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的主要元素可能不是碳?碳與其它元素相比,有什麼優勢?

2020-11-20 騰訊網

為什麼地球生命的主要元素,會是碳呢?

有沒有什么元素,可以與碳一樣形成生命呢?

如果存在外星生命,它們可能會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生命形成背後的奧義。

如今,人類大概發現了118種元素,但宇宙茫茫無邊,一定還有更多的元素等待被發現。

在所有這些元素中,生物學家堅持認為,碳是生命所必需的。並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將碳的存在,作為了證明潛在生命的第一要素。

我們會不會先入為主,地球上的生命由碳組成,其他的地外生命也必須由碳組成嗎?

碳是地球上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元素,如果沒有碳就不會有生命存在。

碳能夠與其他元素形成穩定的鍵,包括碳自身,它能夠形成比任何已知元素都多的化合物,科學家們在地球上的生物中,已經發現了近1000萬種碳基化合物。

碳是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和核酸的組成部分,所有這些東西都是生命所必需的。

如果假設有一種元素可以構成生命的基礎,那麼它必須滿足一些條件。最主要的就是,它必須在形成化合物方面,具有足夠的多功能性。

如果外星生命體要建立在另一種元素的基礎上,那麼這個元素就必須與各種不同的元素,形成穩定的聯繫。

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有電子,當它們與另一個元素共享電子時,就會發生鍵合。

此外,它應該能夠以某種方式自我循環,就像地球上的碳循環一樣,生物體可以通過某種方法,將過量的碳排回到環境中。

科學家們在研究之後發現,碳的最佳替代品似乎是矽。

之所以這麼認為,主要是因為它與碳極為相似。

碳的最外層有四個電子,元素傾向於結合,因此每個原子有八個電子。

這使得碳成為完美的配對夥伴,是共價鍵的理想選擇,在共價鍵中,碳原子與其他原子共用四個電子。

而矽也有四個電子,它是地殼中含量排名第二的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是碳的135倍。

矽也可以與氧結合,並與自身形成長鏈,就像碳一樣。

基於這些原因,矽似乎是最有可能成為非碳生命的候選,但為什麼地球上的生命,不是以矽為基礎的呢?

儘管矽和碳有相似之處,但矽的確有著明顯的缺點。

雖然矽確實有四個電子,但它們位於第三個軌道上,這基本上意味著矽需要更多的電子來滿足,因此傾向於形成較弱的鍵。

碳的鍵很強,當它與其他碳原子配對時,它可以變成鑽石,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堅硬的材料。

這兩種元素與氧結合也有不同的作用。

碳和氧結合變成二氧化碳,這是一種生物呼吸作用後產生的氣體,被生物排出並循環到大氣中。

而矽和氧結合變成二氧化矽,這時矽變成了石英,它是一種固體,就是我們常見的沙子,有機生物很難輕易地將沙子排除體內。

當我們評估其他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時,我們也要觀察它們是否與地球條件相似。

那些遠比我們的星球更熱的行星,實際上會給矽帶來形成生命的優勢,因為它能承受比碳高得多的溫度。

科學家們在火山口發現極端微生物生存的痕跡,這裡常年保持120度的高溫,這也側面證實了有生物可以承受如此高溫。

此前科學家們也認為,行星必須位於恆星周圍所謂的宜居帶中,才能有液態水產生。但是隨著在土衛二等衛星內發現可能存在地下海洋,以及土衛六的碳氫化合物湖之後,這一概念也遭到了質疑。

這個發現表明,當人類被自己的偏見束縛時,無法得到真正的結果。

我們對碳的執著,可能會阻止我們認識到其他的生命形式,所以我們必須對新的可能性敞開心扉。

好了,本期的內容我們就到這裡了。

關於非碳生命的觀點,您又是怎麼認為的呢?

