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評|上海上港俱樂部名稱如何「華麗」轉身?

2021-01-13 東方體育

新民快評|上海上港俱樂部名稱如何「華麗」轉身?

歲末年初,一般來說都是中國足球的淡季,各種比賽基本結束。但今年卻有些不同,因為中國足協「俱樂部名稱必須去企業化」的硬性規定,引起外界持續熱議。

圖說:上港球迷(資料圖)新民晚報記者李坤銘/攝

已經叫了十幾二十年的俱樂部,要換另外一個名字,當然不是那麼容易的,因此至今「難產」。滬上的兩家中超球隊,上海綠地申花改叫「上海申花」相對還比較容易,而上港的新名字,至今仍然籠罩著濃濃的神秘色彩。

可以理解。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叫「二蛋」「狗娃」之類,字典翻爛,也要找一個最好聽最有寓意的。對一支動輒擁有百萬甚至千萬球迷的球隊,更是如此。

但老實說,取名又很容易撞車,上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劇情。曾經有媒體做過一個頗為有趣的調查,「00後」的孩子中,最受年輕父母青睞的是「浩宇」「子涵」「晨曦」「夢琪」等,而在70後80后里,全中國有數不清的「張偉」「王芳」「李娜」。

在目前已經對外官方宣布的幾家俱樂部中,新名看上去基本沒啥新意。廣州富力改叫「廣州城」,同城的廣州恆大則成為了歷史,已經改為「廣州隊」。至於「大連人」「深圳隊」,更是泯然眾人。

不難發現,「XX隊」「XX人」「XX城」,中超俱樂部大體都是這種模式,在城市名後加上「人」或者「城」就萬事大吉。難得河南建業改名「洛陽龍門」,好歹有了些詩情畫意,卻又被河南球迷狂噴。

中超的新隊名裡,到底能不能冒出個把像日本「浦和紅寶石」、澳大利亞「墨爾本勝利」之類的好名字?千萬別抱太大的希望。要知道,這麼多年下來,中國足球的文化的確還是單調、薄弱了些。

申花是不會變了,上海上港會改個什麼名字呢?最近一兩天,這個謎底應該就會揭曉。套用一句俗話,拭目以待吧。

關尹/文

特別聲明:本文為自媒體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東方體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相關焦點

