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來自:Beyond
中國香港搖滾樂隊,成立於1983年,演藝事業外,Beyond熱心公益慈善。1991年前往非洲探訪第三世界的窮困人民,並成立第三世界基金.Beyond的音樂作品以寫實為主,其內容大多反映出社會的時弊以及他們的所見所感,作品有時會引來社會的廣泛討論;樂隊注重原創,一直堅持著由各成員負責創作所有作品的旋律和編曲部分,因此能真實地表達樂隊對某一主題的意見及情感.
大家好,我是三叔,是Laplace事務所的一名調查員,負責協助調查和整理每天發生在這個世界上,那些不可思議或者難以理解的神秘事件。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篇介紹大規模群體失憶的曼德拉效應!
在正式講解前,我們先來介紹一個科學研究組織CERN。
1954年9月29日,位於瑞士日內瓦西部接壤法國的邊境的地方,CERN成立,也就是現在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匯集了全球20多個國家,頂尖的科學家在這裡研究物質如何構成和物質之間的力量。同時這裡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第一個網絡伺服器,第一個瀏覽器的誕生地。
最初,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籤字發起人只有12位,如今會員增加到21名成員國。以色列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非歐洲成員國。
1959年建設GeV質子同步加速器,為其他更強的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提供粒子束。
1967年上線同位素質量分離器(ISOLDE),用來研究不穩定的核子。粒子是由質子同步加速器所提供。並在1974年及1992年進行了升級。
1973年,Gargamelle氣泡室發現了中性流。
1976年,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直徑兩公裡的環形加速器,開始運作,它常被用來作質子-反質子對撞器,並為高能量電子及正電子加速。這些粒子最終被注入大型電子-正電子對撞器(LEP)。
1983年,UA1和UA2發現了W 及 Z 玻色子。
2007年,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開始為為大型強子對撞器(LHC)注入中子及重離子。
2008年5月大型強子對撞器(LHC)投入使用,未公開明確時間,反質子減速器建立,研究反質子在低速(約十分之一光速)時的物理特性。同時與正子合成反氫來進行反物質特性的研究。
2009年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及量子計算機等實驗,同期曼德拉效應開始出現!
2010年曼德拉效應開始由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者——(美)菲安娜.布梅正式提出!
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
許多人表示,在自己的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是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後來還被釋放,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0年時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從而導致部分人記憶混亂。
全球各地都有人,曾經記得當年自己看過曼德拉的報導、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大量網民也紛紛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自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
此後,相類似的事件在全球各地不斷發生,在2015年和2018年成為爆發的高峰,之後餘波還在持續。
這之後一但出現,現實與人的集體記憶不符,就會被人為標籤為「曼德拉效應」,而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屬實、是否真的可以被歸類於曼德拉效應的範疇之內。
曼德拉效應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支持這一論點的人認為人們的生活已經從原本的平行宇宙透過時空跳躍進入現在的平行宇宙,而反對者則認為這並不存在。目前,主流科學界並沒有對曼德拉效應做出一個明確的解釋。
但是beyond的光輝歲月就是獻給曼德拉的,國內大部分人,都聽過或者從朋友口中,知道這首歌,這首歌的就是在當時的國際背景形勢下出來的。
一直以來,中國媒體都有對曼德拉和南非的事情進行報導。凡是經常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的人,就會清楚知道南非和曼德拉的事情,怎麼可能會搞錯,如果連這都能搞錯,說明了什麼問題?
