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大曲」酒,是否還能重做一遍?丨觀察

2021-02-16 酒業家

文丨酒業家主筆 彭偉

「好懷念80、90年代的沱牌大曲啊,那才是純正的老酒味!」

家住綿陽順河街的李大爺到現在都可以隨口說出沱牌大曲那句曾經傳遍大江南北的廣告語——「悠悠歲月酒,滴滴沱牌情!」 一直在綿陽市自來水廠工作的他,對沱牌大曲情有獨鍾。「那個時候,豐谷酒在綿陽還沒現在這麼流行。家家一有喜事,農村喝柳浪春,城裡喝沱牌大曲,這是90年代酒席的標配。但是,現在買不到(沱牌大曲)了。」

曾幾何時,與沱牌大曲齊名的全興大曲、洋河大麯、雙溝大麯等這些濃香型白酒中的大麯酒們,頂著國家名酒、金質獎章的榮譽光環,在中國酒類市場上風光無限。然而,在現在的酒類主銷渠道中,無論是商超還是餐飲,流通或者團購,幾乎都很難再找到「大曲」酒的蹤影了。這些曾經在消費者中有口皆碑的濃香大麯酒們,似乎被淹沒在了時代的滾滾洪流之中。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在醬香大熱、清香回暖的當下,曾經為濃香爭得了無數榮譽,被視為消費大眾「口糧酒」的「大曲」酒,是否還有機會重現當年的輝煌?

1

正在消失的「大曲」酒

 

李大爺告訴酒業家,前些年,在他非常懷念沱牌大曲的時候,曾在綿陽走街串巷地去找過,只在油坊街的一家代銷店買到過兩瓶,此後便再也沒買到過沱牌大曲。「現在人家都賣豐谷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酒廠不生產(沱牌大曲)了。」

濃香的大麯酒在40、50、60這幾代消費者的心底裡有著很深的消費記憶,不僅僅是李大爺,酒業家曾不下數十次聽到有消費者或者酒商們尋找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名酒的大麯酒。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產品的變遷,這些曾經的經典產品已然難覓蹤跡。

「全興大曲、沱牌大曲、洋河大麯等在歷屆評酒會上都屬於榜上有名的名酒產品,品質比較好,都是我們國優產品的代表,在名優酒裡有很深的印記,說明大麯酒在當年是很受歡迎的。」青年白酒專家鄒江鵬在談到濃香大麯酒時表示。

 

資料顯示,在歷屆全國名酒評選會中,全興大曲被評為第2、4、5三屆國家名酒,洋河大麯被評為3、4、5三屆國家名酒,雙溝大麯、特液被評為4、5兩屆國家名酒,沱牌大曲被評為第5屆國家名酒。這是直接以大曲產品參評而獲得國家名酒稱號的品牌和產品。

 

據統計,在五屆全國名酒評選會中,以「大曲濃香型」產品獲評國家名酒稱號的共有25次,此外,德山大曲、張弓大曲、敘府大曲、二峨大曲、三溪大曲、仙潭大曲、寶蓮大曲、德惠大曲等一大批「大曲」酒獲得了國家銀獎,這些產品均是當地的知名品牌,在區域市場中擁有很高的品牌聲望。

 

有熟悉白酒行業發展的資深人士也指出,上個世紀80、90年代,由於處於市場經濟初期,商品流通加速、數量增大,國內消費逐步旺盛。在酒類消費者,價格偏低但品質優良,以全興大曲、綿竹大曲、沱牌大曲、洋河大麯為代表的濃香大麯酒在全國風靡,形成了一股濃香大曲的消費熱潮。在90年代末,全興酒廠憑藉風靡一時的全興大曲實現銷量破15億元的壯舉,成為當時銷量超越茅臺、僅次於五糧液的全國第2名的酒廠。

 

「(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大曲』酒們的時代,他們曾經的輝煌為那個時代的中國酒業烙上了很深的印記。」四川一名已經退休的老糖酒人告訴酒業家,「那個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留存著沱牌大曲、綿竹大曲或者二峨大曲那樣的上小下大的方玻璃大麯酒酒瓶,它就是家家戶戶都在喝的口糧酒。」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限制,這些『大曲』酒們正在退出歷史舞臺了,很難找到了,蠻可惜的。」與名酒打了幾十年交道的合肥酒商李總表示,以品牌命名的濃香大麯酒們,正在退出歷史舞臺。

2

「大曲」酒們是被時代拋棄了嗎?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大曲」酒的消失,也是被時代拋棄的結果嗎?

