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果不饒人,生活中有3件事,不要亂說

2020-12-23 騰訊網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無常不會等待每一個人。所以人這輩子,在有限的生命裡,一定要過好自己的生活,若能給自己的靈魂創造無限的價值,也不白來一場。佛教講,得人身不易,有個比喻說,六道眾生得人身者,如大海中盲龜浮木。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我們不是因為偶然才來到這個世界的,而是為了美好的夢想而來,為了繼續偉大而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創造,佛教講,種善因得善果,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為了自己美好的夢想,行善事,說好話,存好心,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為自己種下善因,果報自然殊勝。

追求幸福的方法沒有捷徑,有的只是因果報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就是最近的捷徑。積善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有雄厚的財力,也不一定要付出勞累的體力,有時候一個善念,就能積累無量福報,正如佛家所言,一切法由心想生。

一個人思想善,言語善,就擁有了積累福報的根基,老話講:「一言可以致福,一言亦可致禍。」所以言語的力量也不可忽視,禍從口出,經常犯口業,因果不饒人。本文就和大家分享,語言的忌諱,在生活中,有3件事,不要亂說。果報來得快。

第一、嗤笑別人缺點。

修福的前提,先要做到不損福,這樣所修的福報才能留得住。生活中的習氣行為,不好的都要改正。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中,就說了很多條,人們容易犯的過失,其中有一條就是:「見他失便,便說他過」,看見別人有缺點,或者有過失,就抓住機會加以嘲笑,這種行為看似損害別人,實則是給自己埋下禍根。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生所有的完美,都是殘缺拼湊起來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包容他人的缺點,就是在提升自己的修為。

第二、背後說人閒話。

嚼舌根的人,最讓人討厭。有句話講:「能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現在大部分人好像都處在一個奇怪的圈子,兩個人對話,如果不談談第三個人就沒有話題,似乎成了習慣。當然,誰人背後無人說,不過要說人好話,揚人善舉,多說讚嘆人的話才是。

在佛教中有句話,隨喜功德,能隨喜他人一毫之善,自己也能獲得一份福德。反之,總喜歡說人閒話,道人長短,說來說去,終歸還是自招禍殃。凡事不離因果,莫揭人傷疤,有時候閉口也是一種福報。

第三、炫耀自己成績。

人生越喜歡炫耀什麼,就越容易失去什麼,你還別不信,人間之事,有時候就這麼邪門。與其說是邪門,不如說是因果,有些事,邪也有邪的道理,自己不按道理做事,行為處事心高氣傲,過度張揚,老天爺就看不過去了。歸根結底,命運還是自己造成的。

