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 普希金的死亡之謎:自尊、愛情和榮譽

2021-02-13 央廣網

1837年1月27日傍晚,暮色茫茫,朔風呼嘯,在聖彼得堡近郊一個叫黑溪的地方,一場震驚整個俄羅斯的血腥決鬥正在那裡進行。決鬥中,俄羅斯民族詩人普希金腹部中彈,倒在地上,鮮血染紅了他身邊的皚皚白雪。

兩天後,失血過多的普希金不治辭世,數以萬計的民眾前往詩人家中向遺體告別。當時的報紙刊載:「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殞落了。」


1799年6月6日,俄國詩人、現實主義奠基人普希金誕生在莫斯科的一個貴族世家。天資聰穎、酷愛讀書的他從童年時代起便學會了法語,並常常鑽入父親藏書豐富的書房,不舍晝夜地貪婪閱讀古希臘、古羅馬及18世紀法國文學的經典之作。

  

顯然,從荷馬到維吉爾,從賀拉斯到莫裡哀,直至盧梭、伏爾泰、歌德……都給幼小的普希金心靈中播下文學與自由思想的種子。而他的奶媽阿琳娜總有講不完的俄羅斯民間故事和優美的俄羅斯民間歌謠,連同他的詩人叔父不時與作家朋友們來家中作客,這無疑使普希金心中的文學種子迅速萌發、長大,年僅7、8歲的他已經寫了令人們驚嘆不已的短詩。

  

1811年,年僅12歲的普希金考入聖彼得堡皇村學校,正是在這所剛剛創辦的貴族學校,他更多地接受了民主與自由思想的薰陶。15歲時,他作為一個中學生,寫了一篇題為《致友人》的詩稿,寄給由著名詩人茹科夫斯基主編的《歐羅巴導報》。這首詩才氣橫溢,茹科夫斯基極為讚賞,立即予以發表,並親自到皇村學校訪問這位「少年才子」。


訪問回來後,茹科夫斯基滿懷激情地立即給詩友維亞賽姆斯基寫信,信中說:「這是我們詩壇的希望。我們必須聯合起來,共同幫助這位未來的天才成長。他將來一定會超過我們所有的人的。」

1820年,普希金21歲,他的第一長篇敘事詩《魯斯蘭·柳德米拉》發表,立即震動俄國文壇。茹科夫斯基十分喜悅地送給他一張照片。照片上寫道:「贈給勝利了的學生。失敗的老師贈。」

茹科夫斯基堪稱伯樂,普希金確實是位文學天才。他只活了38歲,在短短的一生,他給人類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學遺產。其中浪漫主義敘事詩《茨岡》、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短篇小說《驛站長》、中篇歷史小說《上尉的女兒》及大量的抒情短詩,早已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熟悉。革命導師馬克思對《葉甫蓋尼·奧涅金》很感興趣,拿它作為自己學習俄語的教材。

普希金雖然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學遺產,可是他的一生只有短暫的38年。有人認為,這個悲劇是由其妻一手策劃造成的。


1837年,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普希金在與法國男爵丹特斯決鬥時中彈身亡。

人們曾從各種歷史書中了解到,向詩人舉槍射擊的兇手正是那個不學無術、放蕩不羈的法國軍官丹特斯。當其對準詩人胸膛摳動扳機的一剎那,他也就成了千古罪人。

但是,一些研究普希金的學者近來發現,有些過去被視為重要和有分量的東西正在隱退,次要人物和一貫被忽視的史料漸漸突顯,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歷史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普希金的小女兒納塔麗婭於1836年5月23日出生,其名字與母親相同。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貫喜歡子女的普希金對小女兒卻非常冷淡。原因在於,新婚伊始普希金夫妻兩人就相互產生了醋意和猜疑。


1830年11月5日,即普希金結婚前三個月,在給好朋友的一封信中,就提到了他那18歲的未婚妻的冷淡。「我猜不透她的心,可能這顆心外面包著堅硬的樹皮,還佩有三把利劍。她寫給我的信雖然語氣殷勤,但沒有一點熱情……」納塔麗婭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則說:「只有上帝和少數幾個人才具有打開我心靈的鑰匙……」