 

「(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品牌優先的原則下,(廠家一直有)升級換代的理念,(也是廠商)從眾心理的必然(結果)。」被譽為「名酒活化石」的老糖酒人、原上海糖酒公司酒類經理陳德金認為。

 

而酒業家中國酒類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九度智力集團董事長馬斐則認為,造成濃香大麯酒衰落的原因有四:一是現在的消費者認為大麯酒就是低端酒,在消費升級過場中,廠家也認為是它是低端酒,不願意當作重點去培養;第二、濃香大麯酒的口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良,當前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並不接受;第三、當前各廠家都在追逐品牌的高端化,濃香大麯酒相對利潤比較低,自然也就被放棄了;第四、客觀的看是消費升級的需要,實際上還是當前的濃香大麯酒沒有形成市場引領者,沒有壟斷性,也沒有領軍的品牌或者產品。

 

「我們不能一面說低端沒市場,一面又不願意去重視這個領域,二鍋頭中的牛欄山,在改良後依然能夠迅速地佔據了低端市場,而汾酒的玻汾在低端也有50億+的表現,怎麼能說低端酒就沒市場、沒利潤呢?」馬斐指出。

 

鄒江鵬的觀點印證了馬斐的判斷。鄒江鵬認為,濃香大麯酒是因為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在結構調整和追求利潤的情況下,淡化或者縮小了它的發展空間。但是,濃香的大麯酒在普通工薪階層或者鄉村群體等大眾消費領域還是有很大的需求的。

 

酒業家中國酒類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智邦達營銷機構董事長張健指出,濃香大麯酒這類產品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是產品供應不求的狀態下的命名模式,從產品角度這樣的名稱品級低,功能在當時更多的是飲用,滿足的是解乏、助興的消費需求。十幾年過去了,消費在不斷升級,更多的產品升級,技術和體驗都發生變化,消費者對名字的感知也是體驗的基礎,必然會發生變化。

 

「水井坊代替了之前的全興大曲,劍南春代替了綿竹大曲,而洋河的藍色經典的推出,則是代替了原來的洋河大麯。這些產品都在走利潤更高的高端化路線,因此各家酒廠戰略性地放棄了部分低端的產品也無可厚非。」長期與名酒和地產名酒打交道的合肥久久商貿總經理李俊認為,產品的升級、迭代,是限制濃香大麯酒發展的重要原因。

 

的確,廠家費用的縮減、資源投入的降低,同時消費升級、消費者口感需求的變遷等等諸多因素,導致了「大曲」酒這個曾經家家戶戶都在消費的品類出現了急劇萎縮,甚至已到消亡邊緣的境地。這就是時代的選擇。

 

3

曾經的「經典」是否值得重拾?

 

「大曲」酒們還有沒有機會?「大曲」酒這個品類到底是否值得廠商重做一遍?採訪中,酒業家得到的答案有兩種。

 

在陳德金看來:「大曲已成歷史,要順勢而為。」

 

「濃香酒面臨的壓力會是持續性的,現在完全再用『大曲』命名其實不一定是個好的選擇,(重做)這個方向我認為還是有問題的,不能解決本質問題。」張健表示。

 

但李俊則認為,濃香大麯酒是純糧固態釀造的好酒,所用的顏料為小麥、高粱、豌豆等,有很高的飲用價值,這對真正會喝酒的消費者而言是很有價值的。

 

另有資深行業人士指出,濃香大麯酒是平價白酒的一個典型代表,有它的現實意義,如果換一種現階段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形式出現,仍然會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大眾平價白酒一定是有基礎的,因為消費者結構中基層的消費者佔據絕大多數。」

 

鄒江鵬也認為,濃香大麯酒有重做的價值,他列舉了四個方面的論據:1、濃香大麯酒一般是純糧固態發酵,大麯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2、濃香大麯酒歷史底蘊深厚,五屆全國名酒評選會上評出的名優品牌,大麯酒佔了很大一部分;3、濃香大麯酒消費者群體基礎好,中國的基層老百姓消費市場廣大;4、在醬香酒超熱發展的時候,發展中低端大曲濃香酒對於整個白酒市場有調節穩定補充的作用。

 

作為持有綿竹大曲商標的劍南春方面也有內部人士透露:「(劍南春)公司有3個『中國馳名商標』——劍南春、綿竹大曲、東方紅,劍南春是我們的支柱產品,東方紅是我們的高端拓展產品,綿大是我們未來打光瓶市場的產品(品牌)。」

 

那麼,濃香大麯酒這個品類該怎麼重做呢?升級?換裝?還是提價?

