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群體失憶事件!你的記憶可靠嗎?

2021-02-23 Laplace事務所

歌曲來自:Beyond

中國香港搖滾樂隊,成立於1983年,演藝事業外,Beyond熱心公益慈善。1991年前往非洲探訪第三世界的窮困人民,並成立第三世界基金.Beyond的音樂作品以寫實為主,其內容大多反映出社會的時弊以及他們的所見所感,作品有時會引來社會的廣泛討論;樂隊注重原創,一直堅持著由各成員負責創作所有作品的旋律和編曲部分,因此能真實地表達樂隊對某一主題的意見及情感.

大家好,我是三叔,是Laplace事務所的一名調查員,負責協助調查和整理每天發生在這個世界上,那些不可思議或者難以理解的神秘事件。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篇介紹大規模群體失憶的曼德拉效應!

在正式講解前,我們先來介紹一個科學研究組織CERN。

1954年9月29日,位於瑞士日內瓦西部接壤法國的邊境的地方,CERN成立,也就是現在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匯集了全球20多個國家,頂尖的科學家在這裡研究物質如何構成和物質之間的力量。同時這裡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第一個網絡伺服器,第一個瀏覽器的誕生地。

最初,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籤字發起人只有12位,如今會員增加到21名成員國。以色列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非歐洲成員國。

1959年建設GeV質子同步加速器,為其他更強的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提供粒子束。

1967年上線同位素質量分離器(ISOLDE),用來研究不穩定的核子。粒子是由質子同步加速器所提供。並在1974年及1992年進行了升級。

1973年,Gargamelle氣泡室發現了中性流。

1976年,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直徑兩公裡的環形加速器,開始運作,它常被用來作質子-反質子對撞器,並為高能量電子及正電子加速。這些粒子最終被注入大型電子-正電子對撞器(LEP)。

1983年,UA1和UA2發現了W 及 Z 玻色子。

2007年,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開始為為大型強子對撞器(LHC)注入中子及重離子。

2008年5月大型強子對撞器(LHC)投入使用,未公開明確時間,反質子減速器建立,研究反質子在低速(約十分之一光速)時的物理特性。同時與正子合成反氫來進行反物質特性的研究。

2009年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及量子計算機等實驗,同期曼德拉效應開始出現!

2010年曼德拉效應開始由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者——(美)菲安娜.布梅正式提出!

 

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

許多人表示,在自己的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是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後來還被釋放,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0年時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從而導致部分人記憶混亂。

全球各地都有人,曾經記得當年自己看過曼德拉的報導、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大量網民也紛紛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自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

此後,相類似的事件在全球各地不斷發生,在2015年和2018年成為爆發的高峰,之後餘波還在持續。

這之後一但出現,現實與人的集體記憶不符,就會被人為標籤為「曼德拉效應」,而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屬實、是否真的可以被歸類於曼德拉效應的範疇之內。

曼德拉效應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支持這一論點的人認為人們的生活已經從原本的平行宇宙透過時空跳躍進入現在的平行宇宙,而反對者則認為這並不存在。目前,主流科學界並沒有對曼德拉效應做出一個明確的解釋。

但是beyond的光輝歲月就是獻給曼德拉的,國內大部分人,都聽過或者從朋友口中,知道這首歌,這首歌的就是在當時的國際背景形勢下出來的。

一直以來,中國媒體都有對曼德拉和南非的事情進行報導。凡是經常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的人,就會清楚知道南非和曼德拉的事情,怎麼可能會搞錯,如果連這都能搞錯,說明了什麼問題?