證明了一件事:成千上萬的人都經歷了「曼德拉效應」
其國內大家比較熟悉事件有:
中國人遇到的最詭異的曼德拉事件是一句歌詞,有一首歌叫《我愛中華》,大家小時候記得的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但是現在的官方版本竟然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雖然有另外一首歌叫《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但是歌曲的調調和那個記憶中的完全不一樣。世界上從來沒有這一個字,就是帶口字旁的當字。但是叮口當貓,很多人都記得是帶口字的當!明星午馬2014年去世,很多人表示在多年前就看到過午馬去世的新聞,還能說出當時的新聞、成龍大哥抬棺之類的。86版《西遊記》中沒有羊力大仙下油鍋炸,但有很多人認為有這個情節。「真」和「直」這兩個字在記憶中,方框裡面的橫線是兩條,而且這麼寫非常順手。然而,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兩個字的方框裡面其實是三橫。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但是很多人認為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美國911事件恐怖攻擊,很多記清楚記得倒塌的大樓是2座,但現在查到的資料卻顯示是4座。
北極在世界地圖上從未有過白色的、像南極大陸一樣「冰帽」,但很多人在世界地圖上看過北極有明顯的白色。同樣是世界地圖,你會發現世界地圖的澳洲距離印尼非常近,反而距離紐西蘭比較遠,並且在澳洲下方留出了很大一塊海洋;但是在人們的記憶中,澳洲距離印尼較遠、靠近南極、紐西蘭也距離澳洲很近。在歐美國家多次使用的專業術語「日光節約時間」,很多人記得是day light savingstime,但實際是day lightsaving time。心臟位置,原本是在胸腔內中間靠左邊,已經移動到胸腔的正中心,只不過心臟的尖頭朝左。美國米老鼠穿什麼衣服,很多人回憶是背帶褲,但其實是上半裸的短褲,根本沒有背帶。同樣,很多人認為米老鼠沒有尾巴,或者尾巴畫得極度不明顯到可以忽略;但實際上迪士尼原版的米老鼠尾巴畫得又顯眼又長。日本動漫的皮卡丘,很多人很確定它黃色閃電尾巴末端、有一道黑色條紋,還宣稱小時候畫過,結果皮卡丘尾巴自始至終都是純黃色的閃電。蒙娜麗莎的微笑,很多人記得這個微笑是皮笑肉不笑哦、很難看出來笑容的弧度,但現在的版本笑容的弧度明顯。斷臂維納斯,原本的兩個對稱斷臂,變成一個斷臂稍長、一個縮短至肩膀的長度。
回到曼德拉事件,為什麼會有集體失憶或者集體記憶和現實不符合的情況?對於曼德拉效應的解釋主要有三種,但是幾乎每一種聽起來都會細思極恐!一是:多元宇宙理論即平行世界,這指的是宇宙有多,並且在同時運行在這期間有大量的宇宙記憶重疊,造成了所謂的『曼德拉效應』。然而儘管上述理由聽起來非常玄幻但是依然有人會信以為真。最近時期的量子力學也反應了多元宇宙的存在。這個理論假設小量子波函數允許人們在宇宙的縫隙間穿越,達到一個此刻情景類似的時空,那個時空裡的歷史和過往,都和我們這個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時空的部分人類的記憶,在某一個特定時刻,或者某種物理現象下,發生了重疊和混淆!多重宇宙本來是一個晦澀難解的科學概念,但是如今已經開始演變成了大眾文化的消遣!成千上萬的人都經歷了「曼德拉效應」,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應只是一個新名詞而已。如果真有平行時空的另一個自己的話,也許那個時空就是我們並不像現在的自己,也許披頭四沒有解散,甘迺迪沒有被槍殺,黛安娜王妃在另一個時空有完美的婚姻,冠狀病毒沒有發生,很多因疫情去世的人都因存活了下來。二、未來人類對於歷史的修改遺留下的漏洞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未來的人類修改歷史的時候由於馬虎留下了蛛絲馬跡。但是這裡會涉及到量子物理,時間線,空間維度等概念。如果一但開啟了穿越,任何一件事就不是只有一條時間線了,有可能有不同的時間線,而不同的時間線因此混合在一起有了時空交錯的可能。(這個和平行世界是不一樣,平時世界是多個你共同生存,而穿越則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線生存!)時間就像長度、高度、重量一樣是一個可變也同時不可變的度量,時間的感知也是取決於很多因素的,比如一個物品的重量在一個地方是既定的,但放在赤道、北極、甚至月球就不一樣了,「洞中才數月,世上已千年」,時間在不同的系統裡是不一樣的。從知名的雙縫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物質中的很多粒子代表了可能性,在沒有觀察的情況下可能自已隨意遊走,但一旦加入人的觀察,就會發生坍縮,坍縮後就由無數可能性變為一定的事實,也就是說,意識是可以影響實驗(物理世界)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人生態度發生變化(意識),會幫我們進入不同的物理世界(時間線)。