普希金在給納塔麗婭母親的信中說:「但願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能贏得令愛的芳心。」納塔麗婭是位美女,當普希金在舞會上首次見到她時,即被她的美麗所傾倒。


他們在莫斯科教堂結婚時,出現的兩個偶然情況——十字架和《聖經》掉到地上、蠟燭熄滅——被普希金認為是不祥之兆。幾天以後他在給妹妹的信中寫道:「我預感,我與納塔麗婭的結合未必會善終。」

果然,新婚的普希金夫婦在莫斯科的日子並不和美。普希金寫詩抱怨新娘「態度冷淡,毫無激情」;結婚以後差不多年年生孩子(在1831—1836年間,納塔麗婭生了四個子女),破壞了她的情緒和健康。

普希金去外地時,夫妻倆很少通信。納塔麗婭寫給普希金的信,在普希金死後即被她銷毀。但她信中的一些內容,從保留在俄羅斯國家檔案中,1833年普希金的部分回信中可揣測一二。普希金在回信中說:「坦白地告訴你,我像新生嬰兒一樣清白,對你問心無愧。在旅途中只追求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對年輕的少女們看都不看。」

對於21歲妙齡的納塔麗婭來說,34歲的普希金簡直就是個老頭,他既不富有,又沒地位,全身永遠散發著墨水味。普希金脾氣暴躁。當有關許多男人追求納塔麗婭的緋聞傳到他耳朵時,他曾經狠狠地責備妻子,說她「賣弄風情」過分了。

沙皇尼古拉一世實際上只比普希金大三歲。他第一次見到納塔麗婭這位美人時才37歲。尼古拉一世在位30年,以殘暴專橫出名。可以想像,普普通通的普希金竟然成了萬民擁戴的天才,而且還擁有絕代佳人,他這個皇帝怎麼咽得下這口氣?

可是,納塔麗婭名花有主,無法使她擔任「宮廷侍女」來服侍皇上。怎麼辦?於是,尼古拉一世宣召普希金為御前侍衛,以便能夠接近納塔麗婭。


普希金既然當上了御前侍衛,就得帶夫人參加皇室舞會。久而久之,他成了上流社會的笑柄,人們諷刺他「天天趕舞會,讓嬌妻招搖過市」。

尼古拉一世還有一件能制服普希金的武器,那就是國家檔案。普希金從1830年起開始寫歷史小說,寫完《普加喬夫史》之後又動筆寫《彼得大帝史》,這樣他就離不開國家檔案,而查閱檔案必須經沙皇恩準。

1834年夏天,為了擺脫尼古拉一世,普希金意欲辭去御前侍衛一職。隨後在給納塔麗婭的信中他說:「我被本肯託夫(尼古拉一世的大臣)罵了個狗血噴頭,只好收回辭呈。這下你滿意了吧?」可能是看在納塔麗婭的面子上,尼古拉一世恩準普希金請假半年,並批准給其貸款三萬盧布。

1834年初,普希金認識了他未來的情敵——在近衛軍騎兵團任職的法國人丹特斯,並邀請他到家裡做客。丹特斯身材魁梧,儀表堂堂,是納塔麗婭的姑表兄弟。

事實上,安排丹特斯追求納塔麗婭,產生緋聞,轉移視線,「遮掩」皇上,是本肯託夫伯爵的主意,而且沙皇本人也是知道的。否則,丹特斯即使吃了豹子膽,他也不敢和皇帝爭風吃醋。


本肯託夫的這一招果然奏效。1835年夏天,盛傳沙皇和納塔麗婭有染;到了秋天,在傳聞中丹特斯取代尼古拉一世博得美人青睞。社會上議論紛紛,說普希金綠帽子「加冕」;還有人給普希金送匿名信,暗示丹特斯和尼古拉一世給他戴上雙重綠帽子,「祝賀」他由御前侍衛榮升為「綠帽騎士」。

普希金並不是傻瓜,匿名信證實了他所擔心的事。他寫信警告納塔麗婭:「不要與皇上調情!」然而,此時的納塔麗婭已經欲罷不能,而且她還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為她的姐姐謀得了「宮廷侍女」的厚遇。

