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
介壽公園的對面原來也是一個公園,那裡記錄著一段70多年前歷史,現在這裡是著名的二二八和平公園。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這是臺灣歷史上一次著名的大事件。
按照現在臺灣已經公布於世的歷史資料顯示,事情的起因是當時的臺灣對私賣菸酒的稽查十分嚴格,即使到了70多年後的今天,我在臺灣很多地方的商家小店裡還能看到專門收集的菸酒專賣牌照。在1947年2月27日的下午,專賣局緝私人員葉德根等6人到臺北南京西路太平町巡搜,太平町的小販見到他們一鬨而散,只有40來歲的帶著孩子販賣私菸的寡婦林江邁沒能跑掉,被他們沒收五六十條香菸和6000多元現金。
臺灣騎樓
林婦跪地苦苦哀乞,圍觀民眾幫同求情,緝私人員和這些只懂閩南話和日語的本省人基本很難溝通,就不予理會,葉德根用槍管打破林婦頭顱,以致鮮血直流,激起群眾不滿。
緝私人員傅學通見勢逃走,被人追拉,掙脫後即將子彈上膛,後又被人抱住,葉開槍,擊中路人陳文溪並致其當晚身亡。群眾憤而燒車,包圍警察局、憲兵隊,要求立即處決兇犯。
這個事件第二天起開始徹底失控,2月28日《中外日報》記者周青、吳克泰所撰現場報導見報發向全省。同日,臺灣省政治協會等發起抗議。群眾鳴鑼罷市,包圍並搗毀位於本町的專賣局臺北分局。
下午,群眾四五百人遊行,以「嚴懲殺人兇手」的橫幅標語及「獅鼓」為前導,向行政長官公署請願,衝擊公署大門。其間,出現搶奪警衛槍枝及開槍射擊衛兵情況,衛兵還擊,當場打死3人、打傷3人,逮捕6人。
群眾情緒更為激昂,在各處毆打外省人,同時進佔位於臺北公園內的廣播電臺,向全省廣播,批判政府的貪汙腐敗,號召各地民眾驅逐貪官汙吏以求自存。3月1日,全臺各地紛紛響應,從要求懲兇發展為政治抗爭。繼而發展為全島的動亂局面。
二二八紀念公園
在事發的當天下午,就有人張貼「打死中國人」的標語,高喊:「阿山(外省人)不講理」、「豬仔太可惡」,「臺灣人趕快出來報仇」等。1947年2月28日,更出現「打阿山」的號召,於是對外省人的暴力行為不斷發生。唐賢龍的《臺灣事變內幕記》等書有很多觸目驚心的記載。
隨便說幾個:在臺中市,菸酒專賣局科員劉青山從辦公室走出,即被推倒、圍毆。後入臺中醫院治療,第二天晚上,十餘人衝入醫院,割去劉的耳朵、鼻子,挖出兩眼,再加毆擊,直至斃命。在臺北橋附近,外省小孩在路上被流氓抓住,一個人抓左腿,一個人抓右腿,將小孩撕開,屍體被丟到水溝裡。
臺北西門町
另有兩個小學生,路遇暴民,暴民一手執一學生,將兩人的頭猛力互撞,直至腦血橫流,旁觀者拍手叫好。在萬華附近,一小孩被捆綁雙腳,暴徒將小孩頭倒置地上,用力猛擊,使腦漿流出,拋於路旁。
在臺灣銀行門前,有一職員從辦公室走出,即被暴民當頭一棍,打出腦漿殞命。適逢一對青年夫婦路過,又被暴民圍住,二人均被打得血肉模糊而死。當天下午,在臺北太平丁,有一開旅館之孕婦,被民眾將其衣服剝光,迫令其赤裸裸地遊街示眾,該孕婦羞憤無已,堅不答允,便被一手持日本軍刀之臺灣日人,從頭部一刀下去,將該孕婦暨一個即將臨盆之嬰孩,劈為兩段,血流如注,當場身死。
在新竹縣政府的桃園,被羈囚於大廟,警察局官舍與忠烈祠後山之外省人,內有五個女眷,被臺灣一群浪人強行姦污後,那五位女眷羞憤之餘,均憤極自縊殉難。
動亂在臺灣島上開始蔓延,事情本來是民眾對管理者的不滿發展到臺灣本島人反抗外省人的壓迫。臺灣光復以後國民黨管理臺灣,客觀講行政長官公署的官員中,外省人過多,臺灣人過少,副處長以上官員僅有臺民1人,全省簡任官214人,本省人僅12人。
在經濟上,實行嚴格的統制,煙、酒、火柴等日用品均實行專賣,官辦的專賣局、貿易局幾乎壟斷臺灣的進出口貿易與工業的方方面面,企業家以及小本商人均遭束縛。
這一時期,通貨膨脹,物價高漲,糧價過高,失業嚴重,大批覆原返鄉的原臺籍日本士兵就業無門。官員和民眾之間的矛盾暗流一直在湧動著,二二八事件就是一個累積到一定程度爆發的引爆點。
二二八紀念碑
在二戰期間,約30萬臺灣人被日軍強徵赴大陸、東南亞參戰,近10萬人戰死或病死。日本投降後,至1946年底,20萬臺籍日本兵返回臺灣,其中一些人不願回鄉務農,失業致使社會矛盾更加尖銳。這次動亂的爆發,原臺籍日軍甚至結成「海南島歸臺者同盟」、「若櫻敢死隊」、「暗殺團」等組織,襲擊外省人。