懂得因果的道理之後,自然就不會炫耀了,低調行事,謙卑做人,才是收穫幸福的根本。願大眾,止語積福,說好話,言善語,增長自身正能量。

相關焦點

  • 生活中,遇到這4種情況,請不要殺生,因果不饒人
    導讀:宇宙是輪迴的,萬物皆有規律,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凡是有靈性有感受的,無論人類還是動物,都貪生怕死。對於有靈性有感受的眾生,宇宙間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不生不滅,」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生死,這比較接近於佛教所講的「六道輪迴。」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4件事,不要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因果不空也是萬法緣起緣滅。「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諺語,意思是人死後什麼也帶不去,只有業障隨著幽靈。出處:元·佚名《來生債》一:「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便好道: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萬物皆虛空,什麼都帶不走,能帶走的就只有自己的因果業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佛教:「禍從口出」,這4種話,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
    《佛說吉祥經》曰: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懂得隨喜讚嘆他人的福報,自己的人生也才會感召來好運。反之,惡意的嫉妒和詆毀,會大大損耗自己的福報,最終折磨的也都是自己。為人處世,做到:不說、不聽、不看,遠離是非,嘴上積德,人生才會六時吉祥。「禍從口出」,這4種話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
  • 佛教: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千萬不要做!
    近代律宗高僧弘一大師說,佛法三藏十二分教,歸結起來,不出「因果」二字。佛教也即佛陀以言傳身教,告訴眾生因果不空的道理,進而勸誡眾生止惡向善。正如佛偈中所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謂「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因果個人了」,眾生行善或者作惡,都是為將來種下善惡因的種子,因緣會遇,果報自受。
  • 因果不虛,生活中,傷人最深的兩個字,不要亂講
    為人處世,能做到不亂說話,就視為成佛一半。因為說話是人的一種能力,不說話是一種智慧,會說話是一種覺悟。人生的命運,大多都是,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所以說,在生活中,傷人最深的兩個字就是「語言」,千萬不要亂講,開弓沒有回頭箭。常言道:「口為禍福之門,」在佛教中,慎護口業是非常重要的修學基礎,《法句經》云:「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
  • 佛教:最消耗「陰德」的5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我們的行為就是風水,造什麼業得什麼果,因果之報、真實不虛。福報陰德是求不來的,不是你到寺院裡磕幾個頭、上幾炷香,福氣就從天而降了,那是痴心妄想。「神通不敵業力」,佛菩薩再有無量神通,也改變不了各人的因果。我們信佛,不是為了讓佛菩薩幫我們擋災,不是慫恿我們的惡行,信佛就是要明了因果、不再造業,你惡行不改,再燒多少高香都無用。佛不是神靈,佛是覺悟的人,你自己不醒悟,誰也幫不了你。
  • 佛教:供奉「地藏菩薩」,這三件事不要做,因果不虛!
    眾所周知,漢傳佛教中有四大菩薩,也就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之名,依其德能而立,分別象徵著智、行、悲願。諸菩薩當中,地藏菩薩有其特殊性,那就是他的「孝」,經由感念父母之恩,進而感恩一切眾生。地藏菩薩名號中的「地」字,既是地水火風之一,又是我們眾生所依靠的大地;「藏」即含藏、伏藏,也就是深埋於地下的寶藏。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若能奉持佛教,如說修行,定能挖掘自性中的如來寶藏。很多佛子,特別是修學地藏法門的人,常在家中供奉地藏菩薩,可是你知道嗎?我們供菩薩時,有三件事不能做,切記因果不虛。第一,妄念不可動。
  • 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
    人類與低等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思考,而人類卻將思考怎樣將動物們製作成各種美味發揮到了極致,甚至有人連可愛的小動物都不放過。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即使無冤無仇何必殘害生靈呢?這三種動物很有靈性,尤其要善待。
  • 佛說:「因果不空」,這4件事,折損福報,你有做過嗎?
    常言說得好: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作惡之可怕,不在於別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  良善積德之人,最大的福報莫過於活得心安自在,不僅利益自己,更惠及子子孫孫。「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人在做、天在看,他人不知、因果知。
  • 不管你信不信佛,這4種話最好不要說,因果不饒人
