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附近搖蚊肆虐,一度造成周邊群眾和就醫患者的困擾,嚴重時連街邊路人都不敢通過。惠州市衛生健康部門得悉後高度重視,迅速召集相關單位和人員對醫院內外及周邊下水道和綠化帶進行了拉網式消殺,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這畢竟治標不治本,有關部門展開調查,發現根源原來是汙水直排入湖導致的。
一個湖邊角落竟有6個排汙口
經調查,這麼嚴重的搖蚊滋生繁殖原來是西湖之一的南豐湖黃塘堤岸竟然有6處明顯汙水直排入湖引起的。其中漫悅花園酒店前路段1個,黃塘社區文體廣場右側下湖樓梯口左側10米、左側20米、左側25米、左側100米共4個,再加上中心醫院對面黃塘路口湖邊雨水管道1個,這6個汙水口水體發黑、發臭。正是由於這6個排口水體富營養化較嚴重,含氧量低,特別適合搖蚊的生長發育。
而據西湖管理部門反映,這些汙水直排西湖已經有不短的時間了,不但給西湖的水環境管理帶來極大困擾,而且每年夏秋雨季或溫度較高時,大量汙水直排西湖,造成該片區水質惡化迅速,生態系統破壞嚴重,水草大量死亡,水體渾濁。
現場正在進行道路兩側施工的工程實施方介紹,今年實施的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汙分流改造示範項目,目標是通過黃塘片區雨汙分流改造項目的實施,建成「用戶—支管—次幹管—主幹管—汙水廠」完整的汙水收集體系,減少汙染物直接排放,從而改善西湖的汙染狀況。但目前工程的實施位於老城區內,建築物密集,人流量和車流量大,內街窄巷多,且地下管線錯綜複雜,雨汙水管道施工空間有限,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困難重重。
更奇怪的是,本該截汙工程會改善排汙情況,但目前為止,第七小學周邊直排西湖的汙水口由原來的3個,反倒增加到現在的6個。
汙水直接入湖為何難根治
西湖周邊汙水直排和老舊小區的截汙問題一直是困擾著西湖管理部門的大難題,多年來,包括惠州市主要領導親自調研、各部門規劃、計劃,對西湖截汙實施過多次工程,均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或者說截汙效率很低。2015年底開始,惠州在對西湖的南南湖等兩個湖區進行水體修復成功後,繼續在南豐湖進行水體修復整治,也對黃塘片區的堤岸進行截汙,2107年宣布水體修復獲得成功,但這幾年來仍時不時地冒出汙水入湖現象。
目前西湖景區已獲得國家5A級景區榮譽,惠州也針對西湖立法《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保護條例》,明確市政府應當建立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水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採取截汙、引清、清淤、生態修復、駁岸治理等措施改善風景名勝區水質,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淨能力。市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和建設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實行雨汙分流。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私設暗管或者採取其他逃避監管的方式向風景名勝區水體排放水汙染物。同時明確,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內不得新建排汙口。未按照規定設置的排汙口,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無責任(認領)者的排汙口,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予以封堵。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水質監測預警制度,進行水質監測,評估水體富營養化狀況,並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
也就是說,如果發現有汙水排湖,西湖管理部門可以依據《條例》,立即採取措施徹底封堵這些排口,但在採訪中,各有關部門的回覆卻充滿顧慮和無奈,畢竟強行封堵這些排汙口,肯定會造成該片區一些地方的汙水回灌,會引起更大的社會矛盾。也就是說,仍然是必須加大力度完善管網,徹底截汙才是當務之急。
有規劃有目標但進展太慢
記者查到,2017年底公布的《惠州市西湖截汙工程規劃(草案)》,要求以環境優先、可持續發展、可實施性、經濟合理性等原則展開根治,要編制切實可行的截汙工程規劃,有效改善西湖水質。同時,針對主要汙染源制定了規劃方案,其中對黃塘、上排、龍豐片區要實施雨汙分流改造。改造後片區汙水經市政汙水管收集並經泵站提升後排入汙水管,最終經梅湖三期汙水泵站再提升後排往梅湖汙水處理廠;片區雨水經沉砂池後排至西湖。