1836年11月,普希金和他的朋友們同時收到一封用法文書寫的匿名信——這封被命名為「綠帽子」證書的信件寫道:「榮譽勳章協會、尊貴的綠帽子和騎士勳章協會在會長、S.E.D.L.大勳章獲得者納雷什金主持下召開了會議,大會一致同意任命亞歷山大·普希金為該協會副會長和功勳史學家」。這種羞辱性的匿名信深深地激怒了普希金。經過調查,該侮辱信是丹特斯的義父、荷蘭駐俄國大使蓋克恩男爵策劃的。

1837年1月26日,就在決鬥前一天,普希金曾滿懷怨恨,寫信給蓋克恩,對他質問和謾罵。隨即,蓋克恩鼓動義子與普希金決鬥。

決鬥中,普希金腹部中彈。兩天後,「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隕落了。

普希金的死,讓人想起他的詩作《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情節:詩人連斯基因女人而與無賴葉甫蓋尼·奧涅金決鬥,最終,奧涅金殺死了詩人。該情節幾乎成為讖語。而就在普希金去世後不久,對普希金十分崇敬的詩人萊蒙託夫寫了《詩人之死》,指沙皇政府為罪魁禍首,一時傳為名作:

你們這些蜂擁在寶座前的貪婪的一群啊,

扼殺自由、天才、光榮的屠夫!

你們躲在法律的蔭庇下

公理和正義對你們向來噤口無聲!

耐人尋味的是,萊蒙託夫最終也死於決鬥,而其經歷和命運,竟與普希金極為相似!

那年今日 | 他體內的HIV消失,愛滋病能治癒了?

