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旭|整理:酩悅團隊
「記憶中的大麯酒」徵文活動入選作品
原文標題:一杯家鄉的大曲,一輩子難捨的思量……
家鄉的大麯酒,每每提及的時候,就仿佛有種過年的感覺。猶記得小時候啊,最期待的就是除夕的夜晚,「吝嗇」的父母,終於大方的拿出「珍藏」的肉,一家人從天南地北趕回老家圍坐一桌,以往爺爺家空曠的小院裡如今鞭炮聲、歡笑聲、打鬧聲匯成了交響樂,響徹在除夕之夜,從早到晚啊,爺爺臉上的笑容從未消散過。
除了做成各種菜式的豬肉,舅舅總會帶上幾瓶酒來,於是分桌也很簡單了,喝酒的人一桌,另外的一桌。好奇的我也會經常湊到大人的一桌去,裝腔作勢的拿起爺爺的酒杯,在爺爺慈祥的放縱下抿上一口,一陣劇烈的嗆咳聲中,便宣告了我與大麯酒的結緣。
依稀記得,舅舅帶的酒,有著一個詩意的名字——詩仙太白,在山城重慶生長的我,記憶中最醇厚的味道不是茅臺五糧液,不是瀘州老國窖,而是取自重慶萬州的歇鳳泉水,由紅糧、大米、玉米、糯米、小麥五種糧食釀造的大曲濃香型白酒「詩仙太白」。從小時候飲酒,從最開始的辛辣嗆口,到逐步經歷人生百態之後沉澱下來後再飲大麯酒時品得其中的甘醇厚重,酒天人共釀的神奇、歲月曆練的魔力才真正深入我的心中。
一路下來,走南闖北,用雙腳丈量的神州大地,地大物博,物種繁雜之至,大曲白酒品類之多,令人嘆為觀止。除開叫的出名字的全國知名大麯酒,還有諸多地方美酒深藏井巷,還未被人發掘傳揚,那些酒不好嗎?或許在特定的地方,茅臺酒還沒有當地的地方酒更受歡迎。如詩仙太白之於重慶、三花之於廣西、津酒之於天津……
記憶裡,大麯酒是醇厚爽淨的,這不僅僅得益於它用小麥做曲、高粱發酵,風味馥鬱協調的口感、濃香醇和、回味悠長,拋開大曲風味上的豐富,其實在很多喜愛大麯酒的朋友們身上,都能找到歷史沿革的影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地美酒醉一生情。從小被大麯酒養刁的口舌,除卻巫山不是雲啊,總覺得其他白酒缺了那麼一點味道,喝的時候總想要去品評分辨,不如家鄉的大麯酒啊,一杯入喉,便只沉醉於享受和回憶中了。
有一些回憶,總要有一樣事物來貫穿,仿佛打開時空之門的鑰匙,醉眼朦朧中,又回到了夢裡的桃花源。人啊,就是這樣,年少時總嚮往著遠方,辛辣、激情;輾轉反側後又懷戀起曾經,幽靜、悠長。喝懂酒,難;喝懂大麯酒,更難……
須得是除夕時,聚齊多年沒有歸來的家人
老家的院子換了新房,但身形佝僂的爺爺依然笑容爽朗
縱使鋼筋水泥土的冰涼隔絕了溫暖的炊煙,但一家人在的地方永遠是天堂
還得叫不再奔波的舅舅帶上兩瓶詩仙太白大曲,在舊年末、新年始之際四世同堂
一人倒上一杯酒啊,滿屋飄香
這是回憶,也是傳承
是大麯酒悠久的回味,久到人世浮沉斷了念想
依然在每一刻舉杯入喉時,再無惆悵……
一杯大曲,一生真情。請!
詩文達意,美酒傳神
歡迎大家投稿,萬元大獎等著您
▼
「記憶中的大麯酒」酒友徵文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