    佛教中把語言造成的不好結果稱之為「口業」,佛說:「口業令道場不得清淨,是非不斷」。所以為人處世時一定要慎言,不要說一些不好的話給自己招來是非,不管你信不信佛,這4種話最好不要說,因果不饒人。妄語就是虛妄不實的話、謊言。這句偈語告訴我們說謊話且不覺得羞恥的人,他再怎麼努力修行都無法悟道,因為他的靈性已經被他的假話堵住了,一說假話,就失去了他純潔的心。在學習如何說話時,第一條要學的就是不能說謊話騙人,因為人無信不立,一個人若是經常說假話騙人,那麼還有誰會相信他?
  • 因緣果報,並非虛無,生活中這2種行為,切勿去做,因果不饒人
    福、祿、壽,是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在追求的,但很多人在追求的過程中,往往充滿著迷茫與無助。「福報」這麼簡單的兩個字,似乎是永遠捉摸不透的話題。人的一生中何不是在吉兇禍福中度過,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影」,佛教文化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造惡果。」由此可以得知,趨吉避兇是決定可以做到的。
  • 佛教:供奉「地藏王菩薩」,這3件事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
    我們在家供奉「地藏王菩薩」像,這3件事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一、不孝剛才已經說過,「地藏王菩薩」是著名的大孝子,我們供奉地藏王菩薩,首先要做到孝順恭敬自己的父母,若對父母不孝,則拜佛無益。我們在家裡供奉佛像的環境也要是乾淨無染的,佛堂要乾淨、清淨、明亮,不要挨著臥室、廚房、衛生間等不潔淨之地,否則對有損功德。其實供奉「地藏王菩薩」像也好,或是供奉其他佛像,我們的內心都要生正念,不要有任何邪念妄想。「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如果心地不乾淨,做再多形式都是徒勞。「萬惡淫為首」,若不斷淫,必落魔道。修多少功德,也彌補不過來。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四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一切皆是虛幻不實,但唯有因果如影隨形、絲毫不虛。「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善惡必有報,不是不報,因緣未到罷了,因緣具足,必有受報。
  • 佛教修行|略說因果業報
    但是有些人認為六道輪迴只是一種傳說中的存在,不是實在的有,認為鬼是沒有的,六道都是不存在的;只要是有這種觀念的人,就會造成一切因果都是空假的,不成立的。釋迦佛陀說六道輪迴真實不虛,生、老、病、死苦,五濁惡世,我們現在所處的現實生活中,難道不是這樣嗎?事實就是如此。
  • 多行善事、多積德,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要做
    因果通三世甚至千百世!不要因為昨天行善而今天仍受苦就怨天尤人!也不要因昨天作惡今天未見惡報就誤認為因果不為律,世上一切都在變,只有因果律永恆不變!一切言行舉止,請先問問自己的良心,再付實施,那是對自己負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通通要報!多行善事,多積德!天佑善心人!就在今天,請放下惡念,開始,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 因果不虛:這3件事做好,「業障」自會消退,善果不遲到!
    因果報應從不來不會缺席,更加不會不報,只要時間到了,自會一一得報。關於「業障」二字,無論你是學佛之人,還是不學佛者,或多或少皆有聽聞。什麼是業障,就是往昔所種惡因,而感召來的果報。如當下的心煩意亂、事事不順這皆可算是業障的一種。當然在佛教之中,關於業障的劃分也是有很多的。
  • 佛說:萬法皆空,惟因果不空。人生不順的原因多在這3件事
    生活中,我們經常抱怨或者聽到別人抱怨,自己遇事多不順。其實,遇事不順也很正常,畢竟「人生哪能盡如意,凡事只求半稱心」。不過我們回過頭想想,之所以不順,大多是因為我們心頭起了煩惱因。萬事有因果,正是因為心生煩惱,有心結,在遇事時少了一份清明與淡然,故而遇事多不順。今天我們的很多煩惱,是因為我們心裏面想要的太多了。
  • 佛說: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最關鍵的是要改變自身的因果,種善因、積善德,自然會有善報。這世上沒有任何人無辜,也根本沒有什麼委屈,一切皆是因果。每一個你當下遭的罪,都映現了自己曾經造下的惡業。每一個你當下受享的福,都是自己曾經積德行善的善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世上最厲害的預言叫「因果」,最厲害的風水是德行。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是自己的因果。
  • 這件事萬不可做!一個佛教故事,告訴你因果的真實不虛
    浩如煙海的佛教經書中,記錄了很多小故事。這些佛教故事,大多都是來自於佛陀與其弟子在教化眾生時,遇到的許多有趣的事情組成。故事不僅描述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更是告訴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就告訴了我們因果的重要性。
  • 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老話常說:「一生善良,必有後福;善良做人,心安一生。」一個人生存在塵世間,倘若不善良,就算拜再多的佛也是沒用。心存善念的人,或許有時會受到傷害;心存善念的人,或許常會吃虧,可是你善良上天會保佑你。你善良,身邊的人也會待你好。因為你的善良才能幫助你,你若善良,福報自然會來,正如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