那年今日 | 今天,我們一起紀念科學界巨擘盧嘉錫

那年今日 | 卡夫卡:群體之外的孤獨者

來源:綜合微頭條、譯林、中國僑網等

本期編輯:馬媛

相關焦點

  •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的死亡之謎
    普希金普希金是1831年結婚的,普希金視詩歌為生命。岡察洛娃在普希金和岡察洛娃起初6年的婚姻裡,普希金對岡察洛娃倍加呵護,因為岡察洛娃的美貌令普希金傾心不已。他急於把岡察洛娃帶進自己的社交圈。普希金1836年11月,頓時,整個聖彼得堡流言四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會的笑料。他坐立不安,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和妻子的榮譽,他毅然決定向丹特斯發起了挑戰——決鬥。
  • 俄羅斯詩人普希金作品的現代性
    早在1908年,魯迅以令飛為筆名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章重點介紹了八位歐洲浪漫主義詩人,其中便有普希金,「俄自有普式庚,文界始獨立,故文史家芘賓謂真之俄國文章,實與斯人偕起也」。魯迅在文章中再次確認了別林斯基的觀點,為中國讀者接受普希金提出了一個引導性的意見。
  • 賞讀普希金的《神射手》:英雄不屬於決鬥場
    亞歷山大·普希金,是19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的鼻祖,被文學界稱為「近代俄羅斯之父」。高爾基稱他為:「集前人之大成,囊括一切新奇和機智的一代詩宗。」這一點,是作者普希金的鋪墊之筆,也是為後來神射手放棄和對手的決鬥而埋下的一個伏筆。前提是,神射手希爾維奧必須有一個矛盾的心理鬥爭。他一方面不想去殺一個和自己並沒有深仇大恨的對手而去拼上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想為了維護自己「神射手」的名譽而去決鬥。  一個神射手為了報復一個臆想中的敵人,隱居多年,苦練射擊技術,最後卻不以自己的射擊技術而取勝。僅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
  • 名篇欣賞之普希金詩三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文/普希金 (俄羅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致恰達耶夫文/普希金 (俄羅斯)愛情,希望,平靜的光榮並不能長久地把我們欺誑,就是青春的歡樂,也已經像夢,像朝霧一樣消亡;但我們的內心還燃燒著願望,在殘暴的政權的重壓之下,我們正懷著焦急的心情在傾聽祖國的召喚。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解開梵谷的死亡之謎
    一個無名之輩、一個無足輕重、令人不愉快的一個人。花費6年、集結超過100位畫家,由66,960幅油畫組成的《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史上第一個全手繪油畫電影長片。為了傳遞梵谷遺留下來的一封信,郵局局長兒子阿爾曼德(道格拉斯·布斯飾演)踏上了旅程,到梵谷死前所待的小鎮,在小村鎮民的八卦跟耳語中,原本毫不關心的阿爾曼德發現梵谷不是死於自殺,他開始執著於解開這名畫家的死亡之謎。
  • 張國榮死亡之謎是什麼 張國榮是怎麼死的
    張國榮死亡之謎一直是網友熱議的話題。據最新消息,有網絡論壇開展有關張國榮主題的相關討論,張國榮死亡之謎自然而然成為焦點。
  • 普希金之死始末
    1836年11月4日,市郵局給普希金和他的幾個朋友送來了這樣一封法文匿名信:綠帽稱號證書      綠帽騎士團一級團員、高級團員和綠帽光榮勳章獲得者在德高望重的大團長納雷什金閣下主持下在大會館舉行會議,一致選舉亞歷山大·普希金先生為綠帽騎士團副大團長和綠帽騎士團史官。
  • 【漫畫·名著】從《普希金的天使》看俄國文學巨匠普希金和他的感情生活(上)
    有這樣一個滿腦子絢爛愛情和動人詩篇、口袋裡一貧如洗、男女關係過於風流浪漫,又處處和沙皇做對、經常被查水錶的詩人做丈夫,不光是娜塔莉亞,恐怕任何一個想過踏實穩定日子的女人都是受不了的。更何況儘管普希金在詩歌以及小說上雖堪稱世界文壇巨擘,然而對於羅曼蒂克詩情畫意並無興趣的娜塔莉亞來說,普希金在其眼中的魅力恐怕遠沒有在兩個喜歡讀詩的姨姐眼裡大。
  • 俄羅斯普希金軼事
    然而,有關普希金是否還有《一號日記》的問題至今是個謎,幾十年來一直引起「普希金學」研究者們的極大興趣和關注。普希金的繪畫作品普希金《一號日記》的不解之謎是由普希金的孫女葉蓮娜·普希金娜所引起的。1920年,僑居國外的葉蓮娜突然向外界宣布,她祖父普希金的一部分日記現在正由她收藏著。
  • 【漫畫·名著】從《普希金的天使》看俄國文學巨匠普希金和他的感情生活(下)
    但是我已經嫁給了另一個人 ,我要永遠忠於他我毫不懷疑娜塔莉亞對丹特士的愛情是真摯的,她同樣也並不想傷害普希金,只是她還是傷害了。漫畫中丹特士和娜塔莉亞的愛情有一個俗套的開始,那就是一開始兩個人彼此看不順眼。然而俊俏風流的丹特士很快贏得了娜塔莉亞的大姐——身為宮廷女官的葉卡提麗娜的好感。出於撮合姐姐的愛情,娜塔莉亞開始和丹特士接觸,然而事情總是走一個套路,最終是娜塔莉亞自己和丹特士走到了一起。最一開始,我只不過覺得丹特士是一個很會討女人歡心的浪蕩子。