證明了一件事:成千上萬的人都經歷了「曼德拉效應」


其國內大家比較熟悉事件有:

中國人遇到的最詭異的曼德拉事件是一句歌詞,有一首歌叫《我愛中華》,大家小時候記得的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但是現在的官方版本竟然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雖然有另外一首歌叫《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但是歌曲的調調和那個記憶中的完全不一樣。世界上從來沒有這一個字,就是帶口字旁的當字。但是叮口當貓,很多人都記得是帶口字的當!明星午馬2014年去世,很多人表示在多年前就看到過午馬去世的新聞,還能說出當時的新聞、成龍大哥抬棺之類的。86版《西遊記》中沒有羊力大仙下油鍋炸,但有很多人認為有這個情節。「真」和「直」這兩個字在記憶中,方框裡面的橫線是兩條,而且這麼寫非常順手。然而,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兩個字的方框裡面其實是三橫。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但是很多人認為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美國911事件恐怖攻擊,很多記清楚記得倒塌的大樓是2座,但現在查到的資料卻顯示是4座。
北極在世界地圖上從未有過白色的、像南極大陸一樣「冰帽」,但很多人在世界地圖上看過北極有明顯的白色。同樣是世界地圖,你會發現世界地圖的澳洲距離印尼非常近,反而距離紐西蘭比較遠,並且在澳洲下方留出了很大一塊海洋;但是在人們的記憶中,澳洲距離印尼較遠、靠近南極、紐西蘭也距離澳洲很近。在歐美國家多次使用的專業術語「日光節約時間」,很多人記得是day light savingstime,但實際是day lightsaving time。心臟位置,原本是在胸腔內中間靠左邊,已經移動到胸腔的正中心,只不過心臟的尖頭朝左。美國米老鼠穿什麼衣服,很多人回憶是背帶褲,但其實是上半裸的短褲,根本沒有背帶。同樣,很多人認為米老鼠沒有尾巴,或者尾巴畫得極度不明顯到可以忽略;但實際上迪士尼原版的米老鼠尾巴畫得又顯眼又長。日本動漫的皮卡丘,很多人很確定它黃色閃電尾巴末端、有一道黑色條紋,還宣稱小時候畫過,結果皮卡丘尾巴自始至終都是純黃色的閃電。蒙娜麗莎的微笑,很多人記得這個微笑是皮笑肉不笑哦、很難看出來笑容的弧度,但現在的版本笑容的弧度明顯。斷臂維納斯,原本的兩個對稱斷臂,變成一個斷臂稍長、一個縮短至肩膀的長度。回到曼德拉事件,為什麼會有集體失憶或者集體記憶和現實不符合的情況?對於曼德拉效應的解釋主要有三種,但是幾乎每一種聽起來都會細思極恐!一是:多元宇宙理論即平行世界,這指的是宇宙有多,並且在同時運行在這期間有大量的宇宙記憶重疊,造成了所謂的『曼德拉效應』。然而儘管上述理由聽起來非常玄幻但是依然有人會信以為真。最近時期的量子力學也反應了多元宇宙的存在。這個理論假設小量子波函數允許人們在宇宙的縫隙間穿越,達到一個此刻情景類似的時空,那個時空裡的歷史和過往,都和我們這個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時空的部分人類的記憶,在某一個特定時刻,或者某種物理現象下,發生了重疊和混淆!多重宇宙本來是一個晦澀難解的科學概念,但是如今已經開始演變成了大眾文化的消遣!成千上萬的人都經歷了「曼德拉效應」,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應只是一個新名詞而已。如果真有平行時空的另一個自己的話,也許那個時空就是我們並不像現在的自己,也許披頭四沒有解散,甘迺迪沒有被槍殺,黛安娜王妃在另一個時空有完美的婚姻,冠狀病毒沒有發生,很多因疫情去世的人都因存活了下來。二、未來人類對於歷史的修改遺留下的漏洞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未來的人類修改歷史的時候由於馬虎留下了蛛絲馬跡。但是這裡會涉及到量子物理,時間線,空間維度等概念。如果一但開啟了穿越,任何一件事就不是只有一條時間線了,有可能有不同的時間線,而不同的時間線因此混合在一起有了時空交錯的可能。(這個和平行世界是不一樣,平時世界是多個你共同生存,而穿越則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線生存!)時間就像長度、高度、重量一樣是一個可變也同時不可變的度量,時間的感知也是取決於很多因素的,比如一個物品的重量在一個地方是既定的,但放在赤道、北極、甚至月球就不一樣了,「洞中才數月,世上已千年」,時間在不同的系統裡是不一樣的。從知名的雙縫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物質中的很多粒子代表了可能性,在沒有觀察的情況下可能自已隨意遊走,但一旦加入人的觀察,就會發生坍縮,坍縮後就由無數可能性變為一定的事實,也就是說,意識是可以影響實驗(物理世界)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人生態度發生變化(意識),會幫我們進入不同的物理世界(時間線)。每個人都是時空穿越者,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時空穿越。而平行空間無非就是不同的時間線而已,因為脫離空間談時間是不可行的。空間=時間,時間=空間。人類是三維生物,感知時間的唯一方式就是移動和進行空間變化。想像一下全世界都靜止不動10秒鐘,你就會認為是時間暫停了10秒,一旦動起來,你才能感知時間變化,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概念。而且這很好滴解釋了時空穿越中的祖父悖論:如果你穿越到過去殺了祖父,你還會不會存在?你和祖父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就因為時間的空間屬性,所以當你殺死祖父的時候,整個時間線就變了,這個改變是過去現在未來的同時改變,也就是隨著祖父的消失,你也會消失,因為因果關聯不因時空而消失,你的祖父和你有血緣關係,時間會修復自己的悖論。但並不表示你和祖父都沒有存在過,只是說在某個時間線上你們都存在過,但殺死祖父的那一刻,你們倆都消失在那條時間線上了,而到了另一個時間線上。想像一條時間線是一副擺好的撲克牌,人類只有權限從第一張看到最後一張,但上帝也許能有權限從任何一張開始看,這就是人類的編程導致理解時間的能力有限(通俗話:人類文明目前還是低端文明)。就像美劇《西部世界》那樣,每個機器人在覺醒之前,都不相信自己所說的任何話是提前被設計好的,自己愛的人和要過的生活都是既定的,不過好在上帝也給了我們選擇的機會,就像是機器人被給予了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覺醒。