請記得留下您的評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請記得點讚和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化學元素,碳元素為什麼被稱作生命元素?
    碳元素是非常神奇的元素,擁有的化合物種類是所有元素中最豐富的。世界上的絕大多數重要化合物,都離不開碳元素的身影,比如胺基酸就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碳鏈,DNA的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也是長長的碳鏈,所有地球生命都可以叫做碳基生命。
  • 佛山市不鏽鋼彩色板碳是工業用鋼的主要元素之一
    佛山市不鏽鋼彩色板碳是工業用鋼的主要元素之一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佛山市不鏽鋼彩色板,規格齊全,價格優惠,貨源充足,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談。
  • 其它星球是否存在外星生命?如果存在,為什麼不來找人類?
    如果問你,什麼是生命?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且所有人的答案不盡相同,因為這與人類對生命的定義方式有關。關於生命的定義,至今人類還沒有提出統一的標準,但可以確定的是生命是存在內部活動的物體,而非生命內部則不存在活動。
  • 如何正確的辨別外星生命?
    多種可能的生命形態目前,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的主要方向還是尋找液態水和碳元素,因為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沒有液態水便無法生存,而且科學家也沒有發現任何可以脫離液態水而保持活動狀態的生命。也就是說,我們對外星生命的定義是地球以外的符合人類現有認知水平的生命。
  • 宇宙94種自然元素中,有三種元素非常罕見,生命離不開它們
    相信朋友們對於元素周期表都不陌生吧,上面一共有118種元素。這上百種元素中並不都是自然元素,其中94種是宇宙自然存在的元素,其它的24種則是人工合成的。科學家根據質量的大小對這些元素進行了一個排列,排在第一的則是氫元素,第二是氦元素,第三則是鋰元素,隨後是鈹,硼,碳,氮,氧等。豐富的元素組成了宇宙這個物質世界,而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94種自然元素也都是存在。
  • 為啥尋找生命要找類地行星和碳基生命?關於探索地外生命的方法論
    關注天文或者宇宙的朋友也許會常常會看到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報導,也經常看到關於金星、火星、歐羅巴、泰坦等等很多太陽系內的行星發現了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環境,並且猜測可能產生生命的信息,這時有的朋友肯定會納悶,宇宙之大無奇不有,難道就只有類似地球的環境才能產生生命嗎?憑什麼一定要有水才有生命?憑什麼一定要在宜居帶才有生命?難道就不能有矽基生命嗎?
  • 神秘的液態碳
    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最常見的三種狀態,很多物質也可以隨著溫度的變化,在不同狀態之間自由轉換,但是你見過液態的碳嗎?我想你不僅沒見過,基本上也沒聽過,那麼到底有沒有液態碳這種存在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知道,碳有兩種最為著名的固態形式,一種是嗷嗷貴的金剛石,是戴在小姐姐手上的鑽戒,另一種則是嗷嗷便宜的石墨,五毛錢你就可以擁有一支以石墨為主要材料的鉛筆。
  • 大自然的傑作碳四植物,相比碳三植物光合作用率高,水分需求少
    在2014年的時候,我國著名雜交水稻學家袁隆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他正在研究把玉米的碳四基因轉到水稻當中,如果能成功,光合效率可以提高30%到50%,從而大大提高產量。其中袁老談到的「碳四「指的就是碳四植物,相比碳三植物,碳四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效率,更強的抗旱能力和生存能力,其農作物也具有更高的產量。
  • 碳基生物才是地球的未來?外星文明發展迅速,地球文明毫無知覺!
    本期講述的是關於外星文明的故事,奮豆和古老師都被傳送到了外星當中,了解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外星歷史!碳基生物才是地球的未來?外星文明發展迅速,地球文明毫無知覺!在浩瀚的宇宙當中,並不是只有地球一個文明,哪怕是銀河系,也有無數的文明存在,而且發展迅速,地球文明根本無法察覺。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外星生命之謎
