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救人一命,竟然獲得這種果報!因果真的存在嗎?

2021-01-07 淨慧梵行

我們都聽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言論。不論是儒釋道三家還是民間的百姓,都非常相信因果報應,認為種下善因,就會結出善果;種下惡因,就會結出惡果。

而我們現在所承受的好壞生活,苦樂感受,也是由我們過去所種下的因果成熟感召而來的受報。如果我們曾經種下的善緣多,自然所能感受到的善果和好事就會多;如果我們曾經種下的惡緣多,那麼我們今感召而來的惡緣惡事就會很多。

雖然已經種下的因果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因故的道理,改變自己的言行,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救人一命,竟然獲得這種果報!你能懂得這其中的道理嗎?

救人果報

家住紹興的王某,來到杭州謀生,他在工作了一年多後,趁著快年關時,就跑到了附近的城隍廟去玩。在城隍廟有一個看相先生,周圍居住的街坊鄰居都稱 他為「張半仙」,因為張半仙說的很準,王某就想趁著這個機會讓半仙給自己算算。

半仙一看到王某後,就對王某說道:「我不收你的錢了,多的也不說,你今年是活不過年三十了,這幾天就好好地回家收拾料理一下後事吧!」

王某聽到半仙這麼說,非常悶悶不樂地離開了城隍廟,他心裡想著:「我都活不過大年三十了,還在留在這裡做什麼,不如早些回老家吧!」想到這裡後,他就向老闆辭了職,然後取了這段時間的工錢回家了。

在回家路上,他緊趕慢趕,走了陸路走水路,當他登上船後,整個天都已經黑下來了。當船剛離開岸一段,他突然聽到岸邊有婦女哭泣的聲音,那個聲音是那麼的悽涼可憐。王某當下就要船老大把船開了回去,船老大就又把他送了回來。

王某上岸後,就尋著哭聲找難過的人,當他找到後才發現是一位孕婦在哭泣。王某便詢問到:「大姐,您是因為什麼事情如此難過?」

婦女難過的說道:「我丈夫去世了,就孤苦留下我和肚子裡的孩子,我現在連幫他下葬的錢都沒有,等孩子生下來後也養不起,還不如現在隨著丈夫一起走了罷了!」孕婦說完後,就要往水裡跳。

王某看到這個場景,急忙把孕婦拉了回來,並對她說:「大姐,千萬不要想不開啊!我這裡有些錢,給你用!把自己的丈夫安葬好,再好好地與肚裡的小孩一起生活,日子還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說罷,王某就把自己這一年的工錢全給孕婦。

王某回到老家後,就靜靜等待自己去世的那一天,結果過了年三十人還是好好地,到了正月十五,依舊沒有發生什麼事情,於是他就決定回去找張半仙算帳。

王某到了城隍廟看到張半仙就要砸他招牌,說:「什么半仙!全是唬人的東西,你不是說完我活不過三十嗎?我這現在都過去一個月了,我不還好好地待著這裡呢?」

張半仙說:「客官且慢,你把回去後的經過,以及遇到的事情都如 實說來!」王某就把自己路上救下跳河孕婦的事情告訴了張半仙。

半仙說道:「您這是好人有好報啊!因為自己的慷慨解囊,您救下兩條人命,不僅使得你現在逃過一劫,還增壽了二十四年!」

故事感悟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王某因為自知自己時日無多,遇到他人遇難後,反而發出了真誠慈善的大悲心,幫助了兩條即將輕生的性命。

這種救人於危難中的大善事,使得他當下就躲過了命中的劫難。如此說來,我們在平常更應該好好地為自己多多的積累福德,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過得越來越幸福。

