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同學今年22歲,是一名大四學生。6月8日,因轉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就診,急診以「腹痛查因」收入普外科三病區(微創中心)進行治療。
查
行腹腔鏡探查腫塊
入院後,立即完善相關檢查及術前準備,當晚在全麻下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探查術,術中見闌尾炎性改變明確,探查發現升結腸近肝曲處繫膜內可見一直徑10cm的囊性包塊,探查腫塊包繞結腸至升結腸後方,腫塊暗褐色,壁厚約0.5cm,穿刺後見暗褐色渾濁液體。
找
結合病史找原因
普外科三病區(微創中心)主任徐大勇仔細觀察術中情況,結合患者10年前該處腹部有車禍外傷病史,考慮囊性腫塊可能為:1)陳舊性血腫並發感染;2)結腸穿孔引起的膿腫;3)惡性腫瘤。
排
慎重排查定方案
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手術方法是行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但考慮到患者年僅22歲,切除右半結腸後會影響患者將來的生活質量,徐大勇決定先切除部分囊腫,並聯繫病理科主任陳輝,加班為患者做快速病檢,很快惡性腫瘤被排除。隨後他又將囊腫在腹腔鏡下予以艱難細緻地剝離,並反覆衝洗觀察,最終排除了腸穿孔。
清
精心手術清除病灶
在排除惡性腫瘤和腸穿孔的可能後,徐大勇帶領手術團隊作出了最有利於患者的手術處理,為患者行腹腔鏡下探查闌尾切除+升結腸繫膜及後腹膜囊腫切除術,雖然該術式明顯增加了難度,但保住了患者的右半結腸,保證了生活質量。
贊
患者康復出院點讚醫護人員
手術後,醫護人員給予曾同學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鼓勵他早期下床活動,促進康復。6月16日,曾同學康復出院,他的母親激動不已,「感謝醫護人員傾心付出,為微創中心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和精湛技術點讚!」
專家簡介
徐大勇,普外中心普外科三病區(微創中心)主任,普外中心秘書長,主任醫師,教授,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留美訪問學者。
主攻方向:腹腔鏡微創外科治療肝膽胰脾、胃腸、肛腸、疝、甲狀腺疾病。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聯繫電話:0731-84667337
陳政,普外中心普外科三病區(微創中心)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主攻方向:腹腔鏡微創治療普外科各類胃腸、肛腸、疝疾病。
門診時間:周五全天
【來源:長沙市第一e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