 

「修正一個品類的價格認知,比創造一個新品類難多了。」張健認為,傳統的換裝升級已經很難再讓濃香大曲這個品類滿血復活,提價等常規手段已經無能為力,需要找到新的方法。

 

有資深行業人士指出:「濃香大麯酒如果想捲土重來,就必須另闢蹊徑。重新開盤,以新的模式來重新開闢新的價位、新的市場,在此前的濃香大曲的消費認知和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品類認知,吸納新的消費人群。」

 

「(新的濃香大麯酒)38元—88元之間,保證品質,還是有機會的。」馬斐認為。

 

鄒江鵬則建議新的濃香大曲品類,把價格整體拉升到60—100元之間,以適應消費升級後消費者的需求。

 

而張健則建議直接把濃香大麯酒的價格直接拉升到100—300元這個主流價位段上來,並在產品名稱上加入其他元素,例如「雙溝大麯.青花瓷」、「瀘州老窖頭曲.蘭花瓷」、「全興大曲.5年」等等,以與此前的老「大曲」酒區隔開。

 

此外,馬斐還建議,重做濃香大麯酒,在酒體上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良。「(原來的)大麯酒口感太不適合現今消費群了,包括瀘州產區的酒口感也需要改良(瀘州產區以瀘州老窖為代表的是單糧濃香,有較為濃鬱的窖香味——筆者注)。如果新生的濃香大曲品類,能夠出現一個類似玻汾這樣銷售50億+的大單品,這個品類就有前途了。」

 

無論是38—88元,還是60—100元,或者是100—300元,濃香大麯酒要涅槃重生,離不開它的生存土壤——大眾市場,一定要立足於新時代下的大眾價位,以消費為基礎,以品質為保障,以滿足消費需求為導向,才能真正地獲得重生。

中酒展2021將於明年8月8-10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截止目前,已售出超過40%,C館已售罄。優質展位稀缺,預定從速!