    之前,科學家們已經多次解釋過,尋找外星人實際上是尋找外星生命。霍金認為木衛二上可能存在生命。雖然其表面覆蓋了非常厚的冰層,但是由於木衛二環繞木星的軌道不是圓的,這導致它受到的引力會不斷變化,進而可以使其內部發生變形,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這樣一來,下面的冰層就可能融化,並形成海洋。或許,就像在地球上的熱液噴口所看到的一樣,生命也會出現在木衛二的海底中。
  • 碳點燃就會燃燒,那麼碳基生命體也能被點燃麼?兩者有什麼關係?
    碳燃燒什麼的生命體算碳基生命體?我們地球上的全部生命都是以碳和水來作為生命基礎的,即所有由全部或大量碳原子組成的有意識、能活動、有生命特徵的生物體都可以叫做碳基生命體。碳基生命為主的地球那麼碳氧燃燒能夠證明什麼?
  • 宅家趣科普第三季4|生命的元素:帶你認識你自己!
    你是否有許多疑問我是誰?我由什麼構成?本期視頻,帶你從化學的角度「認識你自己」!認識人體的構成元素,解答健康成長的密碼。首先出場的是碳、氫、氧、氮、磷、硫,其中氧和碳非常值得關注哦。氧是人體內質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主要是因為人體質量有一半以上都來自水,而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的質量主要來自氧元素。
  • 彗星是「生命使者」?科學家在彗星上,找到生命所需的所有元素!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對「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的塵埃顆粒進行研究,最終,在前段時間確認它上面存在著和生命息息相關的磷元素,這個發現也意味著,構成生命的所有元素,都可以在彗星之上找到,由此可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元素,很可能也是經由彗星,作為「生命使者」送來地球的。神秘的彗星為何說彗星神秘呢?
  • 在1200多年前,碳-14在全世界急劇上升,太陽是罪魁禍首
    他們看到的峰值不是正常的變化,而是正常值的20倍。經過多年的分析,終於發現了導致該現象產生的罪魁禍首:太陽。為什麼說是太陽導致了碳-14急劇增加呢?圖註:原行星盤的圖示,其中行星和小行星首先形成,當行星和小行星形成時,在它們之間產生「間隙」。一旦中央原恆星變得足夠熱,它就開始吹散周圍原行星系統中最輕的元素。
  • 全新元素被發現,或暗示新的生命組成規律,土衛六或早就存在生命
    全新元素被發現,或暗示新的生命組成規律,土衛六或早就存在生命 土衛六是土星的衛星裡最大的一顆,據分析土衛六更像一個早期的地球,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
  • 白矮星研究揭示了對宇宙中碳起源的新見解
    碳不僅是星系形成的工具,也是生命的工具,然而它在銀河系中的起源仍不清楚。碳原子是由恆星產生的,是氦氣進行聚變過程的產物。但它究竟是如何從那裡進入星系的,一直存在爭議。一種可能性是低質量恆星可能被恆星風磨損,在它們成熟為白矮星時失去了碳的包裹。稠密的恆星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逐漸坍塌,它們在最終死亡時,最終會在其他元素中排出碳。
  • 科學家從67P彗星的塵埃顆粒中檢測到了磷 被認為是生命所必需的元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顆彗星上檢測到了磷----從而完成了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的清單。這一發現是幾年前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獲得的數據,加強了生命成分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觀點。
  • 什麼叫碳達峰?什麼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向外界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
  • 鳥屎燒碳,妙啊妙
    通過摻雜不論是電子給體還是電子受體都能打破層內的電子結構造成缺陷和電子結構的重構,相比於原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催化性能比都會有很大地提高。因此這個吐槽,其實並不是特別科學。元素周期表上除了稀有氣體和碳之外84個元素都能摻雜一遍,雙摻雜就是C84/2=3486,三摻雜四摻雜更加矚目……這能灌多少水啊,想想就讓人激動(滑稽)。排列組合確實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灌水思路,也一直為很多人詬病。今天別人發了一篇氮摻雜,明天我就做一篇硫摻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