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普希金生平的讀者差不多都知道普希金是決鬥死的。但具體情況卻若明若暗。例如大家都知道決鬥的起因是一封匿名信,但這封信是誰寫的?什麼內容?卻並不知道。再如丹特斯及其義父起初並不願決鬥,決鬥後他們受到了什麼處罰,大家也未必知道。再如普希金決鬥身負重傷不治身亡,其夫人和子女的命運如何?可能也是大多數讀者不知道的。這些問題,沙皇時代就有人研究,蘇聯時代這種研究也沒有中斷,歷史早已給出各種答案,但在蘇聯時代官方刊物卻看不到,我們當然也無從知曉。蘇聯垮臺以後,學者暢所欲言,發表了許多文章和專著,競相還原歷史真相。探賾索隱的很多,推理揣測的也不少。本文試圖把無可爭辯的史實和值得注意的觀點梳理出來,簡要地介紹給讀者,以期引起注意,進一步去研究。
普希金夫人叫納塔利婭·尼古拉耶夫娜(1812-1863),娘家姓貢恰羅夫,1812年8月27日生於坦波夫省。祖上經營工商業,伊莉莎白·彼得洛夫娜女皇時期(1741—1762)獲得貴族稱號,祖父曾被葉卡捷琳娜女皇授予世襲貴族稱號。父親尼古拉·貢恰羅夫受過極好的教育,通曉法文英文德文,還能用俄文寫作,曾任莫斯科總督秘書。母親是烏克蘭蓋特曼(統治者)的玄玄孫女,擔任過宮廷女官。納塔利婭受過很好的教育,不僅精通法文,英文德文也很好,也能用俄文寫作,而且極其聰明,漂亮。
1828年12月在舞蹈教師約格爾為少女學習成人舞而舉行的舞會上,普希金第一次看到了納塔利婭。納塔利婭身材修長苗條,身穿白色薄紗連衣裙,頭戴金髮箍,跟當今皇上尼古拉一世的配偶亞歷山德拉·費奧多洛夫娜皇后一樣,身材高挑,腰身纖細,異常勻稱,目光嫻靜清澈,舉止端莊高貴,而且那美麗面龐像一朵罕見的美麗鮮花震撼人心。那時她剛剛十六,像嬰兒一般天真無邪。普希金在她身上看到了聖母的容貌。後來,訂婚以後,普希金給她寫信,說她跟義大利著名畫家彼特羅·佩魯西諾(1446 – 1523)畫的聖母像兩滴水一樣相似,並寫了一首題為《聖母》的詩送給她。
1829年4月他便託朋友費奧多爾·託爾斯泰(綽號「美國人」)去求婚。未來嶽母沒有完全拒絕,只是說十六歲結婚太早。求婚不成,普希金失望至極,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一種油然而生的惆悵」驅使他離開莫斯科,隨伊萬·帕斯科維奇的作戰部隊去了高加索。同年9月,他從高加索回到莫斯科,受到未來嶽母一家的冷遇。
1830年春,普希金在彼得堡通過共同的熟人得到貢恰羅夫家使他感到鼓舞的信息。他回到莫斯科第二次去求婚。1830年4月6日,他得到同意結親的答覆。 在談話過程中,未來嶽母提出兩點疑慮。一是普希金的政治處境問題。她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一個受到皇上懷疑的人。二是她擔心普希金的財產狀況不能讓女兒過上應有的生活。在這次談話之後,普希金便通過第三廳主管本肯多夫給皇上寫信說明自己求婚面臨的政治處境問題。皇上通過本肯多夫否認普希金受到監控,祝福他喜結良緣。關於財產問題,普希金寫信給父母,說他要結婚,請求給予實質性的幫助。大概因此,父親把自己的博爾季諾莊園的部分家產送給了他。
兩個問題解決以後,1830年5月6日,舉行了訂婚儀式。但因談判嫁妝問題推遲了婚期,接著是普希金的伯父逝世,以及普希金到博爾季諾去接收田產遇到防疫被封鎖在博爾季諾三個月,接著籌款交給嶽母買嫁妝。1831年2月18日才得以舉行婚禮。
婚後,普希金感到十分幸福。他的朋友詩人、作家韋爾特曼對他說:「普希金,你是詩人,你的妻子是詩的化身。」他的話得到所有人的贊同。 他們婚後在皇村公園散步,遇到了沙皇和皇后。沙皇和皇后停下來跟他們談話,皇后對納塔利婭說,很願意結識她,對她說了許多讚美的話,並指定了進宮見她的日子。不管願意不願意,納塔利婭必須到宮裡去。她很靦腆,不知如何是好。但普希金很高興,回家以後,不知如何愛撫自己的太太,不斷地對妹妹說:「妹妹,現在不僅我這個詩人有名啦,納塔莎也要成為名人啦……」(普希金的妹妹奧莉加8月19日給丈夫的信)。
綠帽稱號證書
綠帽騎士團一級團員、高級團員和綠帽光榮勳章獲得者在德高望重的大團長納雷什金閣下主持下在大會館舉行會議,一致選舉亞歷山大·普希金先生為綠帽騎士團副大團長和綠帽騎士團史官。
特發此證
常務秘書、伯爵博爾赫 接到匿名信後,普希金就斷定是黑克侖寫的,把這封信拿給他從事印刷業的朋友雅科夫列夫看,雅科夫列夫認為紙是外國產的。這就肯定了普希金的判斷。普 希金11月21日 給本肯多夫寫信說: 「11月4日我接到了三份侮辱我和我的妻子名譽的匿名信,根據紙質、文筆和寫法,我第一分鐘就明白了,它是出自一個外國人、一個上流社會的人、一個外交官之手。我查問了一下,有七八個人當天收到了用兩個信封裝的同樣的匿名信,裡面的信封上寫著我的姓名地址,以便收信人轉寄給我。大多數收信人懷疑是一封下流信而沒有轉寄。