相關焦點

  • 佛教講的因果,真的存在嗎?
    如果沒有因果的存在,佛說的很多東西就都不成立了。虛假的東西不會長久保存,只有真理才會延續不斷。佛法既然能夠流傳千年之久,我想這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古往今來無數比我們有智慧的文人、比我們有錢的大富長者,比我們有地位的皇室都對佛法以及僧人非常恭敬。單單從這一點來看,佛教所講的因果就很不簡單。
  • 佛教:因果存在嗎?為什麼「好人」多磨難,看完就開竅了
    難道「善惡有報」真的是為了勸人行善的說辭嗎?當然不是,文章開端引用佛教典籍中的經文,就是確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實性。 在佛教中講因果報應,為什麼「好人」多磨難,因為我們所看到的現象是片面的,並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因果之報,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以下就對好人多磨難的因果報應做個分析,看完就開竅了。
  • 因緣果報是真的嗎?
    ,媒體有一則報導說,有一位女士自認為長得奇醜無比,於是到法院控告她的母親,為什麼其他的兄弟姊妹都長得那麼莊嚴,而獨獨把她生得如此醜陋呢?您覺得她的母親有能力決定把她生成這個模樣嗎?到底是誰把我們創造成這個樣子啊?難道只有父精母血、四大和合就能成就有情眾生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每個人出生時都應該像工廠裡面的機器做出來的產品一樣,因緣果報也都應該一樣才對啊?可是為什麼現見同一對父母所生的雙胞胎兄弟姊妹,結果兩個人的個性和際遇都各不相同呢,到底是什麼緣故?
  • 佛教修行|略說因果業報
    能拯救一切眾生,改變這種輪迴之苦的,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學佛修行。    但是有些人認為六道輪迴只是一種傳說中的存在,不是實在的有,認為鬼是沒有的,六道都是不存在的;只要是有這種觀念的人,就會造成一切因果都是空假的,不成立的。釋迦佛陀說六道輪迴真實不虛,生、老、病、死苦,五濁惡世,我們現在所處的現實生活中,難道不是這樣嗎?事實就是如此。
  • 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你真的知道嗎?
    只要曾經做過,不管是善是惡,都是要獲得應得的一個後果,或好或壞或沒有產生實質影響。它就像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樣,我們對外界施的力(身、口、意所造之業),無論大小,好壞,最終這個力會反過來施加到我們身上。所以佛教常講,大家要多多注意因果報應,行善積德,從源頭上減少惡的果報。
  • 世界上真的有因緣果報嗎?
    這幾個兄弟姊妹都是同一對父母所生,是嗎?為什麼這幾個人的性格、外貌、氣質、想法、嗜好、健康狀況乃至福德果報各不相同呢?您是否曾經為種種的不平等而抱怨過呢?難道只有父精母血、四大和合就能成就有情眾生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每個人出生時都應該像工廠裡面的機器做出來的產品一樣,因緣果報也都應該一樣才對啊?可是為什麼現見同一對父母所生的雙胞胎兄弟姊妹,結果兩個人的個性和際遇都各不相同呢,到底是什麼緣故?各位菩薩,這是什麼道理,您想出來了嗎?
  • 彌勒菩薩開示:善惡終有報,2個佛教故事,告訴你因果是否存在
    佛教最為重要的核心觀念就是「因果」,而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然是深信因果的。可依舊有很多有善心,也常做好事,但會對因果懷疑的人。這種懷疑也致使人們雖然明了佛教是教人向善的,但還是會懷疑佛教所說的「善惡終有報」是否是真的,因果報應真的存在嗎?我們看完下面這兩個小故事,就會明白。好人沒好報?有一個男子,中年得子,對他非常的溺愛。
  • 佛教公案 | 因果不昧 行善積福
    就在這時候,他聽說佛陀善於說法,能開解人心,於是便前往拜謁佛陀,請佛陀開示如何才能獲得健康的身體。「善羅尼賓!你看田裡的農夫,他們在春天莫不辛勤地播種、耕耘,到了秋天才有豐盛的收穫;如果他不播種,不耕耘,只是天天祈禱,能獲得豐收嗎?」佛陀慈祥地問。
  • 中央電視臺首部佛教專題片:因果的確存在
    隨即密令侍從找一最貧賤的乞丐,將善光嫁與他。波斯匿王對善光冷嘲熱諷:「你憑自己的業,不要再靠我,今後你自己獨立生活去!時間會檢驗你所說的是否是真理!」此時善光仍然堅持無悔,並心無反顧地與乞丐離宮而去。途中,善光問丈夫:「你父母還健在嗎?」乞丐回答:「父母先前是舍衛城最大的長者,如今已去世,留下我伶仃孤苦,日以乞食過活。」善光又問:「先父母的住宅還記得嗎?」
  • 佛教:這世間哪有什麼意外,一切都是因果,這個人的死亡也是如此
    佛教常常說,一切皆有因果,有很多看似沒有關聯的事物,在其背後都藏有很深的因果關係。只是這種因果關係,對於我們這種還處在凡夫俗見的人而言很難明白。但是聖賢智者和遁世修行的高僧大德,卻可以通過智慧了悟通達。
  • 佛教揭開這驚天因果,誰也逃不走……
    人類真的在500年後滅絕嗎?2500年前,佛陀便預言了這驚天因果!看完之後,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人類真的再過500多年就要滅絕了嗎?看上去,似乎地球確實沒有多少時日了,但在佛教看來,一次劫難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並非一蹴而就。佛教界有過這樣的比喻:如果地球的「住」劫壽命是一百歲的話,那麼,如今的地球,尚在四十五歲的階段,住劫共有二十小劫,目前是在第九小劫的減劫時期。
