和應酬了。
  • 誠品書店大陸首家店在蘇州開業 曾來杭州考察過
    這家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誠品書店,是誠品集團的第46家門店,也是第一家誠品自持物業的門店。總面積達5.6萬平米的綜合體中,書店佔據了1.5萬平米,剩餘的面積由文具店、咖啡館、餐飲、服裝店、家居店、展覽館等組成。在這個商業綜合體旁邊,還有兩棟塔樓共76套高級公寓出售。  也就是說,這家誠品,實際上是個包括房地產項目在內的shopping mall。
  • 這家書店憑什麼讓一半日本人都成了會員?
    該品牌迄今為止已經擁有1400多家書店,每月盈利上億日元,是日本其他品牌書店90%的營業額。 這家書店,名為蔦屋書店。而且,為什麼代官山地區人煙稀少,人們還不願意外出,就是因為周邊缺乏一個讓客戶願意逗留,猶如家一樣舒適的場所。 那麼,將蔦屋書店選址此處,不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 連店員都宛如一本「活書籍」,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杭州開業!
    【連店員都宛如一本「活書籍」,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杭州開業!】今天,被稱為「全球最美圖書館」之一的蔦屋書店大陸首家門店正式在杭州天目裡開業,約2000平方米的店內,延續了慣有的美,又多了杭州的特點,還帶來了特有的「生活提案」。
  • 在新華路,有家書店 「被迫營業 」
    近看有些凌亂,但你會發現這種自然不做作的凌亂,是專屬獨立書店的美感收穫書店有成千上萬冊書,出版時間從清朝民國到近幾年都有,類目五花八門,堪比一間小型圖書館書的來源很廣,許多書都是經歷長達幾十年的漂流才來到了這裡「我們有想過關門,可熟客們都不希望我們關掉」因為熟客們的一句「關了沒地方看書
  • 辭職開書店的年輕人都怎麼樣了?
    「這本書網上二手書價都超過原價了,9塊居然不買!」那天沒有人買二手書。專專有點生氣,當然賣了她會更生氣,有那麼一瞬間,她感到很失望。專專突然感覺《書店日記》裡肖恩白塞爾那句話是對的:真正愛書的人很少,但自稱愛書的人很多。
  •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越來越多,實體書店的機會來了嗎?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書店經常被視作城市的文化地標之一。近來,不斷有新的實體書店開業,光明日報報導稱,截至11月,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結合這些數據,一個現實問題也隨之而來:書店數量增加的同時,有多少讀者會進店買書?如何才能吸引讀者「買買買」?
  • 你去過的那家書店,還好嗎?
    這家書店自帶廣府基因,生於廣州、發於廣州。它的關閉,對於讀者而言,有惋惜、有不舍、有愕然。近些年,每當一個標杆性的獨立書店「關閉」,便會引發一陣感慨。引發大眾關於理想主義在經濟洪流中,如何留存的探討。實際上,受到疫情影響,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受阻。而實體書店,更是遭遇重擊。
  • 聯商巡店:實拍蔦屋書店大陸首店亮相杭州天目裡
    頂著全球最美書店的光環,杭州蔦屋書店開業首日迎來了大批擁躉的「朝聖」。 《聯商網》了解到,書店營業時間為10:00-22:00,但為防止人流過於集中,18、19兩日將採取分時段預約制。 杭州天目裡共由17幢單體建築組合而成,蔦屋書店天目裡店佔據了其中2/3/4幢首層以及地下一層(地下一層打通),書店總面積約2000多平米。
  • 聯商商場周報:SKP或進武漢 有蔦屋書店的杭州天目裡開業
    9月是今年以來單月開業數量最多的一個月份,也保證了全國七個地區都有項目開業。從地區分布上看,華東仍然霸居首位,華南緊跟其後排第二,西南保持了前三位置,與去年9月的格局一致。 北京華聯擬收購萬達漢街項目 SKP進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