  • 上海三隊上港新名稱最神秘 足協公告暗示國安保名有戲?
    上海三隊上港新名稱最神秘 足協公告暗示國安保名有戲?經過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名稱專家審核小組經過三次全體會議討論,足協已經在昨天向58家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升級俱樂部發出書面回復,「其中符合要求的答覆同意,不符合要求的向俱樂部說明具體理由並要求俱樂部儘快修改名稱後再次上報。」據中國足協的消息,在全部申請材料中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
  • 中國俱樂部更名看世界:日韓俱樂部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中國足協制定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自出臺伊始,就伴隨著爭議。支持者認為這樣可以防止俱樂部名稱一變再變,破壞本來的球迷文化。反對者主要認為,這樣的一刀切政策對於河南建業、北京國安之類的20多年的品牌不公平。
  • 中國最有良心和信仰的俱樂部,中超俱樂部學習的楷模:上海上港
    全中國最有良心和信仰的球迷是哪一家俱樂部的球迷?是恆大?是申花?是國安?這些都不是,我拍著良心告訴大家,這樣的楷模就是上海上港。上海上港和前面說到的三個俱樂部相比,上港的缺點就是到現場的球迷少一點,又不是很專業,而且大多還是上港集團的職工,散場的時候觀賽球迷還可以領到交通卡和柴米油鹽。
  • 上港球迷會聲明:上海海港仍是上港 擦邊球不尊重球迷 不改名就停止...
    在俱樂部正式更名後,上港諸多球迷會聯合發聲,希望俱樂部重新改名,尊重球迷感受。上海天狼星球迷聯盟公告各位尊敬的天狼星兄弟姐妹:中國足協要求俱樂部和球隊名稱改為中性名的初衷是便於職業聯盟成立後,對單一投資人的足球俱樂部進行股份制改革,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建設中來
  • 上海上港中性化名呼之欲出,新隊名是否損害上海申花的正統地位?!
    上海上港中性化名呼之欲出,新隊名是否損害上海申花的正統地位?! 近日,shanghaifc的域名跳轉到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的官方網站,這也就意味著「上海FC」將成為上海上港的中性化新隊名,但隊名是不可以用英文的,因此可以推斷出「上海隊」將成為上港新隊名。
  • 媒體人評上港球迷回函:球迷心意在許多俱樂部那裡的排名並不靠前
    直播吧1月16日訊 今日,來自上港的多家球迷會聯合致函俱樂部,表達對新中性名敲定的不滿,要求俱樂部在廣泛徵集球迷意見後,再定新名。甚至有球迷還要求俱樂部為新名字不經商量、「打擦邊球」的情況向球迷致歉。對此,各家媒體人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新民晚報》「夜上海」版面:展現「夜經濟」下的上海「不夜城」風採
    原標題:《新民晚報》「夜上海」版面:展現「夜經濟」下的上海「不夜城」風採     主題聚焦時尚潮流   在內容的分類上,「夜上海」版面將內容分為七大類,分別命名為:流連、潮店、格調、悅動、味道、買手和影音,每期聚焦其中一個類別。從不同類別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夜上海」版面聚焦上海的都市生活,時尚感強、活力無限是其最大特色。
  • 新民快評|在上海,一起來「磕肥」
    圖片來源:東方IC上周末,被譽為「咖啡奇幻樂園」的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迎來了開業3周年。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上海烘焙工坊在3年來共烘焙咖啡豆總量3000噸,相當於10架A380客機的重量,累計到訪近800萬人次。
  • 上海集團總裁黎瑞剛:改版不是華麗轉身
    昨日,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總裁黎瑞剛、總裁助理陳梁、總編室主任朱培璋、東方衛視總監田明出席了改版發布會。黎瑞剛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稱,東方衛視此次改版不是「華麗轉身」,不求個別節目的收視率第一,而是有方向性、引領性的訴求。  記者:這次改版不少節目都是原創,這是出於什麼戰略考慮?
  • 昔日糧倉華麗轉身 松江將建滬上最大的啤酒博物館
    松江區中山街道的59幢老建築有了新名片:滬上最大啤酒博物館、筒倉酒店、雲間藝術館、雲間書院、兩院院士書畫藝術館、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紀念館……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陸續建造的糧食倉庫及工廠,如今華麗轉身為雲間糧倉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打造成為人文松江新地標。圖說:雲間藝術館。
  • 上海上港 穩中求進直指冠軍
    穩定一直是上海上港的立身之本,這也讓球隊在近幾個賽季始終居於中超前列。上港的穩定首先體現在陣容上,早在2017年就成型的外援陣容,除艾克森上賽季中旬重回恆大外,胡爾克、奧斯卡、艾哈邁多夫一直在上海上港效力至今。