人類集體時間線發生了太多變動,導致時空矩陣出現了bug,從而導致了大量人類的記憶失調。

三、這也是目前科學比較傾向的解釋,記憶的不可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假記憶。例如標題的曼德拉效應。曼德拉出獄時的名氣並不像現在這麼舉世聞名,而且當時的人們也並不會關心如此,所以出獄的迎接會則被錯誤的理解為葬禮,而且在朋友親友互相攀談的時候這種錯誤的記憶連結被不斷加強導致了現在的錯誤理解。總會有那麼一天,時間會逐漸解開現在我們無法理解的事物另一個比較知名的記憶錯誤事件,誰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多數美國人在學校學到的是他是美國的建國領袖之一,但不是美國的總統,但是很多人回憶起來的時候都認為他是總統。用神經科學來講,關於漢密爾頓在大腦中的記憶被儲存在了美國總統相應的區域裡, 所以就把兩個概念混淆關聯在一起了,也就是說我們的記憶容易模糊不準確。另外各種原因會影響我們的記憶,比如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或者別人的評價影響了我們記憶的準確性。同時我們的大腦為了方便理解一些事的合理性,記憶會自動添加一些東西,以為自己的想法」正名「。簡單而言,我們在一開始就是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像背單詞一樣不斷重複,最終導致記憶十分深刻,哪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重複的強化,就算是謊言,我們也會認為它是真的。記憶出現錯誤的情況的確是會有的,而且比你想的還要嚴重的多!你所回憶的記憶,其實已經在你腦海中調整過很多遍了,甚至回憶這一個動作也會造成一些記憶修改。要知道記憶是可以隨時變化的,所以你以為的記憶,其實不一定是靠譜的。一道陷阱選擇題就能讓大部分人做錯,提筆忘字等等不勝枚舉!你也許會懷疑過自己不夠聰明,或者不夠努力,但是你為什麼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記憶呢?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植入錯誤記憶」的實驗,也就是「商場走失」實驗,來證明人的記憶不可靠。
1.給24個被試者講述他們在兒時發生過的4個故事;2.這4個故事中,有3個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有1個在商場走失的故事是虛構的;3.這個「商場走失」的故事並不是胡亂編造的,裡面有很多由被試者的親戚朋友提供的細節,比如商場的特徵等。1.聽了這4個故事後,有6個人,也就是25%的人認為他們對「商場走失」這個故事是有印象的;2.當被告知這4個故事中有1個是假的之後,有5個人認為這個「商場走失」的故事是真的。曼德拉效應也許是平行時空的管理系統出錯,也許是某個穿越中的時間線出了問題,也許是我們的大腦在對某件事做修復和篡改!但不論那種!都是在提醒我們,或者暗示著我們什麼!只是我們現在還沒領悟而已!