當時中統局臺北站緊急電告南京:「此次參加臺灣暴動者多屬前日軍徵用之海外回來浪人(海南島回者為甚),全省約計12萬人。」近2萬大陸軍公教人員面臨著生命危險,短短幾日,大陸軍公教人員死約200人,傷約800人。駐臺軍隊兵力單薄,根本不能與臺籍日本退伍軍人相抗衡。
最要命的是這些臺籍日本軍人上書美國政府,要求聯合國託管臺灣,甚至要求獨立建國。為防止臺灣被聯合國託管,即使此時東北的杜聿明、廖耀湘、孫立人軍團正被林彪、劉亞樓打得一籌莫展,蔣介石即將失去東北戰役的最關鍵時刻,他依然不得不下令出兵「平叛」,可見當時臺灣的局勢有多麼緊張。
3月5日晨,駐防崑山的21師師長劉雨卿獲令,開赴臺灣平亂。1947年3月9日,21師2萬軍隊在基隆、高雄登陸,隨即投入戰鬥。在國軍抵臺之前,粗略統計外省人共有470人死亡或失蹤,2131人受傷。但當時外省人戶籍資料根本不全,所以被屠殺多少,根本無法統計。
政府財產損失1.4億臺幣,私人財產損失4.7億臺幣。而依照二二八基金會的補償記錄,本省人死亡673人,失蹤174人,1237人受到其他傷害。南京當局緊急從大陸調集軍隊赴臺鎮壓,既然動亂已經開始,所有的民眾必然成為動亂的犧牲品,包括屠殺、暗殺、誘殺,造成臺灣本土知識分子和平民巨大傷亡。士兵也的確誤殺了許多根本未參加「二二八事件」的本省人,還有例如以開會為名將高雄市議會的議員誘捕殺害的事件。
來二二八紀念公園的遊人
不得不說,二二八是歷史上的一樁慘劇,致使臺灣的戒嚴時期一直到80年代末才解嚴。所有的資料今天也都公布於世,但直到今天具體的死傷數據還沒有一致的定論,各種說法甚囂塵上,有人說光是高雄市就死了30萬人,但光復初期高雄市的人口只有15萬,難道是全殺光了,還到外縣市拉15萬人來殺?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甭管是外省人還是本省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無一例外地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1995年臺灣當局為二二八事件平反,向所有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家屬公開道歉。1996年,擔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宣布訂定二二八事件紀念日,並把二二八事件主要發生地點之一的臺北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園內設立了紀念館和紀念碑,也就是我此時此刻所在的公園內。
紀念館的建築在戒嚴時期是美國新聞處,在日據時期是「臺灣教育會館」,是不少二二八事件的罹難者——臺灣本地的文化精英出沒的地方。以「了解事件真相,撫平歷史傷痛,促進族群融合、歷史文物搜集、典藏展示、轉型正義及人權維護之國際經驗交流等」為任務。
今天的公園裡已經看不到歷史的喧囂,從捷運站裡出來的行色匆匆的白領,在凱達格蘭大道邊悠閒拍照的遊客,在紀念碑下遊玩的父子,讓我們感到了和平的珍貴。公開在世人面前的檔案,讓我們汲取歷史慘劇帶來的傷痛,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也讓我們期待更美好的未來。
晴朗天空下矗立的二二八紀念碑時刻在警醒著今天的人們,同時臺北的暑熱也在提醒我是不是該去捷運站裡躲一躲,不然流失過量的汗水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嚴重脫水,一個是中暑暈倒,不說了,真是快熱虛脫了,我得趕緊鑽進地下的有著涼爽空調的站臺裡去了。
如果您喜歡本文,如果您支持原創拒絕抄襲,請幫忙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本公眾號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圖片都是原創,希望大家能給予鼓勵和支持。
願與大家一起走遍七大洲四大洋領略世界美好,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