  • 大連港散糧碼頭公司扭虧為盈實現「華麗轉身」
    據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糧食市場行情嚴峻複雜的2020年裡,大連港散糧碼頭公司以「穩發展、提質效」的執著定力,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30萬噸,同比增長47%,其中進口大豆轉運量同比增幅100%、煤炭轉運量同比增幅203%,在攻堅克難中跑出了轉型發展「加速度」;以「外拼市場、內抓管理」的精準舉措,勠力同心實現大幅扭虧為盈,迎來「華麗轉身」,為2021年生產經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 新民快評|在上海,「雲處理」讓輕微車禍的處理雲淡風輕
    接著,他拿出手機,告訴我和小貨車司機,在微信小程序裡找「快處易賠」,然後跟著提示一步步填表,就可以了。隨後,就是一連串拍照上傳、填表確認的過程。先是拍攝兩輛車的外觀、受損位置、車牌號等,接著輸入兩輛車車主的各種證件信息。小貨車司機沒帶駕駛證,還能通過「交管123」App裡查找電子駕照。整個過程,需要雙方車主同時確認,否則流程就走不通。
  • 2020青春上海 ×「上港-上汽」聯合公益活動今晚開啟
    今天傍晚17:30在上海中心52層空中花園青春上海將攜手上港集團、上汽集團共同推出「生生不息青年力,做『益』百分好青年」大型公益直播活動現場上港集團將接過上港青年志願服務隊的隊旗集團青年將長期前往漁陽裡擔任志願者公益微論壇環節將邀請兩位重量級嘉賓奧運冠軍、團市委兼職副書記吳敏霞上海籃球名宿、上海久事籃球隊領隊兼中方教練組組長劉煒他們將帶著各自的公益理念和夢想與上港集團、上汽集團團委負責人
  • 評足協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新政:初衷雖好,可不要一刀切
    最近,中國足協開啟了所有中國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政策。根據政策,球隊不得再出現企業、投資人的名稱,也不得出現類似於FC之類的字眼,而是體現且地域傳統精神、人文情懷。因此,拉企業贊助成為了讓俱樂部生存的重要手段。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他們贊助某家俱樂部,需要藉助足球的春風打廣告。就這樣,俱樂部冠以企業名稱成為了中國足球職業化的開端。中性化的原因中國足球俱樂部是「省(或市)+企業名稱」開啟了中國足球職業化的道路。很多老牌企業開始投入到了本省或本市的足球運動,藉以足球冠名為自己打出了名聲,他們也通過投資足球,帶動了一個地區的青訓的發展。
  • 中超炸開鍋了,廣州恆大獨善其身無是非,上海上港暗渡陳倉惹爭議
    今天下午,知名體育記者徐江率先爆出,上海上港將更名為上海海港/上海海港水手。其他俱樂部的球迷紛紛發表看法,表示上海海港的簡稱無疑就是上港,質疑這樣的備選名根本無法通過足協審核。然而,沒過多久就有圈內人士和《足球報》相繼爆出,中超中甲中乙各俱樂部中性名提報足協的審核表。在審核表中上海上港更名上海海港的審核情況處,赫然出現了「同意」二字。
  • 上港隊揮別最慘澹2020,新主帥、新隊名和新目標,能否帶來嶄新2021?
    匪夷所思的「合作俱樂部宣」,讓上港全新的主教練人選,引來外界關注。中超僅獲第四、無緣亞冠資格的歷史最糟戰績,讓曾奪得中超冠軍的上海上港隊,迎來最失意的2020賽季。不過,隨著新主帥基本敲定、新隊名即將敲定、新目標有待確認,不少球迷很想知道:2020年遭遇四大皆空後,上海上港隊能在全新的2021賽季強勢歸來嗎?
  • 中超限薪令、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落地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4日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落地。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和訓練基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
  • 滬媒評上港失利:教練隊員全數急火攻心,又如何能挽回不利局面?
    直播吧11月3日訊 在上港不敵蘇寧無緣決賽後,《新民體育》發文點評表示,上港隊無緣爭冠的原因與心態有很大關聯。昨天與蘇寧的第二回合比賽,上港憑藉著楊世元的進球,取得了1-0領先的大好局面。對於上港的應對,滬媒點評認為,面對孤注一擲的蘇寧,佩雷拉和上港全隊的心態和戰術開始變得保守,中場拼搶力度減弱,控制力不足,即便換上了胡爾克,反擊的效率也不高。比分領先但場面卻沒有優勢,最終被對手核心吳曦扳平比分,羅競在加時賽裡的遠射,則讓佩雷拉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個120分鐘,再度暴露了佩雷拉執教風格略顯保守的弱點。
  • 大部分球隊仍在按兵不動 俱樂部改名為何這麼難
    下個賽季,國內三級聯賽俱樂部的名稱必須「去企業化」,這是中國足協的強制性要求。通知下發已將近兩個星期,更名進展如何?根據足協昨天官方通報的相關情況,目前僅有30%的俱樂部提交申請,雖大部分都符合要求,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俱樂部「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