檔案記錄 | 調查員:林一

查閱更多檔案請加微信:gongjuedeyingzi

其實我們最大的喜悅就是,

希望我們的故事能讓你們在生活中,

有所警覺和啟示!

↓↓↓

相關焦點

  • 《失憶症》——過往的記憶
    《失憶症》是一部改編自同名少女向戀愛遊戲的電視動畫,講述了失憶的女主角為了找回自己的記憶卻捲入危機的故事。該作由Brain's Base公司製作,大橋譽志光執導,於2013年1月7日首播。在《失憶症》這部動漫中,女主在某天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喪失了八月一日以前的所有記憶。
  • 《失憶症》她發現自己竟然失去了所有的記憶
    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乙女向動畫《失憶症》,一部打造出「史上最慘乙女番女主」的作品。《失憶症》動畫改編自Idea Factory研發、Otomate發行的同名乙女向戀愛冒險遊戲,於2013年播出,是有些年頭的作品了。故事講述的是女主在8月1日早上醒來後發現自己失去了全部的記憶,一個自稱Orion的精靈突然出現,指引女主尋回記憶、調查身世。
  • 記憶真的可靠嗎?克裡斯多夫諾蘭有話說
    拍攝於2000年的電影《記憶碎片》(Memento),是克裡斯多夫諾蘭的第二部電影,同時也是諾蘭的成名作。影片上映後,獲得了好萊塢和科學界的一致好評,並曾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神經生物學家稱讚它 「接近對記憶神經生物學的完美探索」。
  • 你的童年記憶可能是假的:科學家揭示人類的記憶有多不可靠
    專注於科學與技術的自由記者薩拉·格裡菲斯(Sarah Griffiths)在發表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的一篇文章的開頭寫下了她的一段幼時記憶。儘管薩拉對這件事的記憶模糊不清,但仍感覺它是真實的,並把它當作幼年記憶之一來珍藏。但是,按照她父母的說法,薩拉可能是根據一張上世紀80年代在鄰居家聚會的照片虛構了許多細節。在這篇名為《你能確信你最早的兒時記憶是真的嗎?》
  • 電影《記憶碎片》:假如你欺騙了你自己,你還會去尋找真實麼
    【 序言 】你會無條件相信你自己的記憶嗎?那些記憶裡面的人,發生過的事情,以及那些令人憤怒的,令人開心的瞬間,是真實存在的嗎?假如有一天,你的記憶欺騙了你,你還會相信自己嗎?從這裡開始之後,他便患上了短期失憶症,只能記起襲擊事件之前發生的事情,隨後發生的事情他只能回憶起短短的幾分鐘。他的妻子在事件後倖存下來,但是看到自己丈夫的失憶狀態很痛苦,多次求救醫生。
  • 又是失憶?小天天帶你盤點最新韓劇的失憶梗
    今天小天天就來跟各位寶寶們說一說最新韓劇的失憶梗。以往的電視劇中出現的失憶狀況,主要都是因為遭遇交通事故而造成的,為了讓簡單的故事情節稍微增加複雜度。不過最近的電視劇可不一樣了。MBC的電視劇《Missing 9》中就設定因為飛機失事墜落在無人島,漂流了四個月之後再度回歸社會的羅鳳希(白珍熙飾),卻記不起之前這四個月內所發生的事情。
  • 盤點《名偵探柯南》裡的「失憶梗」,柯南小蘭都失憶過
    《名偵探柯南》作為一部破案解密的燒腦動漫,裡面有著各種充滿疑團的事件。「失憶」這種懸疑劇中常出現的梗在《柯南》也多次出現了,其中有些人是真的失憶,而有些人是假裝失憶,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玩「失憶梗」的人都有誰。1、毛利蘭出自《瞳孔中的暗殺者》。
  • 關於失憶症——看電影學心理學(《記憶碎片》影評)