順便插一句,決鬥從彼得大帝時代法律就嚴厲禁止,違者要處以極刑。但是青年之間仍然普遍採用這種法式解決恩怨問題。普希金也不例外。據普希金研究專家統計,對普希金來說這起碼是第21次決鬥(他主動提出的15次,進行了四次,其餘幾次大多由於普希金的朋友們斡旋雙方以和解告終;6次是對方提出的)。
第二天,即1月27日,便舉行決鬥。地點在彼得堡郊區衛戌司令別墅附近。雙方距離20步,各離分界線10步。向分界線邁近過程中,隨時可以開槍。丹特斯首先開槍,普希金中槍倒下,一時失去知覺。但很快醒來,他以為是股骨受傷,說他有力氣回擊一槍。丹特斯重新面對分界線站好,普希金一槍擊中他的胸部(同時擦傷他的手)。後來的刑事偵查表明,丹特斯中槍後腹部曾遭受震蕩。現場重建和彈道調查顯示,如無專門保護,丹特斯很難活命,可是十天後他出庭受審時卻安然無恙。傳說是他衣服上的一顆紐扣救了他一命。而有些學者則斷定,黑克侖在倫敦給他定作了金屬防彈馬甲。
普希金當即被運回家。傷勢嚴重,經許多名醫合力搶救無效,兩天後去世。 警察得知發生決鬥的情況以後,立即報告軍事首長。丹特斯所屬的近衛軍獨立軍司令卡爾·比斯特羅姆1月29日接到報告以後,立即向沙皇報告。沙皇當天下令由軍事法庭對丹特斯和普希金及其他涉案人員進行審判,同時指出如有外國人涉案,不要審判,只把他們涉案程度另行上報即可。初審根據彼得大帝時代定下的法律,決鬥雙方均判絞刑(死者也要把屍體懸吊起來)。
判決上報以後,軍事法庭總檢察長諾因斯基建議:剝奪丹特斯軍銜和在俄國獲得的貴族稱號,降為列兵,到監察局服役;關於對普希金的決鬥陪同、中校丹扎斯的處罰,鑑於他的戰功和其他可以減刑的條件,建議再監禁兩個月(他已經被監禁),然後恢復原職;至於普希金的處罰,鑑於他已死亡,建議免於追究。沙皇同年3月18日批示:「照此辦理,不過列兵丹特斯因不是俄國臣民著派憲兵沒收其軍官證件押解出境。」
3)付給其遺孀贍養費,付給其女兒贍養費到出嫁為止。 4)送其兩個兒子入貴族子弟軍官學校,每人支付1500盧布教育費,到供職時為止;
丙 普希金夫人納塔利婭的遭遇
普希金逝世使她大為震驚,大病一場,幾乎要精神失常了。她像普希金請求的那樣守孝兩年。後來有三個身份顯赫的人向她求婚,但不願意跟普希金的孩子住在一起,因此被她拒絕了。普希金逝世七年後(1844年7月16),她才嫁給了她哥哥伊萬的朋友蘭斯科伊將軍(他把普希金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撫養),跟他生了三個女兒。她一直沒有忘記普希金。普希金是星期五去世的,每到星期五她都不外出,在家裡終日不進食,回憶悲慘往事,直至她逝世。1863年11月26日逝世時,她蒼白的嘴唇還念叨著:「普希金,你會活下去的!」這時普希金離開她已將近30年了。
丁 黑克侖和丹特斯的結局
荷蘭駐俄公使黑克侖被召回國,尼古拉一世明確表示不希望他再留在俄國。他1842年6月至1875年10月任皇家駐維也納全權代表。為了表獎他在外交方面的功勳,他曾被授予許多勳章,其中包括荷蘭獅子勳章。 丹特斯回到法國從事政治活動,最後成了法國很有名的政治活動家,被選為法國參議員。他的妻子,普希金的妻姊葉卡捷琳娜跟他去了法國,為他生了三個女兒子一個兒子,1843年因產褥熱去世。看起來丹特斯跟葉卡捷琳娜結婚是認真的。
戊 匿名信是誰寫的?
引起決鬥的匿名信是誰寫的?當時普希金認為是黑克侖寫的,普希金皇村學校同學、陪同普希金決鬥的丹扎斯卻懷疑是加加林公爵寫的。紹格列夫在其《決鬥與普希金之死》一書中根據1927年刑事偵查員薩利科夫的筆跡鑑定證明是多爾格魯科夫寫的。後來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海特組織了一次更廣泛更權威的、由全蘇司法鑑定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實施的筆跡鑑定,結果認為既不是多爾格魯科夫寫的,也不是加加林寫的,而且這兩個人生前也堅決否認自己跟這封匿名信有任何關係。2012年,瓦季姆·斯塔爾克在Вокруг Пушкина: К 175-летию со дня гибели поэта裡認為是仇視普希金的伊·波列季卡寫的。各種猜測很多,而且層出不窮。 1) Последняя_дуэль_и_смерть_А._С._Пушкина/ https://ru.wikipedia.org/wiki/ 2) Гончарова,_Наталья_Николаевна https://ru.wikipedia.org/wiki/ https://ru.wikipedia.org/wiki/ 4)Геккерн,Луи/https://ru.wikipedia.org/wiki/ 5)Н.Я.Петраков . Последняя игра Александра Пушкина http://discut1837.narod.ru/01.htm 附記:這裡應當說明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前用的是俄歷(即儒略曆),因此,本文所用的都是俄歷。俄歷,在1900年以前比公曆早12天。