掃碼搶購展位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快速預定展位。

相關焦點

  • 大麯酒和小麯酒,有什麼區別嗎?
    所以,曲是活的,曲中不同的微生物群落代謝產生的酶也不盡相同,而這其中細微的差別就決定了酒的風格和骨架。又因為曲是活的,所以曲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與制曲的原料、制曲的溫度,以及制曲的環境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其中環境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酒麴的分類現代大致將酒麴分為五大類,分別用於不同的酒。
  • 大曲的世界唾棄非黑即白,這是醬酒的風骨!
    把它浸泡於水中,即能發酵成酒。人們無數次接觸到天然酒麴,觀察並總結了它產生的多方面的條件,經無數次試製,終於制出了人工酒麴,這就是古籍上記載的「曲櫱」。早在殷商時代,我國就已成熟地用曲菌釀酒了。商王武丁講:「若作酒醴,爾惟曲櫱。」自此至今,幾千年來,制曲和用曲釀酒的「複式發酵法」一直是我國頗具民族風格的穀物釀酒技藝源泉。
  • 全興大曲年代記憶80版宣傳片首亮相,5大聯盟商+3大渠道整合,向經典致敬丨觀察
    文丨酒業家 劉彬12月7日,全興年代記憶60版、80版宣傳片首次公開亮相;與此同時,備受關注的80版聯盟管理辦法詳情也浮出水面
  • 貴州安酒年產高溫大曲能力達到11200噸
    這意味著,貴州安酒年產優質高溫大曲的能力突破萬噸,達到11200噸,完全滿足用曲的自給自足。本次交付使用的兩棟制曲新車間,單棟制曲產能為4350噸/年,加之原有的制曲產能,貴州安酒制麴車間整體可以實現年用原料14000噸小麥,實現年產優質高溫大曲11200噸。為此,貴州安酒組建起了包括管理人員、班長、制曲工、粉碎工在內共計數百人的制曲團隊。
  • 特曲、頭曲、大曲、二曲,哪種酒好?
    隨便逛逛超市的酒水區,什麼瀘州老窖特曲、頭曲、精緻二曲,郎牌特曲,蘭陵大曲,枝江大曲……以各種「曲」來標記的白酒品牌越來越多,可是,愛喝酒的你了解這些酒的背後「玄機」嗎?這麼多「X曲」酒究竟是依照什麼標準劃分的?對於常喝白酒的人都知道,白酒中有一種曲,他的分類有:特曲、頭曲、大曲、二麯酒,那麼對於這幾個曲的區別您清楚嗎?
  • 大麯酒和小麯酒有什麼差別?特曲、二曲又是什麼?
    市面上以曲來命名的酒越來越多,蘭陵大曲,貴州大曲,瀘州老窖頭曲,郎牌特曲等等…酒麴這麼多,分別都有什麼樣的差別呢?今天麒麟就跟大家聊一聊酒麴的秘密。 酒麴,有酒之母的稱號。一開始的酒麴是發黴或發芽的穀物,後來在不斷改良後成為現代釀酒的酒麴。簡單來說,酒麴就是糧食「發黴」之後演變而成。
  • 被水井坊丟掉的全興大曲,復興歸來?
    12月7日,全興大曲年代記憶60版和80版首發亮相。在同時發布的30秒宣傳視頻中,不難看出"懷舊情結、經典產品致敬"等寓意。回顧2020年,"消失"了很久的全興酒業突然活躍了起來。全興是成都的一種酒全興隊成立於1993年,而全興的歷史卻久遠得多,全興是成都的一種酒。1786年,陝西鳳翔府王氏兄弟在錦江邊的水井街開了一處燒酒坊,取名福升全。四十年後,他們在暑襪南街發現一眼明代古井,井水清甜瑩澈。
  • 五次全國評酒大會,十七大名酒起源盤點系列——雙溝大麯
    而在這「三溝一河」中,又以雙溝大麯以及洋河大麯在省外市場更為有名,且雙雙都均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所評選出的十七大名酒中榜上有名。作為振興「蘇酒」的存在,雙溝大麯又有著怎樣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呢?雙溝大麯產自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其以產地為名。
  • 兩款陳年酒:91年汾酒和80年代太原大曲,誰說清香酒不能存?
    茅酒手藝人做視頻的時候講過一些存酒需要注意的問題,反響還不錯。現在坊間有一種說法「清香酒不能存,越存越不值錢。」為了證明這種說法的荒謬,茅酒守藝人打開兩瓶珍藏的清香型老酒——90年代的汾酒和太原大曲.看看存了20多年後的清香型白酒會不會變差。
  • 王為的《重做》真該「重做」
    幾天前收到酣客醬酒創始人王為《重做》一書的「專業讀者內測版」,被「勞煩指正」。在天朝文化傳統裡,「指正」這事兒差不多就是一個燙手山芋。
  • 一杯家鄉的大曲,一輩子難捨的思量……