    這部片子的主角是失憶症患者,這次重看這部影片,是想仔細地研究下失憶症。所以,以下所談重點就在失憶症上,電影的其他問題就略過不談了。先談記憶。 教科書上把記憶分為三類,瞬時記憶(或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瞬時記憶的存儲時間大約為0.25秒-2秒,短時記憶的時間為5秒-2分鐘,長時記憶的時間為1分鐘以上乃至一生。
  • 諾蘭的《記憶碎片》蘭尼患有短期失憶症,能找到殺害妻子的兇手嗎
    導語:歡迎來到崔青青講故事,諾蘭的《記憶碎片》蘭尼患有短期失憶症,能找到殺害妻子的兇手嗎 《記憶碎片》又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另一部神作,而且是諾蘭死忠粉的必修課。如果你只知道《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卻不知有《記憶碎片》,那絕對是領不到諾蘭死忠粉成就標籤的,反正我先給自己立個FLAG,我是不折不扣的死忠粉。諾蘭老師成名於1996年的《追蹤》,這部預算只有6000美元的電影處女座奠定了他30年鬼魅敘事風格的基礎。諾蘭熱衷的好像一直不是電影主題的升華,而是如何講故事的鬼斧神工。
  • 相信世界不是你想像出來的,諾蘭燒腦懸疑《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 Memento)是一部非常燒腦的懸疑片,導演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影片在2000年上映。因為一次事故,可憐的主人公萊納自己患上了失憶症,無法再增加新的記憶,他最後的記憶是他妻子被殺害的場景。影片失憶症後為彩色,採用倒述的方式,失憶症以前的部分為黑白,採用正叔的方式。兩個部分在影片的結尾交叉,即故事的最開始。原來萊納妻子根本不是被人殺害,其實是因為他自己失憶,被他多次注射胰島素,過量致死。但是萊尼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他決定要去殺一個並不存在的兇手。泰迪利用萊尼的失憶症,不斷利用他幫自己殺人。而萊尼呢,因為可以一直尋找兇手,給了自己活下去的意義。
  • 政治喜劇《不存在於記憶中》 又名「首相失憶了」
    對他失憶完全不知情的家人、同事、百姓,反而對他說「抱歉」「謝謝」、扶起摔倒的女記者……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他這番舉動「是不是為了騙取民眾支持率」「是不是打著壞念頭」。的確,壞人都做了這麼久了,誰會相信你其實是個好人呢,而且還是因為失憶這種讓人難以預料的原因。世人第一反應會認為這是藉口吧……為什麼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總是存在著「人設」這個概念呢?
  • 非人哉552話:敖烈靠著夢中情人恢復記憶,但失憶的還有哪吒
    導言:《非人哉》漫畫更新至552話,繼續敖烈出車禍失憶的故事。因為敖烈以為自己是馬,把愛馬仕的白色西裝當草料嚼了,便被愛馬仕氣呼呼地變回原本人形龍臉。但是記憶沒能恢復,即便表妹龍女出馬,仍然打消其對做馬吃草的執念。
  • 愛與恨交織的苦痛:心因性失憶
    愛與恨交織的苦痛:心因性失憶湖北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 韋耀陽 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歸來》,一部平靜而動情,看似淺顯又引人深思的電影讓,讓一種精神疾病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心因性失憶症。二、心因性失憶症症狀表現及其特點心因性失憶症多在遭受痛苦打擊之後突然發生,過一段時間之後,也可能突然又恢復記憶。患者雖喪失對過去經驗的記憶,但並無生理上的症狀,失憶現象純系由心理原因所形成。患者所喪失的記憶,有時只限於對某段時間的事情不能記憶;有的只記得舊事而忘了近事,此種情形稱為近事失憶症;有的只記得近事而忘了舊事、此種情形稱為舊事失憶症。