每個人都是時空穿越者,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時空穿越。而平行空間無非就是不同的時間線而已,因為脫離空間談時間是不可行的。空間=時間,時間=空間。人類是三維生物,感知時間的唯一方式就是移動和進行空間變化。想像一下全世界都靜止不動10秒鐘,你就會認為是時間暫停了10秒,一旦動起來,你才能感知時間變化,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概念。而且這很好滴解釋了時空穿越中的祖父悖論:如果你穿越到過去殺了祖父,你還會不會存在?你和祖父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就因為時間的空間屬性,所以當你殺死祖父的時候,整個時間線就變了,這個改變是過去現在未來的同時改變,也就是隨著祖父的消失,你也會消失,因為因果關聯不因時空而消失,你的祖父和你有血緣關係,時間會修復自己的悖論。但並不表示你和祖父都沒有存在過,只是說在某個時間線上你們都存在過,但殺死祖父的那一刻,你們倆都消失在那條時間線上了,而到了另一個時間線上。想像一條時間線是一副擺好的撲克牌,人類只有權限從第一張看到最後一張,但上帝也許能有權限從任何一張開始看,這就是人類的編程導致理解時間的能力有限(通俗話:人類文明目前還是低端文明)。就像美劇《西部世界》那樣,每個機器人在覺醒之前,都不相信自己所說的任何話是提前被設計好的,自己愛的人和要過的生活都是既定的,不過好在上帝也給了我們選擇的機會,就像是機器人被給予了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覺醒。
人類集體時間線發生了太多變動,導致時空矩陣出現了bug,從而導致了大量人類的記憶失調。
三、這也是目前科學比較傾向的解釋,記憶的不可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假記憶。例如標題的曼德拉效應。曼德拉出獄時的名氣並不像現在這麼舉世聞名,而且當時的人們也並不會關心如此,所以出獄的迎接會則被錯誤的理解為葬禮,而且在朋友親友互相攀談的時候這種錯誤的記憶連結被不斷加強導致了現在的錯誤理解。總會有那麼一天,時間會逐漸解開現在我們無法理解的事物另一個比較知名的記憶錯誤事件,誰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多數美國人在學校學到的是他是美國的建國領袖之一,但不是美國的總統,但是很多人回憶起來的時候都認為他是總統。用神經科學來講,關於漢密爾頓在大腦中的記憶被儲存在了美國總統相應的區域裡, 所以就把兩個概念混淆關聯在一起了,也就是說我們的記憶容易模糊不準確。另外各種原因會影響我們的記憶,比如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或者別人的評價影響了我們記憶的準確性。同時我們的大腦為了方便理解一些事的合理性,記憶會自動添加一些東西,以為自己的想法」正名「。簡單而言,我們在一開始就是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像背單詞一樣不斷重複,最終導致記憶十分深刻,哪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重複的強化,就算是謊言,我們也會認為它是真的。
記憶出現錯誤的情況的確是會有的,而且比你想的還要嚴重的多!你所回憶的記憶,其實已經在你腦海中調整過很多遍了,甚至回憶這一個動作也會造成一些記憶修改。要知道記憶是可以隨時變化的,所以你以為的記憶,其實不一定是靠譜的。一道陷阱選擇題就能讓大部分人做錯,提筆忘字等等不勝枚舉!你也許會懷疑過自己不夠聰明,或者不夠努力,但是你為什麼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記憶呢?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植入錯誤記憶」的實驗,也就是「商場走失」實驗,來證明人的記憶不可靠。
1.給24個被試者講述他們在兒時發生過的4個故事;2.這4個故事中,有3個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有1個在商場走失的故事是虛構的;3.這個「商場走失」的故事並不是胡亂編造的,裡面有很多由被試者的親戚朋友提供的細節,比如商場的特徵等。1.聽了這4個故事後,有6個人,也就是25%的人認為他們對「商場走失」這個故事是有印象的;2.當被告知這4個故事中有1個是假的之後,有5個人認為這個「商場走失」的故事是真的。
曼德拉效應也許是平行時空的管理系統出錯,也許是某個穿越中的時間線出了問題,也許是我們的大腦在對某件事做修復和篡改!但不論那種!都是在提醒我們,或者暗示著我們什麼!只是我們現在還沒領悟而已!檔案記錄 | 調查員:林一
查閱更多檔案請加微信:gongjuedeyingzi
其實我們最大的喜悅就是,
希望我們的故事能讓你們在生活中,
有所警覺和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