  • 《死亡之謎》演繹邪惡愛情 曝《一生何求》MV
    搜狐娛樂訊 驚悚題材電影《死亡之謎》即將於2月6日以3D形式,國語版、粵語版兩版全國上映,驚魂賀歲。該片由華樺傳媒、樂華娛樂、大地時代聯合出品,集玄幻、探險、動作、揭秘等元素於一身。作為懸疑驚悚片,《死亡之謎》主打暗黑邪惡風,《一生何求》的出現無疑是影片的一大亮點,為驚悚靈異的劇情增添了一抹柔情色彩。  MV開端別出心裁的加入了男聲畫外音,為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言: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和得到了心愛的東西,兩者都是人生最大的悲傷,但同時也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 莫扎特死亡之謎?
    可能是,可能也不全是,今天想要跟大家來聊一下莫扎特的死亡之謎。我曾經看了一本名為《遇見莫扎特:從神童到大師的音樂人生》的書,這本書使我對莫扎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原以為他只是個會彈琴的音樂神童,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他是個努力上進、勤奮好學的天才。現在我們來看看莫扎特是怎麼成為一個天才的。
  • 論俄羅斯普希金的女性意識
    《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女性意識形態,通過對小說裡愛情的分析、對小說裡女性形象的分析以及對作家本人婚戀觀的分析,認為普希金雖然真誠的同情和愛憐女性,但他體現出的仍然是傳統的男性意識。普希金在《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給我們展示了兩對青年男女的兩段愛情故事,塑造了兩位女性形象,體現了作者的女性意識。一、小說裡體現出的作者的女性觀(一)小說裡愛情的分析——想像的愛情在這部小說中,普希金主要圍繞拉林家的兩個女兒達吉雅娜和奧麗加而展開,講述了兩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小女兒奧麗加可愛活潑,連斯基愛上了她。
  • 拿破崙的三副面孔——普希金筆下的拿破崙形象
    你的災星升起,一切都將死亡,/到那時,當全世界變成廢墟之後,/我就在墳墓上稱王!」 應該說,普希金嘗試著理解和包容拿破崙,力圖同情和惋惜他的失敗和被囚,可當拿破崙叫囂著「燃起戰火!在高盧雄鷹之後/緊跟我們持劍的勝利之神,/眾山谷中將血流成河,/我將轟倒各王朝的寶座,/粉碎歐羅巴神奇的盾」之時,普希金對拿破崙的態度又恢復為責難和詛咒。
  • MINERVA|普希金畫筆下的朋友們
    作為詩人,普希金名噪天下。雖然最後是為了愛情決鬥而亡,但他絕不是那種重色輕友的人。
  • 「沙皇的黑人」:普希金的非洲血統
    據說他是一位非洲首領最年幼的兒子,可能來自喀麥隆,也可能是查德,雖然普希金自己認為祖上來自衣索比亞。在天性良善的人那裡,這樣的家世背景勾起的,是純粹的好奇。在嫉妒之心一向高於才識的文人圈子裡,普希金的身世引來的,只有可能是憎恨。
  • 川大84歲教授深情告白:我曾經愛過你,普希金也曾為愛情低到塵埃
    這首詩是普希金寫給一個他曾經深愛的女孩子安娜.阿列克謝耶夫娜.奧列尼娜,兩人都品位高雅,志趣相投,在即將走入婚姻殿堂之時,奧列尼娜的父親拒絕了這門親事。普希金便寫下了這首詩,很久之後,在這首詩後面,普希金加了一行字"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 《死亡之謎》將上映 插曲《一生何求》懷舊
    《死亡之謎》即將於2月6日上映,片方發布了電影插曲《一生何求》的MV,溫兆倫魅力不減與餘思潞浪漫痴纏,上演了一出「人鬼情未了」的千古奇戀。 網易娛樂2月4日報導 神秘驚悚題材電影《死亡之謎》即將於2月6日以3D形式,國語版、粵語版兩版全國震撼上映,驚魂賀歲。
  • 那年今日 愛過你,就再也沒有愛過別人
    它跨越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卻依然讓人念念不忘,也許只有在這樣的老電影裡,我們才能夠去相信一見鍾情,相信會有用死亡來證明愛情的忠貞,相信真正的愛情會是不能被磨滅的記憶。《魂斷藍橋》海報羅依與瑪拉的相遇是如此的美好,英俊的軍官和美麗的舞者,一見鍾情的他們似天作之合,只是戰爭似乎也註定了他們定會擦肩而過。留下的美好記憶像不真實的夢,夢醒之後卻只有痛楚。
  • 普希金寫給他十八位情人的詩 第二千八百三十六期
    他也是友誼和愛情的歌手,生性多情,浪漫輕浮,情慾強烈,曾得到許許多多年輕美麗的女子的愛戀,他又以自己熾熱的愛情和優美的詩章讚頌和報答她們。詩人在16歲時寫過一首當時盛行的幽默體的《我的墓志銘》:   這兒埋葬著普希金;他同年輕的繆斯,  同愛情、懶惰度過了快樂的一生,  他沒做過什麼善事,可內心裡,  真的,確實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