  • 老年痴呆版《記憶碎片》,兇手竟然失憶了?
    還記得君君以前推薦過諾蘭大師的電影《記憶碎片》嗎?片中的男主因為腦部受傷,患上了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他只能憑藉紋身、紙條、寶麗來快照等零碎的小東西,來保存記憶,繼續生活……這類電影通常會讓人看得比較揪心——生怕主角下一秒又因為記憶出錯而被坑了……但就這樣令人揪心的電影,韓國又出了一部來虐我們的小心臟了:《殺人者的記憶法》I 2017豆瓣:7.4
  • 非人哉:敖烈失憶,恢復記憶還是得大聖出馬!哪吒:我去哪了?
    非人哉:烈烈失憶後續,恢復記憶專業還是靠猴哥。哪吒:還記得我嗎?大家好,今天打算嘗試著轉換一下風格,寫一寫關於動漫故事的講解。今天主要講解的是非人哉動漫最新一期。但是只幫助敖烈恢復了樣貌,並沒有幫助其恢復因車禍而喪失的記憶。九月無奈只得找來敖烈的妹妹小龍女幫忙。小龍女提出直接丟到海裡:「龍的話,只要遇到海水就能什麼都想起來。」但是敖烈竟在海底和儒艮吃起海草來,並覺得自己是一匹會遊泳的馬(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啊,敖烈)。
  • 《斷裂》主題#人的記憶不可靠不可信#
    #人的記憶不可靠不可信#評估的結論是,深藏於多娜頭腦中的有關這次性騷擾的記憶很可能是造成多娜偏頭痛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一個青少年,多娜開始接受一位新治療師的治療。這位治療師問多娜是否受到過其父親的性虐待,多娜對此予以否定,在隨後的幾個月中,治療師反覆問多娜是否受到父親的虐待,最終,多娜對治療師說了謊,聲稱她的父親曾經「觸碰」過她,她希望這樣做能讓治療繼續下去。
  • 為什麼所以人都沒有了3歲前的記憶?心理學家:「失憶症」
    「童年失憶症」。其實,不單單是3、4歲想不起來,更為長遠的6、7歲有的人也想不起,這些我們都想不起,我們小時候如何學會走路,如何學會說話更是記不得,不記得3歲以前的記憶是因為記憶力差嗎?通過研究,學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這個現象,稱之為"童年失憶症"。
  • 嬰兒在3歲後會「失憶」,寶寶的「隱藏記憶」咋開發?父母該了解
    仿佛寶寶到了3歲就會自動進行記憶的抹除和重新開始,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那他們之前的那些記憶又去哪了呢? 這樣看來,寶寶的記憶隨著月齡、年齡的增加而穩步上升,記憶能力也更加的靈活完善。 只不過在3歲左右,經歷了上面提到的「記憶清掃」後,記憶呈片段式的出現,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失憶」。
  • 如果記憶支離破碎,你該怎樣面對生活?
    當你睜開雙眼。打鬥之間,Lenny被兇手重擊後腦,從此患上了短時失憶症。在妻子被殺害當晚之後的Lenny只能擁有十分鐘的記憶。但即使這樣,也沒有阻止Lenny尋找兇手的決心。他憑藉身上的紋身和手中隻言片語的文字線索,展開了案件調查。《記憶碎片》整體的敘事結構正如電影片名一般如碎片般支離破碎。
  • 15個最離奇的真實失憶案例 有的人記憶每2天就歸零一次
    這可能是第一件被記錄在案的失憶症中的「神遊狀態」(fugue state),也就是一個人在突然恢復記憶之前,失去了一段對自己身份的記憶。經過催眠之後,安塞爾•伯恩以伯恩的原始身分過日子,也從未再自認為是布朗了。2.克利夫.韋爾林(Clive Wearing)∶只有幾秒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