  • 佛教基礎知識:正確的因果觀(一)長壽與短命
    大部分初涉佛法的同修因果觀念並不十分正確,或者說並不完善。佛教裡把因果稱為因緣果報。這個規律如果打個比喻來說呢,是這樣的:因就是我們所有的思想,言論,行為。這些都會成為因。這個因就如同種子一樣。當種子遇到了適宜的土壤、陽光、養分之後就會生長,開花結果。土壤、陽光、養分,這些能夠促成種子生長的因素,就是緣。當我們自己所種下的因,遇到適合的條件就會產生一個結果。這個道理是很客觀的。
  • 佛教:姻緣與因果的關係,教你一招,早日脫單,成就美滿婚姻
    人生只有註定的人,才會來與之相遇,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一切皆是因緣果報,今生相遇相愛,註定是前世的姻緣。有副對聯是這樣說的:「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子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按佛教的觀點,兩個人成為夫妻,都是緣分、業力和願力的結合,就算是奉子成婚,其實也是有宿世的因緣。
  • 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只要曾經做過,不管是善是惡,都是要獲得應得的一個後果,或好或壞或沒有產生實質影響。 它就像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樣,我們對外界施的力(身、口、意所造之業),無論大小,好壞,最終這個力會反過來施加到我們身上。 所以佛教常講,大家要多多注意因果報應,行善積德,從源頭上減少惡的果報。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四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一切皆是虛幻不實,但唯有因果如影隨形、絲毫不虛。「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善惡必有報,不是不報,因緣未到罷了,因緣具足,必有受報。
  • 佛教:103歲高僧開示,地震中的因果故事,令人感悟甚多
    佛教常常講到「因果」這個概念,因果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種下因,就會結出果。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因,然後產生相應的結果。就好像你時時笑顏相對他人,那麼他人也會回報與你善意;但你處處向人發脾氣,他人就會遠遠躲著你。這就是行為上的因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不一樣。
  • 佛教:殺生有多嚴重的果報?你須清楚
    菩提達摩祖師東渡時,曾遇到一個獵人在打獵,獵物是一隻鳥,從天而下,達摩祖師用手快速接著受傷的鳥,並將其體內的箭拔出來,替它醫好傷,並說道:「此生成為鳥,全是前世造業,中箭受傷也是因果循環所致,心中不要存有怨恨,我為你受三皈依,他日做人好修行」。而後將此鳥放歸山林。
  • 佛教:因果不饒人,生活中有3件事,不要亂說
    佛教講,得人身不易,有個比喻說,六道眾生得人身者,如大海中盲龜浮木。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我們不是因為偶然才來到這個世界的,而是為了美好的夢想而來,為了繼續偉大而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創造,佛教講,種善因得善果,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為了自己美好的夢想,行善事,說好話,存好心,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為自己種下善因,果報自然殊勝。
  • 佛教: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看佛陀是怎麼說的
    《涅槃經》有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在佛教當中,最講究的就是因果,所謂「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實際上就是一個因果關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於惡之間的果報,就好像影子一樣,始終追隨著我們。
  • 因緣果報,並非虛無,生活中這2種行為,切勿去做,因果不饒人
    人的一生中何不是在吉兇禍福中度過,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影」,佛教文化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造惡果。」由此可以得知,趨吉避兇是決定可以做到的。看現今社會,人們的所作所為,別說趨吉避兇,能保住自己現有的福報不折損,就阿彌陀佛了。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都在教化大眾,要斷惡修善,以此達到增長福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