2018年,市政園林局組織編制完成了《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決定實施「碧水煥城」計劃,推行環湖截汙、清淤及駁岸修繕、引清、生態修復等工程。環湖截汙工程,即對惠州西湖周邊市政排水管網、排入西湖的現狀排水口等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結合現狀編制西湖截汙工程規劃,在現有截流系統的基礎上,提高截流標準,減少入湖汙染物量。
2019年,完成了對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進行雨汙分流改造項目和西湖環湖雨汙分流改造設計審查,組織了地下管線踏勘及遷改方案編制及招投標,其中重點就是黃塘片區。黃塘片區雨汙分流改造示範項目包括新建長約4.64公裡的雨水主管,長約6.34公裡的汙水主管,長約13公裡的建築立管改造,新建一座一體化汙水提升泵站,同時對施工範圍內的小區環境進行改善等。
為加快補齊主城區汙水收集處理短板,儘快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全處理,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還制定了《惠州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要求通過3年的努力,全市汙水收集率由2018年的56%提高到66%。根據實際情況,近期舊城區排水採用合流系統沿排水乾渠設汙水截流管,將旱流汙水和初期雨水進行截流,排入汙水系統,待道路或舊城區統一改造時,再實行汙水、雨水分流排放。新建、改建的道路和小區一律實行分流制,建設汙水、雨水兩套排水系統。
惠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8年底,該中心負責管養的市政排水管線總長1142公裡(其中汙水管道534公裡、雨水管道498公裡、合流管道110公裡)。
從目前的情況看,西湖截汙工程進展還是太慢了,老的還沒截住,新的排汙口仍在出現。
這次有關部門對西湖黃塘社區段汙水管網滲漏排查情況報告的回覆,也制訂了措施:
一、漫悅花園酒店前路段汙水排入西湖的雨水管道口(1處)。主要原因分析:漫悅花園停車場附近汙水管道年久失修,部分出現滲漏;漫悅花園酒店噴泉下有汙水流出,未接入汙水管道,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黃塘社區文體廣場右側下湖樓梯口
回覆:按照設計圖紙施工後,把原有經過漫月花酒店停車場的流入西湖原汙水管道接入黃塘主路新汙水管道後,設計範圍內無汙水流入。
二、老舊截汙管道部分汙水滲漏排入西湖(3處)。主要原因分析:雨汙分流項目在開挖湖邊綠道後產生,初步了解是新做雨汙分流管道後,舊管道直接被廢棄,未及時將舊管網接入,造成原來的汙水從截汙的側面流出。但對於未開挖路段,舊截汙管道仍有水滲出的問題,其原因仍未查明。
黃塘社區文體廣場右側下湖樓梯口左側25米
回覆:原第七小學汙水管線複雜,經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排查後,原第七小學大門檔口和樓房汙水管道多處直接排入第七小學,暫查出一處,正在協商擬訂方案解決。
黃塘社區文體廣場右側下湖樓梯口左側20米
回覆:原有湖邊綠道舊汙水管道與湖邊綠道新建汙水管道未完全接通的情況下,原有舊汙水管道存在滲漏。當新建汙水管道完善後,圖3無汙水流入。
黃塘社區文體廣場右側下湖樓梯口左側10米 回覆:經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排查後,發現黃塘市場原有汙水管道直接排入雨水口直接流入西湖。等待黃塘主路施工後把黃塘市場原有汙水管道接入黃塘主路新汙水管道,圖4無汙水流入。
三、截汙工程部分汙水滲漏排入西湖(1處)。主要原因分析:原來截汙工程不徹底,密閉性不夠好,存在滲漏老舊問題。
黃塘社區文體廣場右側下湖樓梯口左側100米
回覆:該排放口設計已經進行改造,雨水經顆粒分離器過濾後排入新建的雨水排放口,汙水由提升泵站排至下遊汙水管。待黃塘項目施工完成後,圖5無汙水流入。
四、鵝嶺北路黃塘路口雨水管道有輕微滲水的痕跡(1處)。經現場勘查,近期未下雨,但雨水管道仍存在滲水問題,其原因仍未查明。
中心醫院對面黃塘路口湖邊雨水管道
回覆:因原豐湖酒店停車場洗車水和汙水管道滲漏直接流入西湖,按設計要求把原有的洗車水和汙水管道接入新建汙水管道。
但願上述措施及正在施工中的截汙工程能徹底解決汙水直排難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秦仲陽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秦仲陽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