    文:張旭|整理:酩悅團隊「記憶中的大麯酒」徵文活動入選作品原文標題:一杯家鄉的大曲,一輩子難捨的思量……家鄉的大麯酒,每每提及的時候,就仿佛有種過年的感覺。除了做成各種菜式的豬肉,舅舅總會帶上幾瓶酒來,於是分桌也很簡單了,喝酒的人一桌,另外的一桌。好奇的我也會經常湊到大人的一桌去,裝腔作勢的拿起爺爺的酒杯,在爺爺慈祥的放縱下抿上一口,一陣劇烈的嗆咳聲中,便宣告了我與大麯酒的結緣。
  • 茅酒守藝人品酒:圓瓶紅標綿竹大曲,一款標明食用酒精和香料的酒
    上期圖文我們品鑑了綿竹大曲純糧經典,在這個價位感覺口感還是可以的。那麼這款更便宜的標註了食用酒精和香料的紅標綿竹大曲怎麼樣呢?咱們一試便知首先觀察酒的顏色此酒的顏色和大多數濃香酒類似,清澈透明,掛杯視覺效果不錯,酒柱粗大,消散不快。然後聞酒香這款酒的香氣比較乾淨,雜味不重。但濃香型白酒應該有的濃鬱的香氣也不太重,不奔放突出。
  • 特曲、大曲、二曲,買哪種酒麴好?
    縱橫酒場多年,喝過很多白酒,見過很多品牌,那到底什麼是特麯酒、大麯酒、頭麯酒、二麯酒,有什麼區別?隨便逛逛超市的酒水區,什麼瀘州老窖特曲、頭曲、精緻二曲,郎牌特曲,蘭陵大曲,枝江大曲……以各種「曲」來標記的白酒品牌越來越多,可是,愛喝酒的你了解這些酒的背後「玄機」嗎?這麼多「X曲」酒究竟是依照什麼標準劃分的?
  • 三杯讀酒丨酒麴「真相」大曝光!
    大曲又是怎麼回事呢?回顧一下前文,我們發現從麥曲到小曲再到大曲,它的形態從「零散」到「成團」再到「大塊頭」。原來,這是古人不斷總結經驗,將酒麴微生物進一步集聚保存的過程。6斤多重的大曲可比小曲裡的微生物多了N次方。
  • 漢沽區回收80年代全興大曲【鑫旺禮品回收】上門回收
    漢沽區回收80年代全興大曲【鑫旺禮品回收】上門回收41.安酒貴州省安順市酒廠安字牌,大曲濃香,55%42.杜康酒伊川杜康酒廠杜康牌,大曲濃香,55%汝陽杜康酒廠,康牌,大曲濃香,52%43.詩仙太白陳麯酒四川省萬縣太白酒廠詩仙牌,大曲濃香,38%
  • 為什麼沒有便宜的正宗大曲醬香白酒?
    經常在某寶上看到一些出售低至9.9元的醬酒,打著正宗醬酒的旗號;也經常接到一些賣醬酒的電話,稱自己的酒是產自茅臺鎮,和茅臺酒一樣的酒質,但價格卻是便宜到離譜。身為一個內行人,我自當這是一種騷擾電話,但身邊很多朋友因了解得少,難免不為價格所動,甚至還來諮詢這個酒到底是不是真的。每次,我都只告誡一句話:沒有便宜的正宗大曲醬香白酒。
  • 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全興大曲是如何淪落到幾乎無人問津的地步?
    1989年,第五屆評酒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全興大曲有三款酒被評為「十七大名酒」之一,這三款酒分別是:大曲濃香38°、大曲濃香52°、大曲濃香60°。當時不少人看好這個品牌,全興大曲也自信滿滿。,企圖打造自己的高端王者產品,一舉打入高端白酒市場,甚至喊出了「中國最貴的酒」的口號,不出所望,水井坊迅躥紅。
  • |雲酒觀察
    近年來,「醬酒熱」在全國範圍內呈現燎原之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全國各地酒企紛紛上線醬香白酒,形成了不同區域的醬酒產區。然而,就在醬酒熱持續高漲的背後,王為發現,貴州醬酒的正宗文化、仁懷產區的正宗地位受到了威脅。打開搜尋引擎,「9塊9買茅臺鎮原漿」「替父賣酒」等虛假宣傳比比皆是。
  • 億元餐券補貼,國臺「好酒進名企」瞄準的什麼「千萬」生意?|雲酒觀察
    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從國臺方面了解到,此次推出「好酒進名企」行動,就是在疫情後期國臺酒業與用酒企業客戶、經銷商和餐飲酒店的一次創新融合,即用打造服務消費者的系統生態鏈,來實現多業態聯動發展。有行業觀點認為,國臺攜好酒走進名企,無疑是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利用醬酒本身所具備的價值屬性,為餐飲行業全面的復工復產助力。
  • 大曲是什麼?很大的曲子嗎?(下)
    唐·閻立本《步輦圖》局部藏於故宮博物院王國維在《唐宋大曲考》中說:「大曲之名自沈約至於兩宋皆以遍數多者為大曲,歲淵源不同,其義固未嘗有異也。」大曲雅俗均作,從戰國時期,屈原從周代南音中發現「亂」的應用(長篇歌曲高潮結尾處常用的煞尾手法),後被廣泛用在漢魏大曲中,再到漢魏的相和大曲,魏晉南北朝的清商大曲,以及唐宋的燕樂大曲。這